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生物·新高考 专练62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93.914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生物·新高考 专练6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生物·新高考 专练6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生物·新高考 专练6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1.6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版《微专题·小练习》·生物·新高考 专练62.docx,共(4)页,493.91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3301084e7f742bd25e9272f323148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练62生物的进化综合练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变异的结果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有关生物进

化的原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观点2.(不定项)熊猫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长期进化后却以竹子为食﹐与其他哺乳动物前肢有五根手指不同,大熊猫还有“第六指”,那就是在其手掌前端的一个增大的手腕部骨骼——“桡侧籽骨”。下列关于熊猫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桡侧籽骨让熊猫的手掌得以形成对握,抓住竹子B

.早期“第六指”熊猫化石是研究熊猫进化的直接证据C.熊猫的进化和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熊猫有肉食性、植食性,这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3.[2023·河北唐山三模]夏威夷群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也有几千千米。多种不同的蜜旋木雀生活在

这些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上,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尤其是喙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区别。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关于蜜旋木雀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小岛上的现存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

进化B.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基因库C.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小岛起着关键性作用D.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4.[2023·湖北卷]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

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

重要作用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未发生改变D.甲释放的挥发物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5.如图所示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类个体被

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B.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一定来源于遗传C.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100%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型6.某二

倍体动物种群有100个个体,其常染色体上某基因有A1、A2、A3三个等位基因。对这些个体的基因A1、A2、A3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种群中A3的基因频率是()A.52%B.27%C.26%D.2%7.枯叶蛱蝶属蝴蝶物种丰富,在山地和低海拔的生物热点地区均有分布,

是研究山地物种多样性产生机制的理想系统,其中cortex基因是决定叶形拟态多态性的关键基因。叶形拟态翅腹面表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枯叶蛱蝶属蝴蝶叶形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枯叶蛱蝶叶形拟态翅腹面多态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地理隔离是导致枯叶蛱蝶属蝴蝶物种多

样性的原因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枯叶蛱蝶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8.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被宣布灭绝。比白鲟幸运的是,中华鲟已实现人工保种。科学家通过对鲟鱼的基因组测序发现,自恐龙全盛时期以来,鲟鱼的遗传物质变化非常小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鲟灭绝在物种、遗传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都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B.鲟鱼基因组研究为探寻脊椎动物祖先可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C.白鲟和中华鲟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保护中华鲟和长

江鱼类资源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9.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子频

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频率高10.[2022·广东卷]《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

段培育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

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

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________;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枚,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

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

的方案。下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I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①Ⅰ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②将Ⅱ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如存在基

因缺失,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③尽管Ⅲ组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