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5)页,255.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29d9807deffb18efbe6460a5a38bc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成都石室中学高2020届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盐析没有改变其空间结构B.俗语“胖子怕热,瘦子怕撞”中能反映脂肪的某些功能C.蛋
白质和DNA的多样性都取决于单体的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D.构成糖原、纤维素、淀粉的单体都是葡萄糖【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
空间结构千差万别。2.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
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详解】A、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表现为空间结构改变,盐析没有改变其空间结构,因此盐析的蛋白质依然有活性,A正确;B
、俗语“胖子怕热,瘦子怕撞”中能反映脂肪的保温和缓冲机械压力的作用,B正确;C、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单体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而DNA的多样性取决于单体的排列顺序,C错误;D、葡萄糖是构成糖原、纤维素、淀粉三种多糖的单体,D正确。故选C。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
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相同B.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攻击DNA和蛋白质可能引起细胞衰老或基因突变C.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之间有对应关系,分裂能力越弱寿命越短D.致癌病毒能够引发细胞癌变,癌症的发生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1、细
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的遗传物种不发生改变。2、细胞衰老的特征:(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色累:
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
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一般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B、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攻击DNA和蛋白质可能引起细胞癌变或细胞衰老,B正确;C、细胞
的寿命与分裂能力无直接关系,C错误;D、病毒致癌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癌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D
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萌发早期植物种子细胞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少、细胞分裂素的含量逐渐增加B.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胚芽鞘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阻,可推测该种运输可能是主动运输C.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体内的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运送至其他部位促进细胞分裂D.生长素主要分
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其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
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
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
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详解】A、萌发早期植物种子细胞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少、赤霉素含量逐渐增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逐渐增加,A正确;B、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胚芽鞘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阻,可推测该种运输
可能是主动运输,B正确;C、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体内的根尖合成,赤霉素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C错误;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D正确。故选C。【点睛】4.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依据群落演替的规律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的植物以改造盐碱化草原B.立体农业主要运用了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尽量选用本地树种进行城市绿化,以避免外来物种
入侵造成不良影响D.要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需要不断施肥、灌溉【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2、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
能量的多级利用。3、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
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详解】A、依据群落演替的规律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的植物以改造盐碱地,A正确;B、立体农业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例如桉树—菠萝两种植物根系深浅搭配,B错误;C、尽量选用本地树种进行城市绿化,以避免外来物种入侵造成不良影响,C正
确;D、单一作物农田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自我调节能力较小,因此需要人为施肥、灌溉、控制虫害等,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B。5.某二倍体的基因A可编码一条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在紫外线照射下,该基因内部插入了3个连续的碱基对,
突变成基因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和a中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B.基因A和a所表达出的蛋白质一定相差一个氨基酸C.基因A和a分别含有189个和192个碱基对D.该突变一定在基因A复制时发生【答案】A【解析】【
分析】1、基因突变的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
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详解】A、由于基因A和a中的碱基对有所不同,所以它们所含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A正确;B、由于加入了3个连续的碱基对,所以基因A和a所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就相差一个氨基酸,也有可能提前
终止了,B错误;C、由于基因调控序列的存在(且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基因A所含的碱基对数目应大于189个,a的碱基对数应大于192个,C错误;D、基因突变通常是在DNA复制时发生的,其它时期也可能发生,D错误。故选A。6.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重症患
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重症患者体内血浆和组织液的氧浓度较高B.治疗重症患者需要维持患者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C.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病毒损坏了脑干的呼吸中枢D.新冠肺炎患者体内有相应抗体,终身不再患此病【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是指
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
体和毒素。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组织和体液中自由的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详解】
A、重症患者体内血浆中氧气浓度比组织液的氧浓度高,A错误;B、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治疗重症患者需要维持患者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B正确;C、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病毒攻击了肺部细胞,C错误;D、新冠肺炎患者体内有相应抗体,说明之前感染过该
病毒,但抗体的存活时间有限,不能保证终身不再患此病,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戊二醛具有除去藻类的功能,可作为水族箱的消毒剂。为了研究戊二醛在除藻时水体中戊二醛的浓度对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学者以沉水植物大水榕为研究对象,在适宜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进
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甲组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2)分析图中数据,水体中戊二醛的浓度为10mg·L-1时,在实验时间内大水榕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_mg·L-1。(3
)据实验结果分析,水族箱中使用戊二醛_______(选填“有利于”、“不利于”)大水榕的生长,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族箱需要适量的投入一些含
N、P等的人工饲料,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参与合成_______________等化合物来提高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答案】(1).温度、光照强度、处理时间、沉水植物的生理状态等(2).0.85(3).不利于(4)
.用戊二醛处理时,水体溶解氧的增加量和减少量均低于对照组,其数值随戊二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5).光合色素、NADPH、光合作用的酶【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水体中戊二醛的浓度对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本实验的实验材料是大水榕,实验的自变量是戊二醛的浓
度变化,因变量是水体中氧气的变化,甲组是适宜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实验结果,乙组是在黑暗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甲组中,随着戊二醛的浓度增加,溶解氧增加量逐渐减少,而且随着戊二醛浓度的增加,溶解氧增加的量减少更加
明显;乙组中随着戊二醛浓度的增加,溶解氧减少越来越少,说明戊二醛对大水榕的呼吸有抑制作用,且当浓度高于1mg·L-1时,抑制作用大幅增强。【详解】(1)甲组实验是在有光的条件下测得的,自变量是戊二醛的浓度不同,因变量是水中溶解氧
增加量的变化,相关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光照强度、处理时间、沉水植物的生理状态等,这些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2)分析图中数据,水体中戊二醛的浓度为10mg·L-1时,在实验时间内大水榕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净光合量
与呼吸消耗量的和,因此大水榕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0.5+0.35=0.85mg·L-1。(3)根据甲、乙实验数据可知,用戊二醛处理时,水体溶解氧的增加量和减少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其数值随戊二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可知,水族箱中使用戊二醛不利于大水榕的生长。(4)水族箱
适量的投入一些含N、P等的人工饲料有助于水生植物光合速率的提高,因为这些元素可参与合成光合色素、NADPH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进而可以达到提高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目的。【点睛】熟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能够正确辨析关于总、净光合速率的描述是正确计算的必备能力。8.人和高等动物的小肠肠壁内分布着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黏膜下神经丛,该神经丛可以接受来自脑干的神经支配,同时也参与腺体分泌等局部反射活动,如图所示。(1)当来自脑干的兴奋传导到神经
丛时,通过神经末梢释放___,引起神经元③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到m点时,m点膜外电位的变化过程是___。神经元③兴奋不能引起神经元④出现电位变化,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2)小
肠肠腔的酸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反射活动引起腺体的分泌。若图中腺体对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无法做出反应,但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现已确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某突触异常,则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___(填图中序号)之间。已知用电极刺激神经元可使其产
生兴奋,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突触异常,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现象:___。【答案】(1).神经递质(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神经元④的突触小体释放,
作用于神经元③的胞体)(4).⑥和②(5).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⑥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或: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⑥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②的胞体,腺体分泌)【解析】【分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
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形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1)神经末梢含突触小泡,兴奋时会释放神经递质。m点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兴奋时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因此膜外电位的变化过程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神经元③兴奋不能引起神经元④出
现电位变化。(2)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⑥和②之间,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腺体无法做出反应,但是腺体与脑干之间的神经传递正常,因此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⑥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用电极刺激神
经元②的胞体,腺体分泌,说明⑥和②之间的突触异常。【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理解,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9.2020年2月,东非地区发生25年来最严重蝗灾,民众深陷缺粮窘境,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
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曲线甲变化反
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_____________(3)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5%,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4)在稻田里的鸭处于食物链的第__________(5)若利用昆
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_________【答案】(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样方法(3).负反馈(4).数学(5).N0(1+0.05)t(6).三(7).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8).生物【解析】【分析】图甲中蝗虫与鸭的几个关系点为(N1、K2)、(N
2、K1)、(N3、K2)、(N2、K3)、(N1、K2),可以看出在蝗虫由N1→N2→N3→N2→N1时,鸭的数量变化为K2→K1→K2→K3→K2,可见蝗虫的数量先增大后下降,而鸭的数量随之增大后下降,由此可知鸭和蝗虫为
捕食关系,且存在负反馈。【详解】(1)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蝗虫的幼虫(跳蝻)活动能力弱、范围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2)曲线甲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鸭的数量增
大后会引起蝗虫的数量下降。曲线甲是蝗虫数量与鸭数量之间的一种数学模型。(3)若蝗虫每天增加5%,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根据指数函数的计算公式,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05)t只。(4)蝗虫捕食水稻,水稻为第一营养级,鸭捕食蝗虫,在稻田里的鸭处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生态系统各
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5)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
蝗灾,属于生物防治防治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增长方式以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计算能力。10.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R、r表示。研究
小组做了如下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代(P)子一代(F1)正交组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1:1反交组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1:1(1)根据上述实验可判断出: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
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填“常”或“X”)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2)正交组的F1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基因型有_____种,F2灰身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假如反交组的F1
雌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白眼个体,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果蝇的眼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中均有显性基因时眼色表现为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性突变群体,眼色表现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这三个群体均为
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中的非同源染色体上。①实验发现的隐性突变群体中,若任意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色眼,则眼色至少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②现有一杂合暗红色眼雄果蝇,但不能确定其基因型。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雌果蝇(与眼色相关的基因均为隐性)测交,请预测实
验结果得出结论。Ⅰ.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Ⅱ.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Ⅲ.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
杂合。【答案】(1).灰身(2).亲代灰身和黑身杂交,子一代全部为灰身(3).X(4).12(5).1/6(6).基因突变、含有R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环境改变等(7).3(8).1/2(9).1/4(10).1/8【解析】【分析】根据灰身与黑身正反交结果,后代雌雄均全部是灰身,可知,灰身为
显性,且控制体色的A、a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对应的基因型为AA×aa;红眼与白眼正反交的结果,雌雄的表现型有差异,说明控制颜色的R、r位于X染色体上,且组合一亲本对应的基因型为:XRXR×XrY,组合二亲本对应的基因型为:XrXr×XRY。题意显示,控制果蝇的眼色受多对等位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中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每对等位基因中均有显性基因时眼色表现为暗红色,白色、朱红色、棕色为发现的三个隐性突变群体其这三个群体均为纯合子,由于任意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
代都是暗红色眼,因此可推测眼色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相关基因用(A/a、B/b、E/e),则三个隐性突变群体的基因型为AABBee、AAbbEE、aaBBE。【详解】(1)杂交组合一:灰身与黑身杂交,后代只有灰身;红眼与白眼杂交,后代只有红眼。故灰身、红眼为显性性状,
黑身、白眼为隐性性状。又因为体色与性别无关,眼色与性别有关,故A、a位于常染色体上,R、r位于X染色体上,即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结合分析可知,正交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XRXR、aaXrY,则F1的基因型为AaXRXr、
AaXRY,F1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基因型有3×4=12种,F2的基因型为(1AA、2Aa、1aa)×(1XRXR、1XRXr、1XRY、1XrY),其中灰身红眼雌果蝇的比例为3/4×1/2=3/
8,则灰身红眼雌果蝇纯合子的比例为(1/4×1/4)/(3/8)=1/6。反交组的亲本基因型为aaXrXr、AAXRY,二者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aXRXr、AaXrY,若F1雌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白眼个体,则应该是R基因缺失造成,则其原因可能是父本产生精子时
,R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或含有R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环境改变导致。(3)根据分析可知,①由于三个隐性突变群体均为纯合子,且任意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色眼(全显类型),因此可推测眼色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②现有一杂合暗红色眼雄果蝇,若要确定其基因型通常需要进行测交实验,即将该果蝇
与多只隐性雌果蝇(与眼色相关的基因均为隐性)测交,相关结论如下:Ⅰ.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即该雄性个体会产生两种配子,则其测交后代暗红色占1/2;Ⅱ.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即该雄性个体会产生四种配子,则测交后代暗红色占1/4;Ⅲ.如果控制眼
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即该雄性个体会产生8种配子,则测交后代暗红色占1/8。【点睛】掌握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和显隐关系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会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测交
的运用也是本题的考查点。(二)选考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石榴的不同部位含有不同的活性成分因而具有多种利用价值。石榴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石榴皮中富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石榴籽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雌激素。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初步探明了提
取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石榴皮中的多酚类物质时,常采用萃取法。多酚类物质与亲水性有机溶剂有较好的互溶性,因此在石油醚、乙醇和苯中,最适合做萃取剂的是____________。萃取前,应先将石榴皮___
_____________和干燥。萃取时,为防止有机溶剂挥发,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_____________。萃取结束后,还需通过蒸馏的方式对萃取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2)采用压榨法提取石榴籽油时,可用_____________浸泡原料以防止压榨时滑脱,并能提高___
_______________。(3)萃取法和压榨法也常用于植物芳香油的提取,除此之外,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法。【答案】(1).乙醇(2).粉碎(3).冷凝回流装置(4).浓缩(5).石灰水(6).出油率(7).蒸馏法【解析】【分析】植物
芳香油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
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
机溶剂中,是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详解】(1)多酚类物质与亲水性有机溶剂有较好的互溶性,乙醇
是种无毒的有机溶剂,因此在石油醚、乙醇和苯中,最适合做萃取剂的是乙醇。萃取前,应先将石榴皮粉碎和干燥。萃取时,为防止有机溶剂挥发,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萃取结束后,还需通过蒸馏的方式对萃取液进行浓缩。(2)由于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
和果胶,压榨时容易滑脱,用石灰水浸泡是为了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3)萃取法和压榨法也常用于植物芳香油的提取,除此之外,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还有蒸馏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成分的提取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及运用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运用知识的能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N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位于病毒颗粒的核心部分,并与病毒RNA结合。在病毒的包装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制备抗SARS-Co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
Ab),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用SARS-CoV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下图:(1)为了获得大量的SARS冠状病毒N蛋白目的基因,可以采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该技术还需要dNTP、______
_酶以及引物等,扩增三轮需要的引物数量为___________个。(2)若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且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和纯化DNA分子主要依据_______不同,采用外加电场使其分开
。在电泳槽中还需要加入______作为参照物进行鉴定。(3)小鼠被抗原蛋白免疫后,可以从___________中获取细胞Ⅰ。细胞Ⅰ中可能包含多种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
了分离出只能产生mAb的细胞Ⅱ,需要用___________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目前可将图中的___________作为疫苗,预防SARS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答案】(1).Taq(耐高温DNA聚合)(2).14(3).分子量(大小)(4).标准DNA(5).脾脏(6).小
鼠曾经接触过其他抗原(7).抗体检测(抗原—抗体杂交)(8).SARS冠状病毒的N蛋白【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提取相关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可形成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N蛋白的目的基因,将该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导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在该细胞中生产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N蛋白。将此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引起小鼠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能够分泌与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N蛋白结合的抗体的浆细胞,将此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过培养和筛选可获得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该细胞
,即可得到单克隆抗体(mAb)。【详解】(1)PCR过程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酶,第一次循环要1对引物,第二次要2对,第三次需要4对,扩增三轮总共需要7对也就是14个引物。(2)由于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且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所以利用琼
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纯化DNA主要是依据不同DNA的分子量不同,在电泳槽中还需要加入标准DNA作为参照物。(3)小鼠被抗原蛋白免疫后,从产生免疫反应的小鼠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也就是细胞I。因为小鼠曾经接触过其他
抗原,所以细胞I可能包含多种能产生抗体的细胞。(4)为了分离出只能产生mAb的细胞II,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目前可以将图中的SARS冠状病毒的N蛋白作为疫苗,预防SARS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点睛】本题是利用基
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