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372.500 K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8)页,372.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286c6d551b85101a018169c6411dbe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Na:23;Mg:24;Al:27Zn:65;Fe:56;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B.大量使用农药以防治病虫害C.大力提倡使用空调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再用【答案】D【解析】【详解】A.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造成污染,故错误;B.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污

染,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C.大量提倡使用空调会产生大量氟利昂,能破坏臭氧层,故错误;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水源,对环境无污染,故正确。故选D。2.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其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BCD用品主要成分(NH

4)2SO4NaHCO3SiFe2O3用途化肥干燥剂光电池涂料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硫酸铵又名硫铵,是一种优良的氮肥(俗称肥田粉)原料,A正确;B、小苏打有效成分应该为碳酸氢钠,没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B错误;C、单晶硅是硅单

质,常用作计算机芯片,光电池等,C正确;D、氧化铁,别名三氧化二铁、铁红等,化学式Fe2O3,为红棕色粉末。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D正确。答案选B。3.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

放置在阴凉处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答案】D【解析】【详解】A、浓硝酸能见光分解,所以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置在阴凉处,不选A;B、金属钠能和氧气,水反应,所以放在

煤油中隔绝空气和水,不选B;C、液溴有挥发性,所以保存在棕色瓶,且用水封,不选C;D、氯水中的次氯酸能见光分解,所以应用棕色试剂瓶盛放,选D。答案选D。4.下列关于氯气或氯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量的铁粉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B.少量SO2

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SO3沉淀C.氯气能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次氯酸钙比次氯酸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正确;B.二氧化硫和次氯酸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不到亚硫

酸钙,故错误;C.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故正确;D.次氯酸见光能分解,但次氯酸钙较稳定,故正确。故选B。5.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

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否则容易导致酒精燃烧,故错误;B.若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

管溶剂的三分之一,试管跟桌面成45º角,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小心在试管中液体的底部加热,升高不能与桌面垂直,故错误;C.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导致液体体积变大,

浓度偏低,故错误;D.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擦掉,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故正确。故选D。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2SO4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⑤(N

H4)2CO3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答案】D【解析】【详解】①NaHC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②Al2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③Al(O

H)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④Al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⑤(NH4)2C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生成碳酸钠、氨气和水。故选D。7.

光纤通讯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必不可少的高科技通讯手段。下列物质用于制造光纤通讯材料的是()A.金刚石B.焦炭C.大理石D.石英【答案】BD【解析】【详解】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焦炭可用于硅的制备,硅与氧气反应即可得到二氧化硅,答案选BD。8.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

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溃疡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Ⅰ对,Ⅱ对,有B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错,无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Ⅰ对

,Ⅱ对,有DAl(OH)3胶体有吸附性明矾可用作净水剂Ⅰ对,Ⅱ对,有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治疗胃酸过多要用NaHCO3而不是Na2CO3,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不能用来中和胃酸,Ⅰ陈述错误,故A错误;B.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酚酞先变红色后为无色,Ⅰ、Ⅱ陈述都错误,故B错误;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陈述正确,不存在因果关系,故C错误;D.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明矾因为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所以陈述正确,存在因果关系,故D

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题干要求,选项中除了陈述正确外还要有因果关系,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9.用自来水养鱼,在将水注入鱼缸之前需把水在阳光下爆嗮一段时间,目的是()A.增加水中含氧量B.利用阳光中紫外线杀菌C.使自来水中少量次氯酸分解D.通过日照

提高水的温度【答案】C【解析】【详解】自来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则A.阳光照射本身不能增加水中的氧气的含量,由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所以氧气量增加,但不是曝晒一段时间的目的,A项不选;B.阳光照射不能杀菌,次氯酸分解生成的氧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细菌,达到消毒

的目的,B项不选;C.次氯酸见光分解,有利于金鱼的生存,C项选;D.通过日照几乎不改变水的温度,D项不选;答案选C。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D.称

量用的砝码已生锈【答案】B【解析】【详解】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A错误;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下,浓度偏低,故B正确;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导致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故C错误;D.称量用的砝

码已生锈,导致砝码偏大,则称量的溶质的质量偏大,浓度偏大,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误差分析。根据c=nV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

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1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B.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答案】B【解析】【详解】氧

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一定与氧元素参加反应,原子重新组合是化学反应的特征,但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1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2B.CH4C.CO

2D.SO2【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在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选项中CH4的摩尔质量最小,所以答案选B。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氯化

氢、固态氯化钠不导电,所以HCl、NaCl不是电解质B.NH3、CO2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化时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详解】A.液态氯化氢、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其溶于水后溶液导电,所

以HCl、NaCl是电解质,故错误;B.NH3、CO2水溶液均能导电,是因为一水合氨能电离,碳酸能电离,所以一水合氨和碳酸是电解,而NH3、CO2均为非电解质,故错误;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化时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故正确;D.铜、石墨均导电,但他们是单质,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故

错误。故选C。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体都有丁达尔现象B.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最终会看到血红色沉淀C.氢氧化铁胶体可以透过滤纸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最终会看到蓝色沉淀【答案】B【解析】【详解】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正确;B.氯化铁和硫氰化钾

反应生成红色溶液,不是沉淀,故错误;C.胶体的微粒能通过滤纸,故正确;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时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正确。故选B。15.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

3<NaHCO3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D.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答案】C【解析】【详解】A

、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A错误;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故B错误;C、碳酸为二元酸,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直接生

成二氧化碳,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反应快,故C正确;D、1mol碳酸钠消耗2molHCl,1mol碳酸氢钠消耗1molHCl,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故D错误;故选C。16.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

.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在0.5mol/L的MgSO4溶液中,Mg2+数目为0.5NA【答案】B【解析】【详解】A.标况下,

水不是气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故B正确;C.通常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则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不是22.4L,故C错误;D.溶液的体积未知,

无法计算微粒数目,故D错误;答案为B。【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②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③注意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是否已知;④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⑤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⑥

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由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A,1molP4含有

的共价键为6NA等。1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某酸性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Mg2+、SO42﹣、Cl﹣B.Ca2+、I﹣、Na+、NO3﹣C.Al3+、Cu2+、SO42﹣、Cl﹣D.K+、Cl﹣、HCO3﹣、SO42﹣【答案】A【解析】【详解】A.四种离

子都无色,且能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故正确;B.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能氧化碘离子,故错误;C.铜离子有颜色,故错误;D.碳酸氢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存在,故错误。故选A。1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

稀硫酸的反应OH−+H+=H2OB.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CaO+2H+=Ca2++H2OC.铁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Fe+Ag+=Fe2++AgD.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之间除中和

反应外还有沉淀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2H2O+BaSO4↓,A项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CaO+2HCl=CaCl2+H2O,再拆写成离子方程式CaO+2H+=Ca2++H2O,B项正确;C.所写离子方程式电荷未

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Ag+=Fe2++2Ag,C项错误;D.碳酸钙属于难溶于水的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D项错误;

答案选B。19.现有铁与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0.1g,则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可能是()A.MgB.AlC.ZnD.Cu【答案】B【解析】【详解】假设金属均为二价,所以金属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0.1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

5mol,则金属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2=240.05,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以另一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4。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错误;铝元素为+3价,相当于+2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故正确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故错误;铜与硫酸不反应,故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金属元素的确定方法,即平均原子量法,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比例计算金属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在根据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比平均值大也有比平均值小的进行分析。20.向含1molA

lCl3的氯化铝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下列有关反应中生成氢氧化铝的量与通入的氨气的量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1mol氯化铝和氨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需要3mol氨气,然后沉淀量不变。故选D。21.下列关于铁

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B.铁不与水反应,所以铁锅可以烧水做饭C.要证明Fe3+溶液中含有Fe2+可以加KSCN溶液和氯水得到红色溶液D.金属钠放入FeCl3溶液中,先

把Fe3+还原成Fe2+,最后再还原为Fe单质【答案】A【解析】【详解】A.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颜色从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故正确;B.铁和水反应,但和水蒸气反应,故错误;C.铁离子和硫氰化钾反应生成红色

溶液,但亚铁离子不反应,故用硫氰化钾检验铁离子不能检验亚铁子,故错误;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故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注意

金属钠和水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产物再与溶质反应。22.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Fe2+B.Mg2+C.Fe3+D.

Al3+【答案】A【解析】【详解】溶液中有Fe2+、Fe3+、Mg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反应时,四种金属离子均先转化为沉淀,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

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氢氧化铁、氢氧化镁、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为Fe3+、Mg2+和Al3+,显然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是Fe2+,故选A。

23.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A.Fe3+>Cl2>I2B.Cl2>I2>Fe3+C.I2>Cl2>Fe3+D.Cl2

>Fe3+>I2【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氧化性的关系为: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分析,①2FeCl3+2KI═2FeCl2+2KCl+I2,氧化剂为氯化铁,氧化产物是碘单质,故有Fe3+>I2;②2FeCl2+Cl2=2FeCl3中氧化剂为

氯气,氧化产物为氯化铁,故有Cl2>Fe3+,所以有Cl2>Fe3+>I2。故选D。24.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单质2O⎯⎯→氧化物2HO⎯⎯⎯→酸或碱NaOHHCl⎯⎯⎯⎯→或盐A.SiB.NaC.AlD.Fe【答案】B【解析】【详解】A.硅和氧气反应生成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故错误;B.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故正确;C.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和水不反应,故错误;D.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不与水反应,故错误。故选B。25.现有含0.1

mol/L的SO32-溶液30mL,恰好被2×10-3molXO4-氧化为SO42-,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4B.+3C.+2D.+1【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根据题意知,该反应中SO32-为还原剂,SO32-

被氧化,为SO42-,化合价从+4升到+6价失电子数=0.1mol/L×0.03L×2=0.006mol,XO4-为氧化剂,X元素化合价降低,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n,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2×10-3mol(7—n)=0.006mol,解得n=4,答案选A

。26.已知:①向MnO2固体中加入浓盐酸,加热后充分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为()A.实

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实验③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上述实验中,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2>MnO4﹣>Cl2>Fe3+【答案】C【解析】【详解】A.实验②中亚铁离子和氯气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能证明Fe2+有还原性,不能证明

有氧化性,故错误;B.实验③生成的气体为氯气,与湿润的KI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试纸变蓝,故错误;C.上述实验中,都有单质参与或生成,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D.根据反应的条件和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分析,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MnO2>Cl2>Fe

3+,故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比较,如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不同反应的条件,如是否加热等分析氧化性的强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其中27-30题每空2分,共38分,31题每空1分)27.1个H2SO4分子中含有

___个氧原子,6.02×1023个H2SO4分子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答案】(1).4(2).2mol【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式中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即可。【详解】根据硫酸分子式分析,1个H2SO4分子中含有4个

氧原子,6.02×1023个H2SO4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氢原子。28.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

═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还原剂是_____,若参加反应的碳为6克,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是___mol。【答案】(1).SN(2).C(3).2【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还原剂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根据反应中转移电子数进行分析。【详解】该反应中硫、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该反应中转移4个电子,所以参加反应的碳为6克即0.5mol时,转移2mol电子。29.氧化还

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是高一所学过的重要化学反应类型,仔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Ⅰ)下列一组有水参与的反应①2Na+2H2O=2NaOH+H2↑②2Na2O2+2H2O=4NaOH+O2↑③Na2O+H2O=2N

aOH④3Fe+4H2OFe3O4+4H2⑤2H2O2H2↑+O2↑⑥2F2+2H2O=4HF+O2(1)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2)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___________(填编号),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是__

________(填编号)。(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3NO2+H2O=2HNO3+NO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若是,这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

_;(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铜片与稀硝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往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二氧化硫发生催化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制漂白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③(2).⑤(3).②(4).是(5).

1:2(6).3Cu+8H++2NO3-=3Cu2++2NO↑+4H2O(7).Al3++4OH-=AlO2-+2H2O(8).2SO2+O22SO3(9).Cl2+2NaOH=NaCl+NaClO+H2O【解析】【分析】(Ⅰ)(1)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分析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反应中水中是否有化合价升高和降低进行分析;(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Ⅱ)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原则进行书写,注意量的关系。(Ⅲ)根据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书写反应方程式。根据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漂白液进行书写。【详解】(1)只有

③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⑤中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是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②是水中的元素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3)3NO2+H2O=2HNO3+

NO中氮元素化合价有升高和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1mol二氧化氮做氧化剂的同时有2mol二氧化氮做还原剂,故比例为1:2;(Ⅱ)①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

u2++2NO↑+4H2O;②氯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Ⅲ)①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方程式为:2SO2+O2

2SO3;②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漂白液,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点睛】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为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注意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物质为还原剂,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物质为氧化剂。30.(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_;(2)用如图所示装置可检验木炭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CO2。①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设计B、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④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H2SO4(浓)+CCO2↑+SO2↑+2H2O(2).A中品红溶液褪色(3).除去SO2并检验SO2

,气体是否除尽,排除SO2对CO2气体检验的干扰(4).5SO2+2MnO4﹣+2H2O=5SO42﹣+2Mn2++4H+(5).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溶液变浑浊【解析】【分析】根据碳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分析,二氧化硫能使品红

褪色,但二氧化碳不能,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反应变浑浊,二氧化硫也能,故先检验二氧化硫并除去,后检验二氧化碳。【详解】(1)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2H2SO4(浓)+CCO2↑+SO2↑+2H2O;

(2)①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故A中品红溶液褪色;②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先除去SO2并检验SO2气体是否除尽,排除SO2对CO2气体检验的干扰;③二氧化硫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④二氧

化硫完全除去后才能根据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分析,故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溶液变浑浊。【点睛】掌握物质检验的方法和防干扰措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应先检验二氧化硫并除去,且除去后再次检验二氧化硫已经除净后才能检验二氧化碳。31.下图是中

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Ⅰ.(1)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2)写出上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3)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方向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Ⅱ.实验室要配制2mol/L稀硫酸240mL。(1)量取18.4mol/L的浓硫酸时,用下面那种规格的量筒___(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④500mL(2)配制该稀硫酸时

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3)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将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进行读数________;②定容时,

液面超过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至液面处______;Ⅲ.200mL5mol/LNaOH溶液中,取出20mL溶液,其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将取出的溶液稀释至100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答案】(1).B(2).萃取

(3).蒸馏烧瓶(4).下进上出(5).②(6).250mL容量瓶(7).偏高(8).偏低(9).4g(10).1mol/L【解析】【详解】(1)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用萃取分液的方法,使用分液漏斗,故选B;(2)仪器①的名称为蒸馏烧瓶;(3)

冷凝管中冷却水按下进上出的方式;Ⅱ.(1)配制2mol/L稀硫酸240mL,应该用250mL容量瓶,需要18.4mol/L的浓硫酸的体积为2/25018.427.2/=molLmLmolLmL,故选择50mL的

量筒,故选②;(2)配制该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3)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进行读数,则浓硫酸的体积变大,则浓度偏高;②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至液

面处,溶质有损失,故浓度偏低;Ⅲ.200mL5mol/LNaOH溶液中,取出20mL溶液,其溶质的质量为0.02L×5mol/L×40g/mol=4g;将取出的溶液稀释至100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5/20100molLmLmL=1mol/L。【

点睛】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的误差分析,注意抓住溶质和溶液的体积的变化,如多取浓溶液,则溶质增加,若配制过程有无洗涤或撒出,溶质都有损失,溶液的体积看定容的过程,若俯视,则溶液体积变小,若定容后再加水,则体积变大。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