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doc,共(6)页,244.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26fc83f4ea10a0144672effc4bce74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课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以传统文化为主要素材,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热爱祖国。课堂按照“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课堂追溯中华文化
根、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美德万年传和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四个环节,突出主线和重难点,使内容不零散。【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力目标:能够分
析归纳文化的特点,以及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国家发展的关系;能从自身出发,增强文化自信,向榜样学习,践行传统美德,争做美德少年。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发展;理解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理
解并能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特点、坚定文化自信教育难点: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传统美德【教学方法】情景体验、讲授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备教材,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学习有关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知
识。(2)提前了解学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课前分好讨论小组,便于课上共同讨论、合作探究。2.学生准备做好课前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古往今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俗语、成语、故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插播一条央视《中国根中国魂》公益广告设问:广告中的“你”是谁?2生: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师:正如同学们所言,视频中的“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独具魅力,文化的传承也十分重要。十九大报告中写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中华文化还是
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有关中华文化的内容,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讲授新课环节一追溯中华文化根小活动:中华节日知多少?出示有关节日的图片提问:这些分别是哪些民族的节日?你知道它的由来吗?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为什么能够传承至今?谁创造了
中华文化?生思考作答,师引导点评教师引导:由来:“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盘王节:又叫“做盘王”“跳盘王”“还盘王愿”“打盘王斋”“祭盘古”等,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
的传统节日,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文化能传承至今说明其仍然具有现实价值,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归纳总结:中华文化的形成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小活动:我是文化小达人播放一分钟小视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问:除了
视频中看到的,提到传统文化,你还能想到哪些内容?生思考,作答:京剧、剪纸、汉字书法、古诗词、四大发明、四大名著、国画、茶文化……归纳总结: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
的文学艺术。师追问:根据这些你所了解的以及同学们口中的中华文化,你能用一个成语概况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吗生:博大精深3生:源远流长归纳总结: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环节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
大量的文化遗产。展示文化遗产:2019年,阿塞拜疆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29项新增世界遗产和一个扩展项目。这29项世遗中,包括24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1项复合遗产。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位居世界第一。小活动:课堂小讨论师
:在我国有很多人从事文物、文化遗产的修复工作。敦煌女儿樊锦诗,北京大学毕业扎根大漠,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敦煌莫高窟。同学们,如果你在故宫修文物,你怎么看待你从事的工作?值得吗?有人认为“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修复和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同学小组间进行讨论,然后
请小组代表发言。生讨论,师指导。形成观点:文化遗产仍具价值,有必要进行保护。正是这些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等组成了中华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是让文化“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中国人
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意志。小活动:欣赏视频,感受中华文化的作用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仍具价值。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我们跟随视频,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思考中华文化的作用。4播放视频
《我们的自信,文化篇》,生谈感受。归纳总结:中华文化的作用(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没有高度的
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活动:阅读教材60页相关链接,感受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师生共同感受中华文化在当今的蓬勃生命力当今,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一系列主旋律电影获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故宫文创成“网红”、《上新了,故宫》让故宫高而不冷,这些无不彰显着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发挥独特魅力。这背后的原因是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来源。同时,也呼唤我们每个人肩负起自身的文化使
命。师追问:怎样肩负起自身的文化使命?生:坚定文化自信过渡: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包含几个内容?生阅读教材60页,比一比谁先找到答案。生回答。师:坚定文化自信就要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追问怎样对待。结构图展示,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归纳总结: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变、创造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环节三美德万年长过渡: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小活动:传统美德接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传统美德接龙游戏,依次说出一个传统美德或美德故事。学5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高,接出一条美德的长龙。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美德
,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接龙。师展示,收集到的传统美德。归纳总结: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生读,师依次展示每项内容和对应图片)过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美德同样内涵
丰富,博大精深,它又有什么重要作用呢?生阅读教材62-63页,感受美德的力量,总结传统美德作用第一方面过渡:同学们,我们正处于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疫情席卷全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涌现出一个个感人事迹,现在我们再重温哪些感人瞬间。小活动:观课
视频《抗疫》,感受美德的力量展示文字材料及问题,为什么短时间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能汇集武汉?生思考,作答,师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是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归纳总结:中华传统美德的
重要性(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
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环节四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过渡:在上一个环节,我们学习了美德的重要性,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老师分享两个践行美德的暖心故事。小活动:见贤思齐展示:宁波“顺其自然”和青岛“微尘”两个组织的材料。思考:1.两个组织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2.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作为青少年,该如何弘扬传统美德?学生思考,作答师引导,宁波有“顺其自然”,青岛有“微尘”,其实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中国好人”。我们青少年是否应该见贤思齐、身体力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呢?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6传统美德?生谈
做法。归纳总结: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收获平台】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的感想、打算……(学生畅谈本节课的
收获)【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课件展示【教师寄语】同学们,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更加热爱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争做美德少年。【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繁杂,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华文化根,全方位地了解了中华
文化,重点是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要结合史实和现实来理解选择一些典型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在此选取相应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另一个是美德万年长,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可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学习。选取今年抗击疫情的视频,符合时效性原则,升华情感,易于理解。
环节完整,语速稍快,对学生点评可以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