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1.285 M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共(15)页,1.285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11067ecf29bafaa5a4e7a0a6a49bf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年交城初三二练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中的这句话反映了传说时代出现的哪一

社会现象?A.炎帝时期,发明纺织B.黄帝时期,制作衣裳C.炎帝时期,通商交换D.黄帝时期,建造宫室【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可知,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通商

交换,开辟集市,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炎帝的相关知识点。2.山西博物馆的陈列品分为七个部分: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

清晋商,总体以“晋魂”为主题。根据这七个方面举例,下面表格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晋国霸业晋城城濮之战B文明摇篮甲骨文发祥地C民族熔炉北魏孝文帝迁都D佛风遗韵山西大同云冈石窟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所以B项符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晋、2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国崛起,与楚国开始争霸中原,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有利于学习汉族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大同云冈石窟,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3.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把每一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放到时代特征下来理解,有助于正确理解

历史。我们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明清时期的历史,以下哪项合适?()A.早期国家的产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民族政权并立D.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代,君主专制加强。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加强对

西藏、新疆和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明清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一时期皇权高度集中,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加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思想受严格控制,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形势得到巩固和发展。故

B符合题意;早期国家的产生指的是夏商周时期,排除A;民族政权并立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有关,排除C;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史前时期有关,排除D。故选B。4.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A.B.C.D.【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历史上的皇权势

力的发展中间虽有一些缓和,但总体是随着年代的发展而逐渐膨胀的,所以答案为B。5.“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3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自强求富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变法强国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民主共和梦”——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实现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D.“民主科学梦”——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答案】C【解析】【分

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自强求富梦”指的是洋务运动,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A项不符合题意;B项“变法强国梦”指的是戊戌变法,它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不符合题意;C项“民主共和梦”指的是辛亥革命,

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符合题意;D.项民主科学梦”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图中的毕业证书颁发于()A.公元1912年B.公元1918年C.公元1948年D

.公元1920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912年根据民国纪年法就是民国元年,题干中的民国三十七即是1948年,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故选C。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

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4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抗美援朝的胜利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D.与苏联建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可知,这与求同存异的

方针一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应掌握万隆会议

的内容和结果。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8.近年来,国际社会的

反华势力叫嚣“中国威胁”论之声不绝于耳,它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的不争事实。这里的“不争事实”根本原因是A.解放军保家卫国的责任B.战争年代我军的光荣传统C.改革开放后经济及国防科技的发展D.为反击外国入侵做准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不争事实”指的是我国国防

力量日益增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及国防科技的发展,C符合题意。解放军保家卫国的责任不是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的根本原因,A不符合题意。战争年代我军的光荣传统有利于增强我国军队战斗力,但不是我国国防

力量日益增强的直接因素,B不符合题意。为反击外国入侵做准备是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9.经过四十余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①新中国建立后,国家

长期把重点放在工业化建设上,人民物质经济发展水平低5②改革开放后,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人们物质经济文化水平,人们经济条件好转③改革开放后,中西思想文化观念碰撞激烈,形成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④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

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A.①②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中国人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题干四项内容均是改革开放前后

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10.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万隆精神、“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冷战

中的对峙B.英国的衰落C.苏联模式的失败D.亚非拉的崛起【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给出了“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飞国际会议”和“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这三个重要信息,它们都属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与自主的事

例,反映了亚非拉的崛起,D符合题意;ABC项与“万隆精神”不符,排除。故选择D。11.“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此材料表

明了大学的形成A.促进了城市自治权的扩大B.刺激了城市封建经济的发展C.促使城市更加繁荣D.使城市政治建设更加民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的形

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表明了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12.比较和评价历史人

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6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B.推翻了殖民统治C.推翻了封建统治D.赢得了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在英国共和国时期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策,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发展;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拿破仑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资产阶级发展。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故A正确;BCD不是他们的共同

点,故BCD错误。综上所述,故A正确。13.下列史实与影响搭配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B.罗斯福新政——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走向成熟D.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C项符合题意,ABD选项表述无误。故选C。14.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

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答案】C7【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

战争,是非正义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反法西斯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故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不同,C符合题意;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A排除;两次世界大战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B排除;一战后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D排除。故选择C。15.广告是一种销售形势,它推动着人们去购买商品或是接受某种观念。以下广告语中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是()A.冰箱的世界,满足你味蕾的一切需求B.联想,汇聚世界的力

量C.东走西走,铁路好走D.超越前线,奔驰汽车【答案】B【解析】【详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联想与电子计算机有关,故B符合题意;冰箱、汽车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AD;铁路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车有关,排除C。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

简答题(共10分)16.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你掌握了哪些呢?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参观古迹】穿越古今,与古代文明零距离接触。结合下图,说说古代亚非文明的特点。(2)分别介绍下面两张张图片,为其附上简单的说明。8(3)【比较学习】同为

17、18世纪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有很多的相似处,请你试着进行比较。(4)【查阅史书】介绍下面材料中涉及到的两部历史著作。材料:“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

“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资治通鉴》(5)综上所述,总结习得历史知识的方法有哪些。【答案】(1)大河流域,以农业为主,君主专制政治。(2)左图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再现了秦王一扫天下的雄姿。塑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

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名片。右图是罗马大竞技场。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有拱门、穹顶,坚固结实,华丽宏伟。(3)相似点:根本原因都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领导阶级都有资产阶级;过程中都处死过国王;都颁布了法律文献,都通过

法律形式将革命成果确立起来;都是武装斗争方式;都出现过封建王朝的复辟。(4)《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史书,是中国第一

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历史,与《史记》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史学双璧”。(5)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读史书,网上查资料,联系对比,采访历史见证人或者长辈。【解析】【详解】(1)依据图片古代亚非文明: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中国是农业大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

培的农作物。进入奴隶社会后,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古代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孔雀王朝时期古印度文明进入鼎盛时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河水定期泛滥,当洪水9退去后,两岸留下来

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发展。故古亚非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以农业为主,君主专制政治。(2)依据材料中左图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结合课本所学,秦始皇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再现了秦王一扫天下的雄姿。塑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

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名片;右图是古罗马大竞技场。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有拱门、穹顶,坚固结实,华丽宏伟。古罗马大竞技场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英国封建斯图亚特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提出限制国王的权利,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之后,进入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时期,他的倒行逆施引发人们不满。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了资产阶级统治;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实施的加重税收等措施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指导法国大革命;1793年,

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拿破仑登上了历史舞台。采取了一系列对内对外措施,颁布了《拿破仑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因为拿破仑对外侵略,激起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拿破仑第一帝国灭亡。之后,出现了七月王朝的复辟。由此

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根本原因都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领导阶级都有资产阶级;过程中都处死过国王;都颁布了法律文献,都通过法律形式将革命成果确立起来;都是武装斗争方式;都出现过封建王朝的复辟。(4

)依据材料“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摘自《史记》;“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摘自《资治通鉴》。可知反映的是《史记》、《资治通鉴》两部历史著作。结合课本所学,《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历

史,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历史,与《史记》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史学双璧”。(5)依据前面的材料,分析历史古迹,了解历史史实,可知通过参观历史遗迹

、博物馆,读史书,网上查资料,联系对比,采访历史见证人或者长辈等。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共10分)17.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无论在革命还是建设年代,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人民潜心筑梦。下面是某校历史老师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解读图片——见证浴血荣光】10(1)依据图片一、二,结合所学,思考中苏两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任务二【历史解释——瞻仰历史丰碑】(2)根据下面年代尺的提示,用史实说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是如何一步步努力,走向民族复兴的。任务三【情景再

现——历数成就】(3)二十世纪上半叶,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上,有哪些影响较大的经济政策?(4)从中、苏的发展这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答案】(1)中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苏联道路:城市中心暴动,武装夺取政权。(2)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社

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改革大步

前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新经济政

策、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4)艰难曲折,由走别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析】【详解】(1)依据图片一、二,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

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苏联的革命道路是“城市中心暴动,武装夺取政权”。(2)根据年代尺的提示,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

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11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改革大步前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

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根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让苏俄渡过了三年内战的艰难时期。1920年,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1928—1937年,苏

联实施了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大规模进行农业集体化。(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革命道路是艰难曲折的,由走别人(苏联)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

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18.人类社会追求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各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朝代中央地方秦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①_____________唐朝进一步完善②___

__________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下设六部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正式管辖西藏明朝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设锦衣卫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清朝③设_____________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加强

对西藏、新疆等地的管辖材料二公民大会所通过的法令都刻在石碑上,然后公布于广场之上……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数据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帕特农神庙修建工程的12预算和开支都被刻在石头上,供城邦公民监督。

——《希腊城邦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文化》材料三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节选自《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四申纪兰(

山西农民,曾连续十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随后高兴得连饭都吃不下。如果是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又怎么能管得了国家大事!”——申纪兰:亲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

年(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并简要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根据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材料三、四分别体现出人类在追求民主政治中的哪一成果?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颁布的一部法律文件。(4)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想。【答案】(1)①

郡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设军机处;趋势:皇权不断强化;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日趋强化。(2)颁布法令;账目公开;接受监督。(3)材料三:美国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人民当家做主,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4)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而古代西方是民主政治。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专制到不断民主的漫长过程。民主来之不易,要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

设。【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故①填郡县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故②填三省六部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加强了君权。故③填设军机处。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强化;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日趋强化。(2)根据材料二的“公民大会所通过的法令都刻在石碑上,然后公布于广场之上”可归纳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性体现在颁布法令方面;根据材料二的“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

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数据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可归纳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性体现在账目公开方面;根据材料二的“帕特农神庙修建工程的预算和开支都被刻在石头上,供城邦公民监督。”可归

纳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性体现在接受监督方面。13(3)依据材料三的“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可知材料三体现出美国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依据材料四的“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可知材料四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颁布的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4)综合题干问题,我的感想有:中国古代是君

主专制,而古代西方是民主政治。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专制到不断民主的漫长过程。民主来之不易,要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四、探究题(共15分)19.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趋势由来已久,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究。【古代先行者】材料一历史上的

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海上新“思路”》(1)说一说材料一中海上丝绸之路“到

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技术原因。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近几年展开的最大的战略部署是什么?【近代推动者】材料二——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2)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什么?

在“全球化3.0版本”时期,哪项科技发明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材料三18世纪中叶,英国的煤产量、棉花加工量都相当于世界的一半;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个世界的51%,进出口贸易占25%,铁路超过1万公里,伦敦成为世界

金融中心.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3)请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英国为例,说明近代欧洲在一战以前曾经是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当代的践行者】材料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排除万

难,破冰前行,作出无数关键节点下的抉择,荡气回肠,影响深远。14(4)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中的观点。要求:自拟题目,结合史实,写成180字的小论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答案】(1

)指南针的使用;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的发展等。一带一路计划。(2)新航路的开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海外贸易,通过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英国积累了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保障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4)答案示例:破冰·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排除万难,破冰前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骄人成

绩,影响深远。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夺取大城市的计划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长征途中,因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我党严重受挫,毛泽东等人决定转战贵州,并在遵义

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政

策,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及第三世界国家建交,为新中国赢得了好的外交局面,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十年文革,造成经济严重困难,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可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逆境中成长,矢志不渝地走在民族复兴光辉大道上。【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可得出,指南针的使用;根据材料“促成了……航海科技的传播”可得出航海技术的发

展;根据所学知识,贸易交流离不开造船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根据图片中

“全球化1.0版本”的起点时间是1492年,可以得出该事件为新航路的开辟。根据图片中“全球化3.0版本”的时间及所学知识可得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

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海外贸易,通过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于18世纪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积累了资本,为工业15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保障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据材料“18世纪中叶,英国的煤产量、棉花加工量都相当于世界的一半;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个世界的51%,进出口贸易占25%,铁路超过1万公里,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

称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得出,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4)根据材料可知,该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排除万难,

破冰前行,作出无数关键节点下的抉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骄人成绩,影响深远。以破冰·前行为例:从1927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在无数关键节点下作出抉择。例如: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方针路线问题,挽

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为经济恢复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

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等。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