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题训练 7.docx,共(4)页,362.67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069978af4e3e542c452950a8b37cf1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训练7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4·山东联考]东晋僧人慧远说:“如令一夫(沙门)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
而不违其孝;外阙(缺)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慧远的理论旨在()A.吸收儒家思想B.实现佛教的本土化C.助力佛教传播D.迎合三教并行趋势2.[2024·山东滨州检测]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忍冬、飞天和缠枝花等成为基本纹饰,并逐渐成为石窟、工艺美术方面的主流图案。这表明()A
.外来文化丰富了艺术创作B.艺术创作走向自觉C.政权更迭阻断了文化传承D.南北经济交流频繁3.[2024·江苏如皋测试]如图为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A.
畜牧业在江南推广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文化的交融4.[2024·福建质检]东晋时期,“二王”的楷书笔法清新脱俗,结构玄远天然,带有一种“山林气”;唐代楷书则形成了严谨、理性、节制、庄严的风格,表现出端正严谨的“庙堂气”。由此可
知()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B.科举制影响书法风格演变C.思想演变影响书法特征D.唐代书法受佛教影响较深5.[2024·山东中学联盟高三联考]隋唐时期,文人士大夫,除个别人坚守道统而排斥异端之外(如韩愈),一般都是随意出入于三教之
间,或外修儒服而内通佛理,或一边求仕一边修仙,自己不以为怪,别人也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反映了()A.三教合一弥漫到社会各个领域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思想文化C.思想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现实D.传统文化在
交融借鉴中走向成熟6.[2024·海南高三期末]唐代诗人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诗中的“轮台”是唐代()A.安北都护府所在地B.单于都护府所在地C.安东都护府
所在地D.安西都护府所在地7.[2024·安徽宿州一模]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母亲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从文化交流的角度
看,该图反映了()A.佛教中国化的形态已完成B.佛教在唐代居于主导地位C.画面保持印度美术的风格D.佛教与道教的排斥与交融8.[2024·江苏南通期末]公元8世纪前期宫廷画师张萱以仕女画见长,其作品格调活泼明快,人物欢愉活跃。公元8世纪后期宫廷画师周舫笔下所绘仕女往往面含幽怨,举止慵
倦,怅然若失,仿佛是沉湎在一种百无聊赖的心态中。据此分析可知()A.画师艺术风格无迹可循B.社会变迁影响艺术创作C.艺术创作再现社会真实D.宫廷绘画崇尚写实主义9.[2024·湖南邵阳一模]胡旋舞,是隋唐时期最为盛行的一种民族舞蹈,是河西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融会了中亚等乐舞而
形成的。如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唐代《胡旋舞》(现代摹本局部),该图()A.印证了各民族间互相交融趋势B.体现出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之美C.彰显了大唐壮阔欢腾盛世景象D.反映出隋唐石窟文化领先于世界10.[2
024·吉林长春一模]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这说明()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11.[2024·吉林白山一模]唐代印刷的《金刚经》中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珍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题记,这表明王珍出资雕印刻经是为父母祈
福消灾。由此可知,当时()A.雕版印刷术得到全面普及B.儒家思想失去了正统地位C.佛教文化已融入日常生活D.政府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12.[2024·重庆南开中学高三检测]《刘涓子鬼遗方》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医学专著,书中详细记载外伤、痈疽(毒疮)、湿疹、疥癣的治疗技术,代表着南北朝时
期外科医学的较高水平。这反映了该时期()A.传染病防治取得突出成效B.儒学的发展推动医学进步C.医学的发展契合时代需要D.中医辨证施治实践的创新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2分)13.[2024·九校联盟高三检测]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丝绸之路似一条传输纽带,将汉唐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播至西方;同时,将沿途的物产、文化、习俗和宗教带入了都城长安,影响着汉唐民族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西方国家的动植物、幻术、乐器
等随着商人或各国使者积聚长安,在丝绸之路运行的两千多年间,各朝君主一直不停地寻觅波斯马,西域王国也经常奉送波斯马给中国。汉朝派遣军队在西域发展农业,将坎儿井技术和井渠技术带入西域,并发展到更远的国家,而中国的印刷技术沿着丝路传入西域地区为西方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变
革,中西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唐文化的繁荣。——摘编自杜玉粉《汉唐宏观历史视阈下的丝绸之路解析》材料二公元第一个一千年里,中华文化创立了华夏文化圈,文言文、儒家思想、家族与政治伦理、太学与科举制度、统一货币、土地制度与税制等在整个东亚与部分东南亚地区一
体化。公元第二个一千年里,中华文化转动世界,不仅启发了西方的现代化,而且准备了东亚现代化的文化资源。在第三个一千年开始的时候迎来了伟大的复兴,并昭示了西方模式之外的世界现代化的另一种模式。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一个多元发展、相互作用的系统进程。——摘编自周宁《探寻世界文明的中华
文化资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的原因。(8分)14.[2024·重庆八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北魏中央官学
是鲜卑贵族接受正规汉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北魏建立伊始,就将鲜卑贵胄系统接受汉文化教育视为治国、固国之根本。太祖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年)定都平城,次年春下旨效仿中原王朝建立太学……孝文帝太和中,“诏立国子太学”,招收父祖官高爵显的贵族子弟入国子太学读书
。中央官学以经学儒术为主要学习内容,北魏最杰出的儒学大家刘芳“特精经义,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辨析无疑”,孝文帝敬重非常,诏为中书博士,为皇太子讲授经文。——摘编自韩雪松《北魏时期鲜卑贵族的汉语教育与学习研究》根据材料,归纳北
魏利用中央官学体系对鲜卑贵族开展汉文化教育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