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2.977 MB
  • 2024-10-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1)页,2.97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04ab92f0f3d327505731558818ea7a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资溪县位于武夷山西麓,当地的面包食品产业起源于上世纪末。如今,面包食品生

产作为该县的首位产业,在各地建立了“中央工厂模式”(中央工厂+大型冷链物流+门店销售),实现国内广泛区域的覆盖。完成下面小题。1.上世纪末,促进资溪县面包食品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是()A.原料B.交通C.技术D.市场2.资溪面包产业实行“中央工厂模式”的最终目的是()A.提高产品质量B.打造食品品牌

C.提高附加价值D.获得更高效益【答案】1.D2.D【解析】【1题详解】制作面包的原料是小麦,而资溪县位于武夷山西麓,为亚热带地区,并不是小麦产地,因此当地并不盛产原料,A错误;资溪县位于武夷山西麓,受山地影响,其交通相对不便,B错误

;制作面包不需要复杂的技术,C错误;根据上当地的面包食品产业世纪末可知,上世纪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于食品的数量和种类的需求不断增大,使该地生产的面包销路逐渐扩张,促进了当地面包产业的发展,D正确。故选D。【2题详解】中央工厂+大型冷链物流+门店销售模式将产品

生产集中在中央工厂,通过冷链物流直接将产品运送到门店销售,减少了生产部门的数量,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和建设其他生产车间的投入,同时有利于中央工厂进行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遍布全国的销售终端,能够

使产品快速售出,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故D正确;而“中央工厂模式”虽然有利于把控产品质量,但不是其最终目的,A错误;“中央工厂模式”对于打造食品品牌影响不大,B错误;该模式并没有改变产品类型,因此对提高附加价值影响不大,C错误

。故选D。【点睛】影响工业区位选址的因素有以下三点:(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

史条件。茅尾海位于钦州湾北部,其直接成因是地壳断裂下陷和海水入侵,水域内海洋物种丰富。左图为茅尾海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钦州湾形成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3.茅尾海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①板块碰撞②钦州湾断裂下陷③横断山区扭动④钦

州湾受张力作用⑤海水入侵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④①②⑤4.茅尾海海洋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B.水文条件多样C.海区较封闭D.海域面积广阔【答案】3.B4.B【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茅

尾海直接成因是地壳断裂下陷和海水入侵,而根据右图判断可知,其地壳断裂下陷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所导致;之后板块碰撞形成了一系列褶皱和断裂带,对应横断山区发生扭动;而地壳形成褶皱,伴随着横断山区的扭动,带动附近的钦州湾所在地区受张力作用被拉

伸,导致该地地壳断裂下陷,地势变低,最后海水入侵形成了茅尾海,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为①③④②⑤,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据图可知,茅尾海内部海岸线曲折,海域内部海流复杂,且有多条河流注入较多淡水,处于咸淡水交汇地带,使得多种淡水及咸水生物都能在此生长,故其水文条件较为多样,

B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该海域有寒暖流交汇,A错误;虽然该海区较为封闭,但不是该海域海洋物种丰富的主要因素,C错误;该海域面积相对狭小,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渔场形成的因素:1、江河输入大量营养物质。2、水域浅,在风

浪、潮汐和对流等作用下,水体混合充分,底层补充到上层,整个水体营养好。3、光合作用充分,浮游植物大量繁殖。4、水域浅,因此物质循环快,初级生产力高。5、由于饵料生物丰富,大陆架一般都为产卵场,海湾也是鱼类的肥育场所。6、大陆架的水深适宜,海底较为平坦

,适合于渔具作业。7、大陆架边缘,由于上层流的离岸作用,外海下层水被引入,产生上升流。8、在大陆架边缘附近海域,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产生沿岸锋面。【19世纪中期,克利夫兰市迅速发展,炼油、钢铁、机械加工等行业兴盛。

至20世纪后半叶,该市工业逐渐衰退,成为典型的收缩城市。下图为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19世纪中期,克利夫兰市工业迅速发展得益于()A.丰富的劳动力B.便利的水陆交通C.集聚的产业部门D.较近的原料产地6.克利夫兰城市收缩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用地无序扩张B.大城市的虹吸

作用C.全球产业转移升级D.失业率的持续上升【答案】5.B6.C【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克利夫兰濒临五大湖,且有铁路与西部地区和东部港口相连,其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工业,B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当地劳动力丰富,通常情况下一地工业发展之初,集聚的产业部门

较少,AC错误;据图可知,克利夫兰本地煤铁不丰富,并没有工业原料产地,D错误。故选B。【6题详解】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当地城市用地无序扩张,A错误;该城市周边没有比该地等级更高的城市,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后半叶,该市工业逐渐衰退,主要是由于重工业发展逐渐饱

和,新型工业逐渐兴起,使当地产业升级换代,同时部分重工业转移到了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导致当地城市规模收缩,C正确;失业率持续上升是城市收缩导致的,不是城市收缩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C。【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改变区域

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云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一带一路”建设,使其成为边境贸易发展的前沿地区.下图为云南省县域边境贸易发展增长速度空间分布格局趋势演变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图示时期边境贸易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越边界贸易发展最为迅速B.趋向中缅边境一侧转移

明显C.边境贸易空间格局演变剧烈D.边境贸易水平差距持续缩小8.对贸易重心移动趋势影响相对较小的是()A.交通B.政策C.风俗习惯D.人均GDP【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据图可知,中越边界贸易处于中速

增长趋势,并不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A错误;据图可知,2010-2020年,边境贸易分布重心趋向中缅边境一侧转移明显,B正确;边境贸易空间格局演变并没有呈现出演变剧烈的态势,C错误;该地边境贸易水平既有高速增长的地

区,也有负增长的地区,差距并没有持续缩小,D错误。故选B。【8题详解】交通是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若兴建了更便捷的交通线,则会吸引贸易重心的移动,A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提到的“一带一路”建设,可知政策也是影响贸易重心移动的重要因素,B不符合题意;风俗习惯对贸易

重心的移动影响相对较小,C符合题意;人均GDP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消费能力较强,有利于贸易发展,是影响贸易重心移动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总体经济状况和经济实

力、产品的竞争力以及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与各国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或贸易政策有关。城市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的数值大小,下图为2010—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不同季节平均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2010—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热岛强度特征,叙述

正确的是()A.白天较弱,夜间较强B.日间下降,夜间上升C.夏季日变化幅度最小D.冬季的热岛效应最弱10.为缓解重庆市城市热岛强度,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压缩工业生产规模B.建立城市通风廊道C.扩大郊区水泥路面D.提高城市建筑密度【答案】9.A10.B【解析】

【9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区热岛强度在白天较弱,且呈下降趋势,而18点以后的夜间热岛强度迅速上升,强度大于白天,故A正确;当地热岛强度在0时就开始逐步下降,并不是日间下降,B错误;据图可知,夏季日变化幅度不是最小的,秋季最小,C错误;冬季的热岛强度达到了1℃,温度最高,应是最强

,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压缩工业生产规模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A错误;建立城市通风廊道能够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降低热岛强度,B正确;扩大郊区水泥路面易减弱城市风,加剧热岛效应,C错误;提高城市建筑密度不利于通风散热,加剧热岛效应,D错误。故选B。【

点睛】城镇化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有: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生物的栖息地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影响气温、降水、日照、风向、风速、产生“热岛”、“雨岛”现象;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2023年7月28日,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登陆,影响范围较大

。下图为浙江省相关部门7月26日发布的局地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五色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与宁波市相比,温州市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距台风中心较近,风力强B.受灾严重,防灾标准较高C.区域内短时降水强度较

大D.市域范围的水域面积更大1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防治此次山洪灾害的有效措施为()①借助RS监测气象云图动态变化②借助GNSS获取台风中心的位置③借助GIS采集短历时的雨量信息④借助GIS预警山洪灾害风险等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

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形成山洪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强度大,引发地表径流从山地倾斜而下,而温州市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高说明当地降水强度大,而短时的强降水使地表径流汇聚速度更快,更容易引发山洪,C正确;风力强不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A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得出两地的防灾标准差异,也不能得出温州市

的水域面积,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RS遥感系统能够对当地气象条件进行监测,从而判断强降水的范围,有助于防治山洪灾害,①正确;GNSS全球定位系统虽然能够获取台风中心的位置,但是其无法监测降水量和易发生山洪的位置,对防治山洪灾害作用较小,②错误;GIS地理信息系统无法直接采集短历时的雨量

信息,③错误;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分析降水、地质条件从而对山洪灾害进行评估,并且做成预警,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3S”是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统称。GNS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空间定位和导航的系统;RS用于实时

、快速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GIS用于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的空间分布信息系统,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预测等功能。丽水市城市风廊及配套设施项目于2023年开工,其中包含新建一座特大桥梁(暂名水东二桥)。桥

梁选址于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附近,单跨过溪。下图为水东二桥项目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3.水东二桥单跨过溪的主要原因是()A.建设大桥的预算有限B.减少对沿线生态破坏C.预留运动训练的空间D.缩短桥梁的施工时

间14.该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交通影响是()A.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B.有效提升区域板块价值C丰富丽水交通运输类型D.缩短两岸居民来往时间【答案】13.C14.D【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桥梁选址于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

附近”可知,该段溪流承担水上运动训练需要,减少桥墩有利于预留运动训练的空间,故C正确;单跨过溪桥梁技术要求较高,成本并不比其他类型大桥低、施工时间也并不比其他类型大桥短,AD错误;桥墩的减少确实有利于减少对水域环境的破

坏,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故选C。【14题详解】.由水东二桥项目位置示意图可知,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主城区与水东区域的联系,缩短城东、水东居民来往的通行时间,D正确;该桥位于城市内部,无法起到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的作用,A错误;题干要求是产生的交通影响,B项不符

合;桥梁在该市比较常见,并未丰富交通运输类型,C错误。故选D。【点睛】水东二桥的修建可以缓解假期/上班高峰期时段水东大桥、紫金大桥的通行压力,缩短城东、水东居民来往的通行时间;生活方面可共享水东、城东区域的生活配套,保障两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区

域价值是拉近水东与城区的距离,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补充完善路网管网,提升整体交通水平和污水收集水平,提升区域板块价值,加快城市一体化发展步伐。新疆博格达山地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最典型代表,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演替的杰出范例。下表为1997

—2016年博格达山地垂直带分界线海拔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温带荒漠草原带—山地草原带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垫状植被带高山垫状植被带—冰雪带19971257m1770m2702m3269m3643m20041

245m1762m2706m3283m3659m20161185m1759m2730m3293m3690m15.水热条件组合最优的植被带,其海拔区段()A.上限上升—下限下降B.上限下降—下限下降C.上限下降—下限上升D.上限上升—下限上升16.导致温带荒漠草原带带幅宽度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土壤有机质分解快B.人为的管理与保护C.植被覆盖率的提高D.冰川融水有所增加【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博格达山地处气候相对干旱的新疆地区,根据图中山地自然带的植被类型分析可

知,该山的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应是该山水热条件组合最优的植被带,由此可知,在1997-2016年,该山的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下限处于下降趋势,而山地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上限处于上升趋势,故A正确,BC

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温带荒漠草原带宽幅呈现缩小的趋势,据此分析可知是由于水分条件的改善,导致其他自然带侵入了温带荒漠草原带,从而造成了温带荒漠草原带面积缩小,冰川融水有所增加是该自然带水分条件

改善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而土壤有机质分解快、植被覆盖率的提高都不是影响其宽幅变化的最主要因素,AC错误;人为的管理与保护属于人为影响,不是自然原因,B错误。故选D。【点睛】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分布的植被类型也会

发生变化。山地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4个规律:①基带,山麓地区分布的植被(基带),与当地的植被分布一致;②山脚-山顶,从山脚至山顶,气温越来越低(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植被越来越稀疏;③迎风坡、阳坡,迎风坡和阳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样的海拔时,植被比背风坡和阴坡

更加茂盛(或者说,同一植被分布的海拔更高);④自然带的个数:同一座山脉,纬度越低,相对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个数越多)。下图为2017年青年流动人口不同城市规模间的流向,其中城市等级按常住人口数量划分(I型城市人口数量大于同等级的Ⅱ型城市)。完成下面小题。17.关于青年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等级与

规模特征,不正确的是()A.中等城市、I型小城市与II型大城市为主要流出地B.大城市对于青年人口流入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C.经济特征仍是青年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主要因素D.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为青年流动人口的主要选择18.II型小城市的人口流动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A.阻碍经济发展B.提高人口容量C.

造成婚配困难D.优化空间结构【答案】17.D18.A【解析】【17题详解】据图可知,根据人口流向来看,中等城市、I型小城市与II型大城市的流出线条较粗,是主要流出地,A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流入城市规模来

看,超大、特大、Ⅰ型和Ⅱ型大城市人口流入占比相对较高,对于青年人口流入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B正确,不符合题意;青年人口趋向流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说明经济特征仍是青年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主要因素,C正确,不符合题意;在人口流入地中,Ⅰ型和Ⅱ型大

城市人口流入占比最高,而超大和特大城市占比不是最高,故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不是青年流动人口的主要选择,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8题详解】II型小城市的青年人口流出较多,会使当地劳动力减少,人口出生率下降,阻碍当地经

济发展,A正确;人口容量与当地资源数量有关,青年人口流出不会改变当地人口容量,B错误;当地青年人口流出,而不是单一性别人口流出,不一定造成婚配困难,C错误;青年人口流出对当地空间结构不一定产生优化作用,

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工作和经济原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

动。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校内(45°N)进行正午太阳方位及高度的观测,并将观测结果绘制成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四地,代表学校所在地的是()A.①B.②C.③D

.④20.能正能正确表示春分日正午该校教学楼(东北—西南走向)影子的示意图是()A.B.C.D.【答案】19.C20.C【解析】【19题详解】由于当地位于45°N,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为68.5°(夏至),最小值约为21.5°(冬至)

,且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为南,该范围与③地符合,与①②④地均不符合,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的45°N,春分日正午太阳由正南方向照射过来,其影子应该偏北而不是偏南,AB错误;由于正午太阳由正南照射过来,而该教学楼为东北—西南走

向,根据日影照射方向和教学楼走向来看,其影子应该能体现出该教学楼侧面的一部分,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若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增加,反之减小。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张家口市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的农牧交错区,研究发现,张家口市林地面积与水源涵养功

能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且随林地面积增加,水源涵养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后期,张家口市水源涵养量随林地面积增加而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径流流失增加B.下渗速率增加C.大气降水增加D.蒸腾作用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分析可知,当地随着林地面积增加,水源涵养量先增加后减少,说

明是植被消耗了较多的水分,最有可能是因为植被数量多,蒸腾作用增强,导致水分损失的量较大,D正确;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下渗效果会变大,则流失减少,A错误;植被覆盖率主要影响下渗量,而对于下渗速率影响不大,B错误;林地面积增加虽

然会对降水量有一定影响,但不会使大气降水明显增加,C错误。故选D。大豆喜暖,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对土壤水分要求高,其生产需占用较多的土地。巴西大五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得益于政策支持,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下图为巴西地理分区及各区的大豆产量比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

2.甲地大豆产量增幅最明显,其原因是()A.市场需求显著扩大B.耕地面积大幅增长C.机械化耕作的普及D.种植技术得到突破23.关于五大地理分区的大豆生产条件,区位评价正确的是()①南部地处低纬,热量充足,利于大豆生产②中西部地势低平,大豆种植面积广③北部

雨林密布,耕地破碎,大豆产量较低④东南部人口密集,大豆生产用地少⑤东北部的水资源不足,制约当地大豆生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答案】22.B23.D【解析】【2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大豆种植需要占用较多土地,而且其对温度和降水条件要求较高;由于甲

地所在的中西部地区在该国大豆产量比重较大,而且当地纬度和降水适中,适合大豆生长,而且巴西土地面积大,未开发土地多,若该地开辟了更多耕地,则会使该地大豆产量显著增加,B正确;虽然市场需求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若市场需求扩大,该国可以在除了甲以外的其他地区增加大豆种植,不是甲地大豆

产量增幅最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农业机械化和种植技术虽然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但不是其显著增产的最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该国南部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是与中部和北部相比,其热量条件稍差,①错误;该国中

西部主要以高原为主,与北部亚马孙平原和东部沿海相比,其地势相对崎岖,②错误;北部亚马孙平原雨林密布,耕地破碎,大豆产量较低,③正确;东南部是巴西人口密集地区,且平原面积相对较小,大豆生产用地少,④正确;据

图可知,东北部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为500毫米左右,水资源不足,制约当地大豆生产,⑤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

形、土壤因素,社会条件主要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因素。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密切相关。下图为2020年梅雨季我国降雨实况时间—纬度剖面图

(等值线为降水量,单位:mm)。完成下面小题。24.下列四个副热带高压边缘位置(黑实线)中,最有利于形成上述降水纬度分布特征的是()A.B.C.D.25.与常年同期相比,该大气环流背景下叙述正确的是()①

南下冷空气势力偏弱②江淮地区的锋面雨偏多③长江流域的气温偏高④7月下旬副高位置偏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24.C25.C【解析】【24题详解】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位置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密切相关。读图可知,根据雨带图可

以判断,受南北方冷暖气团影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准静止锋,进而形成连绵阴雨的梅雨天气,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到20°N时,锋面雨带应位于25°N到28°N左右,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副热带高压边缘位置与C图符合,C正确

;A图中副高还未影响我国,B图中的锋面雨带位于华南地区,D图中副高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AB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读图可知,与常年同期相比,锋面雨带长期滞留在江淮江南地区,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

偏南,使得南方降水多,②正确;南下冷空气势力偏强,①错误;长江流域梅雨季节延长,阴雨天气多,气温偏低,③错误;7月下旬副高位置偏南,④正确。故选C。【点睛】副热带高压脊(简称副高)是一个重要天气系统。副高不但会影响热带气旋的路径,它还会影响到东亚地区的旱涝状况。一般副热带高压强时易西伸,弱时则

东退;初夏脊线位置偏南,盛夏偏北,同时脊线的位置的南北变化往往有半月左右的周期性摆动。三、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太行山地区是华北平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近年来,一个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下图为太行山区地理

位置示意图,下表为耕地转化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统计表(单位:km²)。时段1990—20002000—20102010—2020耕地→耕地48270.7948270.7046840.84耕地→林地2.4832.78345.65耕地→草地

31.2628.07611.15耕地→水域56.7151.32218.01耕地→建设用地751.03451.021123.74耕地→未利用土地1.3512.9831.52材料二:岭西村地处太行山南端海拔最高地带,长期供电能力不足。为满足山区百

姓用电需求,当地供电公司打破常规电网的建设思路,探索开展独立式风光储互补微电网供电模式,并于2023年6月建成投运。(1)从降水角度简析太行山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2)结合材料一,分析太行山区耕地转化的特点。(3)指出岭西村发展独立式风光

储互补微电网供电模式的合理性。【答案】(1)降水少,自我修复能力低;降水空间差异大,降水季节与年际变化大,系统稳定性差。(2)耕地转化面积增大;一部分地因政策引导(如生态修复工程)转化为林地、草地、水域;一部分耕地因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如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转化为建设

用地。(3)山区居民点分散,常规电网架设不便;西北风迎风坡,风力资源较丰富;地势较高,雨季时间短,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风光发电存在波动性,风光储结合供电更稳定。【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行山区为材料,涉及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耕地转化的特点、风光储互补微电网供电模式的合理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太行山区年降水量少,绝大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小于5

50mm,且降水空间差异大,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趋势,该地区位于季风区,降水季节与年际变化大,导致系统稳定性差,自我修复能力低,生态脆弱。【小问2详解】有材料可知:近年来,该地区一个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落地实施,该区因政策引导(如生态修复工程)部分耕地转化为林地(345.65)、草地(61

1.15)、水域(218.01),另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导致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部分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1123.74),因此太行山区耕地转化面积近年来一直增大。【小问3详解】岭西村地处太行山南端海拔最高地带,地势崎岖,居民点

分散,导致常规电网架设不便,风力风电和光伏发电各自均存在不稳定性,该地区位于冬季西北风迎风坡,风力资源较丰富,地势较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年降水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与风能互补(冬季风能丰富,夏季太阳能丰富),风光储结合供电更稳定。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新疆尉犁县位

于天山南麓巨型冲(洪)积扇上,也是整个塔里木盆地的海拔较低处上塔里木河、孔雀河穿境而过,形成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地。每年夏秋季,塔里木河下游河漫滩上形成众多的“潮汐树”景观(白色盐碱地做底色,穿插深灰色的干涸潮沟)。图1为干旱区盐分输送示意图,图2

为盐碱滩“潮汐树”景观图。材料二:目前,尉犁县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方法来治理盐碱地,膜下滴灌是给耕地覆一层膜,并在膜下安装滴灌设施进行浇灌,将覆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1)根据图1信息,指出尉犁县大面积盐碱地的盐分

来源。(2)从河流水位角度,简析塔里木河下游“潮汐树”景观形成过程。(3)分析尉犁县推广膜下滴灌方法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答案】(1)地下水抬升带来的积盐;坡面径流汇集山区含盐风化物;生物积盐,盐生植物凋落后增加土壤盐分。(2)夏季,塔里木河下游水位上升

,溢流到河漫滩,抬升地下水位;秋季水位消退,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形成了盐碱滩;在水位的起落变化中,河漫滩被反复冲刷,形成众多“潮汐树”。(3)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减轻风力侵蚀,保持土壤肥力;盐分向下运移,表层士壤盐分下降;

减轻板结,改善土壤结构。【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新疆尉犁县和盐碱滩‘潮汐树’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盐碱地的盐分来源、“潮汐树”景观的形成过程、膜下滴灌方法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

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地下水抬升,蒸发,将地下水及溶解的土壤中的盐类带到土壤表层堆积;坡面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集山区含盐风化物;生物通过吸收作用积累盐,盐生植物凋落后通过凋落物

增加土壤盐分。【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知,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塔里木河的河水增加,下游水位上升,溢流到河漫滩,使得地下水位上升;秋季气温开始降低,融水量减少,水位消退,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形成了盐碱滩;在水位的起落变化中,

河漫滩被河水反复冲刷,形成众多“潮沟树”。【小问3详解】以从土壤墒情、土壤肥力、土壤盐分和土壤结构角度分析:由题意可知,膜下滴灌方法可以使得蒸发的水分在薄膜上凝结,最终又回到土壤中,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由于

土壤上覆膜,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保持了土壤肥力;滴灌方法减少了灌溉的水分,使得灌溉水源绝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减少了水分下渗,盐分向下运移减少,同时减少了地下水蒸发时盐分的积累,使得表层土壤盐分下降减轻板结,改善土壤结构。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挪威

地处北欧,70%的收入来自海洋。根据不同地区所具有的资源票赋和产业基础,挪威全国形成了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的海洋产业格局。下图为北欧周边海域简图及挪威海洋产业布局示意图。的材料二:挪威近年来大力推动深海采矿,地质科研勘探、技术装

备研制、环保政策制定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为深海采矿商业化提供了可能。然而,深海生命过程特殊,生境复杂多样,固碳功能巨大,因此挪威深海采矿面临着国际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1)按成因分,甲洋流为____流:并从洋流角度分析挪威海表层盐度偏高的原因____。(2)说明挪威形成分工明

确、各有所长的海洋产业格局的益处。(3)挪威发展深海采矿利用的海洋空间资源是____,并简析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____。(4)简述挪威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答案】(1)①.风海②.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向北输

送大量高盐度海水;暖流增温,蒸发增强,盐度升高。(2)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做强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3)①.海底空间②.破坏深海自然环境

;破坏深海生物多样性;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污染海水。(4)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培育海洋主导产业;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注重海洋环境保护;拓展国际合作。【解析】【分析】本题以北欧周边海域简图及挪威海洋产业布局示意图为背景,

设置4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洋流的成因、海洋空间资源、海洋产业发展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按照成因分类,洋流分为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甲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受盛行西风影响,为风海流,受盛行西风吹拂,北大西洋

暖流势力强,向挪威输送大量的高盐度海水,暖流温度较高,增加海水蒸发量,盐度升高,使得挪威海表层盐度偏高。【小问2详解】挪威形成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的海洋产业格局的益处主要从产业发展、产业协作角度分析。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各

地区的优势,做强各处的特色产业,专门化的产业发展,有助于提高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海洋产业能够,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产业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利于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产业整体发展。【小问3详解

】海洋空间资源主要有海岸、海上、海中、海底空间资源,深海采矿利用海底空间资源。海底采矿会破坏深海自然环境,破坏海底岩层,开挖矿产资源,遗留大量尾矿等,污染海水,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减少深海生物多样性,开采过程中,

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小问4详解】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