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专用,必修上册1、3、6单元)(参考答案)(北京专用).docx,共(4)页,27.41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018dbe45956ea3ea23a0cbe8d0f04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语文·参考答案一、(12分)二、(一)(8分)二、(二)(12分)三(3分)五(3分)六、(6分)1234561234123411(1)(2)CABAADCDCBDCBCACDB一、本
大题共6小题,共12分。【答案】1.C2.A3.B4.A5.A6.D二、本大题共10小题,共29分。(一)课内文言文练习(8分)【答案】1.C2.D3.C4.B(二)课外文言文练习(21分)【答案】1.D2.C3.B4.C5.(1)因而对当时的士大夫耻于互相学习感
到非常奇怪,竟然连巫医、工匠都不如。(2)人失掉了尊师之道,则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犹如没有了身体,则无法生存。6.必须要师从那个人才能得到古人的心传,这是不可改换的老师;必须师从那个人而后才能得到传授,不拜那人
为师,自己便一无所得,这是不可改换的老师;必须师从那个人才能得到隐秘精微的才能,这也是不可改换的老师。三、本大题共20分。【答案】1.A2.(1)①客居他乡。诗人登楼观景,近看繁花,满眼繁花反衬满腹愁思,抒发客居的漂泊与伤感;②万方多
难。吐蕃入侵,战乱频仍,诗人为国家灾难而伤心;③壮志难酬。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之痛,为自身怀才不遇而伤心;④君主无道。刘禅宠信宦官导致亡国的结局。(2)同:都抒发了流落他乡的伤感之情以及担忧国家命运艰难的忧国之情。异:《登楼》感叹当今皇帝如刘禅般昏庸无能,任用奸佞误国。
《登高》感伤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路。(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答案】①.暧暧远人村②.半壁见海日③.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④.赢得仓皇北顾⑤.万里悲秋常作客⑥.大珠小珠落玉盘⑦.东船西舫悄无言⑧.不如须
臾之所学也四、名著阅读(8分)【答案】(1)“色难”是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想要长期保持着和颜悦色的状态很难,所以行孝应当在表情上做到和颜悦色。(2)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再加上日常事务烦扰,有时心情会很坏。这个时候,见到父母,态度不一定会好,脸色也不一
定好看。尽管这并不是内心不孝,但父母整天看着你烦躁不安的神情,看着你喜怒无常的脸色,恐怕也难以感受到你的孝心。这样,你的一片孝心就会打折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孔子认为,若是真心孝顺父母,不仅应对父母心存敬爱,态度恭敬和脸色的和悦也是十分重要的。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答案】
1.C2.①新华路和作者从小居住的南昌路相似,使她产生了熟悉和亲切的感觉。②作者在新华路可以找回失去的童年心境。③新华路古朴而不沉闷,建筑和植物构成清丽静美的景观。④新华路承载了作者许多美好的记忆,有关爱情和亲情的记忆,心灵的静谧,灵感的形成等,这些记忆让作者
感到幸福与美好。3.风车茉莉是新华路富有风情的象征,曾经唤起过作者的童年心境。如今再也寻找不到这朵风车茉莉,意味着新华路的风骨和风情已被岁月销蚀,而作者再也找不回童年的心境,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遗憾之情。六、
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1.语言基础运用(6分)【答案】1.D2.B2.微写作(10分)(任选一题)(1)根据要求作答。【答案】示例:虽然孔子“行先言后”的重点是在批评那些不知做实事,只知道夸夸其谈的人。但我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交往日益紧密,人事
之间的关系也日益错综复杂。因此,我们不妨“先说”,在说中制定好详细规划,让各方面都理解计划的总体安排,才能让“做”事半功倍。否则,人们只知“闷着头做事”,反而容易误入歧途,越走越远,反而不利于目标的实现。(2)根据要求作答。【答案】示例
:与诗相伴与诗相伴,我看到了山光水色。“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写出了汉江之广,北接楚塞,南接三湘,西通荆门,东达九江。“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写出了落花纷纷,人立其中,境乃灵境,人似仙人,美不胜收。与诗相伴,我感到
了离愁别绪。“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范仲淹,喝了一杯又一杯,本以为那能解愁的酒,下了肚便成了一点一丝的愁绪,这位大男人,把酒化作了相思的眼泪。3.作文(5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答案】例文:别让古村落渐
行渐远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皆含情;想起家乡,内心便满是温柔,感受乡土文化,如饮美酒醇厚悠长。可近年来,人口的流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让家乡乡村寥落,让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乡村的一切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强烈呼吁:留一片乡土去品
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乡土文化解体,究其根本,是人口流失与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元就是村落。可以说,村落承载着无法言喻的情谊与韵味,乡村的生活自然、恬淡。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时代,
这个时代不断有新的事物、新的契机涌现。大量的乡村人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高品质生活,迁徙到了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无法慢下来……凡此种种,让我也依稀体会到了余光中先生口中乡愁的韵味:乡愁是邮票,是思念,甜蜜中充满着苦涩。如此,怎能不让人感慨、叹息?如何才能留一片乡土去品味?我们要读好古村落这本书
,让乡土文化在现代生根发芽。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些历史时,我们就会明白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古村落的民风民
俗、房屋建筑、手工艺都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让这些乡土文化失传,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它们,传承并使其发扬光大。乡土文化的没落,古村落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重视。让我们走进古村落
,让乡土文化的生机再次焕发。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的乡土社区就是村落,所以说保护乡土文化应从根本上出发,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组织大家去古村落参观,去学习濒临失传
的手工艺,去了解流传千百年的民风民俗,去查看整理无人问津的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等等,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想要留住它们绝非易事。保护乡土文化,避免它们的消失,需要我们勠力同心。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一片乡土,凝聚无数
希望,让我们停下快速向前的步伐,留一片耐心来呵护我们的乡土,用丰富的思想装点乡土村落,以细腻的心去珍惜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永不落幕。因此,我再次呼吁:“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2)【答案】例文:第一次吃香菜我小时候是不
吃香菜的,不但不吃,就连桌子上别人吃也不行。说实话,我觉得香菜闻起来颇像臭大姐的臭味,家里人吃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吐。但我抗议从来就无效,因为他们根本就觉得那是美味!每到这时候我只有远远地躲开,躲开桌子上不断散发出来的那股难以忍受的味道。我开始吃香菜是因为很偶然的一
件事。大概是高二吧,那时候农村的日子很苦,学校的伙食并不好,偶尔出去,买两张脂油大饼吃就算是打牙祭了。一次和同学洗完澡,已经错过了学校食堂开饭的时间。天阴冷阴冷的,刚洗完澡的肚子尤其觉得饿,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奢侈一回。于是我们顺便去了一家餐馆,每人买了两张饼解馋。小饭馆里没有别的顾客,只有
我们俩。吃到一半,服务员走过来问我们是不是要汤。我们赶紧说不要,要知道,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父母东挪西凑借来的,多花一毛都心疼。服务员笑了笑,仿佛知道我们在想什么,说:“不要钱的,免费。”我想我们的脸当时肯定
都红了。等服务员把汤端过来,我一下子就傻了眼:原来是两大碗热气腾腾的香菜汤!服务员就在不远的地方,身边的同学喝得有滋有味,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自幼腼腆的我,根本不可能拒绝人家的好意。我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把那碗汤喝下去的,我只知道到后来,那汤就没有了感觉,不再像我想象得那么恶心。我清楚地记得,整
个喝汤的过程,我都一直摒住呼吸,不让那气味钻进鼻孔。但不管怎样,我最后把整整一大碗汤都喝了进去。由于这一次的经验,再吃香菜时,我就不再特别地抵触。再后来,渐渐也喜欢上了香菜的味道,以至于也觉得那是一种美味。我经常会想,如果不是那一次的偶然,我是不是到现
在还不吃香菜。如果真的那样,不管是对我还是对香菜都是一种遗憾:自己遗憾于终生不曾了解这一种普通蔬菜的味道,香菜遗憾于平白无故在我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