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01-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docx,共(14)页,740.12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f941161f093c1cb1a036be2ce93a8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下
图为我国生态大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这种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关联性D.层次性2.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②都非常脆弱③内部自然特征完全一致④边界具有过渡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
,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该纲要定位重庆主打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
纽和国际门户枢纽,成都侧重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如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A.是为了特定管理目标而划定的B.相对于珠三角城市群层级更高C.主要是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D.影响范
围有非常明确的边界4.与粤港澳地区相比,成渝地区发展的突出优势有()①矿产、水力资源丰富②水运、陆运交通便捷③土地、用工成本低廉④人才、科技实力雄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重庆、成都的定位()A.突出两地发展层次差异B.鼓励成渝两地
合理竞争C.明确划分两地服务范围D.引导双城协作发展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右图示意陕西省三大自然区划分。据此完成下面三题。6.陕西省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气候和灾害B.气候和地貌C.植被和水文D.地貌和矿产7.陕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气候类型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③地质条件的差异④各地建筑材料的差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下列叙述体现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的是(
)A.近年来关中地区的发展带动了陕西省的整体发展B.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合作发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C.关中地区的发展可以辐射带动陕北地区的发展D.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环境保护提供支持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
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的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双核结构的城市具有互补性,其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如广州—深圳、北京—天津。在杭州湾区域内,杭州和宁波形成了双核结构。图1为双核结构简易图式,图2为杭州湾区域示意
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杭州与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A.地理位置邻近B.地域文化互补C.城市区位功能互补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致10.杭州—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有利于()①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②解决区域内资源短缺问题③加强区域内
联系与交流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右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
此完成下面两题。1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墚”“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1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
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移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挪威位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日本北海道位于日本群岛北端,两地多山地、丘陵,传统民居以木质材料为主,窗户多且大,屋顶坡度较大
。下面为两地传统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3.两地民居设计的共同优点有()①木质材料,方便就地取材②窗户多且大,有利于通风防潮③建筑材料轻便,有利于防震④屋顶坡度大,有利于积雪滑落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4.两地传统民居的数量越来越少,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的变化B.城镇化的发展C.人口数量的减少D.传统建筑技术的丧失15.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面左图为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右图为直拱桥,散肩大拱、桥面平坦。据此分析影响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方式B.河流是否有结冰期C.人口密度D.河道宽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都市圈以经济较发达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周边城市共同组成。2022年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同意长株潭都
市圈规划。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于湖南省中东部,市中心两两相距不足50千米,为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以湖南8.92%的面积、22.47%的人口,创造了湖南将近40%
的经济总量。上图示意长株潭三市位置。(1)从区域差异和联系角度,指出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有利条件。(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株潭都市圈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6分)(3)说明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对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4分)17.区域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从而做到因地制宜。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关联性。读长三角地区及其位置图(图甲)、东北地区地形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示意图(图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图甲图乙(1)结合图乙从区域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原因。(6分)(2)受区域要素综合作用的直接影响,各区域农业生产呈现不同的特点。试从耕作方式、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熟制等方面
简述东北松嫩平原(图乙中A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3分)(3)结合图甲从区域关联性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原因。(6分)18.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地理特征独具特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东
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材料二隋唐以后,我国经济中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1)在我国各地中以云南之“怪”为最多,简析其原因。(4分)(2)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
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失。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盛行和现在少见的原因。(4分)(3)“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简析沪宁杭地区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到2022年12月18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这是首届在北半球冬季举行的世界杯。材料二图1为卡塔尔及周边区域略图;图2为卡塔尔气候资料图。(1)简述卡塔尔的地理位置。(4分)(2)描述卡塔尔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6分)(3
)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卡塔尔世界杯在北半球冬季举行的原因。(2分)答案全解全析1.B2.C3.A4.B5.D6.B7.C8.A9.C10.B11.A12.D13.C14.B15.A1.B根据材料可知,生态大区属于
自然区域,主要是依据自然特征和生态系统特征划分的,这种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差异性。2.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态大区作为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但其作为自然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①④正确;不是所有
的生态大区都非常脆弱,如南部湿润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要比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稳定得多,②错误;生态大区内部自然特征相对一致,并非完全一致,③错误。故选C。3.A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为了特定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A正确。成渝
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对于珠三角城市群层级并不更高,B错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要是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C错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影响范围没有明确的边界,D错误。4.B与粤港澳地区相比,成渝地区发展的优势有矿产、水力资源丰富和土
地、用工成本低廉,①③正确。粤港澳地区水陆交通更加便捷,人才、科技实力也更为雄厚,②④错误。故选B。5.D《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重庆、成都的定位强调重庆、成都各自的发展方向即服务种类的差异,减少竞争内耗,引导双城协作发展,共同做大做强,D正确。
6.B读图可知,陕南地区位于秦岭南部,主要为秦巴山区,属亚热带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关中地区主要为关中平原,为暖温带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陕北地区主要为高原,大部分属暖温带气候,北部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属中温带气候。因此陕西省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貌,B
对。7.C由图可知,陕南地区地形差异较大,南北有山地,中部是河谷。山地竹木、石材分布多,居民就地取材建竹木房、石头房;地形崎岖,依山势而建的吊脚楼较稳固;中部河谷地势平坦,呈西北—东南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比较大,建三合院和四合院可以防风。
所以陕南地区民居存在差异是因为地形多种多样和各地建筑材料的差异,②④对。传统民居修建考虑地质条件较少,③错。陕南地区内部气候差异小,①错。故选C。8.A陕西省的尺度范围较关中地区大,关中地区的发展带动陕西省的整体发展,体现了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A正确。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尺度一致,B错误。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的尺度一致,C错误。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环境保护提供支持,没有体现出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D错误。故选A。9.C由材料可知,双核结构的城市具有互补性。杭州和宁波周围
有更近的城市,但是却未形成此结构,故地理位置邻近并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两城市地域文化差异不大,互补性不强,B错误;杭州和宁波在信息经济、文创产业、港口经济、对外贸易、智能制造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形成错位协同、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故杭州与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
,主要是因为两城市的城市区位功能互补,C正确;杭州和宁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D错误。故选C。10.B双核结构的城市具有互补性,因此杭州—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①正确;由材料中双核结构的定义可知,杭州—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加强区域内联系与交流,③正确;杭州
—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只能缓解区域内资源短缺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并不能解决区域内资源短缺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②④错误。故选B。11.A根据材料可知,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据此分析,以“河”为名的地区往往靠近河流,故与地名“河”相关的自然要
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峁墚相接,沟墚交错,故与地名“墚”相关的自然要素是地貌;地名还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故选A。12.D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
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说明这类地名形成时,两地区河流较多,而图示目前乙地区河流明显比甲地区少,表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没有信息显示风俗习惯改变,A错误。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错误。水文类地
名与地理环境的不匹配不能表明人口迁移频繁,C错误。故选D。13.C挪威和日本北海道受海洋影响,气候湿润,材料显示挪威和日本北海道两地多山地、丘陵,因此两地植被以森林为主,传统民居以木质材料为主,方便就地取材,①对;窗户多且大,主要是为了获得
更多的阳光和热量,②错;日本北海道使用轻便的建筑材料,有利于防震,但挪威地震少,民居设计基本不考虑防震功能,③错;两地冬季寒冷,降雪较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积雪滑落,④对。故选C。14.B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最具特色的景观,挪威和日本北海道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大多数乡村人口
迁移到城镇居住,传统民居荒废,因此推测两地传统民居数量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的发展,故选B。15.A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为南船北马,根据材料可知,陡拱桥桥洞高,利于船只通行,桥面大多为步行通道;直拱桥散肩大拱、桥面平坦,便于车马从桥
面通行,因此影响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方式,故A项正确。两类拱桥形态与河流是否有结冰期、人口密度、河道宽度关系较小,故B、C、D项错误。故选A。16.答案(1)空间位置邻近,交通联系通畅;工业基础好,产业、资源、人口等互补性强;同属于湖南省,且有一定的合作基础,便于统筹协调;
政策扶持力度大。(任答3点得6分)(2)行政分离,需要建立管理、协同机制;优化都市圈空间布局;加强产业统一规划、错位布局、协同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形成便捷交通网络。(任答3点得6分)(3)利于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集聚,形成区域增长极;优化区
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区域竞争力;加强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任答2点得4分)解析(1)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长株潭都市圈规划,说明长株潭都市圈的建设具有较大的政策扶持力度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中心两两相距不足50千米,空间距离较近,交通联系较为方便;三个城市分布于湖南省中东部,且有一定的合作基础,便于统一协调、统筹发展;长沙市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湘潭市和株洲市,湘潭市、株洲市有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三个城市在
人口、资源、产业方面互补性较强。(2)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隶属于不同的市,行政分离,在行政管理、发展方向等方面略有差异,需要建立长株潭都市圈统一的管理、协同机制;三个城市如果独立发展,很容易形成产业独立、产业重叠的局面,因此需要优化都市圈空
间布局,加强产业统一规划、错位布局、协同发展,以增强都市圈内城市之间的合作;都市圈范围内合作的增强,离不开交通运输的互通互联,因此需要在都市圈范围内建设便捷的、互通的交通网络。(3)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会优先布局优势产业,从而吸引相关产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集
聚,从而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区域增长极,带动湖南省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长株潭都市圈统一协调机制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从而促进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17.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森林、草原生长茂盛,秋冬季节寒冷干燥,产生
的枯枝落叶多;(2分)纬度高,气温低,枯枝落叶和其他有机物质不易腐烂,易形成腐殖质,逐年在土壤中累积;(2分)东北平原地势平坦,流水侵蚀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积累。(2分)(2)以旱地耕作业为主;(1分)主要农作
物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1分)以一年一熟为主。(1分)(3)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北海运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交通便利,可通过便利的交通从区域以外运入原料发展重工业;(2分)区域内外农副产品丰富,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2分)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扩大区域以外的市场、促进
区域外劳动力向区域内流动等,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2分)解析(1)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原因主要从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入手考虑,如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及人类活动,注意结合题干要求“从区域整体性角度”进行分析。(2)东北松嫩
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年降水量为350~700毫米,适宜发展旱地耕作业;≥10℃积温为1600~3400℃,属于中温带,水热条件基本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求,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农作物。(3)区域关联性要从自然
要素和人文要素两大方面分析。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北海运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从区域以外运入原料发展重工业;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区域内外农副产品丰富,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便捷的交通有利
于扩大区域以外的市场、促进区域外劳动力向区域内流动等,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18.答案(1)云南纬度低,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复杂;(2分)多民族聚居,生产和生活方式多样。(2分)(2)过去盛行的原因:东北冬季严寒而漫
长,蔬菜不能越冬生长;(1分)新鲜蔬菜不易储存,(1分)因此过去需要大量腌制蔬菜以备冬荒。现在少见的原因:温室栽培技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普及,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新鲜蔬菜可随时大量供应;人们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经济的发展);人们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
改变)。(任答2点得2分)(3)该地区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2分)人们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2分)解析(1)主要从纬度位置、地形地势、民族众多等角度分析。(2)过去“大缸小缸腌酸菜”盛行的原因主要从蔬菜的供应不足角度分析。现在大量腌酸菜的现象已经很
少见主要与新鲜蔬菜的供应量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3)这种聚落景观的形成与当地地形、河流等因素有关。19.答案(1)该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1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1分)东、西、北三面临波斯湾;(1分)南与沙特阿
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1分)(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燥;冬雨稍多。(2分)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2分)冬季东北风从波斯湾吹来,带来少量水汽,形成降水。(2分)(3)冬季气温相对较
低,有少量降水,空气湿度较大,气候最为舒适。(2分)解析(1)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回答。(2)气候特点从气温、降水两方面描述。卡塔尔位于25°N附近,纬度低,全年气温高;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冬季东
北风从波斯湾吹来,带来少量水汽,形成降水,冬雨稍多。(3)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冬季气温相对较低;冬季盛行东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空气湿度较大,能带来少量降水,气候最为舒适,因此卡塔尔世界杯在北
半球冬季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