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50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共(9)页,991.59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e99547f73f786f94e7a3a7f023d98b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高二生物学中期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5章第2节~第6章,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果蝇
进行紫外线照射,检查其细胞中染色体,发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该种变异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2.某市为了控制蚊蝇的数量,拟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喷洒菊酯类杀虫剂。为了预先评估杀虫剂的使用效果,统计三个地区某种蚊蝇抗性个
体所占比例及抗性基因(显性)频率,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蚊蝇种群来源抗性个体所占比例/%抗性基因(显性)频率/%甲地区2212.0乙地区3620.0丙地区168.5A.抗性基因的产生是基
因突变的结果B.抗性个体的分布受自然选择的影响C.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杂合子所占比例更高D.预测使用杀虫剂后,杀虫效果最好的是丙地区3.我国相关法规规定,35岁以上的孕妇必须进行产前诊断,以筛查多种遗传病。下表中关于部分人类遗传病的致病原因及检
测或预防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选项人类遗传病致病原因检测或预防措施A猫叫综合征染色体结构变异产前染色体检查B唐氏综合征染色体结构变异产前染色体检查C软骨发育不全显性致病基因引起孕前遗传咨询D镰状细胞贫血隐性致病基因引起新生儿血细胞检查A.AB.BC.CD.D4.
人体内有许多液体,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的是()A.小肠腔中的消化液B.骨骼肌细胞间隙处的液体C.膀胱内的尿液D.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水5.人体内环境中,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A.甲中的铁含量降低会引起贫血B.乙中生活着大量的淋巴细胞C.丙中物质都能够被重新吸收进入甲中D.健康人体内丙的生成与回收保持动态平衡6.人通过学习和训练可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能提高人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
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婴儿吸吮母乳B.膝跳反射C.司机看见红灯会踩刹车D.手碰到热物体立即缩回7.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常出现记忆丧失、语言障碍的症状。研究发现,AD与神经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积
累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有关。若患者能看得懂文字,但听不懂话,则损伤的神经细胞可能位于大脑皮层的区域为()的A.S区B.H区C.V区D.W区8.人的神经元的轴突可以非常长,例如支配人足部肌肉的轴突的长度可以超过1m
。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胞体中B.轴突延伸数米,有利于神经元发挥信号长距离传导的功能C.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D.树突末端不含有称为神经末梢的细小分支,而轴突末端含有9.为探究生物体pH的调节机制,某同学以某种动物血浆为材料进
行的实验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步骤1号烧杯2号烧杯3号烧杯4号烧杯5号烧杯6号烧杯①25mL清水?25ml动物血浆25mI清水?25mL动物血浆②检测各烧杯中溶液的pH③每隔一段时间滴加5滴0.1mol·L-1的HCl溶液每隔一段时间滴加5滴0.1mol·L-1的NaO
H溶液④检测各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A.步骤①中的2号和5号烧杯各加入25mL缓冲溶液B.实验中作为对照的组别是1号和4号,其余为实验组C.步骤③滴加试剂的种类和滴数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D.预计3号与1号
烧杯的pH变化相同,6号与4号烧杯的相同10.肝组织细胞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a、b、e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状态时,a可表示为氧气和营养物质B.正常状态时,b可表示为二氧化碳和尿素等代谢废物C.饥饿状态时,动脉端的血糖浓度高于静脉端的D
.c表示的物质从组织液进入淋巴液不一定需要消耗细胞产生的ATP11.如果镇静药或麻醉药使用不当,会引起人的呼吸肌无力、呼吸频率下降和通气不足,使(CO2蓄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蓄积的CO2极易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酸中毒,若不及时纠正,病死率极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的CO2主要
来自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的分解B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浆pH降低,CO2分压增高C.可通过减弱肺的通气来治疗呼吸性酸中毒D.蓄积的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12.某离体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实验如图所
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没有接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是静息电位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同C.在神经纤维膜外的液体中加入Ca2+,会导致静息电位下降D.在图示部位给予有效刺激,电表指针将发生
两次方向相反偏转13.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运动员听到指令时,在空中完成特定的动作,最终以特定姿势入水,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跳水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听到指令开始跳水,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图中动作的完成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C.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D.
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在下丘脑14.河鲀毒素是一种钠离子通道抑制剂。龙葵素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乙酰胆碱分解)抑制剂。下.的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鲀毒素不利于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B.河鲀毒素引起中毒后神
经元的静息电位不变C.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可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D.两种抑制剂均可被开发用于局部镇痛15.将保持搏动并带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蛙心取出,置于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中进行相关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结果及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B.a点未受刺激时膜外为正电位,受刺激时膜外为负电位C.刺激a点,心脏收缩减慢;刺激b点,心脏收缩加快D.刺激a点或b点,电流表指针都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以果蝇
为实验材料进行的生物进化实验如图所示,两组实验除喂养的食物不同以外,其他环境条件完全一致。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后,甲培养箱中的果蝇体色变浅,乙培养箱中的果蝇体色变深,后代果蝇体色存在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喂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模拟的是______。(2)用两个培养箱分开培养造成两培养箱中果蝇因________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甲、乙两培养的箱中的果蝇通过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但这些变异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向,原因是_________。当两培养箱中的果蝇产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两培养箱中果蝇的_______,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和交配习性的巨大差异。(3)培养多代以后,为判断甲、乙品系果蝇是否产生生殖
隔离,设置实验进行探究,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17.人体产生的尿酸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血液中尿酸含量太高引起的尿酸盐结晶会沉淀在关节囊、软骨等组织,引发痛风性关节炎(GA)。回答下列问题:(1)高尿酸血症引发痛风性关节炎,说明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
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调节网络。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尿酸生成过多和尿酸排出减少。尿酸生成过多可能与高嘌呤饮食、饮酒等有关,而尿酸排出减少可能与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等有关。参与调节人体血液中尿酸
含量平衡的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________。(2)短期内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血浆中含有的________缓冲对有关。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原尿中尿酸含量高,引起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3)“浆水”是中
国西北地区用蔬菜制成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长期饮用可缓解痛风,其缓解痛风的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长期饮用“浆水”缓解痛风机制:________。就痛风患者的饮食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18.在保持动物呼
吸功能的前提下,横断脊髓与高位中枢,则横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了反射活动能力而的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简称脊休克。脊休克过去后机体功能部分恢复,但不能很好适应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脊休克的持续时间不一,可能从几天到几周,其恢复情况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位置有关。回
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脊休克发生时,动物_________(填“有”或“无”)排尿排便反射;刺激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顶部,____
_____(填“能”或“不能”)引起下肢的运动。(3)在蛙脊髓某水平面横断脊髓后(图中横断面1),蛙出现脊休克,该现象维持约几分钟后,机体功能逐渐恢复。为证明脊休克不是切断脊髓的损伤刺激本身引起的,可采用二次横断的方式。图中合适的手术位置是_________(填图中数字),手术后,脊休
克现象_________(填“会”或“不会”)第二次出现。结合题意推断,造成脊休克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19.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
-HT)的含量减少有关。下图表示神经系统中5-HT的释放及代谢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据题意可知,5-HT是一种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后引起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
的原因是_____。(2)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数量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对照组10只0.69模型组
10只0.99由表中的结果分析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比正常人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结合题图,尝试提出治疗抑郁症的对策:_____(答出1点)。20.动物可通过学习将条件刺激(CS)与非条件刺激(U
S)有效关联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CS和US间的最长时间间隔称为“一致性时间窗口”,简称“Tm”。研究人员利用果蝇的“气味一电击”学习模型对此开展研究。电击会引发果蝇的躲避反应,果蝇对气味甲、乙的偏好无差异,利用图
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气味甲与施加电击两种处理的时间间隔对果蝇建立气味与电击关联的影响。先向训练臂通入气味甲并施加电击,置换新鲜空气之后再通入气味乙,训练后将果蝇转移至测试臂进行测试。测试实验开始时,果蝇
全部放在中间,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计算右测试臂果蝇数量减去左测试臂果蝇数量的值占果蝇总数的比例(PI),绘制的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实验中,_____是非条件刺激,______是条件刺激。(2)以PI=0.5时的对应时间间隔为果蝇将气味与电击建立关联的Tm,A
、B、C组的Tm大小关系为______(用“>”表示),说明______。从图2可知,A、B、C三组的PI最终都为0,说明_____。(3)自然界中,CS与US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变的,受5-HT机制调节的Tm是影响条件反射建立的重要因素,动物的T
m过短会______(填“降低”或“增强”)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