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1.472 M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1.47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e93d98e1f1dcb653de59a78a67726e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1.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考号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用黑色字迹

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

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年某月某日,我国某太阳能援建项目组成员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拍摄了当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拍摄者面向()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2.该图拍摄的时间可能

为()A.5时B.10时C.15时D.20时【答案】1.A2.B【解析】【分析】【1题详解】阿根廷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为获得最佳发电效果,太阳能电池板应面向正北,以太阳能板底座为基点建立指向标,可知观测者拍摄照片的朝向为东

南方向。故选A。【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能电池板的影子朝向西南方向,说明太阳在东北方向;根据太阳升落运动规律,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当地6点太阳大致位于正东方,正午位于正北方,18点大致位于正西方,

故拍摄的时间区间应为6~12点。故选B。【点睛】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

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

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广,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河道曾多次变迁,未形成大城市。下图为黄河入海口故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据图推测造成黄河海岸线移动的主要因素为()A.沉积物与水动力条件变化B.基岩变化与河床抬升C.

地转偏向力的持续作用D.沿岸居民对河流改道4.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城市主要原因是()①土质疏松、地质条件差②内河航运条件差③水源短缺、土地盐碱多④河口位置不稳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与1976年至1996年相比,1996年至今()A.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成效显著B.三角

洲海岸线向东推进速度快C.地转偏向力是黄河改道主力D.黄河入海口处气候环境变干燥【答案】3.A4.D5.A【解析】【分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黄河口海岸线移动主要影响因素为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变化。地转偏向力的持续作

用主要使河道向右偏,而黄河三角洲一带是南北往返摆动;基岩在地质时期形成后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沿岸居民对海岸线移动影响不大。故选A。【4题详解】黄河入海口因历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稳定;成陆时间晚,加上海水倒灌等因素影响,土壤

水质淡化进程慢,土地盐碱化严重;水量不稳定,下游地区曾多次出现断流;黄河含沙量极大使下游河床泥沙淤积严重,内河航行条件差等未能形成大城市。对比上海,三角洲地质基础足以满足城市建设条件。故选D。【5题详解】1976-1996年经历20年,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明显向东推进路线长,而1996年至今经历24

年,向东推进少,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由⑿到⒀的河道变化是河道左偏,并非地转偏向力影响;黄河入海口受海洋影响,气候变化小。故选A。【点睛】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下列各题。6.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B.山麓冲

积扇C.沙洲D.三角洲7.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A.①B.④C.③D.②【答案】6B7.D【解析】【分析】考查流水作用与地貌。【6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河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若河流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山麓冲积扇,B对。冲积平原分布在河流中下

游两岸,A错。沙洲分布在河流下游或河口地区的河道中,C错。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D错。故选B。【7题详解】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河流的凸岸②处,是沉积岸,D对。①、③是河流右岸,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右岸是侵蚀岸,不利于砂金沉积,A、C错。④是凸岸下游的直河道河段,沉积

作用不明显,B错。故选D。【点睛】河流凹岸受到侵蚀,河水较深;凸岸受到堆积,河水较浅。区分凹岸和凸岸:(1)河道平直①判断左岸、右岸。先判断河流的流向,然后顺着河流的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为右岸;②判断侵蚀、堆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

半球河流向右偏转,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可能会发育成凹岸;左岸堆积,可能会发育成凸岸;(2)河道弯曲顺着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与河岸相交的那侧,即为凹岸;另一侧即为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①凹岸受到侵蚀,河水较深,适

宜建造港口;②凸岸接受沉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建设村庄城镇,种植庄稼。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入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8.左图中a、b两处流

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的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9.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答案】8.B9.C【解析】【分析】【8题详解】根据图示,a处流经安第斯山脉,地形陡峭,流速快,侵蚀作用强,该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AC错误;b处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作用为主,B正确、D错误。选B。【9题详解】古

印加文明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因地形崎岖,土层浅薄,且容易受到雨水淋失,一般不适宜开辟耕地,但是通过用石块垒成梯田,改造地表状况,可以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可以发展种植业,C正确。该地降水多,土壤不缺水分,但该区域

缺少土壤,且修建石块梯田,不能直接增加土壤水分,A错;修梯田不能降低山地坡度,B错;梯田是为发展种植业而建,必然破坏原始植被,降低植被覆盖率,D错。故选C。【点睛】治理水土流失措施:恢复植被,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修建缓坡梯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保水保土工程,修

水库、堤坝、沟渠。下图为沿31°N纬线附近的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②湖泊水面与③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B.巴西高原一片枯黄C.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D.济南市室内的正午阳光面积为一年中的最大值11.图示①海区与

④高原分别位于()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B.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12.②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D.火山喷发发【答案】1

0.B11.B12.B【解析】【10题详解】据图可知②湖泊为死海,内陆湖,夏季蒸发旺盛,水面下降,水面与③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大,因此为北半球夏季,这时南半球为冬季。气压带风带偏北,澳大利亚北部风从陆地吹

向海洋,盛行东南风,A错误;巴西位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冬季属于干季,植被一片枯黄,B正确;根据等温线特征“七陆北,七海南”即七月份无论南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可知,此时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凸,C错误;济南位于我国,夏季时,太阳高度角较大,室内阳光面积较小,D错误;故选B。【1

1题详解】从图中经纬度可知,②湖泊为死海,①为地中海,④为阿拉伯高原,①位于非洲板块,④位于印度洋板块。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死海位于东非大裂谷北端,由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死海位于约旦-巴勒斯

坦-以色列的最低部,是东非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这是一块下沉的地壳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从该湖看沿摩押高原边缘的东部断层崖比代表坡度较小的犹太隆皱特征的西部断层崖更为清晰。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西岸为犹太山

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约旦河从北注入。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厘米至60厘米不等。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山西五王家岭煤矿发生

透水事故,造成153名矿工被困井下,115人获救,38遇难,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13.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且比较安全的是A.甲B.乙C.丙D.丁1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A.瓦斯爆炸和透

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答案】13.B14.A【解析】【13题详解】甲、丙处煤层上方覆盖有其他岩层,不能露天开采,AC错误。乙处位于背斜顶部,由于背斜为天然拱形结构,地质稳定,适合露天开采,B正确。丁处含煤层也裸露在外,但是位于断层

线附近,地址不稳定,不适合露天开采,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a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油气资源富集,易发生瓦斯爆炸;b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下水资源丰富,容易发生透水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背斜储油气、向斜储水。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

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图是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形成晚于乙B.该处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小C.该地以平原为主D

.甲形成时期河流流速快于乙16.图中丙处地貌的发育过程依次为()A.峰林一峰丛一孤峰B.峰林一孤峰一峰丛C.峰丛一峰林一孤峰D.峰丛一孤峰一峰林【答案】15.D16.C【解析】【分析】【1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

布在河谷谷坡上,这就是河流阶地,由此可知,位置越高的阶地形成越早,则甲形成早于乙,A错误;材料信息表明,该处河流位于我国西南的广西,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当地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该处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大,B错误;广西主要处于丘陵山地地区,图中显示,该区域起伏较大,

不是平原地区,C错误;图中显示,甲处沉积物为颗粒较大的砾石,而乙处沉积物为颗粒较小的泥沙,说明甲形成时期河流速快于乙,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读图可知,丙处地貌是在石灰岩基础上发育而成。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当地首先形成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山峰,

即峰丛;随着流水溶蚀作用加剧,峰丛石山之间的溶蚀洼地再度垂向发展而至饱水带时,把基座蚀去,成为没有基座的密集山峰群——峰林;后期,大量峰林被流水溶蚀消失,只剩下的少数峰林分布岩溶平原上,形成孤峰。由此判断,图中丙处

地貌的发育过程依次为峰丛一峰林一孤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

;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下图为某地理事物的世界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A.火山B.石油C.城市D.港口18.影响该事物分布的原因是A.板块

运动B.生物沉积C.经济发展D.水域条件【答案】17.A18.A【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地理事物特别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所以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火山,故A正确,其它选项自

然排除。故选A。【18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地理事物为火山,分布在地壳的断裂带上,由于两大板块碰撞,受挤压的板块如果出现裂口或薄弱处,压力极大的岩浆就会从这些地方喷出来,形成火山。所以影响该事物分布的原因是板块运动,故A正确,BCD错。故

选A。二、综合题,共64分19.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看,戊处为____;从地貌类型看,戊处为____;如果在该地区修建隧道,应该选择____处。(2)从地质作用看,乙、丙、丁三处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____;丁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形成原因是

____。(3)简述图中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答案】(1)①.向斜②.山岭③.甲(2)①.乙②.河口三角洲③.流水的堆(沉)积作用(3)地壳水平运动挤压岩层隆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区的地

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内外力作用、河流地貌以及褶皱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戊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受外

力侵蚀,形成山岭。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起良好的支撑作用,不易坍塌,且背斜的构造利于排水,所以修建隧道多选择在背斜处,应在图中的甲处。小问2详解】乙处为断层,丙处为山前冲积扇,丁处河口三角洲。乙处为内力作用形成,丙、丁均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小问3详解】该地岩层收到水平挤压力,岩层发生弯曲,向上

隆起,形成背斜。背斜成谷的原因是因为背斜的顶部受张力影响,裂隙比较发育,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贵州省西部的草海(下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约2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

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70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期气候末期。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1)据图说明草海浅湖

盆形成的地质过程。(2)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请分析原因。(3)有专家认为草海湖泊未来终将消失,请为该观点提供论据。【答案】(1)早期褶皱隆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谷地(洼地);后期地壳不断下沉;谷地(洼地)内泥沙不断沉积,形成浅湖盆。

(2)现代草海处气候干凉期,湖泊面积较小;水温低,动物生长较慢,适宜生存的动物种类较少;藻类、微生物和植物等生长缓慢,动物食物较少。(3)(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不断抬升,湖体向东萎缩,由于东南(东)面地势高,湖体向东南(东)方向迁移受到限制,(按草海湿地演化

趋势)其在未来将持续萎缩,直至消失。【解析】【分析】本题以贵州草海为材料,涉及地貌形成过程以及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分析草海浅湖盆形成的地质过程,主要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角度分

析。根据图示灰岩的走向可知,该地早期岩层受到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的作用,裂隙比较发育,遭受侵蚀,形成谷地;后期地壳下沉,谷地下沉形成为湖泊,湖相沉积物在此沉积,形成浅湖盆。【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中“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

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可知,现在草海流域正处于干凉期,气温较低,气候较干旱,湖泊面积较小。藻类、微生物和植物等生长缓慢,动物食物较少;气温低,造成动物生长繁殖较慢,并且适宜低温环境的动物种类较少。故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小问3详解

】具体理由应该是随着板块运动的继续进行,青藏高原持续抬升,使得草海湿地西部不断抬升,湖泊面积萎缩,并向东侧移动,但是由于东侧地势较高,向东移动过程受到抑制,湖泊不能向东流动,使得湖盆面积减小,并逐步消失。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地图。材料二下图

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自然带⑥-⑦—⑧的更替体现了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2)⑧为我国首都北京,材料二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与北京气候相符的是_____(填代号),该气候的特点是_____,其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3)在④地区,河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在_____季水位上涨。(4)⑨处为喜马拉雅山脉,它位于板块的_____边界,成因是___

__。【答案】(1)①.从赤道向两极②.热量③.沿海向内陆④.水分(2)①.D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冬(4)①.消亡②.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形成【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地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自然

带、气候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是南北变化,东西延伸的,属于由热量差异导致的纬度地带性;自然带⑥

-⑦—⑧是东西向更替,南北延伸的,属于经度地带性,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小问2详解】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四幅气候资料图可知,A为地

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小问3详解】④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典型的冬雨型气候,河流汛期在冬季。【小问4详解】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22.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美国地形分布状况。(1)芝

加哥终年多风,有“风城”之称,简析其原因。(2)甲所在海域在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海雾多发。推测海雾多发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乙处山地地势低缓,试分析成因。【答案】(1)受大气环流影响,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周边地区地

形平坦、湖面开阔,对风的阻碍作用小,城市与北面湖泊之间,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多湖陆风;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多城市风。(2)季节:夏季。理由:夏季水温高,海水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水汽易凝结成雾,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微弱。(3)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

定;古老的山地,久经外力侵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地理特征的相关知识。【详解】(1)主要从风的形成和地表对风力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该地受大气环流影响,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城市与北面湖泊之

间,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多湖陆风;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多城市风。从地表物质对风力的影响上看,周边地区地形平坦、湖面开阔,对风的阻碍作用小。(2)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甲地夏季水温高,海水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

水汽易凝结成雾,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微弱。(3)新生山脉一般陡峭而高大,古老的山脉经外力作用会变得比较低缓。乙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古老的山地,久经外力侵蚀。【点睛】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这是由辐射冷却

形成的,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辐射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

初冬的早晨,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

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23.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

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③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

称)。按公转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____、____、____的特征。(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其活动周期为____年。(3)若模

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中华龙鸟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当时____植物大量繁盛,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____时期,在该地质年代末期____(填动物)灭绝。(4

)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③代表的是____界面,该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答案】(1)①.火星②.地球③.同向性④.近圆性⑤.共

面性(2)①.日冕②.太阳黑子③.11(3)①.中生②.裸子③.成煤④.恐龙(4)①.地壳②.古登堡③.纵波突然减速④.横波消失【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理模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活动及地球历史的相

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处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③为火星的公转轨

道,曲线④为地球的公转轨道;按公转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形成了安全的宇宙环境。【小问2详解】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由内向外,温度越来越高,厚度越来

也大,亮度越来越低)。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是光球层;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年,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小问3详解】中华龙鸟属于恐龙到鸟类的过渡阶段,中生代是恐龙繁盛、鸟类出现

的年代。中生代恐龙繁盛,裸子植物繁荣,是重要的煤矿成矿期,在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恐龙灭绝。【小问4详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由上到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地壳,曲线③代表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界面

。古登堡界面部分及以下,纵波传播速度明显降低,横波完全消失。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