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理综生物试题.doc,共(16)页,265.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e178c241af888117433430a8b3aa6d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动物体内血浆及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血细胞酸碱平衡B.动物血浆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血浆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D.血浆中钙离子含量太高,会引起抽搐等症状【答案】D【解析】【分析】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
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详解】A、血浆中的无机盐离子如碳酸氢钠和碳酸,可以维持血细胞酸碱平衡,A正确;B、动物血浆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正确;C、血浆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C正确;D、血浆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引起
抽搐等症状,D错误。故选D。2.下图表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甘油和脂肪酸以图1中的b途径通过细胞膜B.图2中Na+的两次跨膜运输方式相同C.葡萄糖进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用图1中的c表示D.图1中①②③④都
能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答案】A【解析】【分析】图1是细胞膜的模式图,①表示糖蛋白,②④表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表示协助扩散进入细胞,b表示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表示主动运输运出细胞,d表
示自由扩散运出细胞。【详解】A、甘油和脂肪酸都是亲脂性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A正确;B、由图可见,图2中的Na+的两次跨膜运输方式不同,一次是主动运输,一次是协助扩散,B错误;C、图2中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
细胞是主动运输,而图1中c也表示主动运输,但二者的方向不同,C错误;D、其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故选A。3.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材料和试剂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相互对照实验,自变
量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B.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洋葱细胞吸水能力强弱取决于细胞中亲水物质的多少D.液泡中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低,吸水力越弱【答案】B【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
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
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该实验是自身前后对照实验,A错误;B、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植物细胞不断吸水,细胞液浓度不断降低,故吸水能力逐渐减弱,B正确;C、洋葱细胞吸水能力强弱取决于细胞中溶质微粒的多少,C错误;D、液泡中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
,吸水力越强,D错误。故选B。4.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上C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即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B.当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并产生了顶端优势时,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iC.曲线OH段表示促进生长,HC段表示抑制
生长,体现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D.当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时,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小于2m【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在O点~C点的范围内是促进生长的,而在C点以后的范围内是抑制的.
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由图可知,曲线上C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即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A正确;B、顶端优势时,侧芽生长受抑制,故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i,B正确;C、曲线OH段表示促进生长,HC段仍然表示促进生长,只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其促
进作用逐渐减弱,这两阶段不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C错误;D、当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小于2m时,相应的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m时,背光一侧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慢,最终使植株向光弯曲,D正确。故选C。5.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条水沟中的全部同种蝌蚪不能构成一个种
群B.同一种鱼分布在不同的水层时,属于种群的垂直结构C.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田鼠种群不断繁衍,属于一个繁殖的基本单位D.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可以不断发生变化,属于一个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B【解析】【分析】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
的基本单位。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详解】A、一条水沟中的全
部同种蝌蚪和青蛙才能构成一个种群,A正确;B、垂直结构是群落中不同种群的分布,B错误;C、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田鼠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C正确;D、种群也是进化的基本单位,D正确;故选B。6.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
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如下表。假设控制覆纹性状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甜瓜性状果皮颜色(A,a)果肉
颜色(B,b)果皮覆纹F2的表现及株数黄绿色482黄色158橘红色478白色162有覆纹361无覆纹279A.甜瓜的果皮有覆纹为显性性状,无覆纹为隐性性状B.若让F1与植株乙杂交,则子代中果皮有覆纹:无覆纹=3:1C.由表中F2果皮颜色、果肉颜色的统计数据,可判断A/a、
B/b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若果皮颜色、覆纹由3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的甜瓜植株大约有70株【答案】D【解析】【分析】由表中F2果皮覆纹性状9:7可知覆纹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由C/c、D/d控制,F2果
皮和果肉颜色性状比都是3:1,可判断果皮黄绿色对黄色是显性,果肉橘红色对白色是显性,则亲本甲是AAbbCCDD,乙是aaBBccdd,二者杂交所得F1是杂合子AaBbCcDd。【详解】A、植株总数是640株,有覆纹与无覆纹之比是9:7,即这对性状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故
不能确定这对性状哪个是显性哪个是隐性,A错误;B、据上分析可知,甲是CCDD,乙是ccdd,二者杂交所得F1是杂合子CcDd,当F1(有覆纹CcDd)与植株乙(无覆纹ccdd)杂交时,相当于测交,F2中有覆纹与无覆纹之比是1:3,B错误;C、表格中只有每对性状的
分离比,缺乏对F2中两对性状(果皮颜色与果肉颜色)组合类型的统计数据,所以不能判断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若果皮颜色、覆纹由3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则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理论上果皮黄色占果皮颜色性状中的1/4,无覆纹占覆纹性状中的7/16,因此,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的甜瓜植株大约有640×1/4×7/16=70株,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回答下列温室大棚种植作物的相关问题:(1)相对于晴朗夏日
而言,阴天的温室内,应适当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阴天时,需要人工补充光源,但到了夜晚,光源关闭,此刻的作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C3的含量会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温室管理者将某工厂排放的废气(含较多CO2等)引入温室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将一些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幼苗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在两个相邻的温室培养,室内其他条件相同。在实验前和实验第14天,这两组作物的株高平均高度如下表所示:株高平均高
度(cm)实验前实验第14天A组10.219.5B组10.514.5试解释形成A.B两组株高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降低(2).光照不足时,光合
作用较弱,适当降低温度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3).升高(4).光源关闭,没有光照,作物的光反应停止,NADPH及ATP急剧下降,对C3的还原减少,C3积累;与此同时,C固定CO2的反应仍然在进行,生成的C3继续
增加,因此,C3含量升高(5).A组废气中的CO2浓度比B组空气中的高,使得A组作物有较高的光合作用速率,生长速度也较快【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为探究废气引入温室来对植物的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因此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引入空气),由此确定有废气供应对生长速率的影响。并且实
验过程需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幼苗、两个相邻的温室培养(温度、湿度类似)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而废气主要含有二氧化碳,因此废
气组植株高主要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原因。【详解】(1)相对于晴朗夏日而言,阴天的温室内,光照不足时,光合作用较弱,适当降低温度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2)到了夜晚,光源关闭,没有光照,作物的光反应停止,NADPH及ATP急剧下降,对C3的
还原减少,C3积累;与此同时,CO2的固定仍然在进行,生成的C3继续增加,因此,C3含量升高。(3)A组有废气供应,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空气中的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中的原料,原料供应较多使到A组的植物有较高的光合作用速率,生长速度也因而较快。【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环境因素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由实验设置可知,该实验为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分析时利用单一变黑量和对照性的原则进行分析,并能结合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解答。8.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分泌细胞
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_______。(2)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靶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则促进它重吸收水分的激素由________细胞来分泌。(4)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____________
__(填“能”或“不能”为垂体细胞。(5)若分泌物是胰高血糖素,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①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相近的实验小白鼠20只、生理盐水
、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试管夹、烧杯、酒精灯等。②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h后,用注射器的抽取相关实验材料):步骤1
:将20只生理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均分成2组,每组10只,分别编为1组1~10号和2组11~20号。确定1组为实验鼠,腹腔注射__________,确定2组为对照鼠,腹腔注射__________。步骤2:将20支试管分成两组,第一组分别编为1~10号,第二组编为11
~20号,与小白鼠的编号对应,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斐林试剂;步骤3:1h后,采集两组小白鼠的_________(填“血液”或“尿液”),分别放人对应编号的试管中;步骤4:将两组试管摇匀后,水浴加热,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③实
验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是_______号。④实验结论: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量值而出现_____是由于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答案】(1).特异性受体(糖蛋白)(2).胰岛素(3).下丘脑(神经)(4).(能
(5).步骤1:适量胰高血糖素溶液(6).等量生理盐水(7).步骤3:尿液(8).实验结果:1~10(9).实验结论:尿糖【解析】【分析】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是实验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正常的小白鼠注射胰高血糖素后出现糖尿,说明其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检验
尿中是否含糖可加入斐林试剂进行水浴加热,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可证明。【详解】(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2)正常人饭后,通过消化吸收血糖含量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3)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
(4)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5)步骤1:确定1组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2组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步骤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步骤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
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步骤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1组即1~10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沉淀,青蛙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组11~20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
中无葡萄糖。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点睛】本题考查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实验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物实验的能力。9.如图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1”代表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2”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是_______。(2)图中6~9时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8”时期的细胞中,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3)图中5发展至6时期,染色体数目
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4)图中7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5)由此可见,减数分裂的“减数”是指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______
_____(用中文表示)。(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建立于图中的____________时期(用图中数字表示)。【答案】(1).同源染色体联会,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2).次级精母细胞(3).0(4).同
源染色体(5).每个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两个染色体(6).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7).4【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其中1表示减
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5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6~9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详解】(1)图中的“2”时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2)图中6~9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8”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没有同源染色体。(3)图中5发展至6时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4)图中7发展至8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每个染色体上的着丝点
分裂,形成两个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5)由此可见,减数分裂的“减数”是指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建立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4。【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
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示各阶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1)已知果蝇体色有灰身与黑身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室现有未交配过的、纯合的、能够正常繁殖的灰身与黑身雌雄果蝇若干。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控制体色的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
是位于X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的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果蝇可供选择
(假设没有发生基因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请设计实验来确定控制体色和眼色的两对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设计两组杂交实验:①灰身雌果蝇×黑身雄果蝇、②黑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结果1:两种杂交实验的
后代性状表现一致,结论1: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果2:两种杂交实验的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结论2: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方法1:选纯合的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或灰身白眼与黑身红眼)果
蝇杂交,得到F1果蝇,让F1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果蝇,统计F2果蝇的性状及比例。结果1:灰身红眼:黑身白眼=3:1(或灰身白眼:灰身红眼:黑身红眼=1:2:1),结论1: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结果2: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9:3:3:1,结论
2: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方法2:选纯合的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或灰身白眼与黑身红眼)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让F1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得到F2果蝇,统计F2果蝇的性状及比例。结果1:灰身红眼:黑身白眼=1:1(或灰
身白眼:黑身红眼=1:1),结论1: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结果2: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1:1:1:1,结论2: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分析】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
是X染色体的实验设计(1)已知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方法:隐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2)未知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正交和反交利用正交和反交法判断: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细胞核中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一代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一代在不同性别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分离(即与性别有关),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上。【详解】(1)要确定控制体色的这
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采取正反交实验,即设计两组杂交实验:①灰身雌果蝇×黑身雄果蝇、②黑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如果两种杂交实验的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种杂交实验的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2)要确定控制体色和眼色的两对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采取自交或测交实验。即方法1:选纯合的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或灰身白眼与黑身红眼)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让F1果蝇自
由交配,得到F2果蝇,统计F2果蝇的性状及比例。如果灰身红眼:黑身白眼=3:1(或灰身白眼:灰身红眼:黑身红眼=1:2: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方法2:选纯合的灰
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或灰身白眼与黑身红眼)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让F1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得到F2果蝇,统计F2果蝇的性状及比例。如果灰身红眼:黑身白眼=1:1(或灰身白眼:黑身红眼=1: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1:1:
1: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实验设计等相关知识,掌握实验设计相关技能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二)选考题:[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有些微生物含有纤维素酶。人们研究和应用这些微生物,可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生产出酒精等
产物。实验室培养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培养基。下表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配方:CMC-Na酵母膏KH2PO琼脂土豆汁蒸馏水5g~10g1g0.25g15g100g1000mL为了测定某种分解纤维素
的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适pH,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1)甲组方案:①称量培养基各成分各5份,分装到5个锥形瓶中,用缓冲液分别调节pH为6、6.5、7、7.5、8,分别标号为I、II、III、IV、V。
②将每瓶培养基等量分装到5支试管中,加棉塞并包扎成5捆。③将试管放到1个大烧杯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5~30min灭菌,待温度冷却到50°C,将试管搁置斜面。④在无菌条件下,往每支试管中接种等量的菌种,一共接种25支,然后,将它们置于37°C
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12~24h。⑤测定每支试管中培养基的重量,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方案公布后,乙组同学指出甲组同学的方案需要完善,因为上述步骤中至少存在3处明显错误。请你帮甲组同学找出3处错误来,并加以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乙组方案:①称量培养基各成分,配制培养基,分装到5支试管中。②将培养基的pH分别调节到6、6.5、7、7.5、8后,将培养基灭菌。待适当冷却后,搁置斜面。③将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分别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上。④放在
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乙组同学仅凭一次实验就能确定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适pH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3)为了提高纤维素分解菌的产酶量,请你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获得产纤维素酶较多的菌株。①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成两组,一组用一
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②把诱变组的大量菌株接种到多个含有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未处理)的菌株。把它们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培养。③用__________染色。④结果:诱变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面积较______
___(填“大”或“小”),则说明诱变育种成功了。【答案】(1).试管包扎成捆后没有做标记。应该在每捆试管外挂上注明pH的标签;培养基灭菌的方法不对。培养基应在100kPa、121℃高压蒸气灭菌锅中灭菌;不应测培养基重量。应测微生物菌落数目或菌体重量。(2).不能(3).实
验中所控制的pH并不是真正连续的,一次实验也可能有误差等。(4).纤维素(5).刚果红(6).大【解析】【分析】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应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
纤维素酶可以水解纤维素而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用刚果红染液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灭菌的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实验中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采用灼烧灭菌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详解】(1)甲组同学有以下3处
错误:试管包扎成捆后没有做标记,应该在每捆试管外挂上注明pH的标签;培养基灭菌的方法不对,培养基应在100kPa、121℃高压蒸气灭菌锅中灭菌;不应测培养基重量,应测微生物菌落数目或菌体重量。(2)乙组同学实验中所控制的pH
并不是真正连续的,且一次实验可能有误差,故仅凭一次实验不能确定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适pH。(3)为筛选获得产纤维素酶较多的菌株,可设计以下实验。①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成两组,一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②把诱变组的大量菌株接种到多个含有纤维素
的固体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未处理)的菌株。把它们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培养。③用刚果红染色。④结果:诱变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面积较大,则说明诱变组菌株产纤维素酶较多。【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微生物分
离和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纤维素的鉴定原理、方法和现象等;掌握选择培养基的原理和应用等。[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现有生物进行改造,从而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
新产品,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2)转人的人生长激素基因牛
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______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犊牛。(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人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II最可能是_________细
胞,II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获取的抗虫基因来自于某种细菌,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细胞内表
达,产生抗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人担心种植上述转基因抗虫棉,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请提出你的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限制酶、D
NA连接酶(2).显微注射法(3).启动子(4).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5).浆(或“B淋巴”)(6).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7).全能性高(8).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9).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或线粒体基
因组中【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其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的过程;③表示胚胎的早期培养及胚胎移植过程;④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的过程;⑤表示将受
体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详解】(1)图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首先需要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②
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的过程,而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2)在构建的相应基因表达载体中,人抗血栓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使其仅能在山羊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点部位。③过程培
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犊牛。(3)Ⅲ能产生单克隆抗体,其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给细胞Ⅱ导入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后,即可得到既能无限增
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Ⅲ,由此可知细胞Ⅱ本身具备产生抗体的能力,故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4)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采用愈伤组织细胞比采用叶肉细胞具有的优点是愈伤组织全能性更高。因为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故细菌的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5)为了防止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可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组中,因为花粉中的细胞质基因不会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子代。【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做类似的图文转换的练习,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地固化到模式图中,既有利于识记相关知识点,又有利于理解,同时将类似的知识点多加归纳,多加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