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选择性)+含解析.docx,共(20)页,445.96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c5574adc024131292201555f793737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兰州一中2023-2024-1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政治(选择性)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
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下列对《共产党宣言》解读正确的是()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②设计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方案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揭示了封建
社会必然走向灭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5周年。某校团委组织开展以“学习改革开放史做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史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对以下改革开放进程按时间先后排序()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宏伟目标④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明,任重道远,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
: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要()A.推进伟大工程,把对重大风险的斗争作为党的中心任务B.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
大事业C.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推进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D.把人民群众的立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4.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
,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这有利于()①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发展之路②企业加强创新,促进节能减排
技术研发③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④让绿色理念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3年7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从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及加大财税支持、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施行有利于()①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增长,增强市场活力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③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外资经济发展难题④提高外资经济竞争力,保护外
资企业各项权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某村低收入户储某在家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但单靠种地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自从村里办起合作社居,他就在合作社里灵活就业,既能顾家又能增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储某种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参与分配收入②储某在合作社灵活就业获得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③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④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这个进程。下列关于近代中国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组建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的的会。由此可见()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表决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③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要接受党的领导④党支持人大依法
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民族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有效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①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③能有效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高度
自治④是自治机关管理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如今,人民法院已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支持案件信息依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人民法院上述举措()①推动司法利民,提升司法机关公信力②防止领导干部干
预司法,提高公正性③构建完备的司法制度体系,保障知情权④推进司法依法公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形势将发生重大转折。2021年5月,国家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全面二孩”转变“三孩政策”。材
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③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④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其发展的独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充分说
明().为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②意识的形成过程受客观因素制约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④意识产生之后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发展基础不同,资源禀赋也不一样。“千城一面”很难突围,“各具特色”才
能出新路。各地要拿出沉甸甸的文化特色、响当当的差异竞争,再辅以优质的服务,才能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路上走得通、走得远。这表明()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的特殊本质②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4.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于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分别开设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累计收到网民建言8
54.2万余条,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人民群众利益和诉求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探索创新有效的实现形式③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每个人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④只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就能实现“从群众中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时代楷模”万步炎教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万步炎教授的事迹告诉我们()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的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
价值的前提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④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近期,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首次发现黑洞存在微弱的射电脉搏,这对于揭示致密天体相对论性射电喷流的起源与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这佐
证了()①揭示真理是认识的目的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千实干,坚决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使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在脱贫攻坚过程
中,习近平50多次赴各地考察,走遍了中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区,“看真贫”成了他每次出行的必备科目。所到之处,总书记总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同贫困地区领导干部交流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
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
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实
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材料一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资源开发轻科学统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
规律,强调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
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材料二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引领下,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从践行"两山"理念,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到推进以国家公园
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2022年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依据及时代价值。(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国湿地保护方案蕴含的哲学智慧。兰州一中2023-2024-1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政治(选择性)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下列对《共产党宣言》解读正确的是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②设计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方案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共产党宣言》总
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①符合题意。②:《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共产党宣言》并没有设计中
国共产党的建党方案,②不符合题意。③④:《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力量和价值魅力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符合题意,④排除。故本题选B。2.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5周年。某校团委组织开展以“学习改革开放史
做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史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对以下改革开放进程按时间先后排序()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④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
】B【解析】【详解】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排第一。④: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④排第二。①: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①排第三。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①→③。故本题选B。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
明,任重道远,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要()A.推进伟大工程,把对重大风险的斗争作为党的中心任务B.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C.发挥中国
共产党的主体作用,推进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D.把人民群众的立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答案】B【解析】【详解】A: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A错误。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B正确。C: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进实现中国式的现代
化,C错误。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D错误。故本题选B。4.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
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这有利于()①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发展之路②企业加强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③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④让绿色理念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A.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碳交易发挥了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势,有利于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发展之路;倒逼企业加强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①②符合题意。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充分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③错误。④:“让绿色理念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其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5.2023年7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
投资力度意见》,从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及加大财税支持、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施行有利于()①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增长,增强市场活力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③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外资经济发展难题④提高外
资经济竞争力,保护外资企业各项权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社会主义经济指公有制经济,材料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增长无关,①排除。②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
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从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及加大财税支持、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施行有利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优化
营商环境,破解外资经济发展难题,②③符合题意。④: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不是各项权益,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的6.某村低收入户储某在家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但单靠种地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自从村里办起合作社居,他就在合作社里灵活就业,既能顾家又能增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储某种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参与分配收入②储某在合作社灵活就业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③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④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
解析】【详解】①:储某种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①说法错误。②:储某在合作社灵活就业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都属于劳动性收入,②说法正确。③: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③说法正确。④:在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材料未体现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
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这个进程。下列关于近代中国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第
二次鸦片战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说法错误。②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②③说法正确。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组建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由此可见()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表决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③全国人大作为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要接受党的领导④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体现了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要接受党的领导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没有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①不
符合题意。②:材料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②说法错误。③④: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组建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
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这说明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要接受党的领导,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民族问题是我们
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有效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①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③能有效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高度自治④是自治机关管理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机关管理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①④符合题意。②: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②表述错误。③: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一般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10.如今,人
民法院已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支持案件信息依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人民法院上述举措()①推动司法利民,提升司法机关公信力②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提高公正性③构建完备的司法制度体系,保障知情权④推进司法依
法公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人民法院推进司法依法公开,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支持案件信息依法公开,提升司法机关公信力,①符合题意。②③: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
部都不得对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上述举措与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构建完备的司法制度体系均无直接关系,②③排除。④:人民法院推动司法利民,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符合题意。故
本题选B。11.“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形势将发生重大转折。2021年5月,国家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全面二孩”转变为“三孩政策”。材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③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④思维能够正
确反映存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我国人口形势将发生重大转折。国家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全面二孩”转变为“三孩政策”。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①④符合题意。②:思维有正确
和错误之分,正确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②说法错误。③: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依赖存在,但存在不依赖思维,可以单独存在,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其发展的独
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充分说明()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②意识的形成过程受客观因素制约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④意识产生之后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正确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人脑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说法错误。②③: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其发展
的独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充分说明意识的形成过程受客观因素制约,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③符合题意。④:意识依赖物质,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3.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发展基础不同,资源禀赋也不一样。“千城一面”很难突围,“各具特色”才能出新路。各地要拿出沉甸甸的文化特色、响当当的差异竞争,再辅以优质的服务,才能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路上走得通、走得远。这表明(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的特殊本质②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的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各地要拿出沉甸甸的文化特色、响当当的差异竞争,再辅以优质的服务,才能在人
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路上走得通、走得远,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的特殊本质,①符合题意。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说法错误。③:各地发展基础不同,资源禀赋也不一样。“千城一面”很难突围,“各具特色”才能出新路,说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符合题意。④: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且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④排除。故本题选B。14.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于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在人民日报
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分别开设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累计收到网民建言854.2万余条,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②坚
持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探索创新有效的实现形式③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每个人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④只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就能实现“从群众中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
通过网络等媒体全社会意见,这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这说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也说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探索创新有效的实现形式,①②正确切题。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对社会历史起推动
作用的人们,而不是“人是社会历史主体”,也不是“每个人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③表述错误。④:从辩证法角度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群众中来,是问的题的上传,从一个一
个的问题中找出共性,研究出对策,到群众中去,用于指导解决群众的问题。所以应该是只有从群众中来,才能到群众中去,这才符合认识事物的秩序,④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15.“时代楷模”万步炎教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万步炎教授的事迹告诉我们()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④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万步炎教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启示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③④符合题意。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①说法错误。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但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近期,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首次发现黑洞存在微弱的射电脉搏,这对于揭示致密天体相对论性射电喷流的起源与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这佐证了()①揭示真理是认识的目的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①说法错误。②③:近期,武汉大学研究
团队利用中国天眼首次发现黑洞存在微弱的射电脉搏,这佐证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千实干,坚决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使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习近平50多次赴各地考察,走遍了中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区,“看真贫”成了他每次出行的必备科目。所到之处,总书记总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同贫困地区领导干部交流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研究破解深度
贫困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
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答案】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作用,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
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访困难群众体现了党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自觉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解析】【分析】背景素材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要调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及作用。关键词②:看真贫”成了他每次出行的必备科目,所到之处,总书记总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同贫困地区领导干部交流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习总书记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联系教材知识:党的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从严治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8.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
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
、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
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推进乡村
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建设农业强国我们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
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结合限定知识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既要具备
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可联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键词②: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可联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词③: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可联系主要矛
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材料一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资源
开发轻科学统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强调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的十八
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材料二自1
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从践行"两山"理念,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
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2022年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
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依据及时代价值。(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国湿地保护方案蕴含的哲学智慧。【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
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适应了实践发展需要,是经受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
规律,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践行“两山”理念,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我国遵守《湿地公约》,积极履行义务,适时出台《湿地保护法》,让湿地保护法治化,以法治推进湿地保护。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国在湿地保护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利用
湿地资源,满足人们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考点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
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需要调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依据和时代价值,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
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资源开发轻科学统筹→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决定认识;关键词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一系列务实举措
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可联系教材知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需要调用寻觅社会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
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我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践行“两山”理念,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可联系教材知识社会意识反作用;关键词②: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可联系教材知识上
层建筑的饭作用;关键词③:满足人们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可联系教材知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在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