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共(4)页,19.50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c3817e2446a4cfe46b455d50d65ce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参考答案】A【试题详解】根据材料“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可知,早期中国从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最终
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说明早期中国的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早期中国政权结构的变化,而非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早期中国政权结构的变化,与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无关,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描述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的信息,而是
早期中国政权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2.【参考答案】A【试题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时空是东汉时期。根据材料“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可知,西汉晚期以来皇权旁落、强臣擅权。针对这一历史教训,光武帝刘秀矫枉过直
,将中枢权力收归尚书台,取代了三公,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的创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排除B项;台阁并不是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机构,排除C项;东汉光武帝时期的行政中枢是尚书台,排除D项。故选A项。3.【参考答案】A【试题详解】魏王曹丕通过选择
“中央官员兼任原籍地的大小中正官”,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抑制当时门阀世族势力肆意扩张的社会问题,A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中的“察访散处于本州、郡、县贤才异能之士”等信息表明,“九品中正制”用人依然注重才德
,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具有封闭推荐人才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A项。4.【参考答案】A【试题详解】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对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此类违礼而不违律的不孝行为进行处罚;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柳公绰以礼改判,以礼折狱的案例;对烈女卫氏此类血亲复仇屈
法而伸情,这些案例均反映出唐代司法实践中礼法结合的特点,A项正确;明德慎刑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国家不仅注重儒学的教化,也维护法律威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吏选任,排除D项。故选A项。5.【参考答案】C【试题详解】本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
信息,宋哲宗即位之初,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废除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恢复旧法,《宋神宗实录》采用了司马光《日记》,否定王安石变法。哲宗亲政后,复用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宋神宗实录》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肯
定王安石变法。南宋高宗又对《宋神宗实录》再次重修,否定王安石变法。宋朝时期不同皇帝多次修撰《宋神宗实录》,并对新法等态度不一,反映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同皇帝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修改实录,不能体现
更加审慎和完善,排除A项、B项;材料并未比较哪种记述更符合历史,实际上不同记述各有其价值,需要甄别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6.【参考答案】A【试题详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票号”应运而生,而票号专营钱钞汇兑业务,这类似于现代金融机构。“日升昌”的发展壮大说明当时汇兑业务能够有效运行,意味着社
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良好,A正确;社会分化、工商业市镇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C;D中的“根本变化”表述绝对,排除。7.【参考答案】C【试题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3、189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93年与1843年相比,中国
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化率较高,增速较快,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伴随列强侵略加剧,中国通商口岸的城市化进程比其他地区更快,说明我国城市化的区域分布不平衡性加剧,C项正确;由所学可知,城市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
非农业)的比重,所以仅通过城市化率这一个指标无法判断城市化的真实状况,况且A项“始终”说法绝对,排除A项;B项“全都”说法有误,排除B项;材料中西北、东南沿海地区均不属于内地,排除D项。故选C项、8.【参考答案】C【试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通商
银行的分董或经理多为捐纳的候补道员、豪绅、退职官吏,很少是有银行专门知识的人,这体现了商业经营管理具有落后性;但中国通商银行用人办事以英国汇丰银行章程为准则,引入外国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由此可知,当时商业经营管理新旧并存,C项正确;银行不是民
族工业,排除A项;中国通商银行开办于1897年,而洋务运动于1895年甲午战败后宣告破产,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官方强力介入银行经营,排除D项。故选C项。9.【参考答案】C【试题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取消国统区团组织,建立公开半公开的各种各样的青年组织”“采用青年的、民主的、公开的活动方式开展青年工作”可知,中国共产党这个时候与国民党的关系相当友好,所以中国共产党这样做是在团结动员青年积极抗日,C项正确;从国统
区这个称呼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候不是北伐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红军的任何信息,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开展青年组织工作,没有反蒋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0.【参考答案】D【试题详解】据试题题干可知,这是叙述改革开放的成就,也就是减少行政审批,为市场经济的建立松绑的题。A项的表述有点
急于求成,没有建立焉得完善,不选;B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载体”应该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选;C项执政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还是依法治国,也不选。D选项为正确选项。11.【参考答案】B【试题详解】根据试题题干可知,本题的时间是十四世纪,人物是哈德良皇帝,主旨是建立了泛希腊同盟,目的
是将民族感情引向文化和礼仪渠道,从而置于帝国体制约束下。A项增加反抗显然不符合题意,引向文化和礼仪,不选;C项,城邦和公民很难说哪一个先产生哪一个后产生,不选;D项所言为虚,未见放弃行省制度。B为正确选项。12.【参考答案】A【试题
详解】考查近代欧洲学校教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近代民族国家逐步形成,民族国家力求以世俗政府的权威取代天主教会在大学中的权威,大学逐步服务于现实政治,为民族国家政府培养公职人员,推动了欧洲大学世俗化
与民族化的进程,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世俗教育突破教权束缚,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大学受教育者身份的变化,排除C项;这一时期英、法、德仍是专制国家,材料体现了封建王权与教权的争斗,无法体现民主思想对教育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3.【参考答案】D14.【参考答案】A【试题详解
】据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
不是逐渐消除,B项错误;工业化开始启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罗斯福新政时期就已经有福利社会制度的建立,而且材料并不能说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D项错误。15.【参考答案】D【试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期,筹划重建
世界金融秩序时,美国官员强调苏联是潜在的威胁,苏联的参与对未来国际社会的安全十分重要等,反映出美国邀请苏联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在体系内约束苏联,D项正确;恢复战后经济并非美国邀请苏联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
主要目的,排除A项;建立世界经济体系与美国将苏联比喻为“战舰上一门没有被绑住的大炮”等不符,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会议的目的在于重建战后世界金融秩序,并非要消除贸易壁垒,排除C项。故选D项。16.【参考答案】C【试题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世界)。据材料可知,在历史研究中,既要“求真”,又要“求是”,即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推理、抽象等思维活动,得出确切而深入的历史认识,也就是史料真伪决定了能否准确还原历史事实,C项正确;历史研
究致力于追求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文献史料的辩证分析,说法不够全面,排除B项;历史认识能否深化拓展取决于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推理、抽象等思维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17.(1
6分)(1)(8分)(1)历史条件:丝绸之路的畅通(2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2分);西瓜自身优势(2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4分。)影响:丰富了食物种类(2分);改变人们的饮食习
惯(2分);推动了当地经济(2分)和贸易(2分)的发展。(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4分。)(2)(8分)中埃农业共同点: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2分);统治者都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2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
的相似性(2分)(写出都“采用牛耕”亦可得分);大江大河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埃及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2分)。古代中国大河文明的发展)(2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8分。
)18.(12分)(6分)(1)广泛组织商会(2分);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2分);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6分)(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2分);动摇了传统义利观(2分);突
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19.(12分)(6分)(1)商业贸易与金融业发达(2分);企业人才的聚集和技术的积累(2分);清教徒节俭和投资思想的影响(2分);圈地运动提供自由
劳动力与粮食(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6分)(2)特点:进口总额高于出口总额(2分);进出口额都迅速增加,其中进口原料比重较大;制成品出口远大于进口(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成因:从工业革命对英国影响(工业化增强了英国产品竞争力等)(2分)英国殖民扩张对
外贸影响(英国拥有广阔海外市场等)(2分)等角度作答(答出任意1点即可得满分2分。)。20.(12分)观点: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迎合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2分)。汉承秦制,并吸取秦
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诸侯王,由此形成“王国问题”。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的郡级官员及其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通过以上捎施,汉代中央集权
得到加强(2分)。唐朝中后期,广设节度使,节度使权重,“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极大地削弱了中央集权分(2分)。北宋建立后,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转运司统辖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中的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人禁军,拱卫京师,镇
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州-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通过以上措施,北宋有效地强化了中央集权(2分)。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建立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之上,迎合中央集权的需要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