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共(12)页,62.94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bed71f9e232d4706ff690cd91d492a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19-2020春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开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在答题纸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1.宪法对经济制度的规
定,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私有制D.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那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A.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B.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C.完善诉讼、刑事、行政法律制度D.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教材知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
生存和发展,A说法正确。B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CD也与题干不符。故选A。3.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④人民代表
大会对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受它监督2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
要对其负责,接受其监督。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有利于()①规范国家权力运行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③反对特权,防止权力滥用④杜绝一切腐败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有利于反对特权,防止权力滥用;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①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等富裕,②观点错误,所以本
题选择B答案。5.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包括A.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D.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
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3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ABD都是宪法规定的问题,不符合题意。C是民法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C。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③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而且规范权力行使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该题考查宪法相关知识。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而且规范权力行使;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应该是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故选D。7.2019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表示,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①加强宪法监督②维护宪法权威③保证宪法实施④全面依法治国A.①②③B.
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该题考查宪法监督制度。题文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工作。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
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全面依法治国,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8.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2019年12月4日,某校举行了以“宪法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国家宪法日演讲比赛。该活动主旨在引导学生()①增强宪法意识②认同宪法价值③监督宪法实施④参与宪法宣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答案】A4【解析】【分析】【详解】举办国家宪法日演讲比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认同宪法,践行宪法,①②说法正确。③不是学生能做的,是全国人大的职权,应排除。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④不是学生需要做的。故选A。9.根据我国宪法第二
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体现在()①监督权②全民公决权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
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监督权,①③④说法正确。②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故选D。10.下列选项中,
属于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是A.财产权B.依法纳税C.肖像权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政权权利。依据教材内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故D符合题意;财产权属于公民的经济权利,A不符合题意;依法纳税是公
民的基本义务,B不符合题意;肖像权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属于人身自由权,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受到同学欺负的小平找自己的表哥教训那个同学B.小宏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C.江某拾获他人的手机后自己使用D.小王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答案】B
【解析】5【分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根据所学,正确行使权利需要公民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以及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A小
平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找表哥教训欺负自己的同学,侵犯了同学的生命健康权,是违法的;B小宏的做法是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表现;C江某捡到他人的手机属于非法所得,不归自己所有,自己使用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
权;D小王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没有遵守网络规则,没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权,是违法的,所以排除ACD,正确答案选B。12.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①捐款献爱心②爱护公共财产③向工商局提建议④尊重社会公德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此题旨在
考查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结合教材知识,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等基本义务。所以②④属于公民基本义务;
①捐款献爱心属于道德义务,不属于法定义务,排除;③属于权利,排除。故本题选D。13.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开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话主要启示我们要()A.尊敬父母长辈B.遵守公共秩序C.培养高雅情趣D.参与志愿
服务【答案】B【解析】6【分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遵守社会规则的认识,题文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开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说明了在开车过程中要树立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保障交通安全。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D选项都与题
意不相符,所以正确答案选B。14.“没有义务的地方,就没有权利。”这句话启示我们()A.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B.多履行义务,少享受权利C.重视公民权利,轻视公民义务D.既要增强权利意识,又要增强义务观念【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没有义务的地方,就
没有权利,说明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既要增强权利意识,又要增强义务观念,D说法正确。ABC错误,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不能轻视公民义务。故选D。15.我
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A.非公有制经济B.国有经济C.集体经济D.公有制经济【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A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B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C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所以排除ACD,正确答案选B。1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根据所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
度。故A符合题意;BCD属于基本政治制度。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区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17.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
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民主决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该题考查人民政协的职能。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
议政职能。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18.2019年4月23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法官法,新修订的法官法有八章六十九条,对法官的权利、义务、遴选、任免、管理、考核奖励以及职业保障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修改完善。这说明全国人大有()A.立法权B.决定权C
.任免权D.监督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题干中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法官法,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行使立法权,A符合题意。BCD也是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与题干不符。故选A。19.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教材知识,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B说法正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8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
是我国的最高检察机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①人民法院②人民检察院③人民政府④人民代表大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司法机关。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国
家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所以①②说法符合题意;③人民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因此③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要理解各个机关的职权,把权力机关、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职能区别清楚。21.“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③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
生活④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该题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结合题文材料,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①②④都正确。③与题意无关,题文材料不能体现;故选:B22.2019年我国政府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从平等角度看,对这些特殊群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理解正确的是()9A.体现同等情况同等
对待B.在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C.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人们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平等的知识。由教材可知,平等是指同等情况下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下差别对待。题文中对这些特殊群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说明是不同情况下的差别对待,故A项错误,B项
表述错误,在我国没有特权和例外;C项正确,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人们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故选C。23.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同学:有的家境贫寒,有的身材矮小,有的学习成绩差,有的不漂亮,有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A.平等相待B.与
条件相当的同学交往C.鄙视、看不起他们D.讽刺、挖苦他们【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题干表述了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不因家境、长相、学习成绩而受到歧视,因为人人都有尊严,所以我们
要平等待人,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C存在歧视心理,错误,D错误,排除,故选A。24.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当下中国具有突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这是因为()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②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④我国还没有建立正义的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10【解析】【分析】【详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当下中国具有突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是因为正义的重要性。依据教材知识,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①②③说法正确。④错误,我国已经建立起正义的制度。故选A。25.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我们要()①站在公平的立场②学会担当③以自己
利益为重④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化解冲突的办法以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生活中,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
应顾大局,我们必须以集体为重,识大体、从全局着想,我们不能因为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的事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是个人主义的表现。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26题8分,27题7分,28题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
题栏内。)26.正确行使权利情景一:小芳发现自己所在的社区在环境卫生、安全防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于是就给所属的社区委员会提了几条合理化建议。情景二:小明因拒绝给社会青年王某“保护费”而遭殴打,便找人把
王某打成重伤。情景三:小李因为朋友小孙欠了自己三万元钱多年不还,于是把小孙绑架到自己家里关了两天,要求小孙家人拿钱赎人。情景四:小周创作的小说出版后获稿酬(税后)3600元。周末,小周拿出其中的200元为家人购买了礼物。(1)指出以上四个情景中,哪些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
为,哪些是没有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2)我们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如果受到侵害,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1【答案】(1)情景一、情景四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情景二、情景
三是没有依法行使权利的行为。(2)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③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
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3)①协商。②调解。③仲裁。④诉讼.【解析】【分析】【详解】(1)本问考查正确行使权利。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中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对四个情景进行分析,可知情景一、情景四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情景二、情
景三是没有依法行使权利的行为。(2)本题考查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属于基础知识考查。结合教材,我们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可从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等方面作答。(3)本题考查维权的途径,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如果受到侵害,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面予以维权。27.在“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主题宣传活动中,同学们展开
讨论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小明同学认为: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大事,与我们普通老百姓没多大关系。请你评析小明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观点片面。小明认为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大事,这是正确的。宪法是公民权利的
保障书。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提供宪法保障。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小明认为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没多大关系,这是错误的。宪法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
保护。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自觉遵守宪法,提高宪法意识。【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知识,属于评析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观点,再结合教材知识说明理由。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可分两部分回答,先肯定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大事。因为宪法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等方面解答。再次说明小明认为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没多大关系,这是错误的,因为宪法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宪
法,自觉遵守宪法,提高宪法意识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1228.张某凌晨下夜班时遭拦路抢劫,歹徒逃跑时,张某立即报警,110值班接警人员告诉他会立即出警,请他现场等待,但警察迟迟未到现场。事后,张某决定起诉公安机关。(1)以上案件中,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行政机关。
请问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关系?(2)张某提起的诉讼属于什么性质的诉讼?应该到什么机关提起诉讼?该机关行使什么职权?其行使职权的原则是什么?(3)张某决定起诉公安机关是从司法角度守护正义,那
么从个人角度看,我们如何守护正义?【答案】(1)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或者国家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2)行政诉讼;人民
法院;审判权;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3)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②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③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
,做到见义“智”为。【解析】【分析】【详解】(1)此题考查公安机关与人大的关系,考查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公安机关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2)张某决定起诉公安机关,属于民告官,属于行政诉讼行为,第一
问据此作答即可;法院是审判机关,应该到法院提起诉讼,因为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使用职权的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二、三、四问据此作答即可。(3)此题考查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根据教材
知识,从需要勇气和智慧,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讲究策略等方面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