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8)页,718.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ac78e76451b6f7366cd79db38e6a3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永安三中高中部高一年段5月复学月考化学试卷第I卷一、选择题(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20年2月24日,华为MateXs新款5G折叠屏手机开启线上预约销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造手
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答案】D【解析】【详解】A.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芯片,A选项正确;B.铜属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手机线路板,B选项正
确;C.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C选项正确;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但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会散失,D选项错误;答案选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间不可能形成
离子键B.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D.单质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答案】A【解析】【详解】A.非金属元素间可以形成离子键,铵盐如NH4Cl、NH3NO3等属于离子化合物,存在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离子键,故A错误;B.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只能形成
共价键,不可能形成离子键,故B正确;C.阴阳离子间形成离子键,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单质中没有离子键,故C正确;D.稀有气体单质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金属单质中也不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离子键的形成,是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多的元素之间发生电
子转移,才能形成离子键,单质分子由同种元素组成,不可能发生电子转移,因此不可能形成离子键。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硫酸铜可用于游泳池消毒D.过氧化钠可用作漂白剂【答案】A【解析】【详解】A.光导纤
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A错误;B.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正确;C.硫酸铜中铜离子能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故可用于游泳池消毒,C正确;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作漂白剂,D正确;答案选A。4.
下列用品对应的有效成分及用途错误的是()A.;Na2SiO3;防火剂B.;Na2CO3;发酵粉C.;Ca(ClO)2;消毒剂D.;Al(OH)3;抗酸药【答案】B【解析】【详解】A.硅酸钠溶液俗称水玻璃,不燃烧,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故A正确;B.小苏打成分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不稳定,能够分
解生成二氧化碳,也能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做发酵剂,故B错误;C.漂白粉主要成分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故C正确;D.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
且碱性较弱,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D正确;故选:B。5.下列金属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MgB.AlC.FeD.Cu【答案】B【解析】【详解】A.Mg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和氢氧化钠
溶液不反应,选项A错误;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选项B正确;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选项C错误;D.Cu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又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B。6.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
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A.1:1B.1:2C.1:3D.3:2【答案】A【解析】【详解】Al与HCl、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2Al+2H2O+2NaOH=2NaAlO2+3H2↑,根据方程式可知:当
酸、碱均过量时,金属铝完全反应,等物质的量的铝与两种不同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mmVMV,可知Al的物质的量相等,其质量相等;反应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在相同条件下
其体积也相等,因此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1,故合理选项是A。7.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关结论的是()A.向Al(OH)3沉淀滴加NaOH或盐酸沉淀均消失,说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饱和Na2S溶液中滴
入少量氯水出现浑浊,说明元素非金属性Cl>SC.将铜丝插入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D.饱和食盐水中滴入浓硫酸析出食盐晶体,说明浓硫酸吸水放出大量的热【答案】D【解析】A.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酸、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故A正确;B.饱和Na2S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出现浑浊,可知有S生成,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S,即元素非金属性Cl>S,故B正确;C.将铜丝插入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形成了Zn-Cu原电池,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故C正确;D.饱和食盐水中滴入浓硫酸析出食盐晶
体,体现浓硫酸有吸水性,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无关,故D错误;答案为D。8.某溶液中有Fe2+、NH4+、Al3+、Fe3+等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
维持不变的阳离子是()A.Fe2+B.NH4+C.Al3+D.Fe3+【答案】C【解析】【分析】NH4+与碱在微热时反应生成氨气逸出,则铵根离子减少,Fe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
)3,则Fe2+减少,以此来解答。【详解】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并加热时,反应生成的氨气逸出,并同时生成Fe(OH)2沉淀和NaAlO2,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则Fe(OH)3和NaAlO2与
过量酸作用分别生成AlCl3、FeCl3。所以,Fe3+浓度增大,Fe2+、NH4+减小,则几乎不变的是Al3+。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离子之间的反应,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明确阳离
子与碱反应后的生成物的性质及生成物与酸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亚铁离子易被氧化是学生解答中容易忽略的地方。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盐酸与氨水反应:H++OH-=H2O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
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C.Cl2与H2O的反应:Cl2+H2O=2H++Cl-+ClO-D.碳酸钙溶液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CO32-+2H+=H2O+CO2↑【答案】B【解析】【详解
】A.氨水是弱电解质不能改写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故A错误;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
↓+3NH4+,故B正确;C.Cl2与H2O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改写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C错误;D.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沉淀,不能改写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Ca2++CO2↑+H2O,故D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一看”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二看”拆分是否恰当:在离子方程式中,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拆分成离子形式
;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不能拆分,要写成化学式;“三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离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必须是客观事实相吻合。10.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C.参加反应的各物
质的性质D.催化剂的加入【答案】C【解析】【详解】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温度和压强、反应物的浓度、催化剂的加入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答案选C。11.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当电池工作时,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棒的质量逐渐减小B.电流由
铜电极经过电解质溶液到锌电极C.SO42-在溶液中向锌极移动D.H+在锌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答案】C【解析】【分析】形成铜锌原电池,总反应式为Zn+2H+=Zn2++H2↑,锌发生氧化反应做负极材料,铜附近的H+发生还原反应
,铜做正极材料。【详解】A.据分析,铜棒的质量不变,A项错误;B.电流由铜电极导线到锌电极,电子电流不经过内电路,B项错误;C.阴离子向负极移动,SO42-在溶液中向锌极移动,C项正确;D.H+在铜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而锌电极会溶解,D项错误
;答案选C。1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项,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
形成过程,A项正确;B项,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B项正确;C项,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如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下生成HCl,H2、Cl2和HCl都是气态,C项错误;D项,化学反应过程中断裂旧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释放能量,吸收和释放的能量不相等,化学反
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项正确;答案选C。13.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单质沸点的高低【答案】D【解析】【分析】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越活泼,越易与氢气化合,
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而氢化物还原性越差。【详解】A.根据分析,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与非金属性强弱呈正比,A项不选;B.根据分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与非金属性强弱呈正比,B项不选;C.根据分析,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与
非金属性强弱呈正比,C项不选;D.单质沸点的高低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与非金属性无关,D项选。答案选D。【点睛】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成正比,还原性与非金属性成反比,区别熔沸点(物理性质,考虑氢键和范德华力)。14.下列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使用催化剂和不使用催
化剂B.镁、铝与同浓度盐酸反应C.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同浓度盐酸反应D.0.1mol/L硫酸和0.2mol/L盐酸与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故A错误;B.镁的活动性比铝强,与同浓度盐酸反应速率更快,故B错误;
C.大理石粉末可以增大大理石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故C错误;D.0.1mol/L硫酸和0.2mol/L盐酸中c(H+)均为0.2mol/L,与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速率相同,故D正确;故答案为D。15.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
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C.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答案】A【解析】【详解】A.第IIIB族中包括镧系和锕系,是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
种类最多的族,故A正确;B.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16个族,B错误;C.第IA族的元素中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周期、长周期指四、五、六周期,故D错误;故答案:A。16.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293116Lv的叙
述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116B.中子数177C.核外电子数116D.在周期表中处于0族【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核素的表示293116Lv,左下角116为质子数,左上角293为质量数,由于质量数=质子
数+中子数,得中子数为177。【详解】A.据分析,116为质子数,也为原子序数,A项正确;B.据分析,中子数177,B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116,C项正确;D.第七周期的稀有气体是118,故116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主族,D
项错误;答案选D。17.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C.铈属于非金属元素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答案】C【解析】【详解】A.铈是58号元素,因此铈
的原子序数是58,故A正确;B.铈是58号元素,因此铈原子的质子数是58,故B正确;C.根据铈的汉字得出铈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D.根据图中信息得出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8.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Si>OB.热稳定性:
HF>H2O>NH3C.碱性:CsOH>KOH>NaOHD.失电子能力:Al>Mg>Na【答案】D【解析】【详解】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中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则原子半径为Na>Si>O,A正确;B.非金属性F>O>N,则热稳定性:HF>H2O>NH3,B正确;C.金
属性Cs>K>Na,碱性:CsOH>KOH>NaOH,C正确;D.金属性Na>Mg>Al,则失去电子的能力为Na>Mg>Al,D错误;故选D。19.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
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符合的一组是()A.Be、Na、AlB.B、Mg、SiC.O、P、ClD.C、Al、P【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给信息,可知A、B、C为第二、三周期的元素。设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族序数之间的关系,可
得:x+7+x+9=4x,解得x=8,可知A为O元素,则B为P元素,C为Cl元素,可知C项正确。答案选C。【点睛】第二、三周期的同族原子序数之差为8。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0.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SO2②Fe3+③
KMnO4④⑤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D.④⑤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①表示的是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B.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②
中Fe3+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正确;C.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7价,故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④的质子数为12,⑤的质子数为10,质
子数不相同,则④⑤不是同一种元素,故D错误;答案选D。2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ⅠA族都是金属元素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答
案】B【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大小排列而成的,不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故A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故B正确;C.第ⅠA族中氢元素不是金属元素,其它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故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
元素不一定都在同一族,如最外层电子数为2,它有可能位于ⅡA族,有可能位于0族也有可能位于副族,故D错误;答案选B。22.下列物质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A.MgCl2B.H2OC.Na2SO4D.N2【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
之间形成共价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详解】A.MgCl2为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B.H2O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C.Na2SO4含离子键、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N2为只含共价键的单质。故答案为C。23.研究下表信息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元素FClBrI氢化物组
成HFHClHBrHI氢化物形成难易程度H2、F2混合,冷暗处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H2、Cl2混合,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H2与Br2混合,加热发生化合H2、I2混合,加热化合,同时又分解氢化物热稳定性很稳定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A.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B.
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强C.第VIIA族元素的金属性随电子层数增加而减弱D.第VII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减弱【答案】D【解析】【详解】A.F、Cl、Br、I四种元素同属于第VIIA族,无
法看出周期性变化,故A不选;B.F、Cl、Br、I四种元素同属于第VIIA族,均不属于同一周期,无法看出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故B不选;C.F、Cl、Br、I四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无金属性,故C不
选;D.F、Cl、Br、I四种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氢化物形成难度逐渐加大,氢化物稳定性逐渐降低,可以看到非金属性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减弱,故D选;故选D。第II卷二、填空题2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给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主族周期IAIIAIIIAIVAVA
VIAVIIA02CNO3NaMgSiSClAr4Ca(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单质是________;(2)C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3)C和O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4)铝与下列某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该
元素是_____。A.硼B.氮C.碳D.氟(5)硫有两种重要氧化物,分别为SO2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6)H2S和HCl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上表所给的10种元素中,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酸性最性最强的是____
______(以上填化学式);(7)由1H216O与2H217O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_______种元素,______种原子,16O、17O的关系为__________。(8)写出钠、铝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9)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装
有碱性药品的试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1).Ca(或钙)(2).Ar(或氩)(3).2(4).C(或碳)(5).A(6).SO3(7).HCl(8).Ca(OH)2(9).HClO4(10).2(11).4(12).同位素(13).NaOH+Al(OH)
3=NaAlO2+2H2O(14).2NaOH+SiO2=Na2SiO3+H2O【解析】【详解】(1)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所以图示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为C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所
以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单质时Ar;(2)Ca为第四周期第ⅡA族元素,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2;(3)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C和O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C;(4)铝为第ⅢA族元素,选项所给四种元素中硼为第ⅢA族元素,所以选A;(5)硫的两种重要氧化物
为SO2和SO3;(6)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Cl>S,所以热稳定性较强的是HCl;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所以碱性最强的是Ca(OH)2;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ClO4;(7)由1H216O与2H217O所
代表的物质中,共有氢和氧两种元素,有1H、2H、16O、17O四种原子;16O、17O为氧元素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8)NaOH和Al(OH)3反应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9)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和水,以NaOH为例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25.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D的元素符号_________,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2)画出B元素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3)若构成F元素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18,写出该核素的表示符号_____________。(4)C与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5)单质
C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铁反应,该反应常用做于焊接铁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答案】(1).Si(2).H3PO4(3).(4).3517Cl(5).3H++Al(OH)3=Al3++3H2O(6).2Al+Fe2O3高温2Fe+Al2
O3【解析】【分析】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原子只能有3个电子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4=4,则D为Si元素;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E的原子序数大于D,E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3
=5,则E为磷元素;A、C、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含有Al元素,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故有Na元素,则A为Na、C为Al,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1-1-3=
7,则F为Cl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B为Mg,据此解答。【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D为Si;E为P,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PO4;(2)B为Mg元素,为12号元素,失去两个电子形成Mg2+,结构
示意图为;(3)F为Cl元素,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则该核素的质量数=18+17=35,所以符号为3517Cl;(4)C为A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OH)3,F为C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
lO4,二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H++Al(OH)3=Al3++3H2O;(5)Al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高温2Fe+Al2O3。【点睛】本题的突破口为“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元素的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不是酸就是碱,三者两两反应说明其中必有两性物质。26.途经张家界的黔张常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一,于2019年12月26日开通,高铁的铝合金车体的优势是:制造工艺简单,节省加工费用;减重效果好;有良好的运行品质;耐腐蚀,可降低维修费。工业上制备铝一般是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Fe2O3杂质)中得到纯净的Al2O3,然后电解Al2O3得到铝。下图是从铝土矿中提纯Al2O3的简单示意图。其中涉及到的一个反应是:2NaAlO2+CO2+3H2O=Na2CO3+2Al(OH)3↓。(1)图示中实验操作(1)是________;加入的试剂②
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试写出下列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3)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铝土矿→A: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滤(2).Ca(OH)2或Ba(OH)2(3).NaAlO2(4).Na2CO3(
5).CaCO3或BaCO3(6).Al2O3+2NaOH=2NaAlO2+H2O(7).2Al(OH)3△Al2O3+3H2O【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我们要除去铝土矿中的23FeO来得到纯的氧化铝,根据题干提示的方程式,溶液B
是2NaAlO,因此试剂①应该是NaOH,操作(1)是过滤除去不溶于NaOH的23FeO,沉淀C为23FeO,溶液B中通入2CO得到23NaCO溶液D和3Al(OH)沉淀E,3Al(OH)经煅烧分解得到23AlO,经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铝。而23NaCO与试剂②反应得到了一个沉淀H和NaO
H,因此试剂②可以是2Ba(OH)或2Ca(OH),本题得解。【详解】(1)根据分析,操作(1)将溶液和沉淀分离,因此是过滤;试剂②是2Ba(OH)或2Ca(OH);(2)根据分析,B是2NaAlO;D是23NaCO;H是3CaCO或3BaC
O,取决于试剂②是2Ba(OH)还是2Ca(OH);(3)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23AlO,因此写出23AlO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2322AlO+2NaOH=2NaAlO+HO;②E→F即煅烧使3Al(OH)分解的过程:32322Al(OH)AlO+3HO。27.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
为了验证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1)根据方案一装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Ⅰ.写出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Ⅱ.若将反应后②中的溶液倒入4CCl中,出现的现象与图中吻合的是______。(填代号)Ⅲ.装置③中的现象是_____
_。(2)根据方案二装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Ⅰ.方案二验证元素非金属性递变的理论依据是:______。Ⅱ.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X是______。Ⅲ.能说明碳元素与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答案】(1).2MnO4HCl(浓222)Cl
MnCl2HO(2).A(3).溶液变蓝色(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则反应物的酸比生成物的酸的酸性强(以强酸制弱酸)(5).吸收2CO中的HC
l(6).饱和3NaHCO溶液(7).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分析】(1)Ⅰ.装置①中发生的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Ⅱ.若将反应后②中的溶液倒入CCl4中,单质碘和四氯化碳互溶,四氯化碳密度
比水大,因此出现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Ⅲ.装置③中的现象是单质碘和淀粉变蓝。(2)Ⅰ.方案二验证元素非金属性递变的理论依据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则反应物的酸比生成物的酸的酸性强(以强酸制弱酸)。Ⅱ.A中
生成二氧化碳,但含有易挥发的HCl,因此B装置的作用是除掉挥发出的HCl杂质,一般用饱和碳酸氢钠。Ⅲ.二氧化碳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和硅酸沉淀。【详解】(1)Ⅰ.装置①中发生的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其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
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Ⅱ.若将反应后②中的溶液倒入CCl4中,单质碘和四氯化碳互溶,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因此出现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上层为无
色,因此出现的现象与图中吻合的是A,故答案为:A。Ⅲ.装置③中的现象是单质碘和淀粉变蓝,故答案为:溶液变蓝色。(2)Ⅰ.方案二验证元素非金属性递变的理论依据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和盐反
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则反应物的酸比生成物的酸的酸性强(以强酸制弱酸),故答案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则反应物的酸比生成物的酸的酸性强(以强酸制弱酸)。Ⅱ.A中生成二氧化碳,但含有易挥发的HCl,因此B装置的作用是除掉挥发出的HCl杂质,X是
饱和碳酸氢钠,主要避免二氧化碳损失,故答案为:吸收CO2中的HCl;饱和NaHCO3溶液。Ⅲ.二氧化碳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和硅酸沉淀,因此能说明碳元素与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现象是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故答案为: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