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4.953 MB
  • 2024-11-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1)页,4.95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aa248f86e690153fc767abad7d887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6届半期考试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

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七号此次主要任务是完成与神舟十六号乘组在轨轮换。下图为中国空间站、神舟16号及神舟17号载人飞船组成的三舱三船组合体图片。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有()①入轨后的三舱三船组合体②发射中的神舟十七号③

返回地面的神舟十六号④对接中的神舟十七号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2.入轨对接空间站核心舱的神舟十七号所属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入轨后的三舱三船组合体和对接中的神舟十七号,属于宇宙

中的物质存在形式,属于天体,①④正确;发射中的神舟十七号和返回地面的神舟十六号都没有离开地球,不属于天体,②③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入轨对接空间站核心舱的神舟十七号位于地月系之中,而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

系属于银河系,故其所属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银河系,A正确,BD错误;神舟十七号并没有位于河外星系,C错误。故选A。【点睛】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是恒星,围绕恒星运行的是行星,围绕行星的是卫星。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

造天体,自然天体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如太空运行的航天器、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2023年2月中旬傍晚时分,从视觉上看太阳系中最亮的金星与最暗的海王星

非常接近,两个天休在浩瀚太空近距离演绎“结伴游”。完成下面小题。3.金星与海王星具有明暗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发光强弱有差异B.观察角度不同C.云层遮挡程度不同D.距离太阳远近不同4.地球与日月星辰相安无事,是因为()A.地球位于太阳系的中心B.太阳系内天

体有规律地运动C.与其他行星渐行渐远D.有天体“众星拱月”般的庇护【答案】3.D4.B【解析】【3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远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金星距离太阳近,

亮度高,海王星距离太阳远,亮度低,所以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远近不同,D正确。金星与海王星均是行星,本身不发光,A错。与观察角度关系不大,B错。均在地球上看,云层遮挡程度差异不大,C错。故选D。【4题详解】太阳系内天体有规律地运动,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使得地球的宇宙环境安全,

地球与日月星辰相安无事,B正确。太阳系的中心为太阳,A错。地球与其他行星各行其道,并非渐行渐远,C错。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与日月星辰相安无事,并非地球有天体“众星拱月”般的庇护,D错。故选B。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某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

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完成下面小题。5.“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

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6.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

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答案】5.B6.D【解析】【5题详解】“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自转停止,地球的公转以及轨道没有发生变化,日地距离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并没有改变,ACD错误;地球不自转,因为

公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周期变为一年,地表温度在白昼期过高,黑夜期过低,昼夜温差变大,温度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B正确。故选B。【6题详解】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A错误;公转轨道在小行星带之外,不能阻挡小

行星撞击,B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但这与木星为“地球的盾牌”的关系不大,八大行星都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C错误;木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不被撞击,被称为“地球的盾牌”,D正确。故选D。【点睛】天文学家有理由相信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木星一定为地球阻

挡了很多小行星和彗星,从而保证了地球的安全,在地球足够安全稳定的情况下,生命才能从基础到复杂一步步演化,并最终在地球诞生38亿年后出现人类文明。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

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7.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①光照充足②私家车数量多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

然因素是()A.地质及水文条件B.气象及水文条件C.气象及气候条件D.地质及气候条件9.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答案】7.D8.C

9.C【解析】【7题详解】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③④正确;与山东济南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①错误;私家车数量与光伏道路建设无关,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

气(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地质水文条件影响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A项错误;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

总量较少,故B、D项错误;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故C项正确。故选C。【点睛】光伏路面技术就是把汽车、自行车、人等行驶行走的道路和太阳能光

伏发电设备相结合,使原本.普普通通的路面既能正常行人、行车,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设备发电。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太阳“微笑”照片(如下图)。在紫外线成像中,这些太阳上的暗斑被称为日冕洞,是高速太阳风涌入太空的区域。据此回答问题。10.太阳上的暗斑位

于()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11.太阳“微笑”释放的高速太阳风2—3天到达地球,这些带电粒子流可能()A.稳定空间通信B.造成“磁暴”现象C.减弱极光强度D.引起火山喷发【答案】1

0.C11.B【解析】【10题详解】由材料中“日冕洞”“高速太阳风”可知,太阳上的暗斑最可能位于日冕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高速太阳风表示太阳活动较剧烈,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可能会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并增强极光强度、扰乱空间通信等,A、C项错误,B项

正确;火山喷发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导致的,D项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地球

上的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下左图)。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下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

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13.甲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A.裸子植物B.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答案】12.B13.A【解析】【12题详解】由材料“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可知其形成年代距今约为4亿年左右,根据图片可推知鲎出现

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5.41亿年前的这段时间;中生代的年代为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据图可知,甲为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末期,当时陆地上裸子植物最

为繁盛,分布最广泛,A正确;被子植物在新生代最为繁盛,B错误;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最为繁盛,C错误;藻类植物在元古代最为繁盛,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

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①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②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

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珠穆朗玛峰峰顶岩

石是约450百万年前的海相石灰岩,其下为黄带砂岩,表为部分地质年代简表,完成下面小题。地质年距今年代(百万生物演化【代年)侏罗纪145—201爬行动物、裸子植物时代石炭纪299—359两栖动物、蕨类植物时代志留纪419—444鱼类出现奥陶纪444

—485无脊椎动物、藻菌时代14.珠峰峰顶石灰岩中可能含有的化石是()A.鳄鱼B.三叶虫C.恐龙D.鹿角蕨15.黄带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A.侏罗纪B.早志留纪C.石炭纪D.早奥陶纪【答案】14.B15.D【解析】【

14题详解】材料提及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是约450百万年前的海相石灰岩,而从部分地质年代简表可以看到,约450百万年前处于奥陶纪,此时为无脊椎动物、藻菌时代;三叶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比奥陶纪更早,

故珠峰峰顶石灰岩中含有的化石应是三叶虫化石,B正确;而鳄鱼、恐龙、鹿角蕨的出现时间都比奥陶纪晚,故珠峰峰顶的石灰岩里不会出现这些化石,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沉积岩的岩层特点为,下层形成时间更早,上层形成时间较晚,故海相石灰岩其的黄带砂岩形成时间更早,根据海

相石灰岩大约形成于奥陶纪可以推断,黄带砂岩形成时间应早于奥陶纪,侏罗纪、早志留纪、石炭纪晚于奥陶纪,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

纪、二叠纪;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韩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发现一座新油田。经试开采,油井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万桶。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四

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B.②C.③D.④17.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最晚的是()A.上海B.重庆C.北京D.拉萨【答案】16.A17.D【解析】【1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纵波速度快,横波

速度慢,纵波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石油属于液体。①图中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表示地底储有石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地壳厚度越薄,地震波传来所需时间越短,地壳厚度越厚,地震波传来所需时间越长,而海拔越高,地壳则越厚,海洋地壳比陆

地地壳薄,平原地区比高原地区薄。在以下四地中,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地壳最厚,传来的地震波最晚,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

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023年5月11日汤加群岛发生7.5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200千米。剧烈的火山引发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下图为喷发的火山灰与蒸汽在太平洋海面形成“蘑菇云”。完成下面小题。18.一般认为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A.地壳B.下地幔C

.地核D.软流层19.火山喷发后该地区气温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A.大气逆辐射减弱B.太阳辐射减弱C.大气削弱作用增强D.地面辐射增强20.地震发生后,纵波由震源到地面的速度变化是()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18.D19.C20.B【解析】【18题详解】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中,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题详解】火山喷发后,大量的火山灰弥漫在大气层中,使得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最终导致气温明显降低,C正确;由于火山灰

弥漫在大气层中,大气层厚度变大,大气逆辐射增强,A错误;火山灰不会对太阳辐射造成影响,B错误;由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表温度降低,通过地面辐射传递到大气的热量也随之减少,地面辐射会减弱,D错误。故选C。【2

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由于震源深度为200千米,震源位于地幔中。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纵波由地幔向地面传播过程中,波速会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

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球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成分、云覆盖、地表反照率等。近年来,人类活动也对地球气温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下图示意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变化

(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导致近年来地球气温变化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成分C.云覆盖D.地表反照率22.图示气温变化主要体现在地球大气层的()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2

3.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地球气温上升的是()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B.节约用水C.节约用纸D.农田施用有机肥【答案】21.B22.A23.C【解析】【21题详解】近年来地球气温显著升高,其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增

多。B正确。太阳辐射、云覆盖、地表反照率变化不大,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地球气温变化主要是近地面对流层大气温度的变化,对流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A正确。平流层的热量来源于平流层大气中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的,大气最外

界是高层大气,它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的,BC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针对地球近年来气温上升的问题,主要是减少大气CO2浓度,有效措施有节约用纸,减少森林砍伐等;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改善水体环境;节约用水可缓解水资源紧张

状况;农田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均与气候变暖关系不大。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对流层,该层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臭氧

空洞主要出现在()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25.图中X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大气的()A.温度B.密度C.压强D.水汽含量【答案】24.B25.A【解析】【2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图中①对流层,②为平流层,因

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由图可知,X为对流层顶的高度,纬度低,气温较高,空气对流旺盛,对层流的高度较高,对流层越厚,地球上的对流层厚度自低纬向高纬变薄,因此X的大小取决于大气的温度。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点睛】大气垂直结构是指依大气温度随高

度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垂直结构,按其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圈自下而上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蕴含了丰富的地理原理。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6.霜多形成在()A.晴朗的夜晚B.

多云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D.多云的白天27.“霜飞晚”是因为该地当日()A.①弱B.②强C.③强D.④弱为【答案】26A27.C【解析】【26题详解】霜是因为气温低,水汽凝华而成,霜主要形成于温度低的夜晚,CD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

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温度低,有利于形成霜,A正确;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不易形成霜,B错误。故选A。【27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当大气逆辐射强时,大气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地面温度较高,不易形成霜,故“秋阴不散霜飞晚”是因为该地当日云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即③强,C正确;与①、②、④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地面

起到保温作用。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8.图中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29.绍兴地区农民铺放黑色尼龙网的时段最可能是()A.夏季晚上B.夏季中午C.冬季晚上D.冬季中午【答案】28.A29.B【解析】【2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塑料大棚是白色透明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但是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能够减少地面辐

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所以直接影响地面辐射,BC错误;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黑色网面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D错误,A正确。故选A。【29题详解】根据上题解析可知,黑色尼龙网主要是遮挡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夏季午后温度高,为降低大棚内温度,农

民会盖上黑色尼龙网,以减少太阳辐射,B正确;而夏季晚上气温不是很高,且没有太阳辐射,不需要铺放黑色尼龙网,A错误;冬季时温度较低,太阳辐射也比较弱,所以冬季的晚上和中午都不需要铺放黑色尼龙网,CD错误。

故选B。【点睛】大气保温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

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完成下面小题。30.关于图中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①比②气温高B.②比③气温高C.③比④气压低D.④比①气压相同31.此时为()A.晚上吹陆风B.晚上吹海风C.白天吹陆风D.白

天吹海风【答案】30.B31.A【解析】【30题详解】通常垂直方向上,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图中②海拔低于①,故②比①气温高,A错误;根据等压面弯曲方向知,近地面同高度③处气压高于②处,说明③处气流下沉,②处气流上升,②处气温高于③处,B正确;因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③处海拔低于④处,故③处气压高于④处,C错误;据等压面分布可知,④处气压高于①处,D错误。故选B。【31题详解】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陆地地表③处等压线上凸,说明陆地气压高,主要是由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造成的,

所以此时风由③陆地吹向海洋②,形成陆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

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也有许多当地俗称为“海子”的湖泊,成为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图表示8月9日(晴天

)某湖表层水温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2.根据图中两条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A.①线代表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B.①线代表湖泊,气温日较差大C.②线代表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D.②线代表湖泊,白天升温慢33.该湖区从沙漠吹向湖泊的风最强约出现在

()A.0时前后B.7时前后C.12时前后D.17时前后【答案】32.D33.B【解析】【32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沙漠由于水汽较少,云层较薄,因此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湖泊相较于沙漠而言,白天升温较慢,气温较低,夜晚散热较慢,气温相对较高,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不会是①线

,B错误;沙漠相对于湖泊,白天受太阳辐射升温快,温度较高,因此应为①线,C错误;由于湖水比周边陆地比热容大,白天气温上升较慢,夜晚气温下降较慢,气温日较差较小,对应的是②线,D正确。故选D。【33题详解】风是从沙漠吹响湖泊,说明湖泊相对于沙漠而言,气温较高;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热力

性质差异,白天沙漠气温较高,对应的应是①线,夜晚湖泊气温较高,应为②;因此沙漠吹向湖泊的风最强的时刻,应是湖泊气温高于沙漠最大的时刻,结合图片可知,应是7时前后,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湖陆地区,白天

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湖面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湖面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晚陆地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湖面降温慢,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湖面,形成陆风。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

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3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5.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A.向南B.向北C.向东D.向西【答案】34.D35.A

【解析】【分析】本组选择题以燃放孔明灯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34题详解】根

据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由图可知,丁地的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受风速影响,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因此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35题详解】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高

压中心的东南侧,根据所学知识,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东南,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再结合摩擦力的作用下,丙地近地面吹北风,孔明灯受北风的影响

有可能向南飞行,因此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

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本卷共3个小题,共30分,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6.北京时间2023年5

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左图示意此次地震震中位置,下右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其中①、②虚线表示不连续界面。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____(填字母)

(2)岩石圈在图中由____、____(填字母)共同构成。(3)图中A代表的圈层名称为____。(4)①所表示的不连续界面为____(填文字),②所表示的不连续界面为____(填文字),其上下相邻的内部圈层结构为____

、____。(填文字)【答案】36.D37.①.D②.E(位置可互换)38.大气圈39.①.莫霍界面②.古登堡界面③.地幔(下地幔)④.地核(外核)【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地震和地球的内外部圈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而大陆地壳的平均深度为39-41千米,说明此次地震发生于地壳;而图中的D位于①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故

震源位于图中的D圈层。【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对应D和E。【小问3详解】图中A圈层位于空中,代表大气圈。【小问4详解】据图分析可知,①界面是地壳D和地幔F分界线,为莫霍界面;②是地幔F和地核G的分界线,为古登堡界面;古登

堡界面以上为地幔(下地幔),以下为地核(外核)。37.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2)A、B两地温度较高的是____。(3)用箭头(→)画出图中的热

力环流。(4)若图中所示A、B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滨海地区,B为陆地,A为海洋,则图中所示地区的季节是____季。(5)若图中所示A、B两地位于四川省某城市的市区和郊区,则位于市区的是____。简述城市风对于城市大气的有利作用(至少答2点):____【答案】37.①.④②.⑤38.B39.40.夏41

.①.B②.带来清洁空气,加速空气流通,减少污染;带来凉爽空气,降温,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及其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图示①、②、③位于同一个等压面上,故气压相等,④位于该等压面下方,故气压较③高,⑤位于该等压面上方,故气压比①低,故气压值大小为④>①=②=③>⑤。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

最低的是⑤。的【小问2详解】B处高空气压较高,说明B处近地面气压较低,即B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B处气温较高;A处高空气压较低,说明A处近地面气压较高,即A处气流遇冷收缩下沉,A处气温较低。【小问3详解】A地近地面为高压,B地近地面为低压,故近地面大气由A往B运动,高空由④往⑤运动。绘图如下:

【小问4详解】B为陆地,A为海洋,海洋气流下沉,陆地气流上升,说明海洋上是高压,气温低。陆地是低压,气温高。所以为当地的夏季。【小问5详解】市区人口较多,热量排放多,气流上升;而郊区人口较少,热量排放少,气流下沉;由于B处气流上升,该处应是市区。城市风风向固定,一直由温度较低

的郊区吹向温度较高的城市,同时郊区废气排放量较少,空气质量相对较高,郊区吹向城市的风能够带来清洁空气,加速空气流通,减少污染物;由于郊区气温低于城市,郊区吹向城市的风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带来凉爽空气,降温,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四

川的郊区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蒸腾的水汽较多,而且水域相对较多,城市风能够将郊区的的水汽吹向城市,增加城市空气湿度。38.下图中的甲图为“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乙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

的是____。(2)图乙气压场位于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简述判定的理由。____(3)乙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其风向是____。(4)乙图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5)若①、②之间

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6)经调查发现,该日①地为阴天,②地为晴天,①②两地昼夜温差较小的____,是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原因。____【答案】38.①.d②.a39.①.近地面②.①

气压值较高,为1000多百帕;②风向与等压线斜交;③有摩擦力的存在。40.①.BC②.东南41.①.A②.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42.①.①②.②43.①.①②.①地为阴天,白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①地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所以①地

昼夜温差较小。【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判断、等压线图的判读、大气受热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

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处,并与等压线垂直,故d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a垂直于风向,为地转偏向力。【小问2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处为低压,且其气压值为1000多百帕,气压值较

高,说明其位于近地面,而高空处气压值应较低;由于高空几乎没有摩擦力,故高空的风向会平行于等压线,而图中的B、C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此可判断出图乙气压场位于近地面。【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为低压中心,②为高压中心,而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的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所以图中

①附近的B符合当地风向,而A垂直于等压线未发生偏转,A错误;②为高压,风应是由②向四周吹,C来自于②中心,且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风向正确,而D由低压吹向高压,故错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知,BC处风向是东南风。【小问4详

解】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A、D两处相比,A处等压线更密集,风力较大。【小问5详解】若①与②之间形成热力环流,一般来说,受热力作用的影响,近地面气压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故①地气温较高。近地面气压较高,说明气流下沉,故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的是②地。【小问6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