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9)页,424.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a5243defcd6f62e4b83aa3c7e4154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南中学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A.褐.色(hè)簇.新(cù)羞怯.(qiè)B.鬈.曲(quǎn)赊.账(shē)趿.拉(jí)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荒僻.(pì)D.骷髅..(kūlóu)伛.(yǔ)滞.笨(zhì)【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
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B项,“鬈”应读quán,“趿”应读tā。故选B。2.选择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义。B.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礼得地确信自
己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C.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D.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字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
注意积累,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A项,“义”应为“议”;B项,“礼”应为“理”;
C项,“慢”应为“漫”。故选D。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B.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
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C.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D.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产量,以
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
搭配不当,“竹画”应为“竹子”;另外“它”指代不明,这个“它”可以是“青青翠竹”,也可以是“竹画”。C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句子中没有递进关系;语序不当,“赛前”调至“运动员”后面。D项,搭配不当,“粮食产量
……向前发展”主谓不搭配。故选B。【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
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纾:解除B.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稍微C.且矫.诏纷出矫:假托,诈称D.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詈:斥骂【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B项,“微”应译为无、没有。故选B。【点睛】理解
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
迁移法。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其.可怪也欤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答案
】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A项,代词,它;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我会把它收藏在家中,让后人读到它;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内,
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B项,代词,他们的;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句意: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难道值得奇怪吗?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句意:假使我把尸骨抛在荒野里;逮捕有牵连的同党遍布天下。D项,介词,被;动词,成为。句
意: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故选C。【点睛】文言虚词要“三抓”,“三抓”是指:(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
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
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忘。比如该题中每组中有一句话出自课本,必须将课内的文言文抓实了。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至通州,几以不纳死A.将请罪于君B.或脱身以逃,不
能容于远近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句。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四大类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记住标志,能准确快速判断。例句:被动句,“纳”带有被动意义,译文:到了通州,几乎因为不被接纳而死。A项,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君”作状语后置,修饰动词“请罪”,译文:将要向父母请罪。B项,被动句
,“于”表被动,译文: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被远近的人容纳。C项,定语后置句,“能不易其志”作定语后置修饰名词中心语“缙绅”,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士大夫。D项,宾语前置句,“钩党”作动词“捕”宾语前置,译文:逮捕有牵连的同党遍布天下。
故选B。【点睛】文言文句式,由于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古代汉语中存在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就是所谓的文言特殊句式。它包括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要解答此类型的题,要在积累的基础之上,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与现代汉语句子的差别
所在。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面试阶段,无论是结构化面试,还是无领导的小组讨论,都是以一种动态,立体的方式对考生的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当我一次次站在领奖台上时,我对自己说,哪怕写得不好,也是自己用心的结果,没有抄袭就,
说好听点,这叫实力派。由于保护意识淡薄,财力不济,村民外出务工等原因,古村落乡土建筑“老龄化、空巢华”的“自然性颓废”趋势正在蔓延。A.考察心安理得以致B.考查心安理得以至C.考查问心无愧以致D.考察问心无愧以至【答案】C【解析】试
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根据语境,1句应选考查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的或对不起人的地方。2句应该选问心无愧。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
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根据语境,3句应选“以致”。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
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
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
一项是青春期是孩子“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转变期”,青春期更好的说法叫过渡期。它不是永远的,更不是定型的。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是孩子自己难以控制的,父母如果有意识地多投入些时间、精力和感情,捕捉孩子的种种变化,________,相信一定能和孩子顺畅
沟通,帮助孩子平安度过“人生的十字路口”。A.接纳并理解孩子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B.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接纳并理解孩子的变化C.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D.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理解并接纳孩
子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
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段主要介绍了青春期的特点以及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横线前的内容是“捕捉……变化”,故接下来还应说“变化”,据此排除B、D两项;在逻辑关系上应先“理解”后“接纳”,排除A项。故选C。二、阅读理解专练(一)课内阅读阅读下
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
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革除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萃:聚集C.会.使辙交驰会:适逢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估计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国事遂不可收拾”的原因的一组是①时北兵已迫修门外②战、守、迁皆不及施③北邀当国者相见④不幸吕师
孟构恶于前⑤予羁縻不得还⑥辞相印不拜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危急,元兵已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
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谋划救国对策。C.文天祥赴元营谈判,被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1)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2)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答案】9.A10.B11.C12.①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敌帅不讲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充当叛逆的罪状。②我理当自杀
,然而仍然含垢忍辱地前往。古人说:“(忍辱负屈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啊!”【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能力。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结合文意,运用适当的方法,比如字音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对称结构推断法、语法分析法、联想迁移法、上下文推断法、代入法等。A
项,除:授官。译文: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故选A。【1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全都是“国事遂不可收拾”的原因的语句
,然后认真分析翻译语句,分析每个选项,看每个选项是从哪方面来写的,最后对照原文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③句是说元人邀请主持国事的人谈判,⑤句是“我”被扣押不能回国,⑥句是说文天祥辞去宰相一职,这三项都不是造成“国
事遂不可收拾”的原因。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C项,“自杀未遂”与原文内容不符,文中只是说“分当引决”,理当自杀,但并
没有自杀。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①“度”,估计;“诟”,痛骂;“数”,列举。译文: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
就径直上前痛骂敌帅不讲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充当叛逆的罪状。②“分当”,理当;“隐忍”,含垢忍辱。译文:我理当自杀,然而仍然含垢忍辱地前往。古人说:“(忍辱负屈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啊!”【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
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
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
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
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方也许可以用言词打动。当初
,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刚到元营时,据理抗争,言词激昂慷慨,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我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
,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柄柄芰①荷枯,叶叶梧桐坠。蛩②吟
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注】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①芰:jì,古书上指菱。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13.找出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的两句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全诗,请你品味“秋滋味”的内涵。【答案】13.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14.一方面是指秋天的衰败、萧瑟等况味;另一方面也指宋江此时凄凉苦涩(有
家不能归的无奈、前途未卜的茫然)的心情。诗歌也寄寓了作者对宋江命运的同情和前途的担忧。【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写作手法及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然后结合诗句具体理解。诗歌的颔联意思是“蟋蟀从草丛中传来
低吟声,大雁落在沙地上那细微的声音”都能让人真切的感受到,结合宋江是在夜晚逃离的,可以看出,作者在此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声来衬夜晚的静。诗句是: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
、作者,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此诗中宋江的内心是极为复杂的,结合这复杂的心情来体会“秋滋味”即可。“秋滋味”一方面指秋天的感受,前六句选取芰荷、梧桐、秋虫,衰草、大雁、枫林、浓霜,都是富有秋季特征的意象,典型的刻画了季节,这
么多的意象,浓墨重彩,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加重了凄清哀伤环境。另一方面,“秋滋味”指人生的处境和感受,“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末尾直抒胸臆,道出行路人的凄凉苦涩。正是秋末冬初天气,此时的宋江,身犯命案,东躲西藏,辞别老父,不知何时相见,在这样的天气踏上未卜的行程,怎能不惆怅满
怀呢?“秋滋味”还可以从作者的角度,表达作者对宋江命运的同情与担忧。【点睛】解答情感题要四看,看题目,看作者,看内容,看注释。而内容是主要的,把握内容需要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三、默写15.(1)天高地迥
,_____________(2)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3)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有几人欤(4)_________,蹈死不顾【答案】(1)觉宇宙之无穷(2)人生自古谁无死(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4)激昂
大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缙绅
、激昂大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泪为谁流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儿子是懂事
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脸上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然而
,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啊
!”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加伤心。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一声闷哼
,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来不及弄清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夜,静得怕人,黑得出
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片刻间,风雨大作。……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
。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
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16.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
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17.“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18.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19.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你最欣赏小说中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写一段鉴赏文字。【答案】16.①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②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③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或: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17.①宽厚仁慈
,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18.老天爷为这对父子在生活的泥沼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苦苦挣扎的意志与真情感动得流泪。(或: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19.赏析:(示例)倒叙手法,文章开头先倒叙父亲走向玉米地,儿
子藏在玉米地,使文章产生悬念,令读者好奇父子二人为何深夜了还不入睡,反而在田地里,而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这也令人深思。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在小说中
的作用。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一般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人物的出场创造环境等。本文可以结合着整体内容的理解,分析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的作用,黑夜是一个特定的背景,黑色是冷色调,正因为是黑夜,儿子看不清
是父亲,才给了父亲当头一棒,失手铸成大错,酿成了悲剧,使整个故事哀伤、悲凉。可以从渲染悲剧的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或气氛)以及黑夜对不幸事情的发生的推动作用来分析;还可以从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17
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这篇小说中通过
一系列的描写来刻画父亲的宽厚仁慈,充满父爱;勤劳俭朴,节衣缩食,目光远大。根据“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父亲是为了儿子……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从父亲的品质、父亲对儿子的情感、父亲的理想来分析。【18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本题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抓关键词,关注文中照应标题、点明标题的文字,理解题目的本意,然后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还要注意它在表面
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情感)意义。此题要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小说最后一句话“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来理解其含义。仔细阅读文本可知,父子俩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他们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父亲爱儿子,儿子也爱父亲,他们坚强地生活着,这令老天落泪。
此外,他们是彼此关爱的一对父子,但儿子却失手给了父亲当头一棒,酿成了悲剧,老天也为词感到伤心地落泪。要分析老天爷泪流的原因,也就是父子在生活的泥沼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苦苦挣扎的意志与真情感动了老天爷泪流。据此作答即可。【19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小说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
时首先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容、结构、主旨,然后从多角度分析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点。情节构思方面常见的技巧,如伏笔、照应、巧合、突转、悬念、铺垫、对比、渲染、烘托、倒叙、插叙、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仰、先扬后抑等。小说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①对举,“一个佝偻的身躯”“一副挺拔的腰
板”“父亲是慈爱的父亲”“儿子是懂事的儿子”“父亲是合格的父亲”“儿子是称职的儿子”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中在写了父亲的行为时,也会相对举出儿子的行为;②倒叙,产生悬念,扣人心弦。文章先把事件较为重要、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展开叙
述。③烘托,“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让黑夜烘托悲剧的色彩。文章的背景是黑夜,突出了不安的环境,形成了凄凉的色彩。④诗化的语言,“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
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使小说充满了抒情色彩等等。可选取一种,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即可。【点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
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五、表达能力训练20.概括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并点评。(寓意不超过45个字)【答案】寓意: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点评:炫耀源于缺憾,铆足了劲炫耀,
大多是因为心里有隐痛。对自己那么重要的东西,今生已无法拥有,或已永远失去,只能通过反复强调自己拥有的东西来掩盖,自欺欺人。痛得越厉害,炫耀得越离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
,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根据图片可知,该漫画主题为:炫耀。有一个人摆出一个夸张、炫耀的姿势,同时他的心里有一个空缺,炫耀越大,空缺也就越大。这个空缺也正是他所炫耀的东西。这幅漫画的寓意就是炫耀什么就缺什么。点评的时候抓住寓意,结合自己
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点评即可。【点睛】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义。答题技巧:①概括主题的方法,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
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描述画面的原则,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2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广为传诵,《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义士”也让人景仰。请你给为“正义”而牺牲的文天祥和“五义士”各写一副挽联。【答案】(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2)深明死生之大义肩负匹
夫之重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上下联字数相等,语意相关,词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本题要求为为“正义”而牺牲的文天祥和“五义士”写挽联,挽联既可表达悼念之情,也可表达赞美、激励之意,但必
须与“正义”有关。为文天祥写挽联,可结合“文天祥”的宁死不屈的一身正气和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心来创作;为“五义士”写挽联,可结合“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精神,不畏生死,肩扛重责的品质来创作。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①_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
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②__________,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③__________,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答案】(1).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
不同颜色(2).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3).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借助补写句子来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补写句子,注意分析整个语段。这段文字属于说明性文字,说明对象是“花青素”,第一处是对后面内容的总括,依据后面在酸性、碱性、中性环境中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不同环
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第二处,后面以牵牛为例,可以知道“有些花的颜色一日数变”;第三处,前面说“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此处是说“花青素随之发生变化”。【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
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
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第一处内容是后面“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中则是紫色”这句话的统领,第二处内容后面说“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这是举例对前面句子的说
明,第三处,后面说“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可知前面是原因。六、写作能力训练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林肯做律师时,有人找林肯为一件诉讼中明显理亏的一方作辩护。林肯回答说:“我不能做。假如我这样做了,那么出庭陈词时,我将不知不觉地高声说:‘林肯,你是个说谎者,
你是个说谎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例文:以正直为原则在生命的风景中,我可见落花翩跹榆柳娉婷,可见流水九曲
绿草茵茵,可闻悠远山谷里黄鹂的清啼……但是,这一切都抵不过岁月,终会不留痕迹地消逝。然而,有一种东西却能突破时间的围堵,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那就是正直——做人的原则,能彰显人性之美的原则。正直是立身之本。江河在走投无路之时仍坚持正直,于是顺流而下,变成了瀑布,为大自然献上了一道奇观美
景。当寒风袭来之时,松柏坚持正直的原则,才使生命在枯荣变换中始终常青。坚持正直,以正直为天平衡量人生,就会拥有无悔人生。林肯的美好名声为什么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因为林肯的一生都保持着正直的品格,从来没有作践过自己的人格,从来不糟蹋自己名誉。
太史公秉持着正直的品质写史,不畏强权胁迫,不为富贵所诱。他不仅写史坚守正直,在做人上也同样坚持正直。在李陵一案上,纵使满朝都对此噤声,他也要为忠臣鸣冤。与其有着同样正直的人还有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他坚持用犀利的笔锋无情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与丑恶。他将
“拿破仑用剑没完成的,我将用笔完成”奉为终生创作的信条。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的《人间喜剧》在历尽千难万阻之后终于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轰动了世界。一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纵使其他方面做到完美,但如果不坚持正直原则,也将声名俱毁。比如蔡京,他书法独步天下,却因品行不好而为世人所诟病,甚至将他的书法也一
并唾弃。比如汪精卫,本是民国的才子、美男子,却卖国投靠日寇,遗臭万年。一个人、一个国家受到尊重往往并非因其能力有多强,而在于其坚守正直的原则。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日趋提升,民富国强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无论面对什么问题,中国均不轻易妥协,一直坚持公平、正义。举个简单的例子,目
前克隆技术越来越成熟,且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国一直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却坚决禁止生殖性克隆。正是中国对社会正义的坚持,不对利益妥协,让中国得到了许多好朋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坚持正直,因为正直的立身之本。【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
重点。审题:材料讲述林肯做律师时坚守正直与正义而拒绝为对方做辩护,以一个简短的故事指出了当今社会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一个人做着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时,他的良心将不停地拷问他的灵魂。久而久之,就会削弱人的力量,或者破坏他所坚守的底线。材料指向“正
直”与“品行”。做正直之人,才能抵御世俗的诱惑,才能使脚下的路越走越宽。所以,考生可以围绕这两个话题进行立意,再结合材料发散思维。写议论文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将自己的主张与见解清晰地呈现出来。参考立意:1、品行是立人之本,以德修身,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登上事业的顶峰;2、
为人正直,心正方能行直;3、人格是心灵的尺度,权力和金钱丈量不出它;4、能保有着高贵与正直,即使在财富地位上没有大收获,内心也是快乐和满足的。参考素材:(1)人格操守是事业上最可靠的资本,多数青年对于这一点缺乏认识。这些年轻人过份地注重技
巧、权谋和诡计,却忽视对正直的品格培养。为什么有许多公司情愿以非常昂贵的代价,去用已死数十年或数百年的人的名字来做公司的名称呢?因为在那些已逝者的名字里面含有正直的品格,代表着信用,使消费者感到可靠。想想有些人的名字,其信用之稳固程度如同直布罗陀的
岩石一样,坚固不移,这就可以明白人格的价值了。(2)有一些青年人明明知道这样的事实,但是他们仍然不将事业的基础建立在正直的品格上,反而建立在技巧、诡计和欺骗上,难道不令人感到奇怪吗?但也有相当多的年轻人并不把事业建立在不可靠和不诚实的基础上,而建立在坚如磐石的正直品格上,
这样,他们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3)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你不但要在自己的职业中做出成绩来,还要在自己的做事过程中建立自己高尚的品格。在你做一个律师、一名医生、一个商人、一个职员、一个农夫、一个议员,或者一个政治家时,你都不要忘记:你是在做一个“人”,要做一个具有正直品格的
人。这样,你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才有重大的意义。(4)每一个人应该感到,在自己的体内有一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力量。这极其宝贵的力量就是一个人的品格,而人应不惜生命来保持他正直的品格。大凡历史上真正的伟大人物,其人格是不会出卖的,不会因金钱、权势、地位等种种诱惑而出卖人格。结构示例:《以正直为原
则》,议论文文体。本文以“正直”为切入点,论述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正文部分先采用正反对比论证,首先列举司马迁、巴尔扎克等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作为正例,再举蔡京、汪精卫作为反例,进而从个人上升到国家层面,使论证层层深入。结尾扣题,总结收束。【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
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
,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
”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