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21 流程图题-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解析版).docx,共(22)页,657.82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a2ae1277fb65ccb1142b6086b383eb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3期)专题21流程图题1.(2022山东威海中考)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KMnO4)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混合加热室中发生物理变化B.氧化室中一定有O2参与反应C.电解室中K2MnO4发生分解反应D.
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OH【答案】C【解析】A、混合加热室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氧化室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且通入空气,因此一定有氧气参与,正确;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反应物不止锰酸钾一种,不是分解反应,错误;
D、氢氧化钾在反应中既能作反应物,又能作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正确。故选:C。2.(2022湖南永州中考)工业上常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其工业流程如图: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溶解度大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D.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能加速NaHCO3的生成【答案】D【解析】A、由NaCl+NH3+CO2+H2O═N
aHCO3↓+NH4Cl,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溶解度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不是只有NH4Cl,还含有氯化钠、碳酸氢钠,故选项说法错误。C、析出晶体是碳酸氢钠,析出晶体后的溶液
为NaHCO3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能加速NaHCO3的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3.(2022北京中考)海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过程如下图。(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2)蒸发池中,水蒸发属于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下列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
号)。A.过滤B.溶解C.蒸发【答案】(1)氯化钠或NaCl(2)物理(3)BAC【解析】(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2)蒸发池中,水蒸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故顺序是:BAC。4.(20
22北京中考)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1)脱水炉中,硼酸发生分解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3BO3ΔB2O3+H2O:__________。(2)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3)酸煮罐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
______________。【答案】(1)33232Δ2HBO3HOBO+(2)置换反应(3)除去硼中的氧化镁【解析】(1)根据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个数不变,生成物中含2个硼原子,故硼酸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反应
物中含6个H,故生成物中也应含6个H,故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故填:33232Δ2HBO3HOBO+;(2)根据流程图可知,还原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硼与镁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硼和氧化镁,反应前镁是单质,氧化硼是化合物,反应后生成的硼是
单质,氧化镁是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填:置换反应;(3)由氧化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硼不与酸反应,则加入酸后可以除去硼中的氧化镁,故填:除去硼中的氧化镁。5.(2022广西梧州中考)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以粗盐水(含少量Ca2+、Mg2+、2-4SO等杂质离
子)为原料生产ClO2,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1)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溶解、________。(2)“精制”中,用下列药品除去杂质离子,请写出一组合理的添加顺序____(填序号)。①Na2CO3②BaCl2③N
aOH(3)“精制”最后应加入适量盐酸,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______(填离子符号)。(4)电解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5)生产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过滤(2
)③②①或②③①或②①③(3)2-3CO、OH-(4)NaCl+3H2O通电NaClO3+3H2↑(5)NaCl【解析】(1)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溶解、过滤,因为过滤可以实现固液分离。(2)①Na2CO3目的是除去过量氯化钡以及Ca2+,所以需要放在氯化钡
之后;②BaCl2目的是除去2-4SO,需在碳酸钠前面添加;③NaOH目的是除去Mg2+,所以顺序无影响;所以“精制”中,合理的添加顺序为③②①或②③①或②①③。(3)“精制”最后应加入适量盐酸,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所以除去的是2-3CO、OH-。(4)电解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次氯酸钠和氢气,对应的方程式为NaCl+3H2O通电NaClO3+3H2↑。(5)生产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氯化钠,因为氯化钠既
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对应化学式为NaCl。6.(2022湖南永州中考)(7分)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CO2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CO2净零排放)。如图是“碳中和”部分
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使全球气候变暖。(2)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能。(3)化学固碳;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
O(NH2)2)]是实现“碳中和”范例之一,其中合成的尿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肥(填“氮”、“磷”或“钾”)。(4)减少CO2排放:氢气是21世纪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AlH3,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
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为了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B.提高煤炭产量,增
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答案】(1)温室;(2)化学;(3)氮;(4)AlH3+3H2O=Al(OH)3↓+3H2↑;(5)ACD。【解析】
(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尿素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氮肥。(4)由题意可知,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H3+3H2O=Al(OH)3↓+3H2↑。(5)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能吸收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故A正确;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正确;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正确。7.(2022湖南株州中考)(6分)某化工公司用硫酸钙(CaSO4)、NH3、H2O、CO2制备化肥硫酸铵[(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气体;2NH3+H2O
+CO2═(NH4)2CO3。请回答下列问题:(1)(NH4)2SO4是一种(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2)第③步的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等。(3)第⑤步的化学方程式为。(4)上述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5)长期施用硫酸铵化肥,会使土壤酸化、
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我们可以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答案】(1)氮肥;(2)烧杯、玻璃棒;(3)CaCO3CaO+CO2↑;(4)二氧化碳;(5)熟石灰。【解析】(1)(NH4)2SO4含有氮元素
,是一种氮肥,故答案为:氮肥;(2)从流程图看出,第③步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因此是过滤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3)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方程
式是:CaCO3CaO+CO2↑;故答案为:CaCO3CaO+CO2↑;(4)在前面的反应中是反应物,后面的反应中是生成物,这样的物质可循环使用,由流程可知CO2是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故答案为:二氧化碳;(5)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
土壤,故长期施用硫酸铵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我们可以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故答案为:熟石灰。8.(2022贵州铜仁中考)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毅然回国,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成功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制备流程如下(1)上述流程中氨气可用氢气和氮气合成,工业上获得氮气的方法______。(2)操作①的名称______。(3)写出反应Ⅰ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写出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答案】(1)分离液态空气法(2)过滤(3)32234HONHNaClCONaHCONHCl++++═(4)()23322CaOHNaCOCaCONaOH+=+【解析
】(1)空气是氮气的廉价来源,则工业上得到氮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2)操作①后得到了固体和溶液,则其名称是过滤;(3)以饱和食盐水、NH3、CO2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反应是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晶体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32234HONHNaClCONaHCONHCl++++═;(4)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方程式是:()23322CaOHNaCOCaCONa
OH+=+。9.(2022辽宁大连中考)化学小组同学在超市看到一款自热暖足贴,商品标签显示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蛭石、氯化钠。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自制暖足贴”项目研究,部分过程如下。【查阅资料】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超级保温
材料,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任务一:自制暖足贴,并将其发热情况与市售暖足贴比较。【进行实验】分别取2勺铁粉和活性炭,加入无纺布袋中(与市售暖足贴所用无纺布相同),滴加少量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暖足贴。在相同环境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
定自制与市售暖足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图像,如图所示。(1)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2)小组同学猜想两种暖足贴发热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除了受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比影响外,还可能与_______的特性有关。任务二:估测市售暖足贴中各成
分的质量。【方案设计】利用市售暖足贴中的全部粉末,设计如下方案。(1)设计步骤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_。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2)根据上述方案,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_________。【反思交流】小组同学发现只有
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要_______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答案】①.温度过高②.持续时间短③.保温材料④.分离出粉末中氯化钠⑤.铜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⑥.固体B、碳酸钙、蛭石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⑦.氧气【解析】任务一:[进行实
验](1)通过图像曲线分析可知,自制暖足贴中铁粉氧化过快导致温度过高,容易烫伤。持续时间短,不利于使用;(2)根据加入物质分析,“自制暖足贴”中未加入蛭石,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超级保温材料,所以推测除了受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比影响外,还可能与保温材料的特性有关;任务二:[方
案设计](1)步骤Ⅰ过滤、Ⅱ蒸发结晶的目的是分离出粉末中氯化钠;粉末加水过滤后,得固体A为铁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再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蛭石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滤后得固体B为铜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2)称量碳酸钙质量,通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的方程式,可求出二氧化碳质量,再通过碳与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可求出碳质量;称量固体B(为铜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质量,由固体B减去碳质量求出铜粉、蛭石的混合物的质量;称量蛭
石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减去铜粉、蛭石的混合物的质量可求出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通过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的方程式,求出铜的质量,最后用固体B的质量减去碳的质量,再减去铜的质量可求出蛭石质量。所以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固体B、碳酸
钙、蛭石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反思交流]只有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要氧气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10.(2022辽宁营口中考)某工厂产生的工业废料中主要含氧化铜和氧化铁,如果不处理,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
染,经过处理后可回收铜和硫酸亚铁(不考虑其它杂质对流程的影响),过程①、过程③所加试剂相同。根据下图所示流程回答问题:(已知:2434()Fe+FeSO=3FeSO)(1)写出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任写其中一个即可);(2)过程②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
____;(3)固体B成分是___________;(4)过程③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5)废料处理除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答案】(1)23242432FeO+3HSOFeSO+()3HO=(或2442CuO
+HSOCuSO+HO=)(2)过滤(3)Fe、Cu或铁、铜(4)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5)废物再利用【解析】(1)工业废料中主要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由于过程①、过程③所加试剂相同,则在氧化铜和氧化铁中加入硫酸,其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在步骤
②中加入铁粉,且已知:Fe+Fe2(SO4)3=3FeSO4,反应后可以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则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3242432FeO+3HSOFeSO+()3HO=或2442CuO+HSOCuSO+HO=。(2)步骤②可以将固液分离,故该操作是过滤。(3
)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分别是Fe+Fe2(SO4)3=3FeSO4,44Fe+CuSOFeSO+Cu=,固体B在加入硫酸后能够生成硫酸亚铁,说明在步骤②中加入了过量的铁,则固体B的组成是铁和铜。(4)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后,铁和硫酸反应而铜不
反应,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故现象为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5)废料处理除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起到废物再利用的作用。11.(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所创立的侯氏联合制碱法,既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又“变废为宝”,降
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联合制碱法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43ΔNHClNH+HCl;②32322Δ2NaHCONaCO+HO+CO(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Na2SO4、MgCl2、CaCl2三种可溶性杂质,工业上常用加入
稍过量的_____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2)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氯化铵属于化肥中的______,不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铵晶体的原因
是______。(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__________。【答案】(1)BaCl2或氯化钡(2)CO2+NH3+NaCl+H2O=NH4Cl+NaHCO3↓(3)①.氮肥②.氯化铵受热易分解(4)二氧化碳或CO2【解析】(1)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氯化钠,则在溶液
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去除杂质硫酸钠;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钠,则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去除杂质氯化镁;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氯化钠,则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去除杂质氯
化钙;(2)根据流程图可知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与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与氯化铵,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反应物还有水,则综合分析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NH3+NaCl+H2O=NH4Cl+NaHCO3↓(3)氯化铵中含有N,则属
于氮肥;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氯化铵受热易分解,蒸发结晶需要加热,故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氯化铵晶体;(4)根据流程图可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与二氧化碳,在步骤II中需要加入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与水能循环利用。12.(202
2山东东营中考)(7分)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为某课题小组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信息】某品牌不同碱的价格试剂NaOHCa(OH)2KOH价格(元/吨)31006707000请分析:(1)海水和母液
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小真同学提出选择母液更好,小组同学一致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步骤Ⅰ中的试剂①最好选择表格中的。(3)步骤Ⅱ由氢氧化镁制得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4)在步骤Ⅳ的反应中能转变成了能。【答案】(1)母液中的氯化镁浓度更高。(2)Ca(OH)2。(3)复分解反应。(4)电;化学【解析】(1)海水和母液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小真同学提出选择母液更好,小组同学一致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母液中的氯化镁浓度更高。故
答案为:母液中的氯化镁浓度更高。(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步骤Ⅰ中的试剂①最好选择表格中的Ca(OH)2,是因为利用该物质价格最低。故答案为:Ca(OH)2。(3)步骤Ⅱ中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4)在步骤Ⅳ的反应中电能转变成了化学能。13.(2022山东日照中考)(7分)铜矿冶炼铜时,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A,现设计以下流程对其进行探究。已知:B为化合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为
单质。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2)用一种无色气体Y代替黑色固体X,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与A反应生成B和C,则Y的化学式为。(3)若③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蓝色溶液D中首先与NaOH发生反应的
物质的化学式为;反应③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2CuO+C2Cu+CO2↑;置换反应;(2)CO;(3)H2SO4;2NaOH+CuSO4=Cu(OH)2↓+Na2SO4。【解析】铜矿冶炼铜时,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A,能与黑色固体X高温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C和无色气体B,B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A是氧化铜,B是碳,C是铜,D是二氧化碳,氧化铜和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D,故D是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反应①是氧化铜和
碳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属于置换反应;(2)用一种无色气体Y代替黑色固体X,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与A反应生成B和C,则Y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3)D是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若③中逐滴加入NaO
H溶液,则蓝色溶液D中首先与NaOH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4;反应③中生成蓝色沉淀F是氢氧化铜,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14.(2022山
东临沂中考)芯片、光导纤维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有者十分重要的作用,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制造光导纤维要用到高纯二氧化硅,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可以分别制备高纯硅和商纯二氧化硅(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硅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居第二位的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SiO+2CSi+2CO高温,其中SiO2发生了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3)反应
②和反应③都属于置换反应。工艺流程Ⅰ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工艺流程Ⅱ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答案】(1)非金属(2)还原(3)①.HCl、Cl2②.4222O2SiClSiOCl++高温【解
析】(1)硅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2)二氧化硅在反应中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3)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物质可循环利用。从流程中气体A和气体B既是原料又是产物可循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粗硅与气体A反应生成SiHCl3,SiHCl3与氢气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i和气体A,所以气体A是化合物,含有氢、氯元素,是HCl。气体B和硅反应生成SiCl4,SiCl4和氧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气体B,所以气体B是单质,含有氯元素,是Cl2。工艺流程Ⅱ中反应③是SiCl4和O2反应生成SiO2
和Cl2,化学方程式为4222O2SiClSiOCl++高温。15.(2022四川广安中考)黄铜(铜锌合金)长期使用会锈蚀,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查阅资料:铜锈可以与稀硫酸反应,其化学方
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回收废黄铜有用成分,调配锌铜比例,可以铸造新的黄铜,变废为宝。其工艺流程图如下:(1)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均有混合物分离的操作,且
方法相同,分离需要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填玻璃仪器名称)(2)化学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与特点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请写出步骤三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3)系列处理二
后获得锌的质量___________原废黄铜中锌的质量。(选填“<”“=”或“>”)(4)黄铜颜色与黄金相似,人称“愚人金”,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选项中不能区别黄铜与黄金的方法是___________。A.用磁铁吸引B.浸入稀盐酸溶液,观察有
无气泡C.在空气中灼烧后观察颜色D.测定密度大小【答案】(1)玻璃棒(2)①.Zn+H2SO4=ZnSO4+H2↑②.置换反应(3)>(4)A【解析】(1)根据流程: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均有混合物分离的操作,得到了固体和液体,都是过滤操作,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及
玻璃棒;(2)步骤一废黄铜与过量稀硫酸反应,铜锈可以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则反应后的溶液A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步骤二溶液A与过量的锌反应,硫酸铜和锌反应产生铜和硫酸锌,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
氢气,则得到固体B中含有铜和锌;步骤三固体B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铜不反应,则是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是:2442HHZnSOZnSO+=+,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
反应;(3)步骤二溶液A与过量的锌反应,则加入了锌,所以系列处理二后获得锌的质量大于原废黄铜中锌的质量,故填:>;(4)A、黄铜与黄金都不被磁铁吸引,不能区分;符合题意;B、金不与盐酸反应,黄铜中的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
和氢气,则可以用盐酸区分;不符合题意;C、金不与氧气反应,黄铜中的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氧化铜,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D、黄铜的密度小于黄金,则可以通过测定密度大小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A。16.(2022山东烟台中考)(7分)我国化学家侯
德榜先生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将碱厂与氨厂联合,既提高效益又减少污染,促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联合制碱法的模拟流程如图一所示。三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二所示。吸氨碳化塔中温度控制在30℃~35℃,其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H3+CO2+H2O+NaCl═NaHCO3+NH4Cl。(1)氨厂
的原料N2来自于空气。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不同。(2)通常状况下,NH3的溶解度远大于CO2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填“NH3”或“CO2”)。(3)加热NaHCO3制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4)结合图二分析,吸氨碳化塔中析出NaHCO3
固体的主要原因是(填序号)。①溶剂质量减少;②NaHCO3难溶于水;③30℃~35℃时,NaCl、NaHCO3、NH4Cl的溶解度相比较,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易达到饱和而析出(5)氨厂生产的NH3
溶于水后得到的氨水可以做肥(填化肥类别)。碱厂与氨厂联合后,用NH4Cl代替氨水做化肥,其优势是(答一点即可)。【答案】(1)沸点;(2)NH3;(3)2NaHCO3Na2CO3+H2O+CO2↑;(4)③;(5)氮;肥效高。【解析】(1)分离液态空
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故答案为:沸点;(2)氨气的溶解度远大于CO2的溶解度,氨气和水形成氨水,呈碱性,因此先通氨气,更容易吸水二氧化碳,故答案为:NH3;(3)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
a2CO3+H2O+CO2↑,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4)吸氨碳化塔中析出NaHCO3固体的主要原因是30℃~35℃时,NaCl、NaHCO3、NH4Cl的溶解度相比较,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易达到饱和而析出,故选:③;(5)氨气和水
反应生成氨水,含有氮元素,因此可以做氮肥,碱厂与氨厂联合后,用NH4Cl代替氨水做化肥,其优势是肥效高等,因为氨水具有挥发性,故答案为:氮;肥效高。17.(2022山东枣庄中考)(5分)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下:注:灼烧后得
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回答下列问题:(1)“灼烧”的主要目的是。(2)“酸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3)“转化”生成气体X的成分为。【答案】(1)将Cu转化为CuO;(
2)CuO+H2SO4=CuSO4+H2O;复分解反应;(3)氢气(或H2)。【解析】(1)铜灼烧生成氧化铜,“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铜转化为氧化铜,故答案为:将Cu转化为CuO;(2)“酸溶”的原理是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
4+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化合物,因此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CuO+H2SO4=CuSO4+H2O;复分解反应;(3)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加入过量的铁屑时,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
和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转化”生成气体X的成分为氢气;故答案为:氢气(或H2)。18.(2022四川内江中考)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提纯工业级粗氧化锌(含有FeO、MnO、NiO等杂质)的流程
如图所示:(已知:在反应①中,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反应⑤中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232ZnOHCO2ZnO+CO+煅烧()______。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此反应,Zn2(OH)2CO3固体应放在______(选填“坩埚”或“蒸发皿”)中高温
加热。(2)反应①中,FeO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3)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反应④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
___。【答案】(1)①.H2O②.坩埚(2)①.2442FeO+HSOFeSOHO=+②.置换(3)①.Mn2+、Fe2+②.硫酸钠或Na2SO4【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锌原子有2个、氢原子有2个、氧原子有5个、碳原子有1个,
反应后锌原子有2个、氧原子有4个、碳原子有1个,则未知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应补充H2O;Zn2(OH)2CO3为固体,应放在坩埚中高温加热。(2)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O+H2SO4=F
eSO4+H2O;反应③中硫酸镍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镍,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反应②后滤渣中为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铁,而滤液中含有硫酸镍,则说明通过反应②将原杂质中FeO、MnO
除去,故除去的离子为Mn2+、Fe2+;反应④为碳酸钠、硫酸锌与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和硫酸钠的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19.(2022湖南娄底中考)(8分)娄底市是湖南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某钢铁厂采用赤铁
矿冶炼钢铁,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请完成下列问题。[查阅资料]Ⅰ.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和SiO2Ⅱ.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SiO2转变为炉渣(主要成分是CaSiO3)和一种氧化物(1)在步骤①中将固体反应物粉碎的目的是。(2)高炉气体中除SO2、
CO外,主要成分还有。(3)在步骤②生成炉渣的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改变,请写出生成炉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在步骤④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使各部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填一种仪器名称)。【答案】(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氮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3)SiO2+CaCO3CaSiO3+CO2↑;(4)玻璃棒。【解析】(1)在步骤①中将固体反应物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空气中的氮气没有参加反应,石灰石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炼铁生成
二氧化碳,部分氧气没有参加反应,因此高炉气体中除SO2、CO外,主要成分还有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等;故答案为:氮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3)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aSiO3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SiO2+CaCO3CaSiO3+CO2↑;故答案为:SiO2+CaC
O3CaSiO3+CO2↑;(4)在步骤④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使各部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玻璃棒的搅拌作用;故答案为:玻璃棒。20.(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20
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讨论的核心物质仍是CO2,如何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对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
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CO2直接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颠覆性、原创性突破。(1)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写一条)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途径有(写一条)。(2)工业上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XCH3OH+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3)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O和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4)“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意义:(写一条)。【答案】(1)呼吸
作用(合理即可);光合作用(合理即可);(2)H2;(3)分解反应;(4)缓解粮食危机(合理即可)。【解析】(1)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化石能源的燃烧等;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途径有光合作用等;故答案为:呼吸作用(合理即可);光
合作用(合理即可);(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由CO2+3XCH3OH+H2O可知,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3X中含有6个氢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H2;故答案为:H2;(3)CO2在一
定条件下生成CO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反应;(4)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直接人工合成淀粉,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粮
食危机、缓解温室效应、节省耕地资源等,故答案为:缓解粮食危机(合理即可)。2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操作1”的名称是。(2)向滤液F中加入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过滤;(2)HCl+NaOH═NaCl+H2O。【解析】(1)“操作1”能将沉淀A与滤液B分离,是过滤操作。(2)滤液F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
、氢氧化钠,向滤液F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22.(2022河北中考)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
捕获过程如图21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态的F俗称为。(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4)D的一种用途是。【答案】(1)干冰(2)CO2+2NaOH==Na2CO3+H2O(3)复分解反应(4)中
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做建筑材料等)【解析】(1)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再结合图形分析所以可知F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俗名干冰。(2)由图可知,反应①为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初中阶段所学吸收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氢氧化
钠溶液,且生成物之一C为一种常见的溶剂,应该是H2O,因此反应①应为CO2+2NaOH==Na2CO3+H2O,物质B应为Na2CO3;(3)由上一问可知,反应①为CO2+2NaOH==Na2CO3+H2O,则物质B为
Na2CO3,反应④为H2O和物质G发生的化合反应,初中阶段物质G应为氧化钙,所以物质D为氢氧化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基本反应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4)氢氧化钙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做建筑材料等)23.(2022湖
南荆州中考)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1)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_____。(2)步骤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4)据此判断,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填元素符号)。【答案】(1)过滤(2)()2424232Al3HSOAlSO+3H+=(3)()32CuNO(4)AlCuAg或
AlCuAg、、【解析】(1)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是将不溶物和溶液分离,故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过滤;(2)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424232Al3HSOAlSO+3H+=;(3)根据题意,步骤Ⅰ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铜和银未反应,滤出后加入硝酸银,铜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
和银,若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是硝酸铜,化学式是:()32CuNO;(4)根据题意可知铝与酸反应,铜和银不反应说明铝最活泼,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说明铜比银活泼,故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铜>银,故填:AlCuAg、、或AlCuAg。的获得更
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