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6.247 M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2)页,6.24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a198f3f33fb80ec855bbd03d3e6eeb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图,a、b、c分别代表甲湖三个不同时期的湖岸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m,n两地的相对高差最大可接近()A.50mB.100mC.120mD.15

0m2.甲湖泊始终是淡水湖的原因最可能是()A.入湖河流盐度较低B.入湖河流补给量大C.有地下河与咸水湖相连D.纬度高,蒸发量少3.若a、b、c是甲湖泊三个不同时期的水面状况,则a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1.D2.C3.A【解析】【1题详解】m和n都是位于相邻两条等高

线间的闭合曲线,取值规则为大于大值,小于小值。m所在闭合曲线取的是400,为相邻等高线中的小值,故350<m<400,n所在闭合曲线取的是450,为相邻等高线中的大值,故450<n<500,由此可计算出两地相对高度为50—150,即最大高差接近150,D正确,ABC错

误;故选D。【2题详解】内陆干旱地区湖泊成为淡水湖必须具有排盐作用,图中临近甲湖泊的咸水湖海拔较低,甲湖泊可能与之有暗河相通,使甲湖泊中盐分随湖水一起流入咸水湖,起到排盐的作用,C正确;河水都含有盐分,只是盐分含量较少,但河水流入内流湖,如果没

有排盐通道的话,湖泊盐度一样会升高,变成咸水湖,A错误;该地位于中亚,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水补给方式主要是冰雪融水,河流径流量较小,入湖水量不会太大,B错误;该地为中亚,气候干旱,晴天多,蒸发旺盛,D错误。故选C。【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水面是最小的,说明该

月份湖泊补给量最小,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当地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补给,温度越低,补给量越小,则a因为1月份的水面情况,A正确,4月、7月和10月都有一定冰雪融水补给,水面较宽阔,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有哪些湖泊盐度的影响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下图为“乌鲁木齐大

气热力作用中的三种辐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4.依次代表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5.该日是()A.夏季晴天B.冬季晴天C.夏季阴天D.冬季阴天【答案】4.C5.C【解析】【4题详解】太阳辐射只在白天存在,图中①②全天候均

有分布,③只有部分时段存在,故③为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A、B错误。地面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收到热量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一部分返还给地面,即大气逆辐射,故地面辐射量大于大气逆辐射,①为地面辐射,②是大气逆辐射,C正确,D错

误,故选C。【5题详解】若只考虑地球运动,太阳辐射存在的起止点即为日出与日落,计算可知,当日昼长不短于15小时,昼长夜短,应为夏季。B、D错误。由图可知,当日,太阳辐射量较小,应为阴雨天气,C正确,A错误,故选C。【点睛】若不考虑天气

、地形等因素影响,一天中从日出开始有太阳辐射,日落之后,太阳辐射消失。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湖面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性环流现象。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的云区北的燕山丘陵之中,面积约180平方千米。下图

示意密云水库研究区某日某时刻(背景天气较稳定)近地面气温与风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时刻最可能是()A.4月16日2:00B.6月16日2:00C.8月16日15:00D.10月16日15:007.观测发现图示时刻水库北侧与南侧的风速存在

较明显的差异,其中风速较大的一侧及其成因是()A.北侧湖风与山风相互叠加B.北侧湖风与谷风相互叠加C.南侧湖风与山风相互叠加D.南侧湖风与谷风相互叠加【答案】6.C7.B【解析】【6题详解】从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密云水库近地面气温高达30℃左右,说明此季节是夏季;从

风向上可以看出此时吹湖风,因此是白天。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7题详解】材料中提到“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城北的燕山丘陵之中”,从图中的200m等高线可知,密云水库以北是燕山丘陵,水库应位于谷底,水库南部海拔低于200m。已知此时为白天,该地

正盛行湖风;从地形上判断,此地也存在山谷风,水库北侧此时为谷风,湖风与谷风相互叠加,使得风力更大。B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下图示意某日部分地区海平

面气压分布。M是一个多分布于60°N附近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其强度和位置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M大气活动中心()①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②与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③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

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M大气活动中心偏强会()A.导致东亚出现暖冬现象B.有利于东亚灾害天气减少C.导致西北季风势力增强D.有利于其南部P海域航海【答案】8.B9.C【解析】【8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M是一个多分布于60°N附近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提示、结合图片和所学

知识可知,M为阿留申低压。一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因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其保留在海洋上,③正确④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盛行西风(暖气流)和极地东风(冷气流)相遇形成的,①正确

;北半球低压中心呈逆时针向内辐合,②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B对,排除ACD。故选B。【9题详解】阿留申低压势力偏强时,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东亚冬季风(西北季风)势力增强,气温偏低,寒

潮等灾害天气增多,AB错,C对;阿留申低压势力增强,气旋活动频繁,其南部P海域易有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不利于航海,D错。故选C。【点睛】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冬季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形成冷高压

,将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将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夏季亚欧大陆低纬度形成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将高压保留在海洋上。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其风向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素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珀斯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珀斯处于一年中降

水量较小的季节时()A.长江口海水盐度较高B.北冰洋航线繁忙C.我国华北土壤盐碱化严重D.我国东北低温冻害严重11.珀斯冬季往往风力更强,其原因是()A.大陆高压强盛,气压梯度力大B.海面狭管效应明显,增大风力C.大

陆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D.盛行西风带北移,海面风力大【答案】10.A11.D【解析】【10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珀斯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故降水量较小的季节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长江海口盐度较高,长江淡水补给较少,A正确;北冰洋冬季温度低,航线

受结冰期影响较大,不利于航行,B错误;华北盐碱化严重主要发生在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强,C错误;东北受低温冻害影响主要发生在春秋季,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由图可知,珀斯为地中海气候,夏季((1

月)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盛行下沉气流,风速较小,A错误;狭管效应和植被摩擦力影响较小,BC错误;冬季(7月)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北风强劲。珀斯位于30°S-40°S且地势平坦开阔,且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风力强劲,D正确。故选D。【

点睛】珀斯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湿润。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的移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右面图1示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图2示意长江与鄱阳

湖相互补给频率年内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及发生的天气现象分别是()A.甲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B.甲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C.乙东部沿海地区台风高发D.乙苏南

地区进入梅雨季节13.7月底8月初,鄱阳湖和长江径流互补频率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压脊退出东部沿海B.副热带高压脊进入东北地区C.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华南地区D.副热带高压脊控制长江流域【答案】12.D13.D【解析】【12题详解】由所学可知,我国

锋面雨带位置一般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之北5~8个纬度处,其走向大致和脊线平行,受其影响,副热带高压脊线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锋面雨带降水丰富。据材料及图分析可知,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此时是4~6月份,鄱阳湖流

域降水多于长江,因此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应位于乙处,A、B错误;东部沿海地区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台风少,C错误。副热带高压脊位于乙处时,鄱阳湖流域降水较多,苏南地区进入梅雨季节,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7月底8月初,副热带高压脊尚未退出东部沿海,A错误;副热带高压脊不会北移到东北地

区,B错误。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华南地区时,鄱阳湖降水较多,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C错误;据图及材料分析可知,7月底8月初,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进入伏旱期,降水量较少,导致鄱阳湖和长江径流互补频率较小,D正确。故选D。【点睛】我国长江流域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会形成长时间的梅雨天气;7

、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形成伏旱天气。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D

.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15.此刻影响西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16.未来我国受该气旋过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是()A.华中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答案】14.B15.

C16.C【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蒙古气旋与周围地区之间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且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活动强于暖锋,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5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乌尔特地区位

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此时为4月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乌尔特地区气候干旱,所以该地气团性质为暖干,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6题详解】我国东北地区距离该气旋较近,且位于其移动路径之上,受其影响较大,C正

确;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距离该气旋较远,受其影响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温带气旋活动时常伴有冷空气的侵袭,降温、风沙、雪、霜冻、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现

象随之而来。从结构上讲,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即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从尺度上讲,温带气旋的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直径从几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径为1000公里。亚速海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其西部有一条名叫阿拉巴特岬的狭长沙坝,亚速海区域属温带大陆

性气候区,秋、冬季节盛行偏北风,风力强劲,多风浪,冬季沿岸有结冰现象。下图为亚速海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试推测顿河入海口泥沙淤积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8.调查发现每年冬季亚速海北部海湾的平均结冰厚度明显大于南部区域

,其主要原因是()①北部海域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易结冰;②南部海域与黑海相连,盐度较高,不易结冰;③北部泥沙淤积导致水浅,易结冰;④北部纬度较高,气温偏低,易结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以下关于阿拉巴特岬沙坝所受的外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浪侵蚀作用;②海浪沉积作用;③河流侵蚀作用;④河流沉积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7.A18.B19.A【解析】【17题详解】顿河流域以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顿河流域的地表积雪融化补给河流,使得顿河在春季的径流量最大,春季地表解冻,土层松散,加

上没有植被覆盖,土层易被侵蚀,导致该季节顿河入海口含沙量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题详解】海域封闭,海水流动性差不是此处易结冰的主要原因,从图中可知,地形西南部有沙坝海域更封闭,①错误。亚速海南部与黑海相连,黑海的盐度大,通过狭窄水道的水体交换,南部海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

,②正确。北部入海河流多,泥沙淤积使得水域更浅,更易结冰,③正确。从图可知,亚速海南部与北部纬度相差不大,因为纬度差异所导致的气温差异很小,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秋冬季节北风强劲,导致风

浪大,海浪携带泥沙在西南侧沉积,在海浪沉积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海浪侵蚀作用,沙坝形成主要是因为海浪沉积作用大于海浪侵蚀作用,①和②正确。由图可知西南海域没有河流注入,所以河流的沉积作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不明显,③和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选A。【点睛】影响结冰期的因素:(1)水温低易结冰。水温低的影响因素: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距陆地近,大陆性强④白昼短或多云,太阳辐射少⑤受寒冷风(包括冬季风,极地东风,冷性下降风等)影响。(2)盐度低易结冰。河流注入,被注入水

体盐度低加上河流排冰易结冰。(3)水体流动性强不易结冰。水域闭塞,流动性弱易结冰。(4)风力:①薄冰时吹大风,使水体流动性增强,不易结冰。②厚冰时吹大风,水体流动性不受影响,风大不易保存热量而使冰层加厚。(5)水少容易结冰。水

域大而广阔,水深则不易结冰。(6)没有地热:地壳活动频繁,多温泉则不易结冰。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由于地域狭小,无法在陆地上找到较大的蓄水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为此,新加坡通过建设滨海堤坝,将滨海湾和外海隔开,雨水汇入海湾,使其中海水逐渐被替

换为淡水,从而缓解了淡水资源短缺。下图示意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完成下面小题。20.从水循环的角度,推测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是()A.地势低平,下渗量小B.雨季短,年降水量小C.气温高,蒸发量大D.河流短小,储水难21.新加坡在海湾处建

设滨海堤坝的主要影响是()A.降低河流泥沙含量B.打破不同纬度热量平衡C.加剧河道弯曲程度D.造成海湾生态环境变化22.滨海堤坝建成后,堤坝外围海域海水主要变化是()A.盐度增大B.密度降低C.温度升高D.潮汐规律改变【

答案】20.D21.D22.A【解析】【2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下渗量小会使地表径流量大,其不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原因,A错误;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B错误;新加坡虽然降水多,但国土面积狭小,无大河,存水条件较差,导致水资源匮乏,而与

蒸发量关系不大,D正确、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在海湾处建设滨海堤坝对降低河流的泥沙含量影响较小,反而会造成泥沙在河口淤积,增加河口泥沙含量,A错误;建设滨海堤坝对于小区域气候影响较大,对不同纬度热量平衡影响较小,B错误;新加坡的河

流由于地形限制,均较为短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滨海堤坝对河道的形态影响较小,C错误;建设滨海堤坝能够阻隔海水与淡水的沟通,造成海湾的生态环境变化,D正确;故选D。【2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滨海堤坝建成后,雨水和河

水被隔绝在堤坝内,堤坝外围海域汇入淡水减少,盐度增大,A正确;堤坝外围海域海水盐度升高,密度也升高,B错误;该措施对海水的温度与潮汐规律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点睛】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

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

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

,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在距今5亿~1亿年前,大西洋扩张运动引发非洲西北部陆地(上覆砂岩和石灰岩)持续断裂,导致地壳底部岩浆上涌,上涌的岩浆使近水平地层发生变形,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穹窿构

造,部分岩浆沿断裂带喷出、溢流至四周形成岩墙。穹窿构造的破碎带被岩浆渗透,后又接受外力作用,不同地层间形成了同心环形状,即著名的“撒哈拉之眼”。下图为“撒哈拉之眼”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形成现今“撒哈拉之眼”形态的主要原因有()A.断裂塌陷冰川侵蚀B.热力

熔蚀风化侵蚀C.地壳张裂流水堆积D.板块挤压断裂下陷24.“撒哈拉之眼”岩墙()A.含有生物化B.岩性差异较大C.成分为碳酸钙D.存在气孔构造【答案】23.B24.D【解析】【23题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撒哈拉之眼”形成之初中间高四周低。由于中部有裂隙分布,岩浆沿裂隙渗入中

部地层,导致中部岩石被熔蚀而产生崩塌下陷,且各组成部分岩石性质不一(沉积岩和岩浆岩相间组成),受风化侵蚀程度不同,形成了现今中间低四周高、呈同心环形状的“撒哈拉之眼”。材料中未涉及冰川作用,且当地位于低纬地

区,少有冰川,排除A;岩浆活动造成岩性差异,受风化侵蚀后形成沙漠之眼,B正确;沙漠之眼位于非洲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流水作用弱,排除C;板块挤压断裂下陷的相关材料未体现,排除D。故选B。24题详解】含有生物化

石的是沉积岩,岩墙属于岩浆岩,排除A;同一类岩石岩性一致,排除B;石灰岩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沉积岩,排除C;“撒哈拉之眼”岩墙为玄武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石表面多气孔,D正确。故选D。【点睛】

背斜向斜的判断:(1)岩石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向下弯曲为向斜;(2)由外向内岩石年代由新到老为背斜,由老到新为向斜。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

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题。25.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该区域()A.海

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B.地壳持续性下降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D.以河流堆积为主26.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A.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D.处于温暖期

,植被覆盖率高27.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A.海底淤泥、海水搬运、沉积B.海底淤泥、风力搬运、沉积C.河流泥沙、流水搬运、沉积D.河流泥沙、风力搬运、沉积【【答案】25.D26.B27.C【解析】【25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如果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则潮间带持续性在改变,牡蛎礁不可能有长时期稳定堆积,不可能产生牡蛎礁,而图中有多条牡蛎礁,说明海岸线不是持续性向海洋推进,A错误;材料

信息表明,礁体Ⅰ-Ⅵ由老到新,表明海岸潮间带是向海洋推进,说明海平面下降,区域以河流堆积为主,D正确;每个牡蛎礁形成需要长时期稳定堆积,说明每一条牡蛎礁形成时期,海平面是稳定不变的,由此推断海平面间歇性下降,可能受地壳间歇性上升导致,B错误;如果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则海

岸线会持续向海洋推进,导致形成牡蛎礁的可能性小,C错误。故选D。【26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水平夹层是因为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而形成的。枯水期水量小,流速慢,河流含沙

量小,河口清澈,有利于牡蛎生长,不利于形成水平夹层,A错误;洪水期水量大,流速快,河流输沙量大,河口混浊,导致牡蛎个体快速窒息死亡,礁体沉积泥沙形成水平夹层,B正确;寒冷期,冰雪融化较少,海水遇冷收缩,海平面可能下降,不可能上升快

,C错误;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功能强,河流泥沙含量小,河口清澈,利于牡蛎生长,不利于水平夹层形成,D错误。故选B。【27题详解】图中显示,泥沙堆积在牡蛎礁体之上,说明这些泥沙是在牡蛎礁体停止生长之后堆积的,说明此时牡蛎礁已经不在

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海岸已经向海洋推进了,因此海水不可能把海底淤泥搬运至此沉积,排除A;风力不可能搬运海底淤泥,排除B;当地河流经常泛滥,泛滥时淹没牡蛎礁体,大量河流泥沙沉积在礁体之上形成泥沙沉积层,C符合题意;河口地

区多湿地,泥沙湿度较大,风力很难搬运河流泥沙沉积,排除D。故选C。【点睛】海岸地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地貌。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进、海

退,导致海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构成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各种海岸地貌。某公司员工乘飞机从杭州(30°N)前往西亚卡塔尔首都多哈(25

°N)出差一周,刚到达时就给家里的儿子发了一条微信消息报平安。儿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该消息是4点收到的。下图为该员工登机牌部分截图(牌上时间为机场所在地使用的区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该员工乘坐的飞机飞行了约()A.4小时B.8小时C

.9小时D.10小时29.根据材料推算多哈所在时区为()A.东三区B.东一区C.西二区D.西六区30.下面是该员工到达多哈后,给儿子发的其中4条微信,不可信的是()A.当时在萧山机场准备起飞时,看到太阳在西北方向的地平

线附近B.晴朗的白天时,太阳辐射强度比杭州大C.出差期间,多哈的昼渐短夜渐长D.出差期间,多哈昼长比杭州更长【答案】28.C29.A30.D【解析】【28题详解】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飞机到达时约为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左右,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21日19时,所以飞机飞行时间约为9小时,C

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29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飞机达到时为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当地时间为6月21日23时,所以北京时间比当地时间早五个小时,多哈所在时区应为东三区,A正确,BCD错误。

所以选A。【30题详解】6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萧山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京时间19点左右,萧山太阳方位应该位于西北方向的地平线附近,A不合题意;多哈纬度较杭州更低,且靠近北回归线,其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杭州,因此晴朗的白天时,多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杭

州大,B不合题意;多哈位于北半球,出差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多哈应该是昼渐短夜渐长,C不合题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因此多哈的昼长比杭州短,D符合题意。所以选D。【点睛】太阳直射点

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二、综合题(共40

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科考队员们于2022年11月5日在中山站(69°S,76°E)附近进行冰雪机场建造工作,作业过程中需要克服南极下降风这一巨大挑战。南极下降风是南极地区常年存在的现象

,其形成与地形地势、气温、重力等因素相关,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南极下降风风力较大,对南极地区生物有明显影响。(1)描述南极下降风的形成过程。(2)推测冰雪机场作业当天南极下降风风力最强时间段(正午、黄昏或凌晨)并简述理由。(3)南极下降风与沿岸海洋生

物数量丰富有密切关系,简述原因【答案】(1)南极地区气温低,空气辐射冷却下沉;极地高压与四周海洋形成气压差,大气由极地高压向四周低压区运动;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冰盖向下滑动。(2)凌晨。南极地区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弱;日出前地面辐射损失热量最多,降温最明显。(3

)下降风离岸风,吹动海水形成离岸流,深层海水上泛,上升流带来营养物质,提供丰富饵料。【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南极下降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风的形成过程、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

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南极下降风的形成与南极大陆的下沉气流有关。由于南极大陆雪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辐射冷却收

缩而变重,密度增大,下沉形成极地高压;极地高压与四周海洋形成气压差,大气由极地高压的。是向四周低压区运动;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中部厚、四周薄,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陆坡地形,空气由冰盖中部向四周海洋流动时,在重力作用下沿冰盖向下滑动。【

小问2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南极下降风的形成与极地高压有关,极地高压主要与空气遇冷收缩下沉有关。南极下降风风力最强的时间段,即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强度最大的时间段,应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由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概

况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知识可知,南极地区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弱;日出前后(凌晨)地面辐射损失热量最多,降温最明显,气温最低,下降风风力最强。【小问3详解】沿岸海洋生物数量丰富,说明生存环境优越,饵料

丰富。由图可知,下降风是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形成离岸流,深层海水上涌进行补充,将深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提供丰富饵料,使得沿岸海洋生物数量丰富。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雾凇指低温时,空气中过冷的水汽在草木等地表物体上凝华形

成的乳白色冰晶。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水汽充足,一旦遇到冬季降温和适度的风速等气象条件,便容易形成雾凇。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戈壁中,若气象条件适宜,也可以形成罕见的“瀚海雾凇”(下图)。下表为不同地区雾凇形成的气象

条件。地区气温(℃)湿度(%)风速(m/s)湿润和半湿润地区-10~-35≥80≤16干旱和半干旱地区-15~-25≥90≤4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冬季唯一有稳定降雪的沙漠,沙漠中北部地区雾凇出现的机会较多,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

)说明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瀚海雾凇”形成条件更为苛刻的理由。(2)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地区冬季出现雾凇几率较多的原因。(3)分析雾凇对沙漠戈壁的生态价值。【答案】(1)干旱区降水稀少,水汽含量有限,但雾凇形成的湿

度(≥90%)要求更高;水汽凝华需要的温度区间(-15℃~-25℃)范围更小,水汽易消散;水汽凝华所需的风速(≤4m/s)较低,干旱区植被稀疏,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小,强劲的风使得水汽易消散,难以附着在植被

上。(2)冬季有稳定降雪,降雪蒸发,水汽较丰富;北部靠近乌伦古湖,冬季西北季风可将来自乌伦古湖的水汽输送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中北部;盆地地形,冬季冷空气集聚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阻止水汽的扩散,有利于水汽凝华。(3)凝华了空气中的水汽,融化后成为当地重要的水源;为浅根性耐旱植物提供水

源,利于植被生长;有效补偿因气温升高引起雪面蒸发而损失的水分,维持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北地区荒漠戈壁中的雾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雾凇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降温、适度的风速等气象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对比,与湿润、半湿润地区相比,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空气中水汽含量有限,且水汽易消散,因此,对于雾凇形成

的湿度(≥90%)要求更高,但对于水汽凝华需要的温度区间(-15℃~-25℃)范围更小;对比湿润半湿润地区,西北干旱区水汽凝华所需的风速(≤4m/s)较低,原因在于干旱区植被稀疏,对风力的削弱作用较弱,强劲的风力会使得水汽消散,难以附着在植被之上。【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山北部

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冬季唯一有稳定降雪的沙漠,沙漠中北部雾凇出现的机会较多。可从雾凇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降温、适度的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该地区冬季有稳定的降雪,空气当中水汽含量较为丰富、结合图中可知,该沙漠中北部地区靠近乌伦古湖,冬季时

西北季风可将乌伦古湖的水汽输送到该沙漠中北部,水汽含量增加;该地为盆地地形,冬季冷空气聚集于此,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阻止水汽扩散,有利于水汽凝华。【小问3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雾凇存在对当地生态平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在于雾凇凝华了空气中的水汽融化后,可以成为当地重要的水源补给;为该地区根

系较浅的耐旱植物提供水源,有利于植被生长;同时补偿了因气温升高而引起雪面蒸发损失的水分,维持了本地区水分平衡,维持了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塞内加尔河是西非一条较大的河

流,发源于几内亚富塔贾隆高原(最高峰卢拉山1537米),流经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以及毛里塔尼亚等国家,注入大西洋。材料二下图为塞内加尔河周边简图及圣路易气温图。(1)简述与夏半年相比,指出圣路易冬半年日温差大小并说明原因。(2)说明塞内加尔河巴克尔以下河段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

特点,并说明原因。(3)推测塞内加尔河河口三角洲的形态,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答案】(1)与夏半年相比,圣路易冬半年的日温差较大。原因:冬半年主要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因此日

温差较大。(2)塞内加尔河巴克尔以下河段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夏汛明显。原因:塞内加尔河巴克尔以下河段流经热带沙漠带,支流少,河流水补给主要来自巴克尔以上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所以此处河流受其影响,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3)三角洲南北延伸

,形态狭长。主导因素:塞内加尔河流动过程中侵蚀地表,搬运碎屑物质/泥沙,在河口地势低平处堆积;受洋流影响,泥沙主要堆积在河口南侧,呈狭长形态。【解析】【分析】本题以塞内加尔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气温的因素、水文特征以及地貌成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

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圣路易的气温图可知,该地冬半年(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的日温差比夏半年(春分日到秋分日)大。结合图示可知圣路易位于15°N附近,纬度位置较低,因此属于热带气候类型,从宏观角

度来看,该地全年气温整体较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天气、大气透明度、正午太阳高度及日照时长、人类活动等因素。要对比该地冬夏半年的日温差,主要从冬夏半年的条件差异入手——冬半年与夏半年该地的天气差异明

显。冬半年主要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因此日温差较大。夏半年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较强,气温较高,因此日温差较小。【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中,径流量主要受气候(降水、蒸发)、流域面积、用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塞内加尔河巴克尔以下河段河流流经沙漠地区,水源少;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巴克尔以上的

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所以塞内加尔河巴克尔以下河段受其影响,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图中塞内加尔河河口三角洲受沿岸洋流影响,三角洲形态南北延伸,呈狭长状态。形成河口三角洲平

原的主要力量源自河流在陆地上流经过程中携带泥沙,搬运至河口地势低平处,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堆积;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在沿岸加那利寒流影响下,在河口以南堆积,塑造了形态狭长的三角洲形态。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下简称弄岗保护区)地处广西西南部,区内保存着世界上少有的面积较大、生态系统最为完整的典型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区内地貌主要为碳酸盐岩发育的峰丛洼地和峰丛谷地,基岩裸露,地形复杂而破碎,最高海拔约700米。该保护区物种丰富,其中最典型的是分别分布在左江两岸的白头叶猴和黑叶猴,二者同根同源,

现在只能隔江相望。随着旅游开发,白头叶猴、黑叶猴、望天树和金丝李等珍稀野生动植物面临潜在威胁,下图示意白头叶猴与黑叶猴的分布范围。(1)对比洼地和山坡,指出雨季容易出现干旱的部位,并说明原因。(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左江两岸白头叶猴和黑叶猴只能隔江相望的原因。(3)请为弄岗保护

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部位:山坡。原因:洼地排水不畅,容易积水,不易出现干旱;山坡土壤浅薄,蓄水少,容易出现干旱。(2)弄岗保护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断裂发育,多裂隙;属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多,左江水位上涨,流水侵蚀作用加剧;随着流水的不断侵蚀,河谷不断加

深变宽,逐渐隔断了白头叶猴和黑叶猴的生物交流。(3)依托自然保护区和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发展生态旅游;鼓励并培训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利用山中资源发展绿色农业;加强与国内国际组织的合作,建设示范性保护区。【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广西西南部的弄

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地质作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

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雨季容易出现干旱,说明当地蓄水条件差,地表水易流失。对比山坡和洼地的地形差异可知,洼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容易积水,雨季时容易形成涝灾,不易出现干旱。相反,山坡地势起伏较大,流速快,蓄

水少,且土层浅薄,蓄水有限,因此山坡在雨季时容易出现干旱。【小问2详解】结合图示可知白头叶猴和黑叶猴分布区中间有左江河谷相隔,由当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可知,弄岗保护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裂隙。河流地貌受气

候条件影响较大,气候条件影响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多,两地中间的左江水位上涨,左江河谷两岸的距离变远;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加剧,河谷不断加深变宽,对两岸的阻碍作用强。因此两岸的白头叶猴和黑叶猴只能隔江相望。【小问3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