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2.627 MB
  • 2024-10-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2)页,2.62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9626ab2b785d0245ebcf49194a3ac2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选考地理独立作业试题卷10月一、单选题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A.0°B.10°NC.10°SD.23.5°N2.在AB区间内()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即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线(纬度23°26′)只有一次直射,排除D;

图中显示,该地两次直射出现在A对应的6月22日前后,且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是一年中的最小值,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A、C,B符合题意。故选B。【2题详解】题意表明,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因此AB区间应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至直

射该地的一段时间。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至直射该地,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均昼长夜短,A正确、C错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先靠近7月初,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此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应减

慢,不是一直在变快,B错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位置,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不是向北移动,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

为30千米。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很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慢。湖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旗杆日影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当旗杆影子朝向正北时,北京时间为12:26,该地经度大约为()A.110°30'EB.113°30'EC.126°30ED.119°30'E

4.下列节气后几天,该地正午旗杆日影变长的是()①立春②立夏③立秋④立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6月8日,该地旗杆日影杆顶在地平面上移动路径示意图为()A.B.C.D.【答案】3.B4.D5.C【解析】【3题详解】当旗杆影子朝向正北时,太阳位于正南,为正午,当地地方时为12:0

0,北京时间为12:26,即120°E地方时为12:26,当地地方时比120°E地方时晚(小)26分钟,依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及东早西晚东大西小原理,计算得知当地在120°E以西,当地经度为113°30′E,

故选B。【4题详解】正午旗杆日影变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湖北在北回归线以北,夏至到冬至之间太阳直射点南移,当地与直射点纬差变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立秋、立冬分别位于秋分、冬至之前一个半月,在夏至到冬至之间,D正确;立春、立夏不在夏至到冬至之间,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6月8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湖北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日影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旗杆日影杆顶日出时在西南、正午时在正北、日落时在东南,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直射点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

°),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立秋也称七月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北京时间2022年8月7日20时28分57秒,我国进入立秋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盐城立秋至秋分期间下列地理景象正确的是()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日落时间越来越晚C.正午旗杆影子越来越短D.室内正午采光

面积越来越大7.下列各组节气中,盐城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谷雨、处暑B.惊蛰、清明C.谷雨、霜降D.大寒、大雪8.下图中最能示意寒露这天高邮(约33°N)太阳视运动的是()A.B.C.D.【答案】6.D7.A8.D【解析】【6题详解】盐城位于北半球

。立秋至秋分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直射点往南移动,因此盐城白昼逐渐变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AB错误;由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正午旗杆影子越来越长,室内正午采光面积越来越大,C错误,D正确。故选D。【7题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当太阳直射点接近同一位置时则

盐城的昼长时间接近,盐城谷雨和处暑时的太阳直射点纬度接近,因此昼长时间最接近,A正确;盐城惊蛰昼短夜长、清明昼长夜短,B错误;盐城谷雨昼长夜短、霜降昼短夜长,C错误;盐城大寒昼长长于大雪,D错误。故选A。【8题详解】寒露这天发生在秋

分日后,太阳直射南半球,高邮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AC图中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故A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寒露发生在秋分日后一个节气,因此可以判断出寒露时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南纬4度,由于高邮的纬度为北纬33度,由此可以判断出寒露当天高邮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3度,

B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每天都是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但随着光线直射纬度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直射哪个半球,太阳就是从东哪个方向升起,西哪个方向落下的,换言之,直射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下图为M地与杭州市(30°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的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9

.M地的纬度是()A.0°B.9°NC.19.5°ND.23.5°N10.PQ期间()A.M地日出时间推迟B.杭州日落接近正西C.M地正午物影渐短D.杭州昼更长夜更短【答案】9.B10.D【解析】【9题详解】图中显示,M地与杭州市(30°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内不变,差值为2

1°,表明在该段时期内,两地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即北侧,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等于两地纬度差值,杭州市的纬度为30°N,则该地纬度应为9°N或51°N。由于51°N一年中任何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杭州相差21°,与题意不符,所以当地纬度为9°N。故选B。【10题详解】PQ期间,两地正午太阳高

度差值减小至0°,表明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且在Q日期时,太阳直射19.5°N,M地和杭州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所以PQ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M地昼长变长,日出时间提前。同时,由于直射点远离9°N,所以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正午物影变长,AC错。随着直射点北移,杭州昼长变长

,日落西北,且日落方位更接近北方,B错。随着直射点北移,杭州昼更长,夜更短,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下图表示某

地(120°E)在某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当太阳处在正南方上空时,正午太阳高度为0°的点是()A.66.5°S,60°WB.76.5°S,120°EC.66.5°N,60°WD.66.5°S,120°E12.下列四幅

图中,能正确示意该地该日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的是()A.B.C.D.【答案】11.C12.B【解析】【分析】【11题详解】该地天中太阳既有从正北照射,也有从正南照射,并且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说明该地处于极昼区内,太阳从正北照射时,太阳高度大,说明该地位于南极圈以南,从正南照射时的

太阳高度为子夜太阳高度,从正北照射时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则可以求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5°S,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正南照射时的太阳高度为

10°,正北照射的太阳高度为37°,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出现极昼的地区,子夜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太阳直射点纬度数值的两倍。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河流

的流向为()A.自西南向东北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向西D.自南向北14.该地所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有()A.沉积作用、褶皱断裂、地壳下降、外力侵蚀B.褶皱断裂、地壳下降、外力侵蚀、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外力侵蚀、褶皱断裂、地壳下降D.沉积作用、地壳下降、

外力侵蚀、褶皱断裂【答案】13.B14.A【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态可知,河流东北侧的阶地较宽,坡度相对较缓,河流西南侧的阶地较陡,说明河流的西南侧侵蚀作用较强,又因为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根据北半球河流流向与

地转偏向力的关系可判断出,该河流应当自西北流向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主要为沉积地层,阶地发育程度较深,还发育有断层。根据地层的特点、断层与河流的关系可知,沉积地层的形成首先经历了沉积作用

,形成沉积岩,而后在褶皱作用下,岩层发生弯折,并产生断裂,为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而河流主要分布在在地堑部分,所以可判断出之后经过地壳的多次下降,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了多级阶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

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生物进化通常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

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被其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可总结为切穿的新,被切穿的老;侵入的新,被侵入的老。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

,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春分日,一架飞机在正午从下图中甲地出发,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到达乙地,发现乙地机场大楼影子朝向正南。完成下面小题。【15.从甲地到达乙地,飞机约飞了()A.6小时B.12小时C.18小时D.24小时16.飞机飞行的距

离约为()A.2200kmB.6600kmC.11100kmD.15500km17.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B.先向北,再向南C.一直向西D.先向南,再向北【答案】15.B16.B17.D【解析】【15题详解】此日为春分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飞机从甲地起飞为当地时间12:00,此时乙地为0:00,到达乙地后也为当地时间12:00,可以判定飞了12小时。故选B。【16题详解】由图中可以判定,甲、乙两地同位于南纬60°的纬线圈上,其最短航线距离沿经线圈过南

极点跨60°,故飞行距离约为60x111km=6660km,B最接近。故选B。【17题详解】由于飞机沿最短航线飞行,具体路线为沿经线过南极点,然后再沿对面经线向北飞行,可判定方向为先向南,再向北。故选D。【点睛】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过地心为大圆)的劣

弧段(“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A.F处可能形成海沟B.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C.E处岩石年龄较F处新D.F处地壳运动较E处活跃19.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

有可能为()A.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答案】18.B19.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图中F处板块向两侧张裂开,位于大洋中,可能形成海岭,A错误;E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大陆板块被抬升,为板块的消亡边界,B正确;E处是板块消亡边

界,岩石年龄较F处老,C错误;F处地壳运动不一定较E处活跃,D错误。答案:B。【19题详解】本题考查板块构造。若该剖面图是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甲板块为西侧是消亡边界,东侧是生长边界的大陆板块,最可能为美洲

板块,D正确,ABC错误。答案:D。【点睛】生长边界——板块张裂的地方可以出现在两种情况:1、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是在大洋中,那么要形成海岭。由于海底洋壳要比陆地陆壳要薄,所以岩浆涌出冷却形成海岭。如大西洋的中间由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形成了一个大洋中脊(海岭)。2、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在

大陆上,那么要形成裂谷。由于陆壳比洋壳要厚所以很少有火山岩浆涌出。如东非大裂谷,由非洲南部的赞比西河口一直延伸到红海地中海,当然也有少量的火山,像乞力马扎罗山。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20.图中()A.①处为背斜成谷B.②处溶蚀作用强C.③物质来自地幔D.④处形成玄武岩21.泥灰岩形成以后,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岩层断裂-沉积-岩浆侵入B.岩层弯曲-岩层断裂-岩浆侵入C.岩浆侵入-沉积-岩层断裂D.岩浆侵

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答案】20.C21.B【解析】【分析】【20题详解】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A错误;②为砂岩,不是石灰岩,溶蚀作用不强,B错误;③为岩浆侵入冷凝后形成的岩浆岩,岩浆来自地幔,C正确;④为岩浆侵入,

没有喷出,形成花岗岩,若喷出地表应形成火山或熔岩高原,D错误。故C正确。【21题详解】由图可知,泥灰岩岩层弯曲变形,岩层断裂,岩浆侵入,B正确;应先沉积形成泥灰岩,沉积发生在泥灰岩形成以前,A、C错误;侵入岩体未断裂,说明断裂在前,侵入在后,D错误。故选B

。【点睛】流水溶蚀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形成的地貌有: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22.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

乙、丙、丁B..乙、丁、丙、甲C.乙、丙、丁、甲D.甲、丙、丁、乙23.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间(中时区)是()A.当日18时B.次日18时C.前一日18时D.当日6时24.有关甲、乙丙、丁四地中,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甲地全年昼夜平分B.乙地位于南极圈以内C.丙地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D.丁地位于北半球【答案】22.D23.C24.C【解析】【22题详解】12月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纬度越高昼夜差距越大可知,甲昼长12小时、乙昼长24小时、丙昼长13小时、丁昼长10小时。甲地昼夜等长,位于

赤道上;乙地极昼,南纬度数较高;丙地夜略短、昼略长,故丙地位于南半球较低纬度;丁地夜长昼短,故丁地位于北半球较低纬度。根据对称性可知,丁地北纬的度数大于丙地南纬的度数。所以四个地点按纬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甲、丙、丁

、乙,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23题详解】根据图示丙地的昼夜分布判断,图示反映丙地日出为北京时间2点。则世界标准时间(中时区)时间较北京时间早8个小时,故计算得前一天的18时,排除ABD;C符合题意,

故选C。【24题详解】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在12月也昼夜平分,12月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A不符合题意;乙地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处在南极圈之内,B不符合题意;丙地处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知,如果丙地存在太阳直射现象,并不能确定丙地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C符

合题意;结合第一题分析,丁地处在北半球,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

夜变短。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8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A.

等于1/2B.大于1/2C.小于1/2D.全球同在一天26.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A.2019年1月6日16时B.2019年1月5日8时C.2019年1月5日16时D.2019年1月6日8时【答案】25.A26.C【解析

】【25题详解】结合材料,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时经线为0°,此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因此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为1/2,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26题详解】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

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9年1月5日16时,C正确

,ABD错误,所以选C。的【点睛】时间的计算步骤(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3)计算地方时:

根据所求的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自己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得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得的地方时地方时差。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27

.断层L两侧的岩石,按成因属于()A.沉积岩B.喷出岩C.侵入岩D.变质岩28.①处岩石最可能是()A.大理岩B.花岗岩C.板岩D.石英岩29.甲、乙、丙、丁四地地貌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背斜成谷B.乙—向斜成山C.丙—沉积平原D.丁—

地垒成山【答案】27.A28.C29.B【解析】27题详解】根据地质剖面图,断层L两侧的岩石是石灰岩和砂岩,砂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28题详解】读图可知,①处岩石为变质岩,正常

位置应位于页岩层之下,最有可能由页岩变质而成;板岩是页岩变质而成,所以为板岩,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A错误;C正确;花岗岩不是变质岩,属于岩浆岩。B错误;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成,D错误;故选C。【29题详解】图中显示,甲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同时甲地岩块相对于两

侧断裂下陷,因此甲处不是背斜谷,A错误;乙地整体上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表形态为山地,因此乙地是向斜成山,B正确;丙地海拔约2000米,不是平原,C错误;丁地附近仅有一处断层,不是地垒构造,D错误;故

选B。【点睛】岩石的成因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1)岩浆岩:岩浆侵入或喷出冷凝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砂岩、页岩、石灰岩等。(3)变质岩: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等属于变质岩。某校中学生赴河北省白石山进行野外实习,某同学在观察

日记中写到:“白石山因岩石呈白色而得名,因大面积的大理岩峰林而著称”,图1是某同学拍摄的白石山景观照片,图2为某小组查询文献后绘制的白石山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某校中学生赴河北省白石山进行野外实习,

某同学在观察日记中写到:“白石山因岩石呈白色而得名,因大面积的大理岩峰林而著称”,图1是某同学拍摄的白石山景观照片,图2为某小组查询文献后绘制的白石山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

下面小题。30.构成白石山峰林的主要岩石类型对应图3中的()A.甲B.乙C.丙D.丁31.该峰林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裂抬升—风化、侵蚀B.沉积作用—断裂抬升—

岩浆喷发—变质作用—风化、侵蚀C.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裂下降—沉积作用—风化、侵蚀D.岩浆侵入—断裂下降—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答案】30.C31.A【解析】【30题详解】由材料“因大面积的大理岩峰林而著称”可知,组成白石山的岩石为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图3中甲可以形成喷出岩,故甲是岩浆

,丁是沉积物形成故丁为沉积岩,乙类型岩石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形成白石山的岩石为变质岩(丙),C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31题详解】组成白石山的岩石为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变质岩主要位于地下,现在以升至地上,故变质岩形成之后

地壳有所抬升,而峰林较为崎岖,说明其又经历了风华侵蚀等外力作用,图中为岩浆侵入,并非喷发,从选项来看,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最合理,A选项最为可能,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

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下表为南京某月三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2日7:0417:2924日7:0317:3126日7:0217:3332.据表格信息推测该月可能为()A.1月B.4月C.7月D.11月33.图示三日,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变化为()

A.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昼变长且昼长于夜B.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昼变长且昼短于夜C.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小,昼变短且昼长于夜D.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小,昼变短且昼短于夜【答案】32.A33.B【解析】【32题详解】读表可知,南京日出时间提前,日落时间推后,昼长变长,且连续三天的昼长时间

均小于12小时,说明昼短夜长,由此推测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可能是1月,A正确;4月、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京昼长夜短,BC错误;1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京昼短夜长,昼变短

,D错误。故选A。【33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三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变长且昼短于夜,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下图示意世界时(0时区区时)

3点时某区域的太阳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在34.M地的地理坐标是()A.(50°S,135°E)B.(20°S,135°E)C.(50°S,135°W)D.(20°S,135°W)35.图示季节()A.北印度

洋洋流顺时针流动B.地球公转速度为年内较慢时段C.泰山日观峰日出东南方向D.美国的昼长时间一定在缩短【答案】34.A35.C【解析】【34题详解】根据图示,同心圆圆心处太阳高度为90度,即太阳直射该地,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M太阳高度为60度,距离直射点相差30度,故M

纬度应为南纬50度或北纬10度,BD错误。材料可知世界时(0时区区时)3点时,该地为正午12时,相差9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原则,该地经度为135°E,A正确,故选A。【35题详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北印度洋洋流为逆时针

,A错误。冬季近一月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为年内较快时段,B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南,泰山日观峰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C正确。昼长时间缩短需要看直射点向南北那个方向运动,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

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二、综合题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年12月22日北京(40°N,116°E)某高校的徐老师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42°N,87.5°W)进行访问交流,图为飞行路

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飞机准点起飞,较原计划提前17分钟到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1)此次飞行时长为____,飞行方向大致是____。(2)飞机降落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

。(3)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其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在图所示的全球经纬网中,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4)A点的经度是_

___,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____方向。【答案】(1)①.13小时35分钟②.先向东北,再向东南(2)①.5/12②.23日6:00(3)①.24°34′②.46°52′③.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④.先变快再变慢(4)①.60°W②.西南【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飞行路

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图”为情境设置试题,涉及时差、经纬网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

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北京所在时区为东八区,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22日16时25分,芝加哥为西六区,比北京时间晚14小时,据此可知,飞机起飞时芝加哥区时为22日2时25分,降落时西六区区时为22日16时,所以飞机飞行时间为13小时3

5分。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飞行方向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小问2详解】飞机降落时西六区区时为16时,即90°W的地方时为16时,地方时为24时的经线与其相差8小时,经度差120°,因此地方时为24

时的经线为30°E,新一天的范围是30°E向东到180°,经度范围为150°,占全球的比例为150°/360°=5/12。飞机降落时西六区区时为22日16时,芝加哥为西六区,比东八区晚14小时,所以飞机降落时,北京时间为23日6时。【小问3详解】飞机降

落当日的日期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42°N的芝加哥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65°26′,因此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90°-65°26′=24°34′。芝加哥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年

变化受太阳直射点移动影响,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一个定值,为46°52′。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在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对应日期是从12月22日到1月22日,经过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1月初的近日

点,因此该时期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小问4详解】由题可知,A点正值日落,在昏线上,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飞机降落时西六区区时为16时,即90°W为16时,所以60°W为18时。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计算可知其经度为15

0°W,结合上题可知,直射点经纬度坐标为(23°26′S,150°W),故位于A(0°,60°W)的西南方。37.结合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北京(40°N)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

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赤道式日晷示意图(右图)。(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等分,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左图为某极点俯视图。(1)左图所示日期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②点的昼长为____。(2)根据右图可以判

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约为____。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为____,左图所示节气过后,请推测故宫日晷正午时晷针影长开始____。(3)描述该节气过后1个月,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答案】(1)①.12月22日前后②.(23°26′S,150°E)③.10小时40分钟(2)①.11点②.50°③

.变长(3)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解析】【分析】本题以日晷和某极点俯视图为材料,涉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左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

针转动,为北极点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23°26′S。按照自转方向经度逐渐递增,图中的150°经线为150°E;150°E经线平分昼半球,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150°E)。图中②位于30°N、

90°E,晨线与70°E经线相交,故30°N纬线圈从70°E向东到150°E属于昼长的一半,故昼长=2×(150°-70°)÷15°/时=10小时40分钟。【小问2详解】读右图可知,此时,晷针影子在巳时和午时之间,午时从11时到13时,因此当地的地方时应为11时。北京的纬度是40°N,

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故晷面与地面的夹角=90°-40°=50°。左图所示节气为冬至日,冬至日时晷针影子在晷盘下面,太阳光线与晷盘夹角最大,因此影子最短,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光线与晷盘的夹角变小

,正午影长变长。【小问3详解】左图所示节气为冬至日,冬至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并向北移动,北京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38.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上看,丁是____,其成谷的理由是____。(2)在甲、乙、丙三地中

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地。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____(南或北)岸侵蚀严重。(3)常见的山地类型,按山的成因有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和侵蚀山等,我国陕西华山属于____、日本富士山属于____。(4)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乙、丙地中

的____地。若要在甲乙丙丁四地选择一处打地下水井,应选在____处。材料一、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国土位于新几内亚岛东部。弗莱河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大的河流,为大洋洲水量最大的河流,河口有三角洲分布。材料二、下图为巴布亚新几内亚。(5)从流水作用角度,叙述弗

莱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答案】(1)①.向斜②.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①.乙②.南(3)①.断块山②.火山(4)①.丙②.甲(5)河流中上游侵蚀作用强,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并通

过流水搬运作用带至河口,受海水顶托作用,河口处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为材料,涉及地质构造和河流沉积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

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其成山的理由是岩层受挤压,两翼物质疏松易受侵蚀,槽部物质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残留下来形成山岭。【小问2详解】乙处为谷地,水在重力作用下,向谷地汇集,因此容易发育河流,而甲和丙两处高于周围,不可能形成河流。假设该河流

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向右,河流的右岸侵蚀严重,自西向东流河流右岸为南岸。【小问3详解】华山是岩层两侧断裂中间上升形成的,属于断块山,日本富士山属于火山。【小问4详解】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丙处,因为这里是背斜构造,背斜岩层的天然拱形,结构

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而甲处为向斜构造,会透水,乙处有断层现象,地壳不稳定,不适合开凿隧道。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因此适合打井。小问5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