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攀枝花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共(8)页,458.86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907f1677de6418b56bb8f5633f76cd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攀枝花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当城际出行存在多种交通方式时,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会存在潜在竞争关系,尤其是长途汽车、高铁和飞机之间相互竞争激烈。图1示意2019年我国居民选择不同出行方式的流量。据此完成1~2题。1.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交通工具是A.高铁、飞机、长途汽车B.长途汽车、高铁、飞机C.飞机、长途汽车、高铁D.长途汽车、飞机、高铁2.城际出行时,长途汽车与高铁的竞争最为激烈,且远超飞机,其原因是①长途汽车比高铁的车票费用低廉②
长途汽车与飞机的出行距离差异大③长途汽车与高铁的交通网络相近④高铁与飞机的出行时间成本较接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然实行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图2示意某工业集中区的“
城中村”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变化。据此完成3~4题。3.该“城中村”居民就业方式的变化是A.农民全部转化为工人B.建筑工人比重不断上升C.体力劳动者比重增加D.从事商业活动人数增加4.2002年后,该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A.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B.城市郊区化的发展
阶段C.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D.“虚假城市化”发展阶段辫状河是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河汊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其特点是多分支、散乱无章、河道迁移频繁且迅速。图3示意我国新疆某河流山前冲积扇上的辫状河发育情况。据此完成5~7题。5.夏季该
辫状河A.径流量不稳定,河水含沙量大B.径流量稳定,河道迁移不明显C.河水上涨,活动河道数量增加D.河水上涨,分支点的数量增加6.观测点H7河段出现了大规模的河汊分散,该河段①河流流速加快②河流流速减慢③沉积物颗粒
较小④沉积物颗粒变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7.区带Ⅲ与其他两个区带相比A.河流流量较大B.地下水埋藏较深C.河流分汊加剧D.沉积物磨圆度高导光通风系统由自然通风系统与光导照明系统两部分组成。自然通风系统利用室内外空气流动产生的不同空
气压力,将自然风吸入室内,排出室内空气,达到通风效果。光导照明系统通过采光罩聚集室外自然光线,经光导管传输到室内,由漫射器完成天然光照明。图4示意导光通风系统及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导光通风系统景观。据此完成8~9题。8.景观
图中通风效果最好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漫射器照明效果最好的时段为地方时A.7~9点B.9~11点C.11~13点D.13~15点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在美国龙卷
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图5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10.美国中部平原在春季,龙卷风高发的形成原因,最不可能是A.春季中低纬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B.春季降水少,空气十分干燥C.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对流频繁强烈D.中部地形平坦,对气流旋转
阻挡弱11.该地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是①风力强,有利于净化空气②龙卷风风力大,可用于风能发电③龙卷风破坏力强,危害巨大④场面壮观,局地性强,不易见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全球酿
酒葡萄主产区多分布于南北纬40°~50°之间。云南德钦地处滇藏交界地带,是香格里拉文化的腹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该地葡萄种植、酿酒虽历史悠久,但葡萄酒产业真正起步不过十余年,至今种植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材料二德钦葡萄基地地处平均海拔2400米的世
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澜沧江冷凉河谷两岸的丘陵、山坡或斜坡上,葡萄具备高达25度的糖分及紫宝石般的颜色;用于葡萄灌溉的水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6000米万年雪山融水,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使得葡萄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更加丰富。材料三(1)分析德
钦县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葡萄产区的原因。(4分)(2)分析德钦葡萄品质优良的原因。(8分)(3)分析德钦葡萄种植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的自然原因。(4分)(4)对促进当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班公湖由三段狭长湖泊组成,属内陆湖泊。该湖大部分在我国西藏阿里境内喀喇昆仑山山麓,湖面平均海拔4400米,湖泊面积约有600多平方千米,东西长约150多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5千米,最窄处仅5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道型裂谷湖。湖水清澈,能见度可深达十
几米,湖水的密度因受湖水的温度、盐度、深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在垂直方向上分层明显。班公湖有许多奇特之处:其一,湖盆形态奇特,湖面一波三折类似“Z”字型;其二,该湖水质奇特,盐度东西方向差异大;其三,生物分布奇特,东部在我国境内,水草丰盛,盛产鱼类,有我国海拔最高的鸟岛,而西部水草不
长,鱼虾不生。材料二图9示意班公湖及附近区域。(1)推测班公湖的形成过程。(6分)(2)比较班公湖东西方向盐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3)分析班公湖湖水密度夏季垂直分层明显的原因。(6分)(4)分析班公湖西部水草不长,鱼虾不生
的原因。(4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绿水村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中国天眼”
位于该地“大窝凼”洼地。图10示意“中国天眼”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景区免费对外开放。(1)说出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4分)(2)分析“中国天眼”景区对游客开放应注意的问题。
(6分)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图11示意地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索尔顿盆地,历史上该盆地多次在湖和干涸盐碱洼地之间转换,1905年人们从科罗拉多河开挖水渠调水灌溉谷地农田,由于工程失误,洪水
流入洼地形成索尔顿湖(图中阴影区域)。20世纪中叶起,索尔顿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湖泊萎缩,成为沙尘暴的源地。(1)分析索尔顿盆地沙尘暴多发的原因。(4分)(2)为提高索尔顿湖的自净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攀枝花市高2021届高三第二次统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
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01~05ABDCA06~10BDDCB11C二、综合题。共4小题(36、37小题必做,43、44小题选做一题),共56分。36.(22分)(1)德钦县纬度相对于其它产区较低;焚风效应明显,热量相对充足;(2分)受冬季风影响小
,葡萄可安全越冬。(2分)(任答两点给4分)(2)海拔高、降水少,光照强;(2分)地形相对闭塞,白天升温快、夜间山地冷空气下沉,降温快,昼夜温差大;(2分)冰雪融水灌溉,水质清澈又包含大量矿物质;(2分)种植较为分散,且紫外线强,病虫害少;(2分)(3)地形南北纵列
,东西阻隔;山高谷深,坡度大;种植用地不足,相对分散。(任答两点给4分)(4)提供政策支持,因地制宜,适度扩大种植规模;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保障葡萄质量;引进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葡萄酒酿造品质;与旅游、电商平台相融合,
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加大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高端品牌)。(任答三点给6分)37.(24分)(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断层发育(岩层断裂下陷);(2分)受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沿断裂破碎带侵蚀切割,形成河谷;(2分)夏季,冰川消融形成的滑
坡、泥石流时常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水位上升,频繁的堰塞,决堤逐渐形成河道型湖泊。(2分)(2)东淡西咸(2分)该湖泊属于内陆湖,水分支出以蒸发为主,盐分易积累,因而盐度较高;(2分)东部有较多河流注入,稀释作用强,盐度低;(2分)湖泊狭长,
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部湖水的交换。(2分)(3)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湖水吸收太阳辐射多,水温升高,密度减小;(2分)夏季有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及雨水汇入,使表层湖水盐度降低,密度减小;(2分)夏季湖泊水位高,深层湖水承受压力增大而密度
增大;(2分)下重上轻不利于湖水对流,垂直分层明显。(2分)(任答三点得6分)(4)班公湖西部盐度大,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2分)加之没有河流注入,营养物质缺乏,饵料不足,所以“水草不长,鱼虾不生”。(2分)43.(选做题10分)(1)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
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2分)安全隐患多。(2分)(2)“中国天眼”作为旅游景点,范围小,环境承载量小,应控制旅客数量;(2分)作为科研基地,必须有安静的环境,严格控制参观人数;(2分)射电望远镜对无线电环境要求高,不能有无线电干扰,游客不得把手机、照相机
等电子设备带入景区。(2分)44.(选做题10分)(1)盆地内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导致水位下降明显,湖床裸露,湖床沙质沉积物为沙尘暴提供沙源;(2分)大风日数多,风沙活动频繁。(2分)(2)合理分配流域内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增加湖泊水量,稀释污染物;(2分)增加从科罗拉多河的调水量,提高水体流动性;(2分)种植水生植物吸附污染物,实现生物净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