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398.255 K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5)页,398.25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7518d848372717ed9643c70efc51ea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遂宁市高中2024届第二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

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

卷(选择题,满分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吸收红光B.都含有镁元素C.都溶于有机溶剂D.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答案】C【解析】【分析】绿叶中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不同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梦ト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

(蓝绿色)、叶绿b(黄绿色)。【详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ト素,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黄素和胡萝ト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B、叶绿素a,叶绿素b含有镁元素,叶黄素,胡萝ト素,不含镁元素,B错

误;C、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ト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C正确;D、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细胞内的片层结构上,D错误。故选C。2.在外界因素的作

用下,动物正常组织干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tRNA的种类不变B.DNA复制方式不变C.细胞表面蛋白不变D.细胞分裂方式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能够无限增殖。【详解】A、癌细胞是基因突

变的结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核DNA改变,但是tRNA的种类不变,A不符合题意;B、癌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DNA复制方式不变,B不符合题意;C、癌细胞膜蛋白发生改变,如糖蛋白减少,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C符合题意;D、癌细胞分裂方式依然是有丝分裂,细胞分裂方式不变,D不符合

题意。故选C。3.关于无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丝分裂是人的红细胞形成的分裂方式B.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的变化C.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D.无丝分裂过程中有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现象【答案】B【解析】

【分析】1、无丝分裂: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2、过程: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3、特点:(1)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2)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3)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详解】A、蛙的红细胞

的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人的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分裂,A错误;B、无丝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但是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B正确;C、在无丝分裂中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故无丝分裂过程中有遗传物质

的复制,C错误;D、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故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的现象,D错误。故选B。4.下列变化会出现在人的宫颈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是()A.间期,DNA的复

制需要解旋酶的参与B.中期,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C.后期,在纺锤丝的牵拉下着丝点分裂D.末期,高尔基体参与了细胞板的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是是指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通过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精确复制成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再均等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

细胞含有同母相同的染色体。【详解】A、在间期,DNA进行复制,首先解旋酶在局部使氢键断裂,将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解开螺旋成为单链,再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利用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DNA的子链,A正

确;B、在中期可以清晰地看到染色体,但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纺锤丝只是牵引染色体均匀地向两极移动,C错误;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动物没有细胞板的形成,D错误

。故选A。5.洋葱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较多的生物细胞更易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B.解离、漂洗和压片都能使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来C.显微观察各时期的先后顺序为后期→间期→末期→中期D.培养温度、

取材时间等均会影响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

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尽量选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少的生物,更容易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因为染色体数目太多不便于计数,A错误;B、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散,而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B错误;C、因为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显微观察时,先找到分裂中期的细胞,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最后找间期细胞,C错误;D、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因此会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取材时间不同,细胞分裂的情况不同,故培

养根尖的温度、取材时间都会影响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D正确。故选D。6.下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B.供给14CO2其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

甲C.光合作用过程中ADP和Pi从B向A处移动D.NADPH产生于A处,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发生的场所,B是叶緑体基质,是暗反应发生的场所,甲是光合作用生成

的糖类物质。【详解】A、类囊体薄膜为光反应发生的场所,其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不需要ATP提供能量,A正确;B、题图中甲表示(CH2O),根据暗反应过程可知,供给14CO2,14CO2与C5反应生成C3,C3被还原产生甲即(CH2O),故放射性出现

的顺序为CO2→C3→甲,B正确;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合成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产生ADP和Pi,所以ADP和Pi从B向A处移动,C正确;D、NADPH产生于A处即光反应阶段,在B处即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D正确。故选A。7.关于细胞生

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无限增殖B.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会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C.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的衰老D.被新冠病毒入侵的人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严格

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是一种程序性死亡。2、体内产生的自由基是导致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详解】A、由于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A错误;B、干细胞分化过程

中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产生不同种类的RNA和蛋白质,B正确;C、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胞衰老,所以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的衰老,C正确;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

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D证确。故选A。8.下列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明确空气的组成之后,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B.已知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前提下,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C.依靠同位素标记技术,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

产生的氧气来自水D.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是恩格尔曼选择好氧型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的依据【答案】B【解析】【分析】普利斯特利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鼠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浑浊的空气;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

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卡尔文循环。【详解】A、明确空气的组成之后,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

体是氧气,A正确;B、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B错误;C、依靠同位素标记技术,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C正确;D、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是恩格尔曼选择好氧型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的依据,D正确。故选B。9.在探

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扩

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答案】D【解析】【分析】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可采用琼脂块、NaOH、酚酞作实验材料,观察NaOH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

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y表示细胞大小,x表示细胞运输物质的量,故该实验的

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y/x,A错误;B、从实验的结果来说,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B错误;C、NaOH扩散的体积为y3-(y-2x)3,C错误;D、从实验的结果来说,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

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D正确。故选D。10.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母本去雄应该在豌豆开花后进行B.测交实验能检测出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C.孟德尔根据豌豆的表现型来判断其是否纯合D.孟德尔作出了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答案】B【

解析】【分析】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推出预测的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可以认为假说是错误的。【详解】A、对母本去雄应该在豌豆开花前进行,A错误;B、测交实验能检测

出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B正确;C、孟德尔无法根据豌豆的表现型来判断其是否纯合,C错误;D、孟德尔没有作出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D错误。故选B。11.关于模型、模拟实验及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需要准备6

种不同形状的纸片B.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了生物体内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用3种不同的颜色的橡皮泥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

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基

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

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需要准备6种不同形状的制片,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A、C、G、T四种碱基,A正确;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不同彩球代表基因型不同的雌雄配子,甲、乙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B正确;C、“性状分离比的

模拟实验”中不同彩球代表雌雄配子,因此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了生物体内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D、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中,若要用橡皮泥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则需要2种不同的颜色,一种颜色代表来自母方,另一种颜色

代表来自父方,D错误。故选D。12.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若子一代中的所有番茄自交,子二代中黄果番茄所占的比例是()A.1/4B.1/3C.2/

3D.3/8【答案】D【解析】的【分析】根据题意“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可知: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假如控制红果性状的基因是R,控制黄果性状的基因是r,则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是RR、Rr,黄果番茄的基因型是rr。【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红果

为显性性状,由于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说明亲本基因型为Rr,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4RR,2/4Rr,1/4rr,所以若子一代中的所有番茄自交,子二代中黄果番茄的比例是1/8+1/4=3/8,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

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B.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C.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D.“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为高茎

:矮茎=1:1”属于演绎内容【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一演绎推理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这两组豌豆遗传

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③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

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做出的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

;B、孟德尔用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为高茎:矮茎=1:1,这个测交实验,是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的检验,B正确;C、孟徳尔通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

题,C正确;D、孟德尔的实验验证过程,即用测交实验验证F1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故“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为高茎:矮茎=1:1”属于实验验证,D错误。故选D。14.下列有关遗传图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的过程,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③过程也

是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的必要条件C.Aa的植物体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雌雄配子D.子代中,Aa个体在显性个体中所占比例为2/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Aa的自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是AA:Aa:aa=1:2:1。在实

验过程中,①②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③为受精作用。【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图中①②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在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能体现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A正确;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③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为受精

作用,是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的必要条件之一,B正确;C、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配子A:配子a=1:1,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数目,C错误;D、子代中,Aa个体在显性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2/3,AA占

1/3,D正确。故选C。15.剪秋罗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

确的是()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C.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l:0:l:0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l:l:l【答案】C的【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合子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XB、Xb;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Xb、Y,由于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

致死,所以只有含有Y的花粉能参与受精。杂合子宽叶雌株(XBXb)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B:Xb=1:1,窄叶雄株(XbY)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即Y.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BY:XbY=1:1,所以后代的表

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16.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A.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B初级精母细胞联会时期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D.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

分裂间期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精原细胞都只含有1个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1个Y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Y

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含有2个Y染色体。【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此时期肯定含有2条Y染色体,A正确;B、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只含有1条Y染色体,B错误;C、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只含

有1条Y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粒)分裂,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也可能不含Y染色体,D错误。故选A。17.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

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

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B、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故选B。【点睛】要注意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

,但不联会配对;虽然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18.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②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③对F1

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上面三个叙述中()A.①为假说,②为推论,③为实验B.①为观察,②为假说,③为推论C.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实验D.①为推论,②为假说,③为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假说演绎法

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通过验证假设→获取结论。【详解】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的位置时采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根据现象提出问题是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做出

的假设是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然后利用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设,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19.下列关于果蝇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B.常染色

体与性别决定无关C.常染色体也存在于性细胞中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答案】D【解析】【分析】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

色体是XX。【详解】A、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A正确;B、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和性别决定无关称为常染色体,B正确;CD、对人来说,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在人的

体细胞中也有性染色体,如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女性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染色体组成。20.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遗传病是红绿色盲,则儿子一

定是携带者B.若该遗传病是红绿色盲,则母亲一定是携带者C.若该遗传病是白化病,则儿子只能为显性纯合子D.若该遗传病是白化病,则女儿婚后所得子女一定是患者【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该遗传系谱图可知,该遗传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

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若该遗传病是红绿色盲,则正常儿子一定不会是携带者,A错误;B、若该遗传病是红绿色盲,女儿的致病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则母亲一定是携带者,B正确;C、若该遗传病是白化病,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儿子只能为杂合子,C错误;D、若该遗传病是白化病,则女儿婚后所得子女一定有致病基因,但不一定是患者,D错误。故选B。21.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温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此属于无关变量B.噬菌体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

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减弱C.子代噬菌体的DNA双链不可能均被标记上32PD.本实验证明了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

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因为噬菌体较轻,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实验中温度属于无关变量,通过影响有关酶的活性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A项

错误;用32P标记的是大肠杆菌DNA,若保温时间过短,在大肠杆菌内增殖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减弱,B项正确;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从第二代起,会出现DNA双链均被标记上32P的子代噬菌体

,C项错误;若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需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所以本实验不能证明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为情境进行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①熟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过程;②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做出分析判断。22.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

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

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

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23.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的A与T含量越多,DNA分子热稳定性越高B.DN

A分子中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C.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D.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答案】C【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

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A与T之间有2个氢键,而C与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DNA分子

中的C和G含量越多,DNA分子热稳定性越高,A错误;B、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B错误;C、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C正确;D

、DNA分子中的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D错误。故选C。2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核DNA的复制与转录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A.场所相同B.原料相同C.产物相同D.碱基配对方式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是以亲代DNA的两条链

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存在于DNA分布的区域。【详解】A、核DNA的复制与转录的场所相同,A正确;B、DNA的复制与转录的原料不同,前者是脱氧核苷酸,后者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C、产物不同,前者是DNA,后者是RNA,C

错误;D、核DNA的复制与转录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是A-T、T-A、后者是A-U、T-A、C-G、G-C,配对,D错误。故选A。25.密码子的简并性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是()A.增强容错性且保证翻译速度B.简并的密码子

对应相同的反密码子C.使少量的基因控制合成大量的蛋白质D.使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多聚核糖体的意义是使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密码子简并性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是增强容错性,当转录形成的mRNA上某

个密码子出现差错时,其对应的氨基酸可能不变,保正翻译的速度。【详解】A、密码子简并性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是增强容错性,当转录形成的mRNA上某个密码子出现差错时,其对应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同时也可保证翻译速度,A正确;B、简并的密码子不一样,对应不相同的反密码子,B

错误;C、使少量的基因控制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不是密码子的简并性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C错误;D、多聚核糖体的意义是使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这不是密码子简并性的意义,D错误。故选A。26.如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链

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

,图中①为DNA模板链;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③为RNA聚合酶,该过程需要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此外还需要能量。【详解】由于转录时以①链为模板形成mRNA,所以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U

互补配对,A错误;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所以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B正确;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合成,C错误;转录完成后,②mRNA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无需穿膜运输,D错误。27.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

是()A.都能控制酶的合成B.都位于染色体上C.都只在细胞内表达D.都含有遗传密码【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详解】A、基因不都能控制酶的合成,有些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A错误;B、基因不都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含有基因,如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B错误;C、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在细胞中完成,因此基因都只在细胞内表达,C正确;D、遗传密码位于

信使RNA上,D错误。故选C。【点睛】28.如图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到多种tRNA转运B.图中tRNA中②为结合氨基酸的部位C.③遵循A—T、C—G互补配对原则D.④可以是肽链延长的终止信号【答案】A【解析】【分析】tR

NA为三叶草结构,可以转运氨基酸,tRNA有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上密码子配对,转运对应的氨基酸。【详解】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到多种tRNA转运,A正确;B、图中tRNA中①为结合氨基酸的部位,B错误;C

、③遵循A—U、C—G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D、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氨基酸和tRNA,D错误。故选A。29.某植物的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相邻的基因M和R,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片段

中存在8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两基因均以b链为模板转录产生mRNAC.两基因的表达都离不开mRNA、rRNA、tRNA的参与D.减数分裂时a和b链将随等位基因的分离而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

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为AUG,可推知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而基因R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详解】A、图示片段为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相邻的基因,因此存在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B、M基因和R基因所

编码的各自蛋白质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而基因R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B错误;C、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在翻译过程中系统三种RNA,即mRNA、rRNA、tRNA的参与,因此两基

因的表达都离不开mRNA、rRNA、tRNA的参与,C正确;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不是随着a、b链的分开而分离,D错误。故选C。【点睛】30.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生物学事实的不断深入研

究。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发展史的是()A.不知道DNA分子的结构就无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不知道减数分裂过程就无法认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不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就不能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D.不知道基因如何控制生物性状就无法认识基因的本质【答案】B【解析】【分析】1、孟德

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详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是不知道DNA分子的结构,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因此不知道减数分裂过程就无法

认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孟德尔不知道减数分裂过程,不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仍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C的错误;D、先认识基因的本质,再认识基因如何控制生物性状,D错误。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

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31.请结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反应产物中(1)___能用于暗反应过程C3的还原。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若使光(2)___,则短时间内C3含量减少。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下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其中BC段与DE段下降原因不同,BC段下降的原因是(3)______合理施用化肥会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

产量,其机制之一是其中的氮元素能(4)___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5)______;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蓝绿色的色素位于从上往下第(6)______个条带。【答案】①.ATP和NADPH(或[H])②.增强③.气温太高,叶片上部分气孔关

闭,叶绿体所需的CO2供应不足,导致暗反应降低④.促进光合色素和相关酶的合成⑤.防止色素破坏⑥.三【解析】【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

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不同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梦ト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b(黄绿色)。2、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产生NADP

H与O2,以及ATP的形成;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被C5固定形成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C3被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1)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O2,以及ATP

的形成,故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并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2)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弱,短时间内不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因此,短时间内C3含量增加,C5含量减少。(3)如图表示

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BC段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原因是气温太高,叶片上部分气孔关闭,叶绿体所需的CO2供应不足,直接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降低。(4)由于绿素和光合作用所需酶的合成都需要无机盐(如氮元素)作为原料,因此合

理施肥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其中的氮元素能促进光合色素和相关酶的合成。(5)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叶绿素)被破坏。(6)分离色素得到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

下依次是胡梦ト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b(黄绿色),故蓝绿色的色素位于从上往下第三条色素带。32.下列是染色体数目为4的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有关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L~S段表示_____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乙中a细胞对

应图甲中的时期有______段;(2)图乙中d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与c细胞分裂特点相比,b细胞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__;(3)在图甲中,如果将A点时的全部核DNA用同位素(15N)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没有用

同位素标记,则在K~L段细胞中可检测到含有15N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答案】(1)①.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②.C~D、O~P(或O~Q或P~Q)(2)①.精细胞或极体②.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成对排列(3)0~2【解析】【分析】图甲中的A~L表示

核DNA含量的变化,A~E是有丝分裂核DNA含量的变化,F~L是减数分裂核DNA含量的变化,L~S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小问1详解】图甲中L~S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L~N表示受精作用,N~S表示有丝分裂。图乙中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中的C~D、O~P(或O~Q或P~Q)。【小问2详解】图乙中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

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d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b细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

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与c细胞分裂特点相比,b细胞的染色体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成对排列。【小问3详解】在图甲中,如果将A点时的全部核DNA用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没有同位素标记,A-L段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

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该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精原(或卵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均是一条链含15N,一条链不含15N。精原(或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经染色体复制,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都是一条染色单体含1

5N,一条染色单体不含15N。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细胞中的2条染色体,都是一条染色单体含15N,一条染色单体不含15N。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4条染色体中,两个染色体含15N,两个不含15N,这两个含15N的染色体可能同时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也可能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因此在K~L段细胞中可检测到含有15N的染色体数目为0~2。33.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1)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______。(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设计思路是______。(3)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的遗

传物质是DNA,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通过搅拌离心后发现35S主要分布在______中。(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进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的本质是______。(5)下图甲是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图

甲中基因1是通过控制______直接控制人的性状的。若基因2不能表达,则人会患白化病,为什么?______。【答案】(1)基因在染色体上(2)直接分离S型细菌DNA、蛋白质、多糖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3)上清液(4)①.碱基对排列顺序②.具有遗传效应的DN

A片段(5)①.蛋白质的结构②.基因2不能表达,人体会缺乏酪氨酸酶,酪氨酸不能形成黑色素,导致白化病【解析】【分析】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

实验证明DNA是的遗传物质。4、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小问1详解】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

-演绎法证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加了DNA的那一组的培养皿上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其他组都只有S型细菌,从而证明了肺

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小问3详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是: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用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此细菌

体内,因此搅拌离心后发现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小问4详解】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进而科学家们发现DNA分子上的一些片段具有遗传效应,能控制生物的相关性状,因而得出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的结论。【小问5详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①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分析图表,基因1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来控制红细胞的类型,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2通过控

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黑色素能否合成,属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果基因2不能表达,人体会缺乏酪氨酸酶,酪氨酸不能形成黑色素,则会导致白化病。34.已知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有正常眼和粗糙眼、长翅和残翅等

多种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是______(答两点)。(2)某科学家发现一只纯种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由正常眼突变成为粗糙眼,则显性性状是______,用上述果蝇与正常眼果蝇杂

交,F1雌雄果蝇中均有正常眼,也有粗糙眼,据此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3)已知果蝇的长翅、残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设计实验探究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注:纯种雌、雄果蝇长翅、残翅若干)实验思路: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______,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______,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1)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快;产生子代多,容易统计;(2)①.粗糙眼②

.不能(3)①.取长翅的雌雄果蝇与残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长翅♀×残翅♂,残翅♀×长翅♂),观察后代的表型②.正、反交后代表型一致③.正、反交后代表型不一致【解析】【分析】1、设控制眼型的基因为A、a,纯种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由正常眼突变成为粗糙眼,若正常眼是显性性状,

则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后性状不改变;若正常眼是隐性性状,如aa,则突变后基因型为Aa,表现型会改变即表现为粗糙眼。2、利用正反交,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从而可以判断基因的位置。【小问1详解】果蝇是良好的遗传学材料,是因为果蝇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生长周期较短,繁殖速度快

;产生的子代多,便于统计和分析;果蝇体内的染色体数量少。【小问2详解】设控制眼型的基因为A、a,纯种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由正常眼突变成为粗糙眼,若正常眼是显性性状,则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

突变后性状不改变;若正常眼是隐性性状,如aa,则突变后基因型为Aa,表现型会改变即表现为粗糙眼,即说明粗糙眼是显性性状。【小问3详解】已知果蝇的长翅、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由于显隐性未知,需要进行正反交,即取长翅的雌雄果蝇与残翅的雌雄果蝇,

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正、反交(BB×bb与bb×BB)后代性状表现一致,说明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XBXB×XbY与XbXb×XBY)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说明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