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PDF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841.526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pdf,共(20)页,841.52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749e4cd8a067e54d40ff19bbf99e2b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年10月高三年级校考语文试卷使用时间:2022年10月4—5日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引发了学界的长期

争论:良渚文化能不能作为中国文明的代表?有学者认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一直由先进的中原地区引领。这是因为中原地区地处核心位置,被周边地区尊奉为“中国”。而“最初的中国”呼声较高的竞争者,包括夏王朝时代以洛阳游计

品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尧统治时代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分布于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只是处于被引领的地位。也有学者依据“仰韶古国”的发展模式,总结出中国早期文明看重王权、军权而排斥神权的特征。他们认为这样的社会

发展模式更加务实,通过祖先崇拜维系的社会群体也更加稳定,这才能成为三代文明之开端。而良渚社会虽然王权、军权和神权并重但仍以神权为主,无节制地将社会财富大量挥霍于非生产性的宗教祭祀上,掏空了社会机体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使社会失去进一步

发展的动力,这种模式必然失败。另有学者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主导。距今6000年至5300年期间,各地区独立奋进,在自身传统基础上发生“裂变”,都达到过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出现众多古国;在独立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也因密切交流和“撞击”,形成了

一个“最初的中国”。这个“中国”并非占据“天下之中”的某个高级文明体,而是覆盖“九州”范围的文化共同体。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关系正需在此视角下认识。从良渚文化遗址看,当时的古城融合各地区优势,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

:兴建了中国史前时代第一个都邑;首次完成大规模水利系统的建设;对农产品大量控制,拥有“国营”农场;社会上层对大规模手工业生产进行管理,在古城内及周围区域发现了玉器、石器等作坊;完成了萨满式宗教的系统化,使之成为

疑聚和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制度化的王权和军权已形成。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表明学界对其文明发展水平的认可。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摘编自李新伟《良渚文化和“最初的中国”》)材料二:读懂良渚,首先要读懂良渚玉器。在良渚文化中,那些镌

刻在玉制礼器上的标识,承载着礼制规范的意义。世界上早期的古代国家,政权和信仰无不结为一体。良渚先民将玉看作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稀有的矿物,因此用玉来祭祀神灵,表现王权。而在长江下游地区,从良渚文化的多个遗址出土的多件玉器、

象牙器、漆器甚至陶器上,我们都看到了相同的“神徽”,意味着先民有统一的信仰崇拜。良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陕西榆林神木石峁古城出土过被切成片的玉琮,在广东石硖文化的遗址中也有玉踪出土,而在更

晚的商代殷墟和金沙遗址都有仿良渚的玉琮被发现。由此可见,随着良渚玉器的广泛传播,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良渚古城遗址,不仅是浙江的文化印记,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和文明圣火。我们从良渚文化的传承中,也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摘编自陆遥《美丽良渚探源中华》)材料

三: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一年来,已有150余万人次参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是超大超复杂型考古土遗址,如何保护是重大课题。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依靠数字赋能,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遗址公园围绕保护管理全域化、信息化、集成化的要求,织密“日

常巡查十科技预警”的保护网,实现5G信号全覆盖。良渚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互办展览。为期3个月的良渚文明故宫特展,汇集260件(组)良渚玉器以及商周、汉代等仿良渚风格玉器,接待国内外观众50余万人次。同时,良渚文化“云展览”“夜游博物院”等活动陆续推出,累计在线吸引观众上亿人次。此外,考古

工作者每年将选一到两个遗址点进行精细化解剖发掘,供游客参观。良渚实验考古作坊,也将成为游客体验场所。眼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在继续提升、扩建,良渚博物院将有一条长长的“良渚文化艺术走廊”,把遗址公园和博物院“串”起来,游客可以一路走,

一路感受品味。良渚古城遗址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力推动遗产地的乡村振兴、生活富美,也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涵和创新因子。(摘编自江南《良渚文化有声有色》)1.下列对于“最初的中国”理解与材料内容不符的一项

是()(3分)A.一些学者认为地处核心位置的中原地区一直被周边地区尊奉为“中国”,引领着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B.一些学者认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和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是“最初的中国”的两个中心。C.一些学者认

为良渚社会以尊奉神权为主,在宗教祭祀上耗费大量社会财富,这种社会模式不可能是中国文明的开端。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D.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史前各地区都曾达到过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出现众多古国,相互碰撞交流形成“最初的中国”。2.根据出土的良渚玉器来分析,下列结论有误的一项是()(3

分)A.玉器作坊的发现,表明社会上层对大规模手工业生产的管理已有相当水平。B.镌刻在玉制礼器上的标识,意味着先民相较于神权更注重的是礼制规范。C.良渚文化多个遗址出土的玉器中有相同的“神徽”,说明先民有统一的信仰崇拜。D.陕西、广东等地古城遗址出土的玉琮

,证明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3.市民为良渚文化遗产保护献计献策,下列建议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开办良渚玉器展,并进行线上同步直播。B.提供双语讲解器,提升博物院接待水平。C.创立考古科普周,给游客提供发掘机会。D.打造“云博物

院”,让参观者多方位体验。4.结合材料来看,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有哪些意义?(4分)5.如果你支持“良渚文化能代表中国文明”这一观点,请依据材料陈述理由。(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奖状杜秋平到西部贫困的山区后,我的脾气变得越发的坏了。其实早先我已经意识到这里条件的恶劣了,但未曾想到竟是如此之差。要不是来西部支教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有许多优惠政策,我想我是不会来的。总算热过了多

半年的时间,再没多久就可以回去了,离开这里的艰难与困苦。寒风吹着四面透风的破旧教室,我的心冰凉冰凉的;但是看到学生们天真的小脸、单薄的农衫、带着冻疮的手指,我的心突然有些愧疚。我是有些对不起他们的,他们是多么希望我能多呆些时间,甚至希望我能长久地留下来。可我呢,却一直想着回到大

城市去。我鼻子酸酸的。我想起夏日里学生们给我带来家里舍不得吃的瓜果,他们真诚地捧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老师,你吃你吃嘛。我想起冬日里他们还用带着冻疮的小手捧起我的大手给我往手上哈暖气,把温暖一直送到我的心里。可我终究没有太高的觉悟,我还是盼着回去。我强打着精神

,继续一日日给孩子们上课,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去的日程。学生们都很听话,特别是那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事实上这里多半是贫困的学生。学生们成绩还不错,他们也很上进,每每考试,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获得奖状。是的,奖

状,他们拿回家后会得到父母的夸奖,把奖状小心翼翼地、庄重地贴在墙上,这就是全家的荣誉啊。虽然学校连奖品都买不起,但小小的、单薄的一张奖状就足以让他们感觉无上的光荣。小强子得到过奖状,他高兴地跳过;小霞也得到过,她高兴得连流出的鼻涕也忘了擦。小娜得到的最多,她有一双天真而智慧的眼睛

:不怎么爱说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话,笑得也很少,但领到奖状的那刻她总是微笑着的,冲着我微笑。我组织完考试,决定过几天就离开。学生们提前知道我要离开的消息,都显得闷闷不乐,他们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我,轻轻牵着我的衣角嘟囔着小嘴舍不得离开我。上完最后一节课,

我认真注视着每个学生,希望能记住他们每张可爱的面孔。可是我却发现小娜没有来。我一下子心里怪怪的,紧接着是焦虑和担忧,莫不是山路艰难出什么事了?今天连学校的领导都在教室里,村民也拥挤在窗子外面。他们都不希望我离开,但今天他们又是诚心来为我送行的。我的脸开始有

些涨红,应该是羞愧。你看,连小娜都不愿意来给我送行了。我正疑惑间,校长已经走到我的面前,他手里捧着一张很大的鲜红的奖状:“杜老师,你看,你要走。我们也没什么好送的,这张奖状是我们送给您的。感谢您给我们山区做出的贡献!”老校长面带皱纹的脸上写满真诚。我

深深向他们鞠了一躬,眼里止不住落下泪来。我手捧奖状,看着上面“支教模范”的字样,又一阵愧疚之情涌上来。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我于是问校长,小娜为啥没来啊?校长居然说小娜可能以后不来上学了。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再念下去了。我的心被重重地一击——这么刻苦、学习又

很好的学生怎么能不上学呢!我必须在我离开前去趟小娜家,劝说他的父母,再穷也得让孩子上学呀。我望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决意要去看看小娜。走了个把小时的山路才赶到小娜家。真难以想象,她每天那么早就可以赶到学校

。我擦擦脸上的汗,刚要敲门,里面的吵闹声早已传出来,小娜哭喊的声音也传出来。父母一定在打她。我急忙推开门,她母亲正一手拿着木棒,一手拉着小娜。我急忙跑过去夺过木棒,把小娜搅在怀里。“别打了,小娜学习很用功,为什么不让她上学,还要打她!”我气愤地瞪着她母亲。“是杜老师啊,你不知道,她这娃以前学习还用

功,可这回一定是在学校没好好学习。你看,你看,”小娜母亲用手指指墙壁——那上面满是鲜红的奖状,“以前回回都得奖状,可这次呢,居然没得奖状!我们大人辛苦供孩子上学容易吗!”我的心一颤,一股更大的痛苦涌上来,我似

乎感觉天昏地暗。事实上这次是怪我啊。我只顾早点回家,居然,居然忘记了评三好生,忘记了给孩子们发奖状。小娜是应该得奖状的!我流着眼泪对她们说:“都怪我,是我的错……”第二天,我把买好的火车票退了,我决定在这里多呆一年。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

项是()(3分)A.小说写孩子们的小手带着冻疮却为“我”手上哈暖气,表现了他们的纯真、善良以及对“我”发自内心的爱。B.学校领导和村民都不希望我离开,但又诚心为我送行,说明他们思想境界高,为我的前程着想。C.小娜父母不想让她继续上学,是因为山区供孩子上学不容易

,也因为担心“我”离开后,没有老师。D.“我”由原来急切地想回城市,到最后决定留下来再待一年,展示了“我”精神蜕变、人格升华的复杂过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程。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

标题是行文的线索。孩子们获得奖状的兴奋,“我”得到奖状的愧疚和忘发奖状的自责被有机串联,中心突出。B.小说描写人物的手法多样。通过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在西部支教的年轻大学生形象。C.小说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我”先前因不满

山区条件艰苦恶劣而急于回城,但最终改变主意决定再待一年。D.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一直想回城最后却主动留下,情节起了波折,更能打动读者,升华主题。8.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9.有人认为

“我”将来还会一年又一年地在这里待下去。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功学,数言兴学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

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帝从之。至是乃诏曰:“今朕

建学兴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夏四月壬子,判.国子监王拱宸等言:“汉太学千八

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

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瑗上书请兴武学,其略曰:“顷

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

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时议难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A.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

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B.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C.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

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D.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策论,宋代以来科举试士科目之一,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B.判,唐宋两代的一种官制,多指以高位兼任低职务,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C.楹,本义为厅堂前部的柱子,在古代也常作量词,文中指房柱的计量单位。D.实学,以“

实体达用”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学说,始于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仁宗与众位大臣讨论办学时,范仲淹与宋祁等人的意见不一致,范仲淹多次强调兴办学校,而宋祁等则认为教育的关键不在办学校。B.宋仁宗听从大臣们的建议,下诏大力兴办

州县等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度,务求使学者充分展示才能,让读书人不再只是死记硬背。C.胡瑗在湖州教授学生,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师生之礼仪,即使在盛夏酷暑,也一定穿着整齐坐于堂上;宋仁宗以湖州办学为全国范例。D.胡瑗上书宋仁宗建议兴武学,他撰写了一卷《武

学规矩》进献给宋仁宗,又提出请梅尧臣等人来讲习《孙子》,教授制胜御敌之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2)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14.为什么仁宗在太学谒孔子时要行再拜之礼?(3分)(二)古代诗歌

阅读(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③。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注】①渭桥:位于唐代

长安西北渭水上。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③星芒尽:指战争结束。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④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

,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B.颔联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这一景象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

”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16.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将士们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与“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唐代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

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3)鸿雁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文化内涵丰富。“鸿雁”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指令长翟志刚是我国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对于三次出舱活动,他都“感觉良好”。他说:“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饱含着亿万国人对我们航天事业的支持;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凝聚着工程全线辛勤的付出;每一次‘感觉

良好’,背后都是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托举;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是我们乘组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个人的努力。地上训练也好、天上飞行也好,能够保持这种‘感觉良好’的状态,是因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感觉良好’一定会

继续下去。”航天员王亚平完成了此次任务,这次之后,她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也是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说:“出舱的那一刻,置身浩瀚太空,宇宙的美震撼了我,宇宙的深邃让人①。”中国空间站即将建造完毕。航天员叶光富表示,中国

空间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太空家园,为了能够建成太空家园,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一步步实现这个梦想。而点亮太空中这颗闪耀的“星星”,是我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②的愿望。叶光富说,未来,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五号乘组还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交接,“一人行速,众人行远,我们每个乘组的飞行都

不是独立的,每一组都会③完成好自己的飞行务,争取为下一组传递好接力棒”。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21~22题。“古籍留存至今,虫蛀、发霉、酸化,断线等‘伤病’是常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修复古籍要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尹光华说,①_________,但实际操作较为繁杂,处处都是讲究。每拿到一本古籍,尹光华首先要查看并记录破损情况,②_________,再据方案对古籍进行

清洗、配纸、修补,锤平、去边、压实、装订……整个过程前后有几十道繁琐工序。“几十道工序,每一道都小心翼翼、屏息凝神,”尹光华笑言,一个喷嚏、一次深呼吸,都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古籍修复③_________。“有些书再不修就灰飞烟灭了

,我要尽可能地修复它,让它活得更久一点。”他告诉记者,全国约有5000万册古籍,至少有三分之一要修。尹光华说:“未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修复更多濒危古籍,进而为这些文化瑰宝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永续利用、薪火相传贡献一份力量。”20.请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2.请概述第二自然段中尹光华表达的意思,要求使用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6分)四、写

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

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走过2022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1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年10月

高三年级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2.B3.C4.表明良渚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学界承认,提醒我们以融合的视角认识文明的起源;有利于良渚古城保护;有利于促进遗址所在地的可持续发展。(共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满分)5.良渚古城已

达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良渚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过程。(共6分,每点2分)1.B.“一些学者认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和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是‘最初的中国’的两个中心”错误,原文是“

有学者认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一直由先进的中原地区引领。这是因为中原地区地处核心位置,被周边地区尊奉为‘中国’。而‘最初的中国’呼声较高的竞争者,包括夏王朝时代以洛阳游计品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尧统治时代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

,因此“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和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是‘最初的中国’的两个中心”不是“一些学者”的观点。故选B。2.B.“镌刻在玉制礼器上的标识,意味着先民相较于神权更注重的是礼制规范”错误,原文是

“在良渚文化中,那些镌刻在玉制礼器上的标识,承载着礼制规范的意义”,不能推断出“先民相较于神权更注重的是礼制规范”。故选B。3.C.“创立考古科普周,给游客提供发掘机会”错误,由“此外,考古工作者每年将选一到两个遗址点进行精细化

解剖发掘,供游客参观。良渚实验考古作坊,也将成为游客体验场所”可知,原文认为应当“供游客参观”“让游客体验”,而不是“给游客提供发掘机会”。故选C。4.2题干要求概括“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有哪些意义”,答题区间在材料一至材料三。由材料一“从良渚文化遗址看,当时的古城融合各地区优势,已达到

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表明学界对其文明发展水平的认可”可知,申遗成功表明良渚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学界,承认提醒我们以融合的视角认识文明的起源。由“良渚古城遗址是超大超复杂型考古土遗址,

如何保护是重大课题”“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依靠数字赋能,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遗址公园围绕保护管理全域化、信息化、集成化的要求”等可知,申遗成功有利于良渚古城保护。由“良渚古城遗址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力推动遗产地的乡村振兴、生活富美,也为当地高质

量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涵和创新因子”可知,申遗成功更有利于促进遗址所在地的可持续发展。5.题干问“良渚文化能代表中国文明的理由”,应当结合良渚文化的特点、优势进行分析。由材料一“从良渚文化遗址看,当时的古城融合各

地区优势,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社会上层对大规模手工业生产进行管理,在古城内及周围区域发现了玉器、石器等作坊”可知,当时的良渚古城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因此可以代表中国文明。由“在陕

西榆林神木石峁古城出土过被切成片的玉琮,在广东石硖文化的遗址中也有玉踪出土,而在更晚的商代殷墟和金沙遗址都有仿良渚的玉琮被发现。由此可见,随着良渚玉器的广泛传播,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可知,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因此可以代表中国文明。由“良渚

古城遗址,不仅是浙江的文化印记,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和文明圣火。我们从良渚文化的传承中,也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可知,良渚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过程,因此可以代表中国文明。6.A7.B8.①充满矛盾。既急于回城

又不舍孩子们。②本性善良。为自己的离开感到愧疚,最终决定留下来。③尽职尽责。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校长的认可,被评为“支教模范”,为小娜的缺课担忧,临走时去看小娜并劝她回来上学。(共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满分)39.(6分)示例

一:同意。①从感情上来说:孩子们的纯真、善良、努力以及祈求的眼神,村民们真诚的感谢,都使“我”深受感动,而小娜被母亲误解这一事件,也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②从人物形象上来说:“我”是一个善良而有责任心的教师,对孩子、对事业的爱会促使他决定留下来。③从大环境的角度来说:

国家对去西部支教会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示例二:不同意。①山区的条件太艰苦太恶劣了,远离都市繁华,也不是自己的家乡。②“我决定在这里多待一年”,只是当时受到触动后的决定,所以“熬过”这一年后,“我”还是会

按计划选择离开。③山里人理解我的处境与选择,不会太过挽留。④“我”并没有“太高的觉悟”,一直向往的是大城市的生活。【解析】6.B.“为我的前程着想”错。为“我”送行说明他们觉悟高,“为我的前程着想”属主观臆断和过度解读。C.“是因为

山区供孩子上学不容易,也因为担心‘我’离开后,没有老师”错。根据原文“小娜母亲用手指指墙壁——那上面满是鲜红的奖状,‘以前回回都得奖状,可这次呢,居然没得奖状!我们大人辛苦供孩子上学容易吗’”分析,可知小娜父母不让她上学是因为她没得到奖状。D.“展示了‘我’精神蜕变、人格升华的复杂过程”错。“

我”决定留下来,是善良的心灵受到了触动,选项说是“我”“精神蜕变”“人格升华”,显然有些夸大。故选A。7.B.“通过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错。文中“这么刻苦、学习又很好的学生怎么能不上学呢”是“我”的心理描写,“别打了,小娜学习很用功,为什么不

让她上学,还要打她”是“我”的语言描写,“我急忙跑过去夺过木棒,把小娜搅在怀里”是“我”的动作描写,但是文中没有对“我”进行肖像描写。故选B。8.“总算热过了多半年的时间,再没多久就可以回去了,离开这里的艰难与困苦……我是有些对4不起他们的,他们是多么希望我能多留些时间,甚至希望我能长久

地留下来。可我呢,却一直想着回到大城市去”“可我终究没有太高的觉悟,我还是盼着回去。我强打着精神,继续一日日给孩子们上课,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去的日程”分析可知,“我”既急于回城,可是又不舍山里的孩子们,内心充满了矛盾。“寒风

吹着四面透风的破旧教室,我的心冰凉冰凉的;但是看到学生们天真的小脸、单薄的农衫、带着冻疮的手指,我的心突然有些愧疚”“第二天,我把买好的火车票退了,我决定在这里多呆一年……我的心一颤,一股更大的痛苦涌

上来,我似乎感觉天昏地暗。事实上这次是怪我啊。我只顾早点回家,居然,居然忘记了评三好生,忘记了给孩子们发奖状。小娜是应该得奖状的”分析可知,“我”为自己的离开感到愧疚,最终决定留下来,表现了“我”是个本性善良的人。“校长已经走到我的面前,他手里捧着一张很大的鲜红的奖状:‘杜老师,你

看,你要走。我们也没什么好送的,这张奖状是我们送给您的。感谢您给我们山区做出的贡献!’老校长面带皱纹的脸上写满真诚”“我手捧奖状,看着上面‘支教模范’的字样,又一阵愧疚之情涌上来”“我必须在我离开前去趟小娜家

,劝说他的父母,再穷也得让孩子上学呀。我望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决意要去看看小娜”分析可知,“我”的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校长的认可,被评为“支教模范”;“我”为小娜的缺课担忧,临走时决定去看小娜并劝她回来上学,表现了“我”是一位尽职尽责的

老师。9.这道题属于探究题。解答此类题,要首先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原因主要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回答时,首先应表明观点,认为“我”将来还会一年又一年地在这里待下

去或“我”会在一年后选择离开都可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阐释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1)如果认为“我”将来还会一年又一年地在这里待下去,可以从以下方面找原因:从“我”本身的善良且有责任心等方面分析,如“看到学生们天真的小脸、单薄的农衫、带着冻疮的手指,我的心突然有些愧疚。我是有些对不起他们的

,他们是多么希望我能多采些时间,甚至希望我能长久地留下来”“我认真注视着每个学生,希望能记住他们每张可爱的面孔。可是我却发现小娜没有来。我一下子心里怪怪的,紧接着是焦虑和担忧,莫不是山路艰难出什么事了”。5再者,从山里人分析,孩子们纯真、善良,村民们真诚、纯朴

,如“我想起夏日里学生们给我带来家里舍不得吃的瓜果,他们真诚地捧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老师,你吃你吃嘛。我想起冬日里他们还用带着冻疮的小手捧起我的大手给我往手上哈暖气,把温暖一直送到我的心里”,这些都是让

“我”一年年留下来的原因。最后,从国家政策上分析,西部支教给大学生提供了优惠政策。如文中第一节说的“西部支教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有许多优惠政策”,这也能称为“我”年年留下来任教的一个原因。(2)如果认为“我”不会待下去,也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文章开篇就说“到西部贫困的山区后

,我的脾气变得越发的坏了。其实早先我已经意识到这里条件的恶劣了,但未曾想到竟是如此之差。要不是来西部支教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有许多优惠政策,我想我是不会来的”“总算热过了多半年的时间,再没多久就可以回去了,离开这里的艰难与困苦。寒风吹着四面透风的破旧教室,我的心冰凉冰凉的”,分析可知,山区的

条件太艰苦太恶劣了,远离都市繁华,远离家乡。“可我终究没有太高的觉悟,我还是盼着回去。我强打着精神,继续一日日给孩子们上课,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去的日程”表明“我”并没有“太高的觉悟”,一直向往的是大城市的生活,这也是“我”以后必然会离

开这里的原因。再说,“我决定在这里多待一年”,只是当时因为自己忘记评“三好生”导致小娜没有得到奖状内心受到触动,临时决定再留一年,以后还是要离开这里的。山里人纯朴,不会太过挽留。此题属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10.D11.C12.A13.(1)有关部门如

果只局限于以诗文声律取士的规定标准,学生只专心于记述背诵,就不能真正选拔出人才。(2)学生们也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般地信任和爱戴老师,跟从他学习的人常常数以百计。14.①要突显尊师重教的态度。②强化兴办学校的决心。(共3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

两6点得3分)【解析】10.句意:学者应务求进德修业,不要错过求学的时机。令州县都设立学校,由本道使者选派部属官员作为教授,如人员不足,从乡里选择饱学有道业的人来充任。学生在学校学习三百日,才允许参加秋试。“无失其

时”中,“无失”是谓语,“其时”是宾语,结构完整,联系紧密,“其令”的宾语是“州若县皆立学”,故应在“其时”后断开,排除AC;“部属官”是“部属官员”的意思,作“选”的宾语,“部属官”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11.C.根据原文“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

容”可知,“楹”在文中是“房屋”的计量单位,而不是“房柱”的计量单位。故选C。12.A.“范仲淹与宋祁等人的意见不一致”错误,原文开头部分“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功学,数言兴学校”,宋祁认为,“教不本于学校……则不能核名实……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

”,可见他的意见与范仲淹是一致的。故选A。13.(1)“有司”,主管官员(部门),“束”,局限,限制;“学者”,学生,求学的人。(2)“信爱如其父兄”,介词结构后置,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般地信任和

爱戴;“从”,跟从;“游者”,学习的人。14.按惯例,皇帝谒拜孔子只是肃揖而已,仁宗特意拜了两次。由“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可知,仁宗行再拜之礼是要突显尊师重教的态度;由“诏天下州县立学”“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可知,仁宗下诏

兴办学校,行7再拜之礼是强化兴办学校的决心。参考译文:宋仁宗(赵祯)庆历四年三月乙亥日,诏令天下州县设立学校。当时范仲淹想要恢复古制,鼓励学习,多次进言兴办学校。宋祁等人上奏:“教育不立足于学校,文士不在乡里进行考察,便不能查验名实。有关部门如果只局限于以诗文声律取士的规定标准,学生只

专心于记述背诵,就不能真正选拔出人才。参考各家的学说,选择便利于当今的,莫如使学生都在乡里受到学校的教育,然后由州县考察他们的操行,这样学生便修身正己了。先进行策论,这样善于文词的便留心于治乱;简化科举程式,这样学识渊博的可驰骋议论;试问大义,这样学经书的不专门从事记述背诵。”仁

宗听从了这一建议,至此诏令说:“现在朕建学校选人才以尊崇士大夫的操行,变更制度革除弊端来极尽所能展现学者的才能。学者应务求进德修业,不要错过求学的时机。令州县都设立学校,由本道使者选派部属官作为教授,如人员不足,从乡里选择饱学有

道业的人来充任。学生在学校学习三百日,才允许参加秋试。”夏四月壬子日,判国子监王拱辰等人上言:“汉代太学一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代学校也有一千二百间。现今取才养士之法空前盛大,而国子监才二百间,空间狭小,不足以容纳生徒。”诏令以锡庆院为太学,容纳内舍生二百

人。夏五月壬申日,仁宗至太学谒拜孔子。按惯例,皇帝谒拜孔子只是肃揖而已,仁宗特意拜了两次。赐太学直讲孙复五品官服。当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培训人才有法,科条细密完备,以身作则,虽盛夏酷暑,必身穿公服坐于堂上,严

肃师生的礼仪,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一般,学生们也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般地信任和爱戴老师,跟从他学习的人常常数以百计。当时正崇尚词赋,唯独湖州的学校设立经义治事斋,来促进实学。至此,兴办太学,诏令到湖州取法,并著为法令格式。胡瑗书请

兴办武学,大略说:“近年吴育已建议兴办武学,但选用官员不当,不久而废止。当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深明兵法大义。如使梅尧臣等人兼临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学生懂得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子》《吴子》等兵法,使学生懂得制胜御敌的方法。选择二三百有智慧谋略的人

来教练他们,这样在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写《武学规矩》一卷,进呈圣上。”当时的议论以为兴办武学的方略难以施行。815.C16.(1)侧面烘托。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2)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搭箭

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比、英勇矫健。(3)巧妙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C.“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错误,“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

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所以这两句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

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敌人不堪一击。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首联: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较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表现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这是用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来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颔联: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中间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只用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将士们神勇无比、英勇矫健。尾联:“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结合注释④可知“独有霍嫖姚”是运用典故表明,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秦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

身精神。具体作答时,根据以上分析,先指出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歌运用该手法技巧写出了将士们设么样的形象即可。17.(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3)示例一: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示例二:鸿雁几时到,江

湖秋水多。918.①始料未及②梦寐以求③竭尽全力19.王亚平完成此次任务后,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和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或“完成此次任务后,王亚平成为我国出舱和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解析】18.本

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据前文“置身浩瀚太空,宇宙的美震撼了我,宇宙的深邃让人”,可知此处应填表示一开始没有想到的意思的成语。可填“始料未及”。始料未及:没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第②处,据“点亮太空中这颗闪耀的“星星’”“愿望”,可知此处应填表示迫切希望的意思的成语,可填“梦寐

以求”。梦寐以求:指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第③处,据后文“完成好自己的飞行任务,争取为下一组传递好接力棒”,可知此处应填表示尽力的意思的成语。可填“竭尽全力”。竭尽全力:用尽全部的力量,形容做出最大努力。19.根据原句找出句子的主干:王亚平成为女航天员。将句子的“完成了此

次任务”,“我国第一位出舱的”,“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三个短句变成主干的修饰成份;可修改为:王亚平完成此次任务后,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和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20.(3分)①“修旧如旧”说起来简单②同时制定修复方案③容不得半点失误21.(4分)

①句中把古籍拟人化,把古籍修复拟作延长人的生命,赋予古籍人的生命状态,可见修复者对古籍的喜爱和珍惜。②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句式表达活泼,更加生动和形象。22.(6分)因为有些古籍再不修复就消失了,且当下急需修复的古籍众多,所以自己要尽可能修复更多濒危古

籍,使蕴含在这些古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得以传承。【解析】20.第一空,由上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修复古籍要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可知,修10复古籍要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再结合“但实际操作较为繁杂,处处都

是讲究”可知,实际操作较为繁杂,处处都是讲究,说明修复古籍要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不简单,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修旧如旧’说起来简单”。第二空,结合下句“再据方案对古籍进行清洗、配纸……”可知,尹光华在查看并记录破损情况后,制定了修复方案,所以

才有了“再据方案”对古籍进行清洗等,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同时制定修复方案”。第三空,结合上句“尹光华笑言,一个喷定、一次深呼吸,都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可知,一点失误都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容不得半点失误”。21.句子“有些书再不修就灰飞烟灭了,我要尽可能地修复它,让它活得

更久一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古籍“活”的更久一点,把古籍拟人化,把古籍修复拟作延长人的生命,赋予古籍人的生命状态,“让它活得更久一点”表明修复者对古籍的喜爱和珍惜,不想让它灰飞烟灭了。一个“活”字,赋予古籍生命

,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句式表达活泼,更加生动和形象。22.结合“‘有些书再不修就灰飞烟灭了,我要尽可能地修复它,让它活得更久一点。’他告诉记者,全国约有5000万册古籍,至少有三分之一要修”可概括出“有些古籍再不修复就消失

了,且当下急需修复的古籍众多”;结合“尹光华说:‘未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修复更多濒危古籍,进而为这些文化瑰宝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永续利用、薪火相传贡献一份力量’”可概括出“自己要尽可能修复更多濒危古籍,使蕴含在这些古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得以传承”。题目要求使用表因果

关系的句子,可以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把概括的两点内容联系起来,得出答案:因为有些古籍再不修复就消失了,且当下急需修复的古籍众多,所以自己要尽可能修复更多濒危古籍,使蕴含在这些古籍中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明得以传承。23.例文:千面承华夏,万载铸国魂五千年锦绣中华,风云激荡;三千里雷霆失色,龙腾星河。纵观九州历史,正因为有无数中国11面孔,才造就了中国的骨血,铸成了中国的国魂。酌古,则有人忧国忧

民,胸怀天下;斟今,更有人乘风接力,与国为家。中国面孔向上,民族意志向前。个人承担国家,国家肩负时代。古时杜甫,饱尝疾苦,俯仰人间。这是中国面孔的高度。“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一生怀有爱国之热忱,于瓢泼中窥得民生,于落木处涔流苦泪。将自己的一叶心舟置于国家的风雨飘摇。他超越小我,

为实现大家的安定而付出了毕生心力。这就是中国面孔,这就是国魂的高度。近代毛泽东,意气风发,心怀天下。这是中国面孔的气度。毛泽东从少时立志:笑傲寰宇,天下为任。他的诗词磅礴大气,正如他本人,领导中国共产党

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带领人民走向红日初升的中国。遇到敌人他霸气雄浑,进行国家建设他果敢自信,面对百姓他又是温暖真切……时代的千锤百炼铸就了一位有血有肉的伟人。这就是中国面孔,这就是国魂的气度。而如今中国人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这是中国面孔的温度。

庚子初至,肺炎肆虐,山河呜咽,草木同悲。但是却有无数的中国面孔逆旅高歌,唱遍生命的洒脱。钟南山耄耋之年临危请命,李兰娟年过古稀奔赴战场,更有无数来自四海八方的平凡人物,凝心接力,众志成城,顶天立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就是

中国面孔,这就是国魂的温度。几千年征途漫漫,几代人砥砺奋进。历史和未来是由无数人民所连接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中国面孔不止有伟大,也有平凡,也许他是快递小哥的忙碌奔走,也许他是环卫工人的温暖微笑,而正是这样平凡的人们用汗滴和热血辛勤耕耘,才推动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滚滚向前。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历史滚滚向前,时代奔腾变迁。我们青年一辈更当挥斥方遒,扶摇而上,做那奔涌的后浪,以焕然一新的中国面孔,承载这几千年的中国精神,去创造祖国未来的璀璨星河。时代风起云涌,让我们承得华夏,铸得国魂。审题:本题为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以“中国面孔”为关键词,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考生结合抗疫经历,联12系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在开放视野中,再次审视个人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表达自己的新感悟。设题角度多元,有利于考生发挥写作潜能、展现思维品质。作文材料寓宏大于微细,选择了杜甫、屠呦呦以及医务工作

者、快递小哥等四副“中国面孔”作为材料,兼顾科学与人文、伟大与平凡、国家成就与世界影响,具有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中国科技的世界贡献、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守望相助的个人担当等丰富内涵。从材料中四副“中国面孔”的表面上看,虽然身份不同,工作性质

不同,所做出的贡献大小不同,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中国面孔”所传达出来的“中国精神”“中国情怀”“民族本真”。材料以2022年春天作为思考“中国面孔”的出发点,引导考生聚焦中国抗疫精神,探究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进一步关注个人责任、文化认知、国家治理、人

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激励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现实,启迪考生拓展思维,体悟民族精神,省察自我发展。本题要求运用“纵向多维度比较说理”方法写一篇文章。纵向多维度比较,即以时间先后为坐标,包含古今维度比较(观古今于须臾,以此推导出它们

之间的差异点或共同点,从而增加论证的深度)、前后期维度比较(对同一个人或同一种事物前后期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好坏优劣,不言自明)、代际维度比较(对两代人之间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是非得失,一

目了然)等。作文题要求考生对“中国面孔”作出新的思考和感悟。为突出“新”,在写法上运用“多维度比较说理论证”为上策。比如可以选择“古时”“近代”“如今”三个不同时间段的维度,运用典型事例诠释“中国面孔”。“古时”可选辛弃

疾、陆游等,阐述“爱国”主题;“近代”可选李大钊等,体现“奋斗”的主题;“如今”写选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表达“自信”主题。不同时代,不同中国面孔,而今的中国蒸蒸日上,中国面孔更会成为中国人行走世界的骄傲名片。立意:1.中国面孔凝聚中国精神。2.解读中国面孔,打造中国形

象。3.以你我之⾯孔,铸盛世之中华。4.平凡面孔,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