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学案 第二章地形变化的原因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1.000 M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学案 第二章地形变化的原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学案 第二章地形变化的原因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学案 第二章地形变化的原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学案 第二章地形变化的原因.docx,共(12)页,1.00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7062a73c88ae666b59ca791d221da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章地形变化的原因目录01观·单元时空02述·考点列阵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考点1三大岩石(基础讲解)考点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重点掌握)第二节地形变化的动力考点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重点掌握)考点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重点掌

握)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考点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掌握)考点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重点掌握)03明·疑难解读疑难点1: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疑难点2: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疑难点3:河流流向的判断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考点1三大岩石(基础

讲解)1.三大类岩石类型概念特点用途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

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到地壳运

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2.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沉积岩是受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

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如果是

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考点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重点掌握)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在内

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1)读图名锁定表达主题:如上图所示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析过程判断事物名称。①岩浆是“岩石之本

”,岩石圈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终止于岩浆,如图中A;而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如图中B。②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如图中C和D。③三大类岩石都可以经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如

图中A。(3)读箭头明确彼此关系。①岩浆经侵入或喷出,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这一过程为冷却凝固作用,如图中a。②岩浆岩、沉积岩及已形成的变质岩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等)下,形成沉积岩,这一过程可称为外力作用,如图中b或c。③岩浆岩、沉积岩及已形成的变质岩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作用下,形成变质岩,这一过程为变质作用,如图中b或c。④各类岩石经过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这一过程为重熔再生作用,如图中d。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①形成了地

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并促使地表环境不断演化。第二节地形变化的动力考点1内力作用与地

表形态的变化(重点掌握)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2.主要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

脉及谷地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3.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用形式板块张裂区板块碰撞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形成地貌裂

谷、海洋、海岭高大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弧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中脊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图示4.地质构造(1)构造地貌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岩层形态上判断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

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判断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

、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常

见地质构造研究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考点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重点掌握)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2.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

岩。(1)风化作用概念: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影响: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

意义:①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②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2)侵蚀和搬运①流水侵蚀和搬运部位侵蚀表现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山区下蚀作用强常形成峡谷、瀑布河流转弯处侧蚀作用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坡面水流冲刷地面并下切会形成沟谷②风力侵蚀和搬运:风沙流是一种常见的近地面沙粒搬运现象,磨蚀作

用在近地面最为明显。③冰川侵蚀和搬运: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④波浪侵蚀和搬运:主要发生在滨海地带。(3)堆积①概念: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外力搬运能力下降等原因不再继续搬运

而发生沉淀、沉积的过程,称为堆积作用。②)规律:通常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消融后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考点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掌握)1.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般情况,海拔越高,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

小;平原、盆地、丘陵的人口密度较大,山区、高原的人口密度较小;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2.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平原区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聚落较多。山区聚落较少,多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3.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平原地区多为群居式,聚落规

模较大,呈带状(河流较多的平原区)和团状(河流较少的平原区);山区聚落多为散居式,聚落规模较小,多分布于河流阶地、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区。考点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重点掌握)1.直接塑造地表形态①修建梯田利:在丘陵、山地地区修

建梯田,可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弊:修建过程易发生水土流失,破坏森林和生态平衡。②修筑堤坝对地形的影响:会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从而改变下游河道的侵蚀、堆积过程及其形态,并改变和影响冲积平原的发展方向。利:蓄水、防洪、调节径流、改善库区气候

、航运、发电、灌溉、旅游。弊:水质下降、诱发地质灾害、下游水量减少、含沙量减少。③填海造陆对地形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形态,而且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利: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城市假设和工业生产用地。弊:加重海水污染,水质恶化,改变沿岸景观,破坏生态平衡。2.间接影响地表形态①影响植被破坏植被

会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则能降低地表侵蚀的速度。②营造防护林会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甚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疑难点1: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地质剖面图判读(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

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上图中沉积岩Ⅰ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Ⅱ。②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上图中

岩浆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Ⅰ和沉积岩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且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③与海岭的远近关系: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

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2)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断①根据岩层是否连续判断褶皱或断层。②根据岩层弯曲形状或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

如上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③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块山、断层谷、陡崖等。(3)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①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

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②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上图中甲处岩层弯曲说明其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③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

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④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又经历了沉积作用。如上图甲处上部岩层的不

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Ⅰ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⑤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上图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技巧判读

剖面线上的起点、中点、终点等的海拔,是否与等高线图上的海拔一致。(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通视问题(重点)第一步:先将观测点和被观测点连直线,若连线经过山峰、山脊则不能通视;第二步:进行判读,若连线经过凸

坡不能通视(凸坡等高线靠近山顶稀疏,山脚等高线密集,上疏下密),凹坡可以通视(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判断凹凸坡关键在于做自己绘制剖面图,等值线较密集就画陡峭一点,等值线较稀疏就画平缓一点,即可分析。疑难点2: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

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沉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疑难点3:河流流向的判断(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断河流流向(3)根据湖泊或

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断河流流向(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故上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6)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断河流流向(7)根据河流沉积物

颗粒大小判断河流流向一般地,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8)根据时令河虚实线判断河流流向时令河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在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随季节消失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河流由实线处向虚线处流。3.根据

河流判断地形特征(1)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2)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对应的地形部位为盆地;辐射状水系对应的地形部位为山顶。(3)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

流经平原地区。(4)根据河道形态判断地形:若河道呈蛇形弯曲,则说明该地为平原。4.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1)若河流含沙量大,则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