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13)页,56.67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7055a5638624aae7da0258d8714321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浑淆.(
xiáo)信手拈.来(niān)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B.毗.邻(bì)前后相属.(zhǔ)伺.侯(shì)洁身自好.(hào)C.便笺.(qiān)人才济.济(jǐ)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数.落(shǔ)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
(yǎo)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烹调之道,历来注重作料和加工,因而口味出色,例如江浙名菜“醉虾”,调料众多,口感饱满,备受食客喜爱,但若是与《红楼梦》中贾府的茄子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甲】贾府烹制的茄子叫“茄鲞”(“鲞”意为“腊鱼”),因其美味赛过鱼肉且便于贮藏..,故称为“茄
鲞”。【乙】“茄鲞”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对.此,凤姐是这样传授经验的:“把茄子皮和穰子去尽,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拿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刘
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怪道这个味儿!”【丙】贾府烹调茄子的方法太过奢靡..,不可效仿,但却准确把握了茄子的特点:善吸收,能容纳百味,故成就了其特殊的美味。茄子本身味道并不出奇,但却能兼容并包,取他物之长。川菜“鱼
香茄子”就是以茄子唱主角,用葱、蒜、糖、醋、辣椒、鱼片、肉丝、酱油等充当配角,茄子博采众长....,变得酸甜香辣咸样样具备。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贮藏B.对C.奢靡D.博采众长3.文段中画线
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推动着“冬奥红利”惠及到千家万户的生活。B.因为教育惩戒有了内容的限定性、操作的规
范性、程序的合法性,所以,更利于教师拿好“戒尺”,让管与教、严与慈更好地融为-体。C.AG600飞机的“水陆两栖、一机多型”多功能用途,可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应急救援中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D.推行“数字
货币”能节约印制纸钞的成本,减少与洗钱有关的案件数量,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为经济的高效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中国人讲究家国观念,欲治其国,①_________________
__。事实上,一个人的责任、担当与情感,总是按照家庭伦理、由近及远扩散开去。很难想象,一个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人,会对这个社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能相信,一个对自己家人缺少担当的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才
能谈得上爱社会和国家。6.2020年“凡尔赛文学”入选“十大热词”,请根据以下“凡尔赛文学”经典示例,概括“凡尔赛文学”的特点。(3分)[示例一]好羡慕你们这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我这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上90斤,结果
……太不公平了,想哭![示例二]朋友的妈妈说我长得像刘昊然,老师说我长得像王一博,同学说我长得像易烊千玺。难道长得帅的就不能做自己吗?[示例三]已经第五次被门卫拦住要求出示学生证了,委屈巴巴!该怎样才能让门卫大伯相信我是老师?在线等,挺急的!答: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材料一: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
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
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
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材料二:2019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
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
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
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
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
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摘编自中国政府网)材料三: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
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
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
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
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摘编自2019年6月12
号《长江日报》)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B.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
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B.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
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C.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
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9.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13题。(
20分)窗外[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①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众多的高树,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
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不,它们不会示弱。倘若这些大树开步走的话,它们一定会摧毁阻碍它
们前进的一切东西。但是它们宁愿立在原地不动。②天空布满钢铁色的云,远方的云几乎是白色的,靠近中心的地方即树林的上空就发黑了:那里聚集着深紫色的暴怒的云团。在这虎视眈眈的云团下,树林不停地叫喊。③树林的右翼,两棵连接在一起的山毛榉的枝
叶形成一座阴暗的拱门。拱门下面有一块空地,那里异常平静,像一个明晃晃的小湖。从这里看得不完全清楚,因为中间被邻居家的墙头苫盖物隔断了。那个墙头不高,顶上覆盖着冰冷的绿玫瑰。玫瑰有一些部位没有叶子,只长着许多疙瘩的枝干和交叉在一起的、竖着尖刺
的长枝条。它有许多手臂、螯足、爪子和装备着尖刺的其他肢体:我从没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庭院大概有四十平方米;地面是水泥的。在一个墙角里有一张黑木小桌子,已经散架。在最内里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垃圾桶。桌子和垃圾
桶,砖墙和水泥地,封闭着那个空间。是它们封闭着空间呢,还是它们是它的门呢?④在山毛榉构成的拱门下,光线已经深入进来。它那种被树枝的颤抖的影子包围着的稳定状态几乎是绝对的。看到它后,我的心情也平静了。更确切地说,是我的思绪收拢了。这种平静
是阻止树木逃走、驱散天上的乌云的力量吗?是的,我已经知道,大自然是包围着我们、既产生又吞噬我们的万物与过程的总和,不是我们的同谋也不是我们的心腹。无论把我们的感情寄予万物还是把我们的感觉和激情赋予它们,都是不合理的。把万物看作生活的向导、生活的学说不更合理吗?学会在激荡
的旋风中保持平静,变得像在发疯摇动的树枝中间保持稳定的光线那样透明,可以成为生活的一种日程表。⑤但是空地已经不是一个椭圆形的小湖,而是一个白热的、布满了极其纤细的阴影纹络的三角形。三角形难以察觉地摇动着,直到渐渐地产生一种明亮的
沸腾现象,首先是在外部地区,然后是在火红的中心,力量愈来愈强大,仿佛所有的液体光线都变成了一种沸腾的、愈来愈黄的物质。天空愈来愈暗,那一片光线的空地也愈来愈亮、闪烁得愈厉害,几乎像一盏在动荡的黑暗中随时会熄灭的灯。树林依然挺立在那里,只是沐浴着另一种光辉。⑥稳定总是暂时的,是一种既不稳又
完美的平衡,它持续的时间只是一瞬间:只要光线一波动,一朵云一消失或者温度稍微发生变化,平静的契约就会被撕毁,就会爆发一系列变形。每一次变形都是一个稳定的新时刻,接着又是一次新的变化和另一次异常的平衡。是的,什么也不固定:变化变成稳定,稳定是暂时的协议。高明不在于稳定也不在于变化,而在于二者之间
的辩证关系。永恒的来与往:高明之处在于瞬间性。这是中间站。但是我刚刚说到中间站,巫术就破灭了。中间站并非高明,而是简单的走向……中间站消失了:中间站不过如此而已。(选自《20世纪世界散文精选》,有删节)
10.窗外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简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1)我从没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自然是包围着我们、既产生又吞噬我们的万物与过程的总和,不是我们的同谋也不是我们的心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3.作者借对窗外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9分)(一)阅读下
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18题。(本题共4小题,20分)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
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
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
,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
,直龙图阁。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
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选自《欧阳修集》,有删改)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推.其文学推:推崇。B.处穷达.,临祸福达:显达。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贷:借给。D.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果:结果。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务穷尽道理乃.已今君乃.亡赵走燕C.其为兵制之.说慷慨得志之.徒D.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虽然做官很多年,但是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经替范仲淹仗义执言,请求一同贬官,结果被贬。B.天下的士人认识和不认识的都叫他师鲁,大概是因为都看重师鲁的名声,都了解他的文学才能、才干和节操等。C.师鲁曾经
写了《叙燕》《息戍》两篇文章,流行于世,叙述了进攻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等关于军事备战的主张。D.师鲁学识广博,通晓古今,主政潞州时,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深受当地百姓爱戴。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
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9-20题。咏蜂姚勉百花头
上选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但得蜜成甘众口,一身虽苦又何妨?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9、请赏析“百花头上选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两句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这两
首诗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做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
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里仁》)21、第一则文字中的“忠”“恕”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2分)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孔子一方面强调仁者爱人,强调忠恕之道,一方面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要“以直报怨”,这是否自相矛盾?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小题)(6分)(1)其身正,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论语》)(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
遥游》)(3)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5)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四、作文(共60分)24.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区的校园里,一群热爱种植的大学生想做有文化的“花农”,在田野中引入
《诗经》文化,种植了近百种花卉。对于这群学生“自由成长”的行为,有人认为,大学时光那么宝贵,理应花在汲取知识营养、增加实践阅历上,而不是浪费在花花草草上。相反,有人认为大学生活本该多姿多彩,自由成长,才能让学生发现一个
更好的自己。该如何看待这些多姿多彩的“自由成长”行为?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1、D【解析】A混淆;B毗邻(pí)伺候(cì)C便笺(jiān))2.【
答案】C奢靡意为:过分奢靡,过分追求享受,适用于生活,不能用于方法3.C“但却准确把握茄子的特点”后的冒号改为破折号4.D(A项成分赘余,“惠及到”,“及”与“到”重复。B语序不当,教育惩戒放在主语位置,改为“教育
惩戒因为”。C项主宾搭配不当,“多功能用途”不能与“重大航空装备”搭配。)5.【答案】①必先治其家②会对这个国家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③只有首先爱家人和家庭6.【答案】特点:(1)明贬实褒(先抑后扬,用看似苦恼
话进行炫耀)(2)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借助他人视角)7、答案C解析原文是“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选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未然变已然,混淆时态。8、答案B解析A项,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未然变已然。C项,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D项,“不建议”于文无据。9、答案①学科建设方面: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②教材建设方面: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③人才培养力度方面:引导
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意思概括对即可)10、解析要把握景象的特征,必须明确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再通过具体的词句,分析景物的特征。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比较多,墨绿色的高树林倾倒,钢铁色的云发黑、暴怒、虎视眈眈等,由此可以总结为眼前的景色令人压抑,仿佛
面临黑色恐怖势力,仿佛一场大战即将来临。第③段描写拱门写到“桌子和垃圾桶,砖墙和水泥地,封闭着那个空间。是它们封闭着空间呢,还是它们是它的门呢?”,因此第③段的景物描写可以定格为“封闭”。第④⑤段描写的是“动荡”,第⑥段描写的是“变化”。答案动荡;压抑;封闭;不断变化。
11、解析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这道题的作用首先是渲染气氛,然后与后文做对比,为下文做铺垫,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①表现
了高树林在狂风吹打下痛苦抗争的姿态;②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大树的强大韧性和顽强斗争精神的由衷赞美;③与拱门下的空地以及庭院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④为下文叙写感悟做铺垫。12、解析(1)理解句子的含意,贵在抓住关键词语,抓住修辞手法来进行体会,本句就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玫瑰比
作螃蟹,表达“我”对现实生活难以接受的情感。(2)理解本句的具体含意,我们既要抓住关键词语“包围”“产生”“吞噬”,又要把握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向抒发中心思想的方向靠拢。答案(1)玫瑰总被人寄予美好的情感,现实生活的体验却与此产生
巨大反差,表现了“我”对生活的反思。(2)我们都生活在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中;大自然既孕育了我们,又可能使我们湮灭;我们寄予或赋予万物以感情都是不合理的(一厢情愿的)。13、解析结合全文谈谈对窗外景象描写的理解,就是揭示文中具体
事物的含义,具体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回答本题,重在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答案①动荡的树林、乌云密布的天空、封闭的庭院都是现实世界在作者心里的投影,表明作者内心的压抑和苦闷;②树木不甘示弱的精神给予了作者突破动荡而压抑的现实世界的勇气;③在对自然万物的重新认识、定位中,
作者体会到在动荡生活中保持平静和清醒的重要性;④空地光线的稳定与变化,让作者认识到生活中的稳定都是瞬间而暂时的,动荡与变化才是永恒的;人生一直处于从一个暂时的稳定走向下一个暂时的稳定中。14、答案D解析果:实现,完成。15、答案B解析
B项,副词,才/副词,却,竟然;A项,介词,在;C项,结构助词,的;D项,连词,却。16、答案B解析“都了解他的文学才能、才干和节操等”说法错误,原文是“至其忠义之节……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说明有些人未必了解师鲁的节操。
属于曲解文意。17、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通读文段后,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句中标志性的词语及结构进行断句。如虚词“以”“为”“而”等。答案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
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18、答案(1)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因困顿不得志而死。(关键点:“见称”“嫉”“卒”)(2)病情危重,他倚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没有流露出很疼爱的神色,和宾客谈话,始终不涉及他的私情。(关键点:
“革”“隐”“怜”,其中本处“革”读“jí”,通“亟”,指病重)【参考译文】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大概(是因为)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
,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崇敬他对问题的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忠义之节,无论处于穷困还是显达的境地,无论面临灾祸还是福气,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道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
法。(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通晓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因困顿不得志而死。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担任绛州
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后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让他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
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丧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用师鲁担任经略判官。后来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也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
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任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又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军事
,写了《叙燕》《息戍》两篇文章流行于世。他写的关于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进攻、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形势的便利与险要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这些都没来得及施行。
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也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当初,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指挥调度的将吏,师鲁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之后一些官吏到京师
,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给部将,师鲁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往均州监管酒税。(师鲁)生病,缺少医药,被抬到南阳求医。病情危重,他倚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没有流露出很疼爱的神色,和宾客谈话,始终
不涉及他的私情。他去世时享年四十六。19、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以先明确句意,再从艺术手法方面考虑。需要结合诗句内容,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三方面分析。答案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手法),把蜂当成人来写,形象生动可感。②细节描写(动
作描写),对蜂的动作描写细腻可感,如“选”“收拾”“入”等,把蜂的忙碌写得活灵活现。③语言幽默风趣,如把花称为“群芳”、蜂房称为“洞房”。(意思相近即可)20、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别结合诗歌内容作答。抓住姚诗中“蜜蜂采花造福人类”
这一主题,分析蜜蜂品质和作者情感;抓住罗诗中“蜜蜂辛劳采蜜,却利人不利己”的主要意思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一是对蜜蜂的情感,一是对不劳而获之人的态度。答案不相同。①姚诗认为蜜蜂勤劳采花,最后酿成蜜,虽然辛苦奔波,但是想到能为众人带来幸福,辛苦又算什么呢?赞美了蜜蜂大公无私、造福众人
的高尚品质,也表达了作者为公为民的情怀。②罗诗认为蜜蜂勤劳采蜜,但最后的成果都被他人享用,自己什么好处也没有。作者对蜜蜂劳作的意义产生怀疑,认为蜜蜂不值得如此辛苦。作者用蜜蜂来影射世上那些争利积财者,他们往往徒劳无益。既有同情又有嘲讽。(意思相近即可)21、解析(1)尽己之力待人,曰
忠;推己之心及人,曰恕。离开人事、人情而把孔子的道神秘化,形而上的,就不是孔子的道了。(2)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孔子的思想分析。“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直”的解释偏向“是非曲直,理直气
壮,耿直”,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孔子认为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是非恩怨要分明,孔子所说的仁爱宽容是有是非原则的。答案(1)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矛盾。孔子认为
仁者具有最高美德,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明辨善恶。孔子还认为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是非恩怨要分明,孔子所说的仁爱宽容是有是非原则的。我们应该正确地爱,不能正确地爱,等于不爱,或者实行了爱,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公正地对待怨,毫无原则的宽容,是纵容,反而会害了别人,这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参考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用一个基本观念贯穿着。”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的学说,不过忠恕二字罢了。”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喜爱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厌恶某人。”有人说:“用恩德来
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22、解析注意“芥”“置”“啸”“萧”“霭”“黍”等字的正确写法。答案(1)不令而行虽令不从(2)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3)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4)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5)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23、[写作指导]本则材料,讲述了大学生在校园里栽花种草、体验成长的故事。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①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小小的田地上种植,注重实践知识是成长;以《诗经》之名,把时间花在土地上,传承传统文化是成
长;种植是兴趣爱好中的一种,坚持了数年并还将坚持下去,尊重自己的内心追求是成长;也许在种植花草的过程中,学习成绩跌落,从中进行反思,这也是成长。②从学校、教师角度来说,在大学中开垦荒地进行种植能让学生明白劳作的艰
辛,品味收获的喜悦,这是一种成长;保护学生的理想,给予学生一份自我成长的空间,这是学校教育体现出的成长。③从社会角度来说,应当对学生的“自由成长”宽容一点,那正是他们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自由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有自己的想法”值得珍视,追寻理想值得尊重;适度耕作,
兼顾兴趣和成绩,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重要生存能力。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