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三寒假必做12卷】2021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04(山东专用)(解析版 ).docx,共(14)页,2.27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6cb48d1f2bef799c99686da54903ad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年高考全真模拟卷04(山东专用)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平王东迁后“并后、匹嫡、两政、耦国”四事在王室和诸侯国中层出不穷:“并后“就是“妾如后”,“匹嫡"就是“庶如嫡”“两政“就是“臣擅命”,"耦国”就是“都如国”。这
表明当时A.政治制度的成功转型B.世官制已被废止C.宗法制度遭严重破坏D.分封制濒临瓦解【答案】C【详解】妾如后”、“庶如嫡”、“臣擅命”、“都如国”明显是违反了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平王东迁后宗法制度
的破坏,而非政治制度的转型,排除A;平王东迁后世官制并没有废止,排除B;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分封制濒临瓦解,排除D。2.下表是不同史书有关古代城市管理的记述。这表明,我国古代已经A.加大城市司法监管力度B.关注城市市场环境建设C.重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D.正
视城市人口素质问题【答案】C2【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法律。由材料信息"穿垣出污秽者,杖六十""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可知,唐朝、明朝和清朝都非常重视城市卫生建设和管理;由《唐律X大明律》大清律》可知,其管理已上升到立法层面
。故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对“出污秽者"的处罚,并不能说明城市司法和监管力度的加大,故A项错误;“关注城市市场环境建设”有较大的迷惑性,但材料涉及的是城市卫生环境并不一定是城市市场环境,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对不注意城市环
境卫生者的处罚,并不能说明政府正视城市人口素质问题,故D项错误。3.杜牧在《阿房宫斌》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表达了作者对秦帝国辉煌的留恋B.反映了中国古代
史循环往复的特点C.揭示了六国和秦灭亡的真正原因D.提醒人们汲取王朝兴替的历史教训【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房宫斌》主要是为了提醒人们吸取王朝兴替的历史教训,D选项符合题意。表达了作者对秦帝国辉煌的留
恋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史循环往复的特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揭示了六国和秦灭亡的真正原因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吸取王朝兴替的教训,C选项排除。4.魏晋士人将书法提升到人生态度和思想文化的境界,从书法中寻觅人生的归宿和寄托,典型如图所示
,这反映出当时书法的特点是A.崇尚写意与和谐B.追求章法规整典雅C.质朴单调而刻板D.用笔严谨结构匀称3【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士人将书法作为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他们的作品不是为了实际运用于生活实践而是为了彰显个人情趣和节操,A正确;陆机的
《平复帖》和王羲之《豹奴帖》都是草隶书法作品,结体瘦长、率性,逸笔草草,没有循规蹈矩,字字翩翩自恣,活泼可爱,其特点不符合其他答案的说法,BCD排除。故选A。5.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
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猛烈抨击“孤
秦”、“陋宋”均体现了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反思和强烈批判,带有早期启蒙性质,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表现,故C项正确;题干反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呼声强烈,排除A项;明末清初理学依然处于统治地位,排除B项;题干
中未体现思想的融合,且并未形成新理学体系,排除D项。故选C。6.如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部分中国民间资本企业集团崛起情况表崛起方式代表企业从单一行业到跨行业生产经营张謇、周学熙、刘鸿生的企业集团面粉、纺织
业齐头并进荣氏资本企业集团重点投资某一行业烟草南洋兄弟烟草企业集团航运民生企业集团化工范旭东企业集团由商业到工业永安纺织企业集团A.市场经济成分有所增长B.投资环境持续改善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兴起D.多种经营成为主流4【答案】A【详解】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中国近
代工业的发展方式多种多样,这是市场因素调节的结果,说明市场经济成分有所增长,故选A;表格内容没有体现投资环境的内容,排除B;这些企业并没有形成垄断,排除C;“成为主流”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D。7.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在五四运动之后,已经加入俄国十月筝
命所开始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当中,中国尚处于‘幼稚时期的无产阶级直接加大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队伍,中国的国民革命客观上也迎来了新的使命。”瞿秋白意在说明中国的国民革命A.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C.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
.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答案】D【详解】瞿秋白在评价五四运动的影响时,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主力即无产阶级,中国革命属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范畴,中国的国民革命有了新使命,意在说明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国民革命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的国民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领
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A项错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中国的国民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瞿秋白反复强调无产阶级参与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范畴等不符,C项错误。8.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炸
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企图阻滞日军,形成了“黄泛区”。1945年冬,国民党当局决定引黄河水回归故道,提出堵塞花园口决堤口与引导黄河改道同时进行的方案,以“解除黄泛区人民灾难”。中共则提出先恢复黄河故道的堤岸,再堵塞决口,并给予黄
河故道区域民众经济补偿的提议(如图所示)。后者的提议国民党发动全国内战前的解放区5A.意在完善治河方案以加快经济恢复B.利于维护解放区利益巩固联合政府C.体现了中共针对国内时局的战略判断D.反映了中共对敌后战场主导权的重视【答案】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因为花园口事件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
伤害,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因此事后“中共则提出先恢复黄河故道的堤岸,再堵塞决口,并给予黄河故道区域民众经济补偿的提议”,体现的是中共针对国内时局的战略判断,C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此“解放区”的说法错误,B排除。故选C。9.徐光启
的《崇祯历书》集中体现了他在天文学方面引进西学的成果,以计算和分析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天地圆体”说;《农政全书》则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农业试验和研究。这表明了A.全球性文化交流影响明末的学术视野B.持续到现代的西学东渐进程由此开启C.空疏无物的理学学术思想被时代抛弃D.西
方科技的引进推动了明清经济发展【答案】A【详解】在《崇祯历书》和《农政全书》中,徐光启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思维和方法,证实“天地圆体”说,进行农业试验和研究,表明了全球性文化交流影响明末的学术视野,A项正确;持续到现代的“西学东渐”进程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B项错误;空疏无物的理
学学术思想在明代依然是官方哲学,并未被时代抛弃,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西方科技的引进推动了明清“经济发展”,D项错误。610.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
二次是1840年至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年至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关于错失第三次机遇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B.“左倾”错误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
十年动乱D.“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答案】D【详解】根据“1957至1976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措施第三次基于的原因主要是出现了“左”倾错误和“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加之还有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封锁。“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正确的外
交政策,不是措施第三次机遇的原因,故选D,排除ABC。11.公元前204年,罗马颁布了《肯奇亚法》,禁止竞选中的普遍捐赠行为,以后又通过一系列限制候选人举办赛会或宴会资格的法律。然而,由于权力阶层对法律的过多介入,选举
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这一现象表明A.当时社会道德普遍沦丧B.行政干预导致法律失效C.罗马民主政治走向衰落D.罗马政治生活的复杂性【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禁止竞选中的普遍捐赠行为”“由于权力阶层对法律的过多
介入,选举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等信息可知,颁布《肯奇亚法》以禁止竞选中的舞弊行为,但由于权力阶层对法律的介入使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说明法律受到干涉,体现了罗马政治生活的复杂性,D项正确;题干只是体现了竞选中出现的舞弊现象,没有表明当时社会道德
普遍沦丧,A项错误;题干只是说明舞弊现象没有得到遏制,没有体现法律失效,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法律受到干涉,表明罗马政治生活的复杂性,不代表罗马民主政治的衰落,C项错误。12.如图是俄国历史上的一幅宣传漫画,从上至下各层分别写着"我们统治""我们为你祈祷""我们
评判你""我们保护你""我们喂养你""你工作"。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俄国7A.面临爆发革命的严峻局面B.农奴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腐败D.农业政策挫伤农民积极性【答案】A【详解】材料中的漫画反映了俄国社会等级压迫和阶级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
奴制改革的成效,故B项错误;漫画中高高在上的是沙皇,而不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俄国当时的农业政策,故D项项错误。13.比尔德考证,在参加费城制宪会议被称为“美国立国者”的54名代表中,
持有公债的超过40人,其中持有巨额公债或者亲属持有巨额公债的有25人,拥有巨额地产的超过14人,新兴工商业巨子超过35人,他们中有不少人兼有三重身份。据这一考证可知A.分权制衡保证了社会的正义安宁B.国家生产和资本实现了高度集中C.利益集团迫切需要加强中央权力D.美国需要组织联邦增进全
民福利【答案】C【详解】材料“其中持有巨额公债或者亲属持有巨额公债的有25人,拥有巨额地产的超过14人,新兴工商业巨子超过35人,他们中有不少人兼有三重身份”体现的是1787年宪法制定的主要因素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推动,C正确;材料与
分权制衡无关,A排除;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排除;美国1787年宪法属于资本主义宪法,不可能增进全民福利,D排除。故选C。14.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漫画《纸老虎》,作者创作此漫画意在8A.阐释人民战争
的必要性B.鼓舞军民的必胜斗志C.呼吁世界人民团结反帝D.抨击美国的冷战政策【答案】B【详解】通过提取漫画的时间信息“1950年”和空间信息“三十八度线”,可以判断漫画抨击的事件是美国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通过提取和比
较左右两幅漫画的信息,可以得知杜鲁门形象的变化预示着美国的侵略战争必然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中朝军民“暴风雨”般的打击,说明作者创作此漫画的意图在于鼓励军民战胜美国的信心,故B项正确;漫画没有涉及反抗美国侵略的具体战略方式,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提及要与世界各国人
民团结合作,故C项错误;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属于热战的范畴,而非冷战,故D项错误。故选B。15.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仅有28个,到80年代增加到32个。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区域一体化组织积极酝酿跨洲扩大成员范围,到90年代中
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超过40个,21世纪发展到一百多个。这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A.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使发达国家影响减弱C.发展中国家居于主导地位D.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各区域
一体化组织积极酝酿跨洲扩大成员范围”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洲际联合的发展新态势出现,D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与材料明显不符,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图1、图2、图3分别为东汉、唐朝、元朝的地图。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12分)910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相关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对应的朝代。答案:图1:图为关汉卿生平及作品示意图;都城为大都;提及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生活年代为1230年至1300年前后。据地判断图1为元朝。图2:图中信息有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匈奴;都城为洛阳;白
马寺为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据此判断图2为东汉。图3:图中信息有玄奘西行图;贞观;长安。据此判断图3为唐朝。【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化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情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回答此类问题,应该抓住各图中的时间、空间、人物及文字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在判定时,每幅图的史实依据应不少于两点。如根据都城为大都;提及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生活年代为1230年至1300年前后判断图一是元朝;根据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匈奴;都城为洛阳;白马寺等判断图二是东汉;根据玄奘西行图;贞观;长安等判断图3是唐朝。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土地占有情况的比率表11——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北宋的阶
级关系和赋役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答案:信息:地主所占总户数比例低,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高;自耕农所占总户数比例高,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低。原因: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
政策,土地自由买卖下的土地兼并加剧;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影响:促使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了赋役制度的改革及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详解】本题要求根据所学内容对表格中信息进行解读,然后做出合理解释,即要从信息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土地
占有情况的比率表”可以看出地主占12.7%,拥有土地70%;自耕农占有52.2%,占有耕地30%,可以得到一个信息是:地主所占总户数比例低,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高;自耕农所占总户数比例高,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低。原因:根据表格的内容联系所学从宋朝
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下的土地兼并加剧;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影响:根据表格根据所学可从土地占有率的变化促使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了赋役制度的改革及后来的王安石变
法等方面分析回答其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材料二赫鲁晓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
语言。”12(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2)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价值更大?说明理由。答案:3.(1)特点:激烈的冷战对抗;不放弃协调对话;苏联处于劣势。影响:加剧国际关系紧张;同时避免世界战争爆发。(1
0分)(2)回忆录价值更大。理由:漫画属于艺术形式,与真实历史有一定距离。回忆录是根据历史当事人回忆写成,与真实历史比较接近。(4分)【详解】(1)特点:从材料中的漫画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史实可归纳出特点是激烈的冷战对抗;根据材料“肯尼迪和我在
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可归纳出不放弃协调对话;从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来看,当时的优势在美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加剧国际关系紧张,同时避免世界战争爆发。(2)价
值及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回忆录相比漫画来说,回忆录的价值更大,因为漫画属于艺术形式,与真实历史有一定距离。回忆录是根据历史当事人回忆写成,与真实历史比较接近。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大儒对话”,ABCD四位同学将代表不同时期的大儒进
行发言,如图是四位同学抽取到的人物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四位同学所代表的大儒,并为其中一位同学所代表的大儒设计一段人物简介。(要求:用第三人称叙述、结合时代背景和影响、列举史实要准确)答案:A孔子;B王阳明;C董仲舒;D顾炎武【答案一】A: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王
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面对乱世,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倡导“克己复礼”;推行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编撰“六经”。虽然他的政治主张未得到采纳,但是他开创儒学和私学的功绩影响深远。13
【答案二】B:王阳明生活在明朝时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天理”的观点,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陆王心学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视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王学子弟任性废学(空谈)的弊病。【答案
三】C: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为适应形势变化,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等各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这些观点得到汉武帝认可,从此确立了儒家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答案四】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理学弊端严重。在此背景下,经历明末清初的动乱的顾炎武,深刻认识到“亡国”与“王天下”的区别;针对理学空谈的学风,主张经世致用,重视实学,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针对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和政治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其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但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高度。【详解】名字:根据图片中“克己复礼”“致良知”“大一统”“众治”,结合所学可知,A指的是孔子、B是王阳明、C是董仲舒、D是顾炎武。简介:根据所学知识,首先选取一位大儒,对其生平和所处时代背景简要说明;然后介绍大儒的思想主张和贡献;最
后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对大儒进行评价。【答案一】A: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面对乱世,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倡导“克己复礼”;推行德治;注重政治
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编撰“六经”。虽然他的政治主张未得到采纳,但是他开创儒学和私学的功绩影响深远。【答案二】B:王阳明生活在明朝时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天理”的观点,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
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陆王心学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视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王学子弟任性废学(空谈)的弊病。【答案三】C: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
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为适应形势变化,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等各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这些观点得到汉武帝认可,从此确立了儒家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答案四】D:明
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理学弊端严重。在此背景下,经历明末清初的动乱的顾炎武,深刻认识到“亡国”与“王天下”的区别;针对理学空谈的学风,主张经世致用,重视实学,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针
对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和政治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其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但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高度。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