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简答题.pptx,共(39)页,294.17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613f11277a64536426c05bca581d99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宝鉴主观简答试题解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主观简答试题的几种类型,探究解题思路与方法。•2.提高分析理解能力,锤炼语言的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高考原题及文言文主观简答试题的典型案例,掌握解
题思路、答题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夯实文言基础,客观评价人物的思想及态度。•重点难点•1.掌握文言文主观简答试题的几种类型,探究解题思路与方法。•2.提高分析理解能力,锤炼语言的概括能力。【课前高考精炼】•(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
,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
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
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
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
:“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1.孟尝君前往赵
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①对赵国是晓之以利害,为赵王讲清楚存魏对赵国的好处,同时也讲明魏国一旦投降秦国给赵国带来的危害。②对燕国先恳求其发救兵,见没有效果,就欲擒故纵,晓之以害,为燕王讲明如果魏国
改变志节,转头向燕,那么形势将对燕国大不利。【考点突破】•一.考点解析•该考点是2020年山东新高考的命题新题型,符合高考文言文考纲(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要求,对考生的理解等各项能力要求有所加大,难度也大大增加。命题侧重点越来越倾向于现代文阅读的知识点考查。•1.注重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2.侧重考查考生对人物、事件、原因、目的、条件、方法等逻辑分析能力
。•3.考查考生概括、筛选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4.分值(3分)不高,但通常情况下考生想得到满分比较困难。要点一般在2—5点之间,大部分都属于一个要点1分,考生答出三个即可。•二.应对策略•1.夯实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等能力是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所以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要牢牢把握,并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巧妙迁移。•2.精准审题,明确考查类型及目的•目前高考命题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让许多考生摸不着头脑,实际上重在审题,
弄清楚命题者命题的意图,考查的知识点,逐一解剖题干,确定答题思路。•例如:原因试题,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之别,根据题干,具体审清哪些方面,方能准确作答,游刃有余。•再如:2021新高考Ⅱ卷第14题:文中说到“边境之
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很明显,这道题考查考生对具体原因的探究,两国边境得到暂时安宁是两国的事情,既有后赵王石勒的原因又有祖逖的原因,二者缺一不可。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信息、事情逻辑分析筛选概括能力的题型。•3.确定答题区域,梳理归纳文本内容•题干中会有明确
的关键词,一般在文言文中可以直接找到,根据关键词和题干具体要求,准确锁定答题区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例如: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刚毅是指吴汉坚强有毅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外战争方面;木讷意思为人质朴而不善
辞令,主要体现在性格、与人的交往、应答等方面。•再如:2021新高考Ⅰ卷中题干明确指出所分析的话语位置在文末,此处暗示考生要从上文中梳理、筛选、归纳答案;2021新高考Ⅱ卷中“边境之间,稍得休息”需要考生在通读原文时关注关键词“边境”,其位于“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与“四年秋七月”之间,这就
暗示考生要从“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的上文去寻找答案。•4.关联语境,找准作答方向•2021新高考Ⅰ卷中,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根据“君明臣直”可以知道强调君主贤明的重要性,君主贤明,大臣才能正直。文章紧接着列举了裴矩的事情,指出裴矩在隋朝虽是佞臣但却忠于唐朝,并不是他
的本性有变化,是因为君主。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此事例直接佐证了古人的观点“君明臣直”。•所以司马光说,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这一句中“
君者表也”意思是君主是表率,对于“景”的理解是重点,“景”理解错了,会影响整个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本段是想阐释君主对大臣的作用,通过后文的“景随”以及我们在《过秦论》中学过的“赢粮而景从”,可知“景
”通“影”。因此本句的句意则迎刃而解,意即“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本题设两问,第二问是“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考查学生把握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这需要考生联系上文以及作品出处进行思
考。首先,文章主要讲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三个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其次,联系文章出处《资治通鉴》,此书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通过以上这两点,考生不难作答。•
因此做好本题首先要根据语境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然后再分析概括。•5.转换语言,规范作答•考生在作答时如果仅仅复述原文的语句是难以获得满分的,必须根据找到的原文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恰当转换。•2021新高考Ⅰ卷中“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问的是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如果直接翻译为“君主是表率,臣下
是影子”,则是答非所问。答出此句的道理则需要考生将对本句和前文“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的理解相结合,此句司马迁是想表达君主起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据此,可以将答案组织为:君主是表率,臣下就像是君主的影子,臣子会根据君主的好恶而行动。因此新高考Ⅰ卷的参考答案
如下:•1.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2.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在2021新高考Ⅱ卷中,如果把原文按照相关答案直接翻译或者原文照搬,不但啰嗦,而且没条理,因此可以分句进行大意概括。将“大兴三年,逖镇雍丘,
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概括为祖逖多次派兵攻打后赵,导致后赵戍守边关归顺祖逖的人太多,边境日渐狭小。将“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概括为后赵石勒对祖逖采取的一系列示好行为以及要求通
史互市。将“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概括为祖逖没有将这件事向上呈报,而是任其互市,从中获利,并且禁止诸将侵犯后赵百姓。通过对上述原文内容的概括,考生不难组织答案。新高考Ⅱ卷的参考答案:•1.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
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史及互市。•2.祖逖没有阻止民间贸易,并约束士兵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的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由此看来,文言文阅读中的简答题需要考生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然后在文中快速定位,根据语境筛选相关信息,进行
分析归纳概括,然后用自己恰当的语言进行作答。三.试题类型•1.原因探究类•2.体现表现类•3.方法策略类第一种类型:原因探究类•一.命题形式•1.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3分)•2.李白虽然受
到玄宗赏识,但一直不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3.田光为何推荐荆轲?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4.高力士为什么“不敢深言天下事”?请简要回答。(3分)•5.于谦被判处极刑的直
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6.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直接原因有哪些?(3分)•二.解题思路•1.审清题干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位置关系、利害关系等)。•2.明确人物的动作行为,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特点。•3.切实研究结果,由果溯源,探究具体原因。•4.掌握原因
的类别(直接,间接;主观,客观;内因,外因;目的因等),对号入座,以防答非所问。三.试题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徒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题为益州长史,
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
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
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
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选自《新唐书·列
传第一百二十七》)•1.李白虽然受到玄宗赏识,但一直不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答案】•①李白喝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得罪高力士。•②高力士自觉受到侮辱,挑李白的诗来激怒杨贵妃。•③杨贵妃阻止唐玄宗给李白官职。【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燕
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
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傳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故奉教。”乃造焉。太子跪地逢迎
,却行为道①,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驶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
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
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注】①道:导,引导。•1.田光为何推荐荆轲?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答案】•①田光认为自己年老,不能担当太子交给的重任。•②田光了解荆轲,并和荆轲关系较好。•③荆轲有为
太子丹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点一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
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
对面语。”隐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
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
:“是已危惙,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已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已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
所尚,尔宜师之。”•(节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2.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3分)•【答案】•①第一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智慧和谋略对取胜而言举足轻重,功高至伟,用萧何类比让对方哑口无言。•②第二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才能,体现唐太宗对房玄龄的器重和信
任。(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
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
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
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在湓城,居易与凑、满、朗、晦四禅师,每相摧游咏,跻危登险,极林泉之幽邃。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十四年三月,元稹会居易于峡口,停舟夷陵三日,置酒赋诗,恋恋不能诀。其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
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情性为事。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
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选自《旧唐书•白居易》,有删改)•3.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直接原因有哪些?(3分)•【答案】•①一向嫉恨白居易的人,指摘白居易,说他浮华无德行。•②执政的人厌恶他为武元衡多言。第二种类型:体现表现类•一.命
题形式•1.(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3分)•2.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方孝孺的才学?请任举三例。(3分)•3.在李世民等人的劝说
下,李渊为起兵采取了哪些行动?请简要概括。(3分)•4.王构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请简要概括。(3分)•5.陈和尚统御忠孝军有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6.后人评价郑袤有“识人之明”,文中有
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3分)•二.解题思路•1.审清题干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动作行为,思想品质等有关体现表现的主题。•2.根据内容主题确定人物这种表现体现的范围(有的较广,有的较窄),不要遗漏,因为有的地方是直接体现,有的地方是侧面体现。•
3.以“行动、品质”为主题,以时间、地点、官职或战役等为核心,进行分类概括。•4.用自己的话概括,概括的话语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尽量保持一致。三.试题分析•(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吴汉,字子颜
,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
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
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
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
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1.《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3分)•【答案】•①刚毅:吴汉与敌军作战时,亲自披甲持戟,命令将士们拼死杀敌,最终大破敌军;作战不幸落水后,拉着马尾脱险。•②木讷: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临终对皇上所说的仍是国家之事。【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
,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已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
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煊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
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
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注:①扆:官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1.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方孝孺的才学?请任举三例。(3分)•【答案】•①方孝孺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
不如他。也从侧面表现了方孝孺的才学。•②编纂《太祖实录》《类要》等书,方孝孺郡担任负责人。•③燕兵作乱,朝廷讨伐的诏书和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④明成祖发兵之前,姚广孝劝说他不要杀了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
。从侧面表现了方孝瑞的才学。(答对三条即可给满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世民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文静曰:“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其无,但
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子之情,欲与君议大事也。计将安出?”文静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乃阴部署宾客,
渊不之知也。渊与裴寂有旧,每相与宴语,或连日夜。文静欲因寂关说,乃引寂与世民交。世民乃以其谋告之,寂许诺。先是裴寂私以晋阳宫人侍渊,渊从寂饮,酒酣,寂从容言曰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正为寂以宫人侍公恐事觉并诛为此急计耳众情已协公意如何渊曰:“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
之耳。”及刘武周据汾阳宫,世民言于渊曰:“大人为留守,而盗贼窃据离宫,不早建大计,祸今至矣。”渊乃集将佐谓之曰:“武周据汾阳宫,吾军不能制,罪当族灭,若之何?”王威等皆惧,再拜请计。渊曰:“朝廷用兵,动止皆禀节度。今贼在数
百里内,江都在三千里外,加以道路险要,复有他贼据之;以婴城胶柱之兵,当巨猾豕突之势,必不全矣。进退维谷,何为而可?”威等皆曰:“公地兼亲贤,同国休戚,若俟奏报,岂及事机?要在平贼,专之可也。”渊阳若不得已而从之者,曰:“然则先当集兵。”乃命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
等各募兵,远近赴集,旬日间近万人。仍密遣使召建成、元吉于河东,柴绍于长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2.在李世民等人的劝说下,李渊为起兵采取了哪些行动?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①召集将领僚佐,指出当前危机的局势,都处在被杀头的危险境地之重;•②听从王威等人建议,指出依靠政府
军队不可靠;•③派人李世民等招募军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雅,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遣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
大悦。•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十三年秋,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
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
,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世祖崩,构撰谥册。•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
。以疾归东平。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
六十三。•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时。•(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3.王构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到黄河以南核查案件时,王构为很多人平反昭雪。•②执政官想采纳建议,想方设法向百姓征收田赋时,王构极力劝阻,使之没有施行。•③王侯的侍从下属仗势横行,王构上报朝廷,使其被放逐,被侵占的学田得以归还。•④灾荒之年,官府向百姓索要借贷的粮食,王构为百姓请求延期缴纳。(答出一点1分,三点满分。)
第二种类型:方法策略类•一.命题形式•1.(2022新高考Ⅰ卷)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2.在江右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的时候,辛弃疾是如何进行赈灾的?请简要
说明。(3分)•3.主父偃对汉武帝采用什么论说方法进行劝谏以达到什么目的?请简要分析。(3分)•4.杨守陈在上奏疏论说议政之要时,体现了怎样的说理思路?请简要说明。(3分)•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刁蒙吉是如何践行“出处不苟”的“君子守身之道”的
。(3分)•6.四川大乱后,于成龙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其结果怎样?(3分)•二.解题思路•1.审清题干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动作行为。•2.然后分析、比较这种行为的方法,如治理的方法,游说的方法,改革的方法,论证的方法等。•3.从文言文中筛选方法的有效信息,再进行分类概括(其实就是要点
),有的有逻辑顺序(先后、递进等),要注意排序问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概括的话语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尽量保持一致。三.试题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先生讳包,字蒙吉,晚号用六居士,直隶祁州人。父克俊,乐道好施与,学者称贞惠先生。先生生而颖异,敦尚质行。年二十有五,举明天启丁卯乡试
,以古文鸣于京辅。既再上春官,不第。遂弃举子业,力以斯文为己任。于城隅辟地为斋,曰潜室,亭曰肥遁。日闭户读书其中,无间寒暑。学者宗焉,执经之屦满户外。•甲申国变①,设庄烈愍皇帝②主③于所居之顺积楼,服斩衰,朝夕哭临如礼。伪命④敦趣,先生以死拒,几及于难,
会贼败得解。入国朝,遂不仕。日取四书、五经及宋元以来诸儒书,反复寻究,积二十年不倦。尝谓君子守身之道三,曰言语不苟,曰取与不苟,曰出处不苟。尤笃好梁谿高忠宪⑤之书,曰:“不读此,几虚过一生。”遂置主奉之,如事贞惠礼。偶有过举,必展谒悔谢曰:“某不肖,甚
愧吾父师。不可为子,不可为人。”其勇于自克如此。先是,贞惠卒,三日勺水不入口,母哭慰之,始勉进一溢米。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辰,悲号感
行路。年六十有七,以居母忧,毁悴致不起。将卒时,肃衣冠起坐,命告辞贞惠及忠宪主。问家事不答,徐曰:“吾胸中无一事,行矣。”遂瞑。学者私谥文孝先生。•生平木讷,似不能言。及大义所在,则正色而谈,上下皆倾听。州有大
事不能决者,必待先生一言为断。明季流贼犯州城先生毁家倡众誓固守城得不破贼既去流民载道设屋聚养之病者给医药全活尤多有山左难妇七十余人,择老成家人护以归。临行,八拜以重托,家人皆感泣,竭力卫送,历六府尽归其家。(节选自《国朝先正事略·刁蒙吉先生事略》)•【注】①甲申国变:崇祯十七年(164
4),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②庄烈愍皇帝:清廷给崇祯帝追加的谥号。③主: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④伪命:僭伪政权的命令。这里指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的命令。⑤高忠宪:高攀龙。东林党领袖之一,受魏忠贤迫害投水
而死。崇祯初年追谥为“忠宪”。•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刁蒙吉是如何践行“出处不苟”的“君子守身之道”的。(3分)•【答案】•①两次落第后放弃科举,致力于文,每日闭门读书;•②明朝灭亡后,大顺政权胁迫他做官,他以死抗拒;•③到了清朝也不做官。(每点1分)【对点练习】•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面问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始筮仕,决以蓍,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绍兴三十二年,耿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
议不行。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
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弃疾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
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弃疾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
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
加赠少师,谥忠敏。•(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1.在江右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的时候,辛弃疾是如何进行赈灾的?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①辛弃疾首先在大街上张榜告示严明纪律,“不让买粮的发配,强行买粮的斩首”。•②接着下令拿出公家
全部的官钱、银器,借贷钱物给诚信正直的人,让他们去筹集粮食,限期月底到城下出售粮食。•③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因此得到接济。(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上召问公
卿,王恢曰:“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上从恢议。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临淄人主父偃上书。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平,忘战必危。”高皇帝定天下,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高帝不听,果有平城之围。”严安上书曰:“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为
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秋,匈奴浑邪王降,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那王使即驰传以闻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
右内史汲黯曰:“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今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元封元年冬十月,下诏日:“朕将巡边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遗使者郭吉告单于曰:“今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
能,即南面而臣于汉!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然匈奴亦砻,终不敢出,上乃还。•(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2.主父偃对汉武帝采用什么论说方法进行劝谏以达到什么目的?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论说方法:
①先采用了引用的方法。先引用《司马法》中指出“好战”与“忘战”两个方面,借此既委婉地告诉汉武帝“好战”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忘战”的危险。②后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举用高皇帝刘邦执意对匈奴用兵导致被围平城一事,进一步强调了“好战”的危害。•目的:
主父偃旨在劝谏汉武帝对匈奴用兵时应掌握好分寸,既不能“忘战”,更不能“好战”。(答对“劝谏的方法”给2分,答对“劝谏的目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
,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郛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县大冶,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
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余,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岐亭故多盗,白昼行劫,莫敢谁何。成龙抚其渠彭百龄,令捕盜自赎。尝察知盜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
,与杂处十余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岀呼役械诸盗,他盗皆远窜。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
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二十三年,
命成龙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赐祭葬,谥清端。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是年冬,上南巡至江宁,谕大学士等曰: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
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有删改)•3.四川大乱后,于成龙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其结果怎样?(3分
)•【答案】•措施:①请求革除旧弊,免除百姓繁重赋税徭役。②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结果:满一个月后,户口增加到上千。(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