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401 M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0)页,1.40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5bd27f2ed1c1c170bde61dde7a2ad6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沧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从而使血浆渗

透压下降B.与正常情况相比,营养不良时血浆中的水分更容易渗入组织液C.正常情况下,血浆与组织液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大体相同D.与正常情况相比,组织水肿后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组织细胞的速度加快【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详解】A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水分可双向渗透,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与正常情况相比,血浆中的水分更容易渗入组织液,形成

组织水肿,AB正确;C、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C错误;D、组织液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由于组织液增加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因此与正常情况相比,组织水肿后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组织细胞的速度加快,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肾脏及肾

上腺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脏细胞存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受体B.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系统的调节C.肾上腺是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场所D.肾脏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当人感受到精神压力后,会引起

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引起皮质醇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肾上腺髓质可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后合成并分泌肾上腺素。【详解】A、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离子的排出,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

重吸收,因此肾脏细胞存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受体,A正确;B、肾上腺的分泌活动可受下丘脑的传出神经直接支配,B错误;C、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可分泌醛固酮、皮质醇等激素。因此肾上腺是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场所

,C正确;D、肾脏是调节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因此肾脏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关,D正确。故选B。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B.大脑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C.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的联系通路D.支配内脏、

血管和腺体的传入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答案】A【解析】【分析】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内分泌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详解】A、小脑可以控制身体平衡,并协调随意运动和维持肌张力稳定,

A正确;B、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B错误;C、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它把脑与躯干、内脏联系起来,C错误;D、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D错误。故选A。4.下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为反射弧的五个部分,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④时,⑤会发生缩手效应B.③受损,刺激⑤,不会感觉到疼痛C.刺激③时,发生的反应活动属于缩手反射D.图示缩手反射至少经过了3个神经元【答案】D【解析】【分析】该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②上存在神经节,因此判断②为传入神经

,⑤是感受器,①表示神经中枢,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详解】A、该图表示缩手反射反射弧,②上存在神经节,因此判断②为传入神经,⑤是感受器,①表示神经中枢,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刺激④效应器,⑤感受器不会有反应,A错误;B、③传出神经受损,刺激⑤感受器,神经冲动会沿着传入神经传至神

经中枢,神经中枢将神经冲动通过脊髓上传至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B错误;C、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③后④产生效应没有经过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D、据图可知,完成缩手反射需要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

经元,3个神经元的参与,D正确。故选D。5.下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的某一时刻不同位置的膜电位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为从左至右B.图中ce段发生Na+内流,eg段发生K+外流C.检测神经纤维膜电位时应将电

位表的两极分别连在某点的膜内和膜外D.图示轴突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可以形成局部电流【答案】B【解析】【分析】刺激会使局部位点产生动作电位,与旁边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会使旁边位点兴奋,因此兴奋

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详解】A、图中bc为超极化,横坐标为离刺激点的距离,eg对应的点此刻正在去极化,因此兴奋传导的方向为从左至右,A正确;B、图中ce段发生K+外流,eg段发生Na+内流,B错误;C、将电位表的两极分别连在某点的

膜内和膜外才能检测神经纤维膜电位,C正确;的在D、在图示轴突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可以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对旁边的位点形成刺激,将兴奋传导下去,D正确。故选B。6.下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M、N表示膀胱发生的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M为膀胱不缩小,N为膀胱缩小B.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C.高位截瘫的病人无法完成排尿反射D.膀胱发生M反应时伴随着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答案】C【解析】【分析】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

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而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所以婴儿排尿无意识,常尿床。【详解】A、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

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因此M为膀胱不缩小,N为膀胱缩小,A正确;B、大脑皮层对脊髓可进行分级调控,因此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B正确;C、高位截瘫的病人其脊髓和大脑皮层之间失去了联

系,但脊髓中的排尿中枢正常,因此仍能完成排尿反射,但不受大脑皮层控制,C错误;D、膀胱发生M反应时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交感神经兴奋还会导致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因此膀胱发生M反应时伴随着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D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学习、记忆、语言、情绪的叙述,正确的是()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B.长时记忆通常不会发生遗忘C.大脑皮层H区受损,病人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懂话D.抗抑郁药通常作用于神经纤维来影响神

经系统的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学习、记忆、语言、情绪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

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详解】A、语言是人脑特有的功能,A错误;B、记忆过程的四个阶段为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其中第二、三级记忆相当于长时记忆,第二级记忆仍会发生

遗忘,B错误;C、大脑皮层中的H区被破坏后,人体能说、写和读,但不能听懂话,即患有听觉性失语症,C正确;D、抑郁形成的原因是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偏低,因此抗抑郁药一般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D错误。故选

C。8.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B

.实验④可以很好地排除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沃泰默做了①②③这三组实验,指出胰腺分泌胰液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D.斯他林和贝利斯补充实验④,指出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促胰

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它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这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详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A错误;B、将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证明是化学物质的作用,B正确;C、沃泰默做了①②③这三组实验,指出胰腺分泌胰液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只受神经调节,C正确

;D、斯他林和贝利斯补充实验④,排除了神经系统的影响,指出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D正确。故选A。9.如图表示正常人体的散热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处于ab段时散热量与产热量均几乎不

变B.bc段人体散热量增加的原因与汗液分泌增加有关C.cd段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可使皮肤血管收缩D.ef段人体散热量的变化与皮肤热觉感受器兴奋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机理:产热=散热;(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

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人体处于ab段时散热量基本恒定,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

温,则产热量也基本恒定,A正确;B、在寒冷条件下人体通过对流等方式增加了散热,b点由高温到低温环境,所以bc段人体散热量增加的原因与汗液分泌无关,与温度降低有关,B错误;C、在低温环境下,人体通过调节减少散热,所以cd段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可使皮肤血管收缩,C正确;D、在高温

环境下人体皮肤热觉感受器兴奋,人体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所以ef段人体散热量的变化与皮肤热觉感受器兴奋有关,D正确。故选B。10.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机

体的第二道防线的的C.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免疫监视D.扁桃体是淋巴细胞起源的场所【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

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详解】A、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B、唾液不属于体液,故其中的溶菌酶属于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C、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免疫防

御,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症的发生属于免疫监视,C错误;D、扁桃体是淋巴细胞分布的场所,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错误。故选A。11.下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B导致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B.图中C为记忆T细胞,

在二次免疫时可识别抗原C.图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D.图中A与B同为细胞毒性T细胞,区别是B已活化A未活化【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免疫基本过程:一些病原体经过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

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

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解】A

、图中B为细胞毒性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B、图中C为记忆T细胞,在二次免疫时可识别抗原,而后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C、图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A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起到促进细胞

免疫的作用,C正确;D、图中A与B均为细胞毒性T细胞,不同之处是B已活化,能直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释放抗原,而A未活化,D正确。故选A。12.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向光生长没有体现高浓度生长素的抑制作用B.淀粉—平衡石假说提出淀粉体沉降与

重力的作用有关C.脱落酸和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起到协同作用D.光敏色素主要通过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来调控植物的基因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富含“淀粉体”的平衡细胞感受重力的刺激。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

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通过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详解】A、植物的向光生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更高,生长更快,没有体现高浓度生长素的抑制作用,A正确;B、“淀粉-平衡石假说”认

为淀粉体沉降与重力的作用有关,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B正确;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所以他们相互具有协

同作用,相互促进,C正确;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D错误。故选D。1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各种群的生态位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内容B.太湖的湖心区与近岸区的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群

落的水平结构C.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与沙丘上进行的演替类型相同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答案】C【解析】【分析】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

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

物种的关系等。【详解】A、研究生态位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内容,群落水平上研究内容包括演替、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A正确;B、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

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太湖的湖心区与近岸区的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弃耕农田保留了一定的土壤条件,发生的是次生演替,沙丘上进行

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二者类型不同,C错误;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二者相互依存,分开都会生活的更差,D正确。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14.下列有关血糖平衡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由于肾脏出现病变导致尿糖的现象属于糖尿病B.饥饿时血糖流经胰岛后血糖浓度降低C.血糖升高刺激下丘脑引起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糖尿病患者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与血糖氧化分解过度有关【答案】BC【解析】【分析】血糖

平衡调节:①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②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

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

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详解】A、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由于肾脏出现病变导致尿糖的现象不属于糖尿病,A错误;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血糖浓度会升高;流经胰岛后,胰

岛素会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血糖浓度会降低,B正确;C、当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D、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

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但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非糖物质分解加强,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D错误。故选BC15.下列关于免疫失调、免疫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原第一次进

入机体会引发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B.供体与受体的HLA有1/4以上相同就可进行器官移植C.注射灭活或减毒的抗原可通过引发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来进行免疫预防D.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能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答案】AB【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

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生理特点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会引发肥大细胞等释放组织胺,引起过敏反应,A错误;B、供者与受

者HLA差异程度是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I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B错误;C、注射灭活或减毒的抗原可通过引发体液免疫,使得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来进行免疫预防,C正确;D、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使其数量减少,辅

助性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因此HIV能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D正确。故选AB。16.下列有关赤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是由植物体产生的能促进细胞伸长的微量有机物B.赤霉素在对果实的作用方面与生长素和乙烯类似。C.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均可促进细胞分裂D.赤霉素

能使大麦种子提早产生α—淀粉酶【答案】AD【解析】【分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

调节。【详解】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而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A正确;B、乙烯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和生长素促进果实的生长,B错误;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

长,细胞分裂素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C错误;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D正确。故选AD。17.下图是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一旦达到K值即恒定不变B.K值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所能达

到的最大值C.为实现持续捕捞,每次捕鱼后种群数量应控制在K/2左右D.为防治有害生物,应在t1时刻采取措施【答案】C【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形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

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

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种群的K值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错误;C、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捕捞后的

种群数量容易恢复,因此为实现持续捕捞,每次捕鱼后种群数量应控制在K/2左右,C正确;D、有害生物的防治应在t1时刻之前采取措施,即低密度时期,D错误。故选C。18.下图1为研究人员调查四座火山上的蒙古栎种群年龄结构,其中龄级I~Ⅳ(幼龄)的个体数占1

1.19%~18.04%;龄级V~Ⅶ(成年)的个体数高达80%以上,老龄的个体数很少。图2表示四座火山的蒙古栎种群存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均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B.由图1可知,四座火山的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不属于衰退型C.

由图2可知,蒙古栎种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存活个体数逐渐减少D.由图2可知,南格拉球山的蒙古栎种群从龄级V起个体生存能力下降速度最快【答案】BCD【解析】【分析】1、种群的年龄组成分为:(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

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

,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详解】A、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A错误;B、由图1可知,四座火山的蒙古栎种群的老龄的个体数很少,不属于衰退型,B正确;C、由图2可知,随着龄级的增加,存活个体数逐渐减少,C正确;D、由图2可知,南格拉球山的蒙古栎种群从龄

级V起个体存活对数急剧下降,生存能力下降速度最快,D正确。故选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9.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1)听见“酸梅”这个词,人会分泌唾液,这属于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后要

维持下去还需要_______。去医院抽血时,针刺入手臂后人并未发生缩手反射,这说明______。(2)图1为突触处兴奋传递的过程。由图可知_______可以促进突触小泡向______移动并与之融合,释放的神经递质会

作用于_____上的_______。(3)多巴胺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据图2分析可知,可卡因导致机体持续兴奋的原因是_____。【答案】(1)①.条件②.反复强化刺激③.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2)①.Ca2+②.突触前膜③.突触后膜④.特异性受体(3)可卡因与多巴

胺转运体结合,使多巴胺不能被转运回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中多巴胺持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分析】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条件反射必须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

性质,预先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条件反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效应的信号。【小问1详解】吃东西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看到或听到食物分泌唾液是后天的行为,属于条

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反复的刺激强化;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如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脊髓的活动,故去医院抽血时,针刺入手臂后人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小问2详解】从图示分析,Ca2+可以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通过胞吐作用释

放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小问3详解】多巴胺是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分解或回收,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使多巴胺不能被突触前膜回收,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含量增加,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20.下图是下丘脑参与调

节生命活动的示意图,①~⑦表示激素,a~e表示器官、腺体或细胞,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④既能升高血糖又参与维持体温,c为_______,此腺体在机体处于______(填“寒冷环境”“炎热环境”或“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发挥作用。图中口服后会失效的激素有_____(填数字)。(2)图

中②与③④对于血糖浓度的调节具有______(填“协同”或“抗衡”)作用。除这三种激素外,参与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还有______和_______。(3)图中d为_____,图中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_____轴,分级调节的意义是_____。【答案】(1)①.肾上腺②.寒冷环

境③.②③⑤⑥(2)①.抗衡②.生长激素③.甲状腺激素(3)①.垂体②.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③.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解析】【分析】激素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

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小问1详解】④是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糖,也可以促进产热

;肾上腺素在寒冷环境中促进产热增多;②是胰岛素,③是胰高血糖素,④是肾上腺素,⑤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⑥是促甲状腺激素,⑦是甲状腺激素,②③⑤⑥都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降解,使激素失效。【小问2详解】②降低血糖,③④升高血糖,具有抗衡作用;除这三种激素外

,参与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还有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均能促进代谢,调节血糖浓度。【小问3详解】d为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图中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

的释放,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1.下图表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Ⅱ、Ⅲ、Ⅳ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的系统,甲、乙、丙表

示三种体液。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I属于______系统,乙与细胞内液中的物质可以进行_____(填“单”或“双”)向交换。(2)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______(填“甲”“乙”“丙”中的一项或多项)中,淋巴细胞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有______细胞,激活此细胞需要两个信号,分别为_

_____。(3)图中属于呼吸系统的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答案】(1)①.循环系统②.双(2)①.甲和丙②.B细胞③.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3)①.Ⅲ②.机体需要呼吸系统从外界吸收氧气,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解析】【分析】Ⅱ是消化系统,Ⅲ是呼吸系统,Ⅳ是泌尿系统,Ⅰ是循环系统;丙是血浆,甲是淋巴,乙是组织液。【小问1详解】图中的Ⅰ主要在体内,是循环系统;乙是组织液,组织液的物质可以与细胞内液的物质进行双向交换。【小问2详解】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血浆和

淋巴,即图中的丙和甲;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故淋巴细胞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是B细胞;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一个是

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另一个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小问3详解】机体既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吸收氧气,又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与体内的箭头是双向的,故Ⅲ属于呼吸系统。22.下图表示科学家以胚芽鞘和琼脂块为实验材料,探究

植物向光生长机理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实验是1926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所做的实验,此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_______引起的。(2)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可以增加一组实验,相关操

作及预期结果为_______。设置此实验可以排除_____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3)避光条件下测量图示胚芽鞘的弯曲角度见图1,图1曲线表明_______;进一步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重复上述实验,结果见图2,当生

长素浓度大于0.25mg/L时,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呈下降趋势,体现了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答案】(1)化学物质(2)①.将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胚芽鞘

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琼脂块(3)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数增加,促进生长越明显,超过一定数目后促进作用基本不变②.促进【解析】【分析】1926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做了以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再

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

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小问1详解】温特的实验将胚芽鞘的尖端放在琼脂上,再将琼脂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引起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小问2详解】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可以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将未

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此对照实验是为了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的生长的影响,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小问3详解】由图1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数增加,促进生长越明显,超过一定数目后促进作用基本不变;琼脂块

内生长素浓度超过0.25mg/L时,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呈下降趋势,说明生长素促进去顶胚芽鞘的生长能力减弱,但依然是促进作用。23.回答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的问题:(1)检测人员将1mL水样稀释103倍后,用___

___法检测每毫升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______放在计数室上,滴加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计数室如下图所示,若N4中方格内的大肠杆菌分布如图所示,则1mL水样含有大肠杆菌______

个。(2)用标记重捕法调查5公顷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和第二次捕获的野兔数量之积为1200,第二次捕获的野兔中带标记的有24只,在捕获过程中,研究人员偶然会看到草原上有脱落的标记物,则此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只/公顷。(3)调查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常采用_______法。统计物种数量时,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种群数量的方法称为_______法。【答案】(1)①.显微镜直接计数②.盖玻片③.2×109(2)①.小于②.10(3)①.取样器取样②.目测估算【解析】【分析】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

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小问

1详解】微生物数目的统计方法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其检测过程是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滴加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水样中1mL大肠杆菌数量=80个小方格细胞总

数÷80×400×10000×稀释倍数=40÷80×400×10000×103=2×109。【小问2详解】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记后重新捕获数,则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1200÷24÷5=10只/公顷。由于标记物脱落,则标记后重新捕获数减少,这种情况下估算的

数值偏高,则实际上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小于10只/公顷。【小问3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