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1.285 MB
  • 2025-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品解析】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品解析】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品解析】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品解析】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共(17)页,1.285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5b8bd60882e88046859112f94bb9a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内江六中2020-2021学年(上)初2022届半期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中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1.成语“秦晋之好”的典故,分别发

生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D【解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各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各省区之间面积大小差异很大,少

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1题详解】成语“秦晋之好”中的“秦”是指陕西省,“晋”是指山西省,以上四个省区中,②表示的是陕西省,③表示的是山西省,故选C。【2题详解】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

区是④表示的云南省,故选D。“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索有“烹饪王国”之称,读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23.各大菜系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搭配正确的是A.苏菜——浙江省B.鲁菜——山东省C.徽菜——吉林省D.闽菜——江西省4.八大菜系的

位置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都分布在南方地区B.都分布在盆地地区C.都分布在半湿润地区D.都分布在外流区【答案】3.B4.D【解析】本题组考查中国的行政区域单位名称及简称、我国的自然环境特征。【3题详解】读图可知,苏菜—江苏省,鲁菜—山东省,徽菜—安徽省,闽

菜—福建省,故选B。【4题详解】读图可知,A.鲁菜分布在北方地区,苏菜、徽菜分布区地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故A错误;B.八大菜系中只有川菜分布在盆地地区,故B错误;C.八大菜系中大部分菜系分布在湿润区,故C错误;D.八大菜系

都分布在外流区、内流区界线以东,都分布在外流区,故D正确;故选D。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5.图中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形区,人口最稠密的是()A.①B.②C.③D.④6.关于⑤地形区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纬度较高,冬季寒冷B.

是我国油菜的主要产区C.黑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D.河流封冻期长【答案】5.A6.B【解析】【分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四川盆地,②是柴达木盆地,③是准噶尔盆地,④是塔里木盆地,其中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

河以南,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地区,人口最稠密,故选A.【6题详解】读图可知⑤是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在我国东北部,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平原地势坦荡,

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黑土面积广大,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封冻期长,油菜是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四大盆地的人口、东北地区等相关知识.古人登长城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结合图,完成下列

各题。47.图中①代表的山脉是()A.秦岭B.阴山C.天山D.燕山8.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能是()A.5℃B.8℃C.16℃D.﹣3℃9.古人游记所记载“北顾”的是我国某高原的深秋景色,该高原是()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

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7.A8.D9.B【解析】【分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山脉的位置可知,图中①代表的山脉是秦岭。它和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是北方地区,以南是南方地区。故选A。【8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

地方,以北冬季气温在0℃以下,以南冬季气温在0℃以上。故选D。【9题详解】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长城以北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读图分析即可。10.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

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5A.塔里木盆地B.华北平原C.柴达木盆地D.黄土高原【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据图可知,A

地形区位于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故其为塔里木盆地;B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故其为东北平原;C位于太行山以西,祁连山脉以东,秦岭以北,故其为黄土高原;D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故其为青藏高原。

故A正确,符合题意。【点睛】考查地形区的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A.太行山B.秦岭C.巫山D.南岭12.长江干流自上游向下游流经的大地形区的排列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

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13.长江、黄河的共同点是()A.源头都在西藏的青藏高

原上B.都注入东海C.都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D.都流经藏、川【答案】11.B12.D13.C【解析】6【分析】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因素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注

入太平洋。【11题详解】读图可知,B是黄河,C是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秦岭。故选B。【12题详解】读图并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长江自上游到下游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选D。【13题详解】读图可知,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注入太平洋(黄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都流经我国的三级阶梯,共同流经的省份有青海和四川。所以正确的是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黄河长江的概况。下图是“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

.请帮该同学在上图中补充长江下游的开发条件①江面宽阔,水流平缓②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③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下列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合

理的是A.上游河段利用水能开发水电B.上游干流河道清淤便于航运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下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答案】14.C15.A7【解析】【分析】根据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结合长江流域的开发措施进行分析解答。【14题详解

】下游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包括长江三角洲平原、苏皖沿江平原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江面宽阔,水流平缓,航运价值极高,水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故①③④是长江下游开发条件。故选C。【15题详解】上游河段水能

资源丰富,故可以利用水能开发水电;上游干流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会影响行洪泄洪,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下游主要的问题是水质污染,不是水土流失。故选A。【点睛】考查长江的开发及其地理概况。读甲、乙、丙、丁四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16.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

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甲B.乙C.丙D.丁17.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6.A17.B【解析】【分析】【16题详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

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根据题意选A。8【17题详解】根据我国三级阶梯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可知,甲是甘肃省,主要位于第一级阶梯,乙是黑龙江省,位于第三级阶梯,丙是山西省,主要位于第二级阶梯,丁是陕西省,位于

第二级阶梯。所以根据题意选B。【点睛】该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和三级阶梯的分布,记住位置即可。读外国人眼中的“五色中国”图,回答下列小题。18.2013年11月23日,我国政府宣布在“蓝色中国”A海域划设防空识别区,A海域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

.南海19.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黄色中国”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银色中国”看见牦牛,而我国中部有成群的绵羊。”C.日本小朋友说:“

我在“金色中国”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D.沙特阿拉伯小朋友说:“我在“绿色中国”看见了水乡景观,而我的祖国却是一个沙漠之国。”20.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银色中国”的“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雪山连

绵、冰川广布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时有地震,地热资源丰富D.牦牛成群分布【答案】18.C19.A20.C【解析】9【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

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8题详解】我国海域面积广阔,东部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长江入海口位于A海域,该海域为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

的边缘海。故选:C。【19题详解】据图可知,黄色中国是西北地区,法国的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法国葡萄酒享誉世界,青稞酒是青藏地区藏族的主要饮品,蒙古包是西北地区蒙古族的传统民居,故A说法错误;银色中国是青藏地区,牦牛

是该地区的主要畜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最多的国家,中部有成群的绵羊,故B说法正确;金色中国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日本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故C说法正确;绿色中国是南方地区,该地区河湖密布,湖泊星罗,水乡是南方地区的景观,沙特阿拉伯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故D说法正确

。故选:A。【20题详解】据图可知,银色中国是青藏地区,该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突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由于地势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皮厚表面积小,适宜寒冷气候,心胸发达,呼吸

、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该地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时有地震,地热资源丰富,与高寒无关时有地震。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海洋国土、四大地理区域、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理解解答即可。《中国诗词大会

》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诗词的背后,浸透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不少诗词蕴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下列关于诗句中描述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

农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B.气候雨热同期,种植水稻10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对我国的影响是A.带来丰富的降水B.寒冷干燥C.北方易受

寒潮影响D.加剧北京雾霾【答案】21.B22.A【解析】【分析】根据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故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季风气候显著,进行分析解答。【21题详解】诗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描写了四川盆地的特点;该

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结合题意。故选B。【22题详解】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降水;结合题意。故选;A。【点睛】考查我国的地形

和季风气候的特点。23.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它联系香港、澳门和()省。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港珠澳

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它联系香港、澳门和广东省,读图,①是四川省的轮廓,B是湖南省的轮廓,C是广东省的轮廓,D是吉林省的轮廓,故C符合题意。故选C。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124.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不同地区冬

始日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陆分布C.纬度D.光照25.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B.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C.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D.A地地

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答案】24.C25.D【解析】【分析】【24题详解】根据题意,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可知冬始日期的早晚主要是受当地的气温的影响;再结合图示,可看出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是自南向北(沿着纬度变化方向)冬始日期越来越早,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所以冬始日期就越早,可判断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故选C。【25题详解】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若在两条等值线间有一条闭合等值线,则其内的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由图中C地附近的闭合等值线数值等于大值,所以C地的冬始日期是大于12.1而小于12.

15,所以A项“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错误;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主要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所以12冬天沿海地区气温比内陆地区气温较高,入冬也就比内陆地区晚,B项错误;由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

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发生季节移动,从而导致各地的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形成四季的更替;所以全球都有季节变化,只是海口纬度较低,季节更替现象不太明显,C项错误;A地为横断山区纬度低但地势高,B处华北平原地势低但纬度高,由图中可看出,两地冬始

日期都约在10.15,所以D项正确。【点睛】该地考查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读图分析即可。2019年9月18日,习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水系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6.黄河上游进行梯级水电站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B.阶梯交

界处,河流落差大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缓D.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大27.甲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A.植被破坏严重B.地势起伏大C.河流众多D.年降水量大28.采访组在“行走黄河”的过程中,可能报道的景象是A.黄河中游发生凌汛灾害B.宁夏平原通过引黄灌溉发展农业C.河口以下河段是运输“黄金水

道”D.桃花峪至渤海水流湍急【答案】26.B27.A28.B【解析】【分析】【26题详解】黄河上游位于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降水少,水量小,故A不正确;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在我国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B对。黄河上游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流速快,所以13C不正确。黄河上游地区位于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故D不正确,ACD错。根据题意选B。【27题详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

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故根据题意选A。【28题详解】黄河上游的宁夏段和下游山东段容

易发生凌汛灾害,故A不正确;宁夏平原通过引黄灌溉发展农业,称为“塞上江南”;故B正确;河口以下河段是水土流失最严重河段;航运不发达,故C不正确;桃花峪至渤海河段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缓,水流缓慢,故D不正确。所以ACD不正确,B正确。根据题意选B。

【点睛】该题考查黄河的概况和治理。读图解答即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播出,片中介绍了我国许多不同省区的美食。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9.以下美食与分布地连线正确的是A.蓝田裤带面——山西省B.房县小花菇——湖北省C.

乐山豆花——重庆市D.清炖跳跳鱼——江苏省30.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A.川菜B.湘菜C.粤菜D.闽菜【答案】29.B30.C【解析】【分析】根据人民生活和地理环境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影响着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取用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二)用本省著名的山水作简称;(三)用本省市的历史名14称作简称,进行分析解答。【29题详解】蓝田裤带面−−−−陕西省;房县小花菇−−湖北省;乐山豆花−−−−四川省;清炖跳跳鱼−−−浙江省。根据题意。故选:B。【

30题详解】广东省的简称是粤,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粤菜。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湖南省简称湘;福建省简称闽。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及不同省区的简称,牢记即可。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40分)31.读下面“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山脉

:②____③____。(2)河流:④____,由河流流向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3)⑤____(省区)⑥_____(地形区)A____(国家)。【答案】(1).祁连山脉(2).秦岭(3).黄河(4).西高东低(5).四川(6).

青藏高原(7).俄罗斯【解析】【分析】考察我国主要山脉分布以及山脉两侧重要的地形区或省区,河流及地势特点。【详解】(1)读图,结合省级轮廓可知,②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和甘肃省的分界线上,是西北—东南走向15的祁连山脉。③山脉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是我

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2)读图,河流轮廓④为“几”字形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渤海。由此可以判断出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3)读图,结合省区轮廓,⑤省区位于③山脉秦岭以南是四川盆地,⑤是四川省。四川省盆地西部是横断山脉,横断山脉以西是⑥青藏高原。A国位于我国东北的黑龙江

以北,A是俄罗斯。【点睛】32.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我国位于亚洲____部,____洋西岸,季风气候显著。(2)仔细观察图中两种箭头,其中实线“”表示___(冬、夏)季风,该季风的发源地是___,受该季风影响,内江的气候特点是___。(3)图中①②③为我国重要地理界线,其

中为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_,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___。(填写数字代号)16【答案】(1).东(2).太平洋(3).冬(4).蒙古-西伯利亚(或高纬内陆地区)(5).低温少雨(6).③(7).①【解析】【分析】考查我国海陆位置以及季风气候形成原因

,冬季风的性质,受夏季风影响区域,降水分布和干湿分区。【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大洋,季风气候显著。(2)读图可知,实线“箭头”表示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

该季风发源地是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冬季风寒冷干燥,受该季风影响,内江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少雨。(3)读图可知,①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是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③东段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是我

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经过等,该线也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其中为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地理分界线是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①。33.油莱是一种油料作物,花期大约为一个月。读图回答问题

。17(l)图甲,三级阶梯的界线中B为___山脉,其北部的D是塔里木盆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全称)。(2)图乙,E、F两地分别在7月和4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E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____;而图丙,造成我国东部油

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3)图乙,E地区是___族(少数民族)聚居地、本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特有动物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答案】(1).昆仑山脉(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海拔高气温低(4).纬度因素(5).藏(6).牦牛【解析】【分析】

考察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四大地理分区,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详解】(1)读图甲可知,B是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该线是由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组成,B是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北侧的D是塔里木盆地,位于

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读图乙可知,E是青藏地区,F是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因海拔高气温低,油菜花开花时间较晚。纬度因素使得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读图丙可知,造成我国南、北方油菜开花早晚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3)图乙中E地区是青藏地区,是藏族同胞的聚居地,设有

西藏自治区,本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特有动物牦牛,适应低温低氧的环境被称为“高原之舟”。【点睛】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