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中考真题生物》2021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docx,共(14)页,50.38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5b183f51145f65848545dffb69fd3a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分析】此题考查细胞膜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解答】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不符
合题意;B、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C、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
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C符合题意;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保护作用。2.【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
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解答】解:AB、银杏、水杉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AB不符合题意。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C不符合题意;D、葡萄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
物,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被子植物的特征以及常见的被子植物的例子。3.【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
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解答】解:A、①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A正确;B、②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
生了变化,因此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B正确;C、进行①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C正确;D、细胞的分化使组成生物体的组织变得形态多样化,功能多样化,a、b、c三种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D错误。故选:D。【点评
】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4.【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
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34984种,脊椎动物有6445种,真菌1万多种。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B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
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5.【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解答】解:A、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
、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A正确。B、过量饮酒酒精或长期酗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等。可见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青少
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酗酒,B正确。C、“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没病经常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C错误。D、使用公筷减少疾病传播机会,可以减少“病从口入”,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
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6.【分析】(1)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
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解答】解:A、癌症与生活方式有关、夜盲症是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引起的,A符合题意;B、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脚气病是缺少维生素B1引起的、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C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C、贫血是缺铁引起的、艾滋病由病原体引起
的、佝偻病是缺少维生素D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D、色盲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遗传病、高血压与生活方式有关、大脖子病是缺碘改变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但属于基础考查,只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即
可正确解答。7.【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细菌,②是酵母菌,③动物细胞,④植物细胞。【解答】解:A、③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B、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②是酵母菌,④是植物细胞,B错误;C、①细菌
属于单细胞生物,②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因此①②都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的生物体,C正确;D、①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8.【分析】(1)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
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
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解答】解:AB、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
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AB错误;C、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
生了视觉。C正确;D、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所以,当我们看到车辆由远及近驶来,眼睛晶状体的变化
是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形成视觉和听觉的部位。9.【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
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解答】解:A、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因此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A正确;B、由分析可知,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B正确;C、膝
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位于⑤脊髓中,C正确;D、④是传出神经,当④受到损伤,神经冲动能够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有感觉,但是反射活动不能完成,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
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0.【分析】(1)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2)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
基因彼此相同。所以小羊“多莉”的诞生属于克隆技术的应用。(3)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解答】解:A、制作苹
果醋要用到乳酸菌的发酵,属于发酵技术,A正确;B、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属于有性生殖,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C、高产不耐盐碱水稻与低产耐盐碱水稻杂交,选育高产耐盐碱水稻,用到杂交技术,C正确;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
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如转基因技术可培育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正确.故选:B。【点评】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对人类产生的重要影响。熟知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实例。11.【分析】不同环境的中是动物呼吸器官不同,鳃是适
于水中呼吸的器官,气管、肺是适于陆地呼吸的器官,分析解答。【解答】解:A、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草鱼都属于鱼类,用鳃呼吸,青蛙是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A不符合题意;B、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鲢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黑嘴鸥属于鸟类,用肺呼
吸,B不符合题意;C、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鲨鱼、海马都属于鱼类,用鳃呼吸,C符合题意;D、扇贝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鲫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动物的呼吸器官。12.【分析】(1)由亲本产生有
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
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蜜蜂、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解答】解:A、青蛙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
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A错误;B、扦插和嫁接没有经过有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C、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
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D、鸟卵结构中含有细胞核的是胚盘,D错误。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的生殖发育的特点。13.【分析】(1)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2)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解答】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
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B正确;C、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没有氧气,
C错误;D、从生活环境分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D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要重点掌握。14.【分析】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
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
餐比例为3:4:3.据此解答.【解答】解: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故①符合题意;②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少吃会因缺少维生素影响健康,故②不符合题意;③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
%、40%、30%左右,故③符合题意;④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故④不符合题意;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表明蔬菜和水果生虫了,为了减少害
虫,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有可能喷洒农药灭虫了。没有虫眼的可能是生虫前喷药的,故⑤不符合题意;⑥肉鱼蛋类很容易变质,必须新鲜才能食用,故⑥符合题意;所以,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①③⑥。故选:A。【点评】掌握合理膳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这部分内容
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15.【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
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银边部分叶片的细胞内
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叶片,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未遮光绿色部分细胞内有叶绿体,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叶片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的绿色部分唯一不
同的变量是光,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部分与中间未遮光的绿色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因此,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有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需要光、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
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16.【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
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A、蜘蛛结网、菜青虫取食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正确。B、导盲犬引领盲人过马路的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
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正确。C、跳绳运动的完成需要多个系统的相互配合,正确。D、捂耳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0.5分,共24分)17.【
分析】观图可知:图1中①是果皮、②是种子;图2中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⑥雌蕊、⑦花药、⑧花丝、⑨雄蕊、⑩胚珠;图4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5中e上表皮、f叶肉、g叶脉、h下表皮、i气孔。解答即可。【解答】解:(1)
图1中果实、种子,图2是花,图5是叶,都属于器官。(2)⑨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⑥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胚。(3)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因此植物的根长长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bc区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体积和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数量。(4)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夜间适当的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分解。(5)图二表示一段长
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桃子的枝条.现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在A、B两桃子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B,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水是通过茎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故答案为:(1)器官;(2)⑥⑨;⑩;胚;(3)bc;(4)i;呼吸;(5)B。
【点评】掌握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等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
真菌)组成。(2)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能量传递的特点: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解答】解:(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图示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豆科植物和消费者牛、羊、兔、人,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
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分解者能够将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肥料又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2)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根瘤菌是细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豆科植物才能进
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图中的太阳能。(4)使用传统杀虫剂消灭豆科植物的蚜虫,由于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逐级积累,而人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人。牛、羊、兔都属于哺乳动
物,其生殖和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5)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该人工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故答案为:(1)分解者;无机盐;(2)阳光;共生;(3)太阳能;(4)人;胎生、哺乳;(5)弱【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只有腐生性
的细菌、真菌才是分解者,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沿着食物链积累。19.【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寄生在动物体中,因此属于动物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儿童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染源。(3)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3)“从免疫的角度看”,小儿麻痹糖丸和新冠疫苗属于抗原,该物质进入人体内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第三道防线的淋巴细胞产生可以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1)病原体;动物;蛋白质;(2)传染源;(3)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4)抗原;淋巴;三。【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0.【分析】观图可知:1左心室,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5肺静脉,6主动脉
,7肺动脉,8上腔静脉,9下腔静脉;A肺,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肾脏,①吸收过程,②是吸气,③是呼气,a肾动脉,b肾静脉。【解答】解:(1)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胰液和肠
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因此食物中的淀粉在B消化系统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过[①]吸收过程进入C循环系统;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胰液、肠液和唾液。(2)②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外
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血液流经肺部
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动脉血由5肺静脉运回左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体循环
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脑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体循环,最先进入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4)肾脏是人体的组织器官,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氧气
,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它还是形成尿的器官。因此a肾动脉比b肾静脉中尿素含量较高。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产生废物,其中二氧化碳和少量水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内排出体外,还有一
部分尿素由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故答案为:(1)葡萄糖;吸收;唾液;(2)收缩;动脉血;5;线粒体;(3)3;(4)a;皮肤【点评】此题的知识点较多,认真审题,有扎实的基本功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由图示可知: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
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解答】解:(1)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
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2)已知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控制有耳垂的显性基因是A,控制无耳垂的隐性基因是a。题干中因为该同学的父母都是有耳垂,而他本人是无耳垂。所以楠楠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
Aa,遗传图解如图:由遗传图解可知,楠楠的父母再生一个有耳垂孩子的概率是75%。(3)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够产生卵细胞,分娩雌性激素。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观察图示
可知:图示乙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一样,为XX染色体,是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其产生的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卵细胞,故卵细胞内的染色体可表示为22+X;(4)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
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这些片段叫做基因。观察图示可知:图示丙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不一样,为XY染色体,是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故答案为:(1)变异;(2)Aa;aa;75%;(3)卵巢;22+X;(4)D
NA;丙。【点评】该题考查了人类的性别遗传,XY型性别决定中,子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方的精子。22.【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某生物学社团猜想,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所以该社团提出的假设是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活性。(2)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可知,甲组加入清水,乙组加入
盐水,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盐水。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甲组实验中添加清水的量应为5mL。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3)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
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的平均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4)根据图表数据可知,不同浓度的盐水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盐水浓度是3%。故答案为:(1
)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活性;(2)盐水;5mL;形成对照;(3)平均值;(4)3%。【点评】“对照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
22/1/2419:42:17;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6JxbombNK--PZkfnvM8130@weixin.jyeoo.com;学号:42171657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
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