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6)页,504.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4104f1d01a034b47473af211fc266c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高三生物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淀粉和糖元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B.细胞内运输K+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
蛋白质C.磷脂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D.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
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2、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3、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P和N。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
磷脂和胆固醇。【详解】A.纤维素、淀粉和糖元等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没有多样性,A错误;B.细胞内氨基酸的物质可以是tRNA,B错误;C.磷脂存在于生物膜中,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细胞膜,C正确;D.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
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空间结构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的细胞中都含叶绿体,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B.精子的细胞器主要是高尔基体,因而能旺盛分泌顶体酶C.若细胞中内质网发达,则该细胞一定在旺盛合成分泌蛋白D.不同功能的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种类可以相同【答
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中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等,据此分析答题。【详解】A、叶
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根、茎及叶表皮细胞中一般不含叶绿体,A错误;B、精子细胞中保留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精子细胞中顶体酶是在精子变形前合成并贮存在顶体中的水解酶,B错误;C、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分装、发送,粗面
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也不一定是分泌蛋白,C错误;D、不同功能的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种类可以相同,D正确。故选D。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B.图中A、B、C依次为
淋巴、血浆、组织液C.CO2的扩散方向为B→CD.单核细胞的内环境是D【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示,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据此答题。【详解】A.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B组织液中,A
正确;B.图中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错误;C.细胞内液CO2浓度大于组织液,故其扩散方向为C→B,C错误;D.单核细胞属于吞噬细胞,其内环境是A血浆,D错误。故选A。4.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
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体现酶的高效性B.t1~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C.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D.反应过程中酶和底物的结构均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
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2、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没有跟无机催化剂比较,该实验只能说明酶有催化作用,A错误;B.t1~
t2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B正确;C.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所需的时间延长,故t2右移,C正确;D.反应过程中,酶与底物相互结合过程中会发生诱导契合,结构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A。5.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核孔对m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具有选择性B.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C.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可看到多数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D.衰老细胞核体积较大,细胞
体积变小【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
的形成有关。【详解】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核孔对m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具有选择性,A正确;B.核膜为双层膜,外膜与内质网相连,其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B正确;C.染色体是在分裂前期出现,末期消失,不会和核膜、核仁共存,C错
误;D.衰老细胞核体积较大,细胞体积变小,D正确;故选C。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洋葱根尖或黑藻叶片也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B.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可以选择熟豆浆为实验材料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碘化钾溶液作鉴定试剂D.利用盐酸解离根尖,有利于将
组织细胞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物质的鉴定及染色:【详解】A.洋葱根尖成熟区和黑藻叶片都有大液泡,也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B.利用蛋白质高温变性不会破坏肽键,仍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B正确;C.碘不能判断蔗糖是否被水解,故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
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碘化钾溶液作鉴定试剂,C错误;D.利用盐酸解离根尖,有利于将组织细胞分离,D正确。故选C。7.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细胞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胞吐过程也可能由受体介导B.该过程要有细胞识别并
需要外部供能C.构成小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细胞对物质的摄取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生物大分子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膜内陷,将大分子包在囊泡中,进而内吞形成囊泡,把大分子物质摄入细胞内,该过程依赖于
膜的流动性实现。【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某些胞吐过程也可能由受体介导”,A正确;B、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需要受体和大分子物质的识别,需要细胞内部供能,B错误;C、构成小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D、胞吞过程中
有膜的内陷,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能发生,D正确。故选B。8.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导致多种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菌。因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分解为NH3和14CO2,因此体检时可让受试者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收集受试者
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4CO2即可检测Hp感染情况。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Hp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由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产生C.脲酶的合成是吸能反应D.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答案】C
【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
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详解】A.Hp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被Hp产生的脲酶分解产生,B错误;C.脲酶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是吸能反应,C正确;D.Hp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D错误。故选C。9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就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DNA片段B.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C.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D.劳氏肉瘤病毒的基因结构中,相邻的两
个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则姐妹染色单体上也会出现等位基因;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两条链的相邻两个碱
基间通过氢键连接,一条链的相邻两个碱基间通过五碳糖-磷酸-五碳糖连接。【详解】A.基因就是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错误;B.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B正确;C.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没有改变,C错误;D.劳氏肉瘤病毒是RNA病毒,其基因结构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间通过核糖-磷酸-核糖连接,D错误。故选B。10.将基因型为Bb和bb的豌豆种子混种在一起(两者数量
之比是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1:2:3B.1:2:1C.1:4:4D.6:2:1【答案】A【解析】【分析】豌豆是雌雄同花植物,在自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不同基因型的
植株只能通过自交产生子一代,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种植基因型为Bb和bb的豌豆只能通过自交方式产生下一代种子。根据题意,Bb和bb两者数量之比是2:1,且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自交产生的
下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2/3×1/4):(2/3×2/4):(1/3+2/3×1/4)=1:2:3。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中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在计算产生下一代的不同基因型比例时应只考虑自交方式。11.下列关于表现型和
基因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完全显性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其基因型及比例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F1基因型及比例C.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的类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产生花药个体的基因
型D.伴X遗传中雄性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雌性亲代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及比例【答案】B【解析】【分析】表现型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不同,据此分析。【详解】A.不完全显
性是指杂合子既不表现显性性状也不表现隐性性状,而是表现中间的一种新性状,即一种表现型只对应一种基因型,故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其基因型及比例,A正确;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F1产生
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B错误;C.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的类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产生花药个体的基因型,C正确;D.伴X遗传中雄性子代的表现型取决于雌性亲代提供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故可直接反映雌性亲代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及比例,D正确。故选B12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B.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产热与散热是不平衡的C.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D.呼吸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产热途径: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散热途径: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汗液的
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详解】A、维持体温的热量主要来自于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所以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A正确;B、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产热与散热是平衡的,这样可以保持体温相对稳定,B错误;C、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D、人体的主
要散热途径是通过皮肤向外散热,如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胞血管的散热等,呼气只能带走少量的热量,D错误;故选A。13.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图所示曲线A、B分别是不同放射线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
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充分搅拌可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故曲线A上清液中35S的放射性不能达到100%C.若搅拌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强度下降,则曲线B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D.若搅拌时间适宜,该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
是【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
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充分搅拌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
分离,A错误;B.实验过程中由于搅拌不充分,使部分吸附在细菌表面的35S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跟细菌一起进入到沉淀物中,故曲线A上清液中35S的放射性不能达到100%,B错误;C.若搅拌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强度下降,说明细菌裂解,被标记的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到上清液中,则曲线B上清液中3
2P的放射性会增强,C正确;D.该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14.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并分别做如图所示的处理。正常培养一段时间后,四组植株
叶片脱落的先后次序是丙、丁、甲、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对照,说明脱落酸可以延缓叶片的脱落B.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具有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C.若对乙、丙进行单侧光照射,则对实验结果会造成影响D.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激素
对棉花落叶的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丙、丁的自变量是去除顶芽后,在侧芽部位是否放置含脱落酸的琼脂块;乙、丙的自变量是去除顶芽后,在顶芽部位是否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甲、乙的自变量在于是
否保留顶芽及在去除顶芽的部位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是四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次序是丙、丁、甲、乙,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和脱落酸对棉花落叶的影响,脱落酸能促进叶片的脱落,而生长素具有抑制脱落酸(或者抑制叶片
脱落)的作用。【详解】A.丙、丁的自变量为在侧芽部位是否放置含脱落酸的琼脂块,结果放置含脱落酸的琼脂块的丙组,其叶片比丁组脱落的时间早,说明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的脱落,A错误;B.四组棉花植株的处理相互对照,它们叶片脱落的先后次序是丙、丁、甲、乙,而乙用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说明生
长素具有抑制脱落酸(或者抑制叶片脱落)的作用,B错误;C.芽的尖端能够感受单侧光的刺激,乙、丙的芽尖端已切,所以单侧光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C错误;D.实验使用了含生长素和脱落酸的琼脂块,观察的因变量是叶片脱落的早晚,因此该实的目的是探究
生长素和脱落酸对棉花落叶的影响,D正确。故选D。15.下图为科学家以伞藻为材料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的部分实验结果(图中箭头向上和向下分别表示光照的开和关)。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伞藻是一种真核单细胞藻类,可不用借助显微
镜观察B.图示箭头向下处短时间内伞藻细胞三磷酸甘油酸含量均增多C.伞藻细胞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吸收660nm波长的光D.两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照射伞藻时的光合速率大于单独照射时的总和【答案】C【解析】【分析】叶绿体中含有
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相结合,而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伞藻是一种长6〜7cm的大型单细胞藻类,可不用借助显
微镜观察,A正确;B.图示箭头向下处,光照减弱,C3还原减少,短时间内伞藻细胞三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多,B正确;C.伞藻细胞主要由叶绿素吸收660nm波长的红光,C错误;D.由实验结果可知,两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
照射伞藻时的光合速率大于单独照射时的总和,D正确。故选C。16.如图为二倍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在a点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组)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b点时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D.该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部分曲线【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
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有丝分裂间期2n0→4n2n→4n分裂期前、中期2n4n4n后期2n→4n4n→04n末期4n→2n04n→2n减数分裂间期2n0→4n2n→4n减一前、
中期2n4n4n后期2n4n4n末期2n→n4n→2n4n→2n减前、中期n2n2n二后期n→2n2n→02n末期2n→n02n→n【详解】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在a→b过程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A错误;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对于二倍体细胞来说,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最多,达到4组,其他时候为2组,故图中n=2(组),B正确;C.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错误;D.二倍体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故该曲线不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
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部分曲线,D错误。故选B。17.已知染色体上某基因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C+G占35%,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该基因的遗传遵循遗传定律B.该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中(C+G)/(A+T)为3
5/65C.该基因能够与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结合D.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C+G一定占35%【答案】B【解析】【分析】在DNA分子双链中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A+C=T+G;但在RNA单链中不符合。【详解】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中基因,A正确;B、转录形成的模板链为RNA,其中碱基为A、C、G、U,不含有碱基T,B错误;C、该基因进行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参与,进行转录时与RNA聚合酶结合,C正确;D、在DNA双链中,
由于C=G,所以两条链中的C+G是相同的,在双链中其中C+G占35%,所以在单链中C+G占35%,转录形成的C+G也为35%,D正确。故选B。18.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
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龄0+1+2+3+4+5+6+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时到达性成熟,即进
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即进入老年)A.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B.由表可知,该鱼种群数量将增多C.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越多D.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年龄组成的类型有三
类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增长型种群年幼个体较多,稳定型种群各个年龄阶段相对稳定,衰退型种群年幼个体较少。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种群幼年阶段的个体数为92+187+121=400,成年阶段的个体数为400,老年阶段个体数
也是400,该种群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基本相当,因此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A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该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C.种群数量还取决于死亡率,迁
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C错误;D.鱼活动范围较大,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D。19.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属于A类激素,当它与
受体结合后,通过促进翻译从而促进细胞代谢B.生长激素属于B类激素,它引起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脂肪分解和糖的利用C.血糖调节中,下丘脑能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D.甲状腺激素调节中,垂体细胞受体分子所接受的信号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激
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化学性质作用部位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多肽肾小管、集合管调节水平衡、血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质全身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促甲状腺激
素甲状腺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促性腺激素性腺控制性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I)氨基酸衍生物全身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多肽免疫器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官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促进肝糖元
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兴奋剂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固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Na+排K+,使血钠升高、血钾降低.胰岛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全身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多肽肝脏调节糖代谢,升高血糖浓度卵巢雌激素固醇全身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
育、卵子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孕激素卵巢、乳腺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睾丸雄激素全身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详解】A.甲状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促进基因转录从而促进细胞代谢,A错误;
B.生长激素属于B类激素,它引起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B错误;C.血糖调节中,下丘脑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调节胰岛素的分泌,C正确;D.甲状腺激素调节中,有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故垂体细胞有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D错误。故选C。20.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长势整齐,说明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没有垂直结构B.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农作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C.除草、治虫的目的
是减少能量浪费,提高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D.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需要人类加强管理【答案】D【解析】【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小,一旦失去人的控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非只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
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详解】A、农田中长势整齐的作物一般是同一种作物,属于种群层次,不能体现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仅仅有农作物,还存在杂草等其他绿色植物,同时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人
工生态系统,一般还有人工输入的能量,B错误;C、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人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影响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D、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需要人类加强管理
,D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21.两种生长状况相似的甲、乙植物培养在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与水分条件下,探究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践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甲、乙植物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甲和乙的离体叶绿体并
进行希尔反应(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实验结果如下表格所示。回答以下问题:除草剂相对浓度05%10%15%20%25%30%甲放氧速率相对
值5.04.43.73.02.21.61.0乙放氧速率相对值5.03.72.21.0000(1)上述实验在相对密闭容器中,通常可通过控制不同浓度的_________溶液控制CO2浓度。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除了通过测定放氧速率判断甲和乙受除草剂抑制效果之外,根据希尔反应还可通过____
_____快慢来判断。(2)若在红色薄膜下进行该实验,则图所画曲线的a点应该往______移;CO2浓度为b时,通常甲植株的O2产生量_____________(>/</=)乙植株的O2产生量,甲植株由CO2浓度为b调到c处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减少的
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①三磷酸腺苷②C5③(CH2O)④C3⑤NADPH)。(3)上述希尔反应实验中外界溶液添加蔗糖的目的是________,据上表除草剂处理影响叶绿体放氧速率,可知除草剂抑制主要作用于叶绿体的_______(填结构)。【答案】(1
).NaHCO3溶液(2).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所用时间(3).右(4).大于(5).①②⑤(6).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7).类囊体薄膜【解析】【分析】通过题文分析,此题自变量为除草剂的相对浓度,因变量
为氧气释放速率和溶液颜色变化。通过表格分析,除草剂影响氧气的释放速率,可以推测影响光反应阶段。通过图像分析,从甲乙曲线趋势推测,甲的呼吸速率大于乙的呼吸速率。【详解】(1)在相对密闭容器中,通常可通过控制不同浓度
的NaHCO3溶液控制CO2浓度。题中因变量为氧气释放速率和溶液颜色变化,所以还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所用时间快慢来判断。(2)若在红色薄膜下进行该实验,红色薄膜相当于过滤片,红光减少,导致光合作
用下降,a点右移;通过图像分析,从甲乙曲线趋势推测,甲的呼吸速率大于乙的呼吸速率,浓度为b时,两者净光合作用相同,甲植株的O2产生量大于乙植株的O2产生量;甲植株由CO2浓度为b调到c处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减少的物质有C5、ATP和
[H],因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首先影响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使得C5减少,C3增加,进而影响C3的还原,使得ATP和[H]减少。(3)上述希尔反应实验中外界溶液添加蔗糖的目的是使用蔗糖溶液可以维持叶绿体的渗透压,避免使用蒸馏水使叶绿体吸水涨破;据上表除草剂处
理影响叶绿体放氧速率,而氧气的产生是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发生,可知除草剂抑制主要作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点睛】分析实验中,首先注意自变量和因变量,在本题中分析光合作用时,要对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准确理解记忆。22.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图
解,图2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1中出了光能,属于非生物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功能除碳循
环等物质循环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等重要功能,图2中的甲相当于图1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中的一种群。(2)图1中属于次级生产者的有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B同化的总能量小于D(都为恒温动物)同化的总能量,最主
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图2种群乙数量保持动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__________机制。【答案】(1).A(2).能量流动,信息传递(3).B(4).F、D、B、C(5).能量在
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6).负反馈调节【解析】【分析】分析图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A代表无机环境,B、D、F代表消费者,C代表分解者,E代表生产者;分析图2,根据甲、乙、丙的数量和变化关系得出食物链:植物→乙→丙→甲。【详解】(1)通过分析,图1中属于
非生物成分的是无机环境A,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另外还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图2中的甲是第四营养级,图1中的B也是第四营养级。(2)图1中属于次级生产者有F、D、B、C;B同化的总能量
小于D同化的总能量,最主要原因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3)图2种群乙数量保持动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机制。【点睛】分析出图1中的食物链E→F→D→B,图2中的食物链植物→乙→丙→甲。次级生产是指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其他生物的能量积累,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两部分。
23.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A基因决定有角、a基因决定无角)。现用多对纯合的有角公羊和无角母羊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子一代,其中公羊全为有角,母羊全为无角。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F2公羊中,有角:无角=3:1;F2母羊中,有角:无
角=1:3。(1)请对上述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①A和a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②在公羊中,___________基因型决定有角,__________基因型决定无角;母羊中,______________基因型决定有角;(2)若上述解释成立,F2无角母羊中的基因
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1)的解释是否成立:让无角公羊和F1中的多只无角母羊交配,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1)的解释成立。(4)上述探究过程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_____
_________【答案】(1).性(2).AA、Aa(3).aa(4).AA(5).Aa:aa=2:1(6).公羊既有有角的,也有无角的;母羊中全为无角(7).假说演绎法【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多对纯合的有角公羊(AA)和无角母羊(aa)杂交,得到足够
多的子一代(Aa),其中公羊全为有角,母羊全为无角,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原因是,基因型为Aa的公羊表现为有角,而母羊表现为无角。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F2公羊中,AA:Aa:aa=1:2:1,公羊中Aa为有角,所以有角:无角=3:1;F2母羊中,AA:Aa:aa=1:2:1,母羊中A
a为无角,所以有角:无角=1:3。【详解】(1)子一代(Aa),其中公羊全为有角,母羊全为无角。个体性状与性别有关,所以位于性染色体上。在公羊中,AA、Aa基因型决定有角,aa基因型决定无角;母羊中,AA基因型决定有角。(2)若上述解释
成立,F2无角母羊中的基因型为Aa、aa,其比例是2:1。(3)让无角公羊(aa)和F1中的多只无角母羊(Aa)交配,若(1)的解释成立,则子代基因型为Aa、aa,公羊既有有角的,也有无角的;母羊中全为无角。(4)假说-演绎法是指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因此,本探究过程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
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即假说-演绎法。【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中信息准确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基因型为Aa的公羊表现为有角,而母羊表现为无角。24.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了判断甲、乙两人甲状腺功能低下
的原因,分别给他们及健康人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测得血液中的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检测对象TSH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9乙18(1)RH注射后通过____运输到全身
各处,但仅能作用于垂体,原因是____。(2)根据表的实验结果推测,甲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填“下丘脑”或“垂体”),依据是____。(3)为了进一步判断乙患者下丘脑是否发生病变,还应该补充的检测指标是___,若该指标的测定值比性康人的正常值低很多,结合表中数据则可说明乙患者发生病变
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血液循环(或体液)(2).只有垂体细胞有TRH的特异性受体(3).下丘脑(4).注射TRH后TSH浓度恢复正常,说明垂体功能正常(5).注射前血液中的TRH浓度(6).下丘脑和垂体【解析】【分析】这里要
注意的是,下丘脑与垂体上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当甲状腺激素对它们的刺激减弱时,TRH与TSH的分泌就会增多。还有激素的增加或减少是切除某一器官后的连锁反应,所以,首先应考虑的是被切除的器官分泌的激素的减少,再考虑这种激素减
少引起的后果。【详解】(1)TRH注射后通过血液循环(或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仅能作用于垂体,原因是只有垂体细胞有TRH的特异性受体。(2)根据上表的实验结果推测,甲发生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依据是注射TRH后TSH浓度恢复正常,说明垂体功能正常。(3)为
了进一步判断乙患者下丘脑是否发生病变,还应该补充的检测指标是注射前血液中的TRH浓度,若该指标的测定值比健康人的正常值低很多,结合表中数据,注射TRH后TSH浓度不能恢复正常,则可说明乙患者发生病变的部位
是下丘脑和垂体。【点睛】本题以图表为载体,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等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图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修一25.大肠杆菌含有2000种以上的蛋白质,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大肠杆菌的数
量是检测自来水是否受粪便污染的最直接的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2)通过滤膜法(自来水过滤后的滤膜置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中,再进行计数)可以测定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伊红-美蓝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NaCl、琼脂、乳糖、伊红和
美蓝水溶液,蛋白胨的作用有___________。(写两点),这种测定方法的主要原理是______,在实验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固体培养基______(填是否)灭菌合格。(3)大肠杆菌在_______中合成蛋白质,利用______分离提取到的部分大肠杆菌
蛋白质。【答案】(1).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2).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3).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数目,计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4).是(5).核糖体(6).凝胶色谱法【解析】【分析】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伊红—美蓝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使
菌落呈黑色,该培养基是伊红—美蓝培养基,因此属于鉴别培养基。蛋白胨是将肉、酪素或明胶用酸或蛋白酶水解后干燥而成,富含有机氮化合物,也含有一些维生素和糖类,因此添加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氮源、也可以提供碳源和维生素。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
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3、凝胶色
谱法的原理是:小分子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后被洗脱出来;而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先被洗脱出来。所用的洗脱液是磷酸缓冲液。【详解】(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
和高压蒸汽灭菌。(2)蛋白胨含多种有机物,能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等;通过伊红-美蓝染色法可计算培养基上菌落的数目,计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固体培养基配制完成后,需在接种前将空白培养基即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条件下放置
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出现,检测是否灭菌合格。(3)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因此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以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提取到的部分大肠杆菌蛋白质。【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灭菌方法以及适
用对象,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成分及其功能,掌握大肠杆菌的特点和蛋白质的分离方法,理解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突破该题的关键。选修三26.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5µ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基因公司用如下图的方式生产干扰素。
分析回答:(1)整合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组成上还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__________,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2)干扰素基因与细菌质粒结合所需的酶是________,其作用部位是_________,然后再将重组质粒转移到酵母菌
内,酵母菌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____。(3)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________中的质粒做运载体。(4)细菌质粒与干扰素基因能够拼接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人的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体内合成了人的干扰素,说明了__________。
【答案】(1).遗传标记基因(2).与RNA聚合酶结合,驱动转录(3).DNA连接酶(4).磷酸二酯键(5).受体细胞(6).土壤农杆菌(7).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8).人和酵母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解析】【分析】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一般要
先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中进行表达。以酵母菌等微生物作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们繁殖快,可使目的基因得到快速表达。用到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基因工程的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
基因的检测与表达。【详解】(1)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2)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利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细菌的质粒进行连接,
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然后将目的基因移植到酵母菌体内,酵母菌在基因工程中叫受体细胞。(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因此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中的质粒做运载体。(4)细菌质粒能与
干扰素基因拼接的原因是:它们具有共同的DNA双螺旋结构基础,以及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人的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体内合成了人的干扰素,说明了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操作步骤以及相应的生
理基础等;识记质粒能够作为运载体的条件等,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