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0)页,413.32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300a3210e13e1036122bd8540bce4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达标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结合材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综合思维)2.观察身边的水体,分析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地理实践力)3.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分析其补给特点及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陆地水体1.类型:包括河流、湖泊、①冰川、沼泽和地下水等。2.特点(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②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2)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③自然环境的制约。不同地区特征气候湿润地区河网密度④大,水量⑤丰富高海拔、高纬度地区⑥冰川发育地势
较低地区容易积水形成⑦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形成较大⑧湖泊3.陆地水的构成⑨地下咸水⑩冰川⑪地下淡水特别提醒湖泊水、地下水并不都是淡水陆地上的湖泊可以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淡水湖中的湖水为淡水,咸水湖中的湖水为咸水。同样地下水也分为地下淡水和地下咸
水两种。4.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影响自然环境{调节气候塑造地表形态(2)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①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⑫淡水资源。②具有⑬航运、发电、水产养殖、⑭生态服务等价值。特别提醒地球水圈中淡水占比很小,只有2.53%,且绝大多数淡水存在于高纬、高海拔地区
的冰川,因此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应切实保护淡水资源。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实质: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⑮交换和转化。2.河流与其他水体的关系河流呈线状且流动性好,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河流与其他水体关系河流与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削减、⑯延缓干
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起⑰调节作用;在内流区,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涸河流与地下水存在⑱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时,河流补给地下水;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河流与地下水相互补给,使得河流水位变得⑲稳定河流与冰川、积雪冰川和积雪融
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⑳气温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㉑大,河流径流量㉒大。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㉓春汛自我诊断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自然界中的水都存在于河流、湖泊与海洋中。(×)解析:(1)自然界
中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2)井水不犯河水是正确的。(×)解析:(2)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因此井水与河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3)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解析:(3)黄河中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导致
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因此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4)我国冬季有降雪的地方都会出现春汛。(×)解析:(4)我国冬季有降雪的地域很广,但只有冬季存在大量积雪的地方才会出现春汛。(
5)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解析:(5)以我国为代表的夏雨型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2.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地
下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该河流量小,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且河流冬春断流,所以其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应为冰雪融水。3.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A.珠江B.塔里木河C.松花江D.长江答案:B解析:读图可看出该
河流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故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互动探究·关键能力探究主题一陆地水体探究活动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物质,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可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少,仅占水体总量
的十万分之七。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图中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哪些?最主要的是哪种补给?(2)河水与湖泊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在下图中画出。(3)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在下图中画出。答案:(1)大气降水、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等
。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2)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水。(3)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知能整合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陆地上各种水体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作
用。(1)从陆地水体的补给水源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方式。(2)冰川主要是以冰川融水的方式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列各
图)特别提醒(1)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的情况。(2)湖泊水与河流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湖泊的位置。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全年都是湖
泊水补给河流水;而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水起调蓄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人造水库的防洪作用就体现了这一原理。(3)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气温的季节变化很大,流量的季节变化也很大,但是由于气温的年际变化小,所以河流流量的年际
变化也小。(4)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素养培育综合思维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与沿江湖泊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研究江湖相互作用对于湖泊流域的水循环、湖泊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控制入湖和出湖的水量
和水质,以及湖泊水生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二下图示意1957—2008年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的频率分布。(1)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2)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对长江径流的影响。答案:(1)长江与鄱阳湖为相互补给关系。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长江
补给鄱阳湖;当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鄱阳湖补给长江。(2)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流入鄱阳湖,使长江水位降低;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流入长江,使长江水位升高。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补给对长江径流起削峰补枯的作用。探究主题二河流的补给类型探究活动河流的主
要补给形式1.阅读我国几条典型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ABCD(1)河流A以哪种补给为主,其流量变化特点是什么?(2)河流B在4—5月的春汛是哪种补给形成的?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3)河流C以哪种补给为主,其流量变化特点是什么?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4)河流D以地
下水补给为主,说明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的特点。答案:(1)河流A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2)河流B在4—5月的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该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3)河流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该类河流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4)地下水补给是稳定而可靠的;湖泊水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知能整合一、河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雨水补给受气候影响,多以夏秋季节为主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
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是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厚度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①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
给全年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二、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素养培育综合思维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叶尔羌河发源于昆仑山,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如下图),流域面积10.8万平方千米,
流域内冰川覆盖率占集水面积的10.5%,冰川总储量约6844×108m3。从河流补给多年平均值来看,冰雪融水补给占77.6%,雨水补给占22.4%。(1)说明叶尔羌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原因。(2)简述叶尔羌河水位的时间变化特征。答案:(1)深居内陆,
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少;上游集水区海拔高,有永久性冰川和积雪。(2)水位年际变化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汛期水位高;夏季水位日变化明显。随堂巩固·自我测评读某种水体的陆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1.该水体主要分布在()A.盆地和湖泊周围B.沿
海与大陆架上C.大陆边缘与岛屿D.高纬区和高海拔区答案:D解析:结合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该种水体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的南极圈、北冰洋周边地区以及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等地区。2.该水体为()①液态水②固态水③湖泊水④冰川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
析:根据该水体的分布可以判断出其为冰川,冰川属于固态水。(2021安徽阜阳高二期中)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
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而古老的灌溉工程。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3.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是()A.雨水B.地下水C.湖泊水D.人工提水答案:C解析:柬埔寨所在的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受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图中显示
在丰水期湖泊水位超过地上水库坝高,可判断出,当湖泊处于丰水期时,湖水淹没地上水库,自动实现蓄水,可知地上水库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为湖泊水。4.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A.2—6月B.5—9月C
.8—12月D.11月—次年4月答案:D解析:从图中看,在枯水期时,湖泊水位下降,水库放水用于灌溉,可判断出水库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为湖泊的枯水期。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湖泊枯水期为冬、春季,可知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为11月到次
年4月,D项正确。(2020北京密云高二期末)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5.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②补给方式受气温影响大C.③补给
方式水量变化大D.地下水补给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答案:A解析:补给形式①的最大量在4、5月份,春季补给量大,是积雪融水补给,A项正确;②补给量大,且主要在夏季,是雨水补给,受降水影响大,B错误;③补给量较稳定,是地下水补给,从补给量上看,地下水补给不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
C、D项错误。故选A。6.由统计资料可知()A.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B.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C.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D.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流量年变化答案:B解析:在我国,河流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的地区是东北地区,A错误;东北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气温低
,有结冰期,B正确;该河流第一次汛期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量大,第二次汛期是因为夏季降水多,C错误;曲线a反映流量季节变化较小,应该是建坝后测得的流量年变化,D错误。实践活动·科学探知1.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
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
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下面为该
小组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后绘制的示意图和统计图。图1图2结合该地理研学小组查阅的资料和实地考察后绘制的示意图和统计图,徐教授设计了以下问题,要求研学小组找到答案,请你帮助同学们完成。(1)指出西柳沟的主要补给水源形式。(2)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
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答案:(1)积雪融水、大气降水。(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积雪融水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雨水冲刷地表带走大量泥沙,河流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