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万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23.910 KB
  • 2024-10-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届江西省万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届江西省万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届江西省万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届江西省万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docx,共(6)页,223.91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2815db505db8b509159b02dcc299e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万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

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千耦其耘D.集约经营2.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下列对“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的两税法认识不正确的是A.两税法取消丁税,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B.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

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两税制下封建国家改变了赋税的征收标准和收税时间D.两税法简化税收明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3.元朝时期对手工业者实行“匠户制度”,工匠必须长期为官府服役,户籍编入专门的“匠籍”,

子孙不得改行,明朝中期这一制度遭到破坏,清初正式废除了这一制度。匠户制度的废除A.使大批工匠失去了生存的根基B.使工匠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地位C.使官营手工业的优势完全丧失D.大大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4.湖北云梦睡

虎地秦简中称牛为“田牛”,秦国还制定了“厩苑律”,规定奖励饲养耕牛的办法。这说明当时秦国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注重保护牛耕农业C.畜牧业得到了发展D.农业生产最为发达5.丝绸之路是中国联系西方的“国道”。汉代的丝绸之路可以见证A.灌钢法技术制作的兵器外销B.火药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C.“井渠”

技术向西传到西域D.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6.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材料主要说明

宋朝A.城市功能的变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统治者重视商业D.城市治安的改善7.“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措施中属于汉代实行“抑商”政策的是: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②设管理市场的机构——市属③市籍制度④通番禁令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8.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

舂米》拓本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工商食官下的手工业劳作B.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C.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场景9.明清时期出现的雇佣劳动关系与租佃契约关系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A.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份更为自由B.有利于雇工与商品经济发生关

系C.更有利于提高雇工的生产积极性D.有利于雇工在支配产品方面拥有更大的发言权10.某学者认为,清代朝廷屡施“海禁”,即使允许海外通商,也把它当作“朝贡贸易”或是“恩及夷邦”的皇威体现。官方控制的外贸只是被动的待客上门交换,非官方的私人贸易成为“非法”的走私行为或限

量限品种的有限交易。这反映出,清代“海禁”()A.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B.旨在维护国内正常的商业贸易C.以稳定农业为根本的出发点D.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1.1888年,英德争夺清政府军舰的建造订单,德国首相俾斯麦指示伏尔理船厂,“卓越地和

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订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表明A.西方国家控制着中国海军装备B.英德企图通过军事技术获取在华特权C.中国海防面临西方的严重威胁D.清政府已熟知近代国际经济活动规则12.近代的上海曾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

动中心,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这主要得益于上海A.印刷技术较先进B.城市开放程度较高C.民族工商业发达D.系中共中央所在地13.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A.洋务运动时近代军事工业简表B.北

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14.影响下表数据变化的外部因素是1913—1919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年份纱锭(枚)布机(台)191348419219861914

54478023101918645570273619196597483839A.提倡国货运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C.实业救国运动D.第二次世界大战15.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B.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于

优势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16.下表是新中国初期职工分配制度概况。据此可知1954年前职工分配制度中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1954年工资管理集中到中央劳动部统一管理1955年统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1956年职工工资标准及定级升级等均有

全国统一规定A.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推进B.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强化C.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显著D.民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17.解放前夕,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80%,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固定资产的80%,官僚资本不仅控制着重工业,而且还

控制着轻工业、金融业、公路、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到l949年底共没收官僚资本2858个,之后进行改造。下列对没收官僚资本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B.使新政权掌握了同家经济命脉C.标志

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18.下表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表计算单位1957年计划实际比计划增长%拖拉机标准台514612000133.2机耕面积万亩7582754263.3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B.一五计划超额完

成C.三大改造效果显著D.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19.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该方针的提出说明A.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B.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C.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D.中国开始摆

脱照搬苏联模式20.1979年,中共中央提出对贫困地区的粮食、棉花、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提高收购价格,给予贫困地区1至5年的农业税减免,对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小企业、个体商贩等均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由此可见A.党和政府的扶贫方略趋于成熟B.扶贫工作与农村改革同步进行C.非公经济

率先在贫困地区试点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21.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

都()A.助推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C.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D.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22.以下是中国1978年和2012年各项经济指标列表。表中各项经济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的转型升级B.抓住战略机遇期C.国家政策的调整D.主

动融入全球化23.201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突破70万亿元;2018年突破80万亿元;2020年首次突破90万亿元。202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这主要反映出我国()A.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B.社会生活日新月异C.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第三产业占比增加24.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质上体现了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B.所有制形式的变化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二、材料阅读,本题共52分,按婴求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25.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

,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材料二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

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材料三1887年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材料四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

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2)材料二、三中瑞蚨祥与李鸿章

、张曜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李鸿章当时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3)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指出材料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瑞蚨祥“历史名字要保存”的历史背景。毛主席的指示有何

重要意义?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表(单位:%)年份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公私合营私营(民营)个体经济195219.11.50.76.971.8195733.256.47.602.8197856.242.90.90o.o19

9741.933.924.20020053186100.o上表是某位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表,从材料中分别提取一条正确的历史数据和一条错误的历史数据,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论证。(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宋店宅务,是国家行政机关之一,负责管理和维修国有房产,并向租住公房的人收取租金。当时京城及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京师店宅务,先隶三司,后改隶太府寺,设有“监官四人、专副四人、勾当官二人”;另有“掠房钱亲事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又有“修造指挥

(维修工)”各五百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朝廷颁布法令:“市中(失火)延燔官舍,其修盖讫移居者,免僦(租赁)居二十日。应僦官舍居赋直十五钱者,每正(元旦)、至(冬至)、寒食,免三日之直”。天圣三年(1025),京城店宅务辖下的公

租房为26100间,当年的租金收入为134629贯,平均每间房屋的年租金5贯多一点,月租为400多文钱(大致是市井平民收入的十分之一)。——摘编自吴钩著《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店宅务管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设置店宅务的主要原因。

1.A【详解】中国古代农业拥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目的在于掌握更高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千耦其耘属于大规模的集体农耕,出现在商周时期,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集约经营是现代生产方式,都与题意无关,故B、C、D项错误。考点:古

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农业·精耕细作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税的取消是在清朝雍正年间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后,A错误,符合题意;BCD关于两税法的描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详解】根据材料“

明朝中期这一制度遭到破坏,清初正式废除了这一制度”可知匠户制度逐渐被废除,工匠可以从事私营手工业,大大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使大批工匠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表述错误,排除A项;匠户制度逐渐被废除并不表明工匠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地位,排除B项;“完全丧失”表述太过绝

对,排除C项。故选D项。4.B【详解】根据题干称牛为“田牛”说明牛用于耕地;秦国制定奖励饲养耕牛的办法,说明秦国注重增加耕牛的数量;故可知秦国重视农业生产,B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小农经济,且此时是小农经济开始形成时期,排除A。不能通过奖励饲养耕牛,推断畜牧业得到了发展,排除C。题干信息无法体现

秦国农业生产最为发达,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决本题须抓住题干关键词“田牛”“厩苑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重视农业生产。5.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灌钢法出现于

南北朝时期,火药的外传是在12、13世纪,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是在宋元时期,这与题干时间“汉代的丝绸之路”不符,故ABD项排除;“井渠”技术是汉代关中人民创造的,这种水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等地,故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工程(井渠);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冶铁业、制瓷业的发展6.A【详解】从材料“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可以看出宋朝的城市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降低,经济功能增强,反映了城市功能的变化,故选A项。

B项错误,宋朝商品经济确实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材料并未体现;C项错误,宋朝也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项错误,城市治安的改善无法体现材料主旨。7.D【详解】“抑商”在政治上表现为贱商、辱商,经济上表现为重赋税、发展官营商业以限制

私商等,故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③市籍制度正确,是汉代“抑商”政策的表现,故选D;市属不是汉代出现的,故②错误;④通番禁令始于明朝,故④错误,所以ABC错误。8.B【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汉代画像砖中的《春米》拓本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的情景,故B正

确。材料无法体现工商食官,故A排除。材料反映多人劳动,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精耕细作,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汉代田庄9.A【详解】明清时期出现的生产关系最大

特点是雇佣关系,雇主和雇工之间关系,宋代的租佃契约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A正确,符合题意;雇工与商品经济发生关系不符合事实,B错误;材材料比较的是特点,不是影响,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10.D【详解】结合题中“朝贡贸易”“被动”“

非法”等信息可知,“海禁”政策不利于中外贸易正常、健康发展,因此不利于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未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A

项排除;明清时期政府推行“海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杜绝外患,B、C两项错误,排除。【点睛】11.B【详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可知,英德之所以争夺清政府军舰的建造订单,是企图通过为清政府建造军舰获取

更多的在华特权,故选B;英德争取清政府的军舰建造订单不代表西方国家控制中国的海军装备,排除A;CD项均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12.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上海印刷业比较先进、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这些体现出上海

开放程度比较高,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故B项正确,AC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上海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近代的上海曾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的具体表现,故D项排除。13.A【详解】材料中江南制造总局和安庆内军械所属于洋务运动的近代军事工业,故A项符合题意;江南

制造总局总部在上海,安庆内军械所在安徽安庆,均不在北京,故B项不符合题意;江南制造总局和安庆内军械所属于南方企业,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军事企业,不能代表整个近代民族企业的状况,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14.B【详解】材料数据表明,1913—1919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快速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的外部因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B项正确;提倡国货运动和实业救国运动是内部原因,故AC项错误;第二

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外部原因”的限定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15.C【详解】根据近代中国1925到1931年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提供的信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进口钢铁和机械增多,进口棉纱等工业品和出口棉花、矿砂等工业

原料减少,说明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于“优势”,B项错误;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16.B【详解】本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材料“工资管理

集中到中央劳动部统一管理、统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职工工资标准及定级升级等均有全国统一规定”反映了国家对工资分配制度的控制,说明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强化,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故A排除;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故C排除;

材料主旨反映了国家对工资分配制度的管理,无法体现民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故D排除。17.C【详解】1953-1956年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的模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C项正

确;没收官僚资本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A正确,排除A项;材料所述举措是使新政权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表现,B正确,排除B项;材料所述举措说明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D正确,排除D项。故选C项。18.D【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此

时全国拖拉机及机耕面积增长迅速,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也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因此D选项正确;中国农业机械化至今尚未实现,A选项错误;仅依据材料中拖拉机的使用情况不能得出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生产关系的改革,C选项错误。故选D。19.B【详解】

试题分析: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是八字方针指导下,带来的社会影响,而非背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导致三年经济困难,党中央及时对原有的“左”倾错误进行局部纠正,使国民经济好转,故B项

正确;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对国民经济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苏联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八字方针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调整,并未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考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八字方针20.B【详解】党中央对于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提高收购价格,带有明显的扶贫特征,同时对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小企业、个体商贩等私营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由此可见,当时党中央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是将扶贫工作和农村改革同步

进行,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当时贫困地区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第一试点区域,排除C;D中的“根本”表述绝对,排除。21.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该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先导,《东方风来满眼春》记录了邓小平视察深圳时的重要讲话,成为新闻界在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一件标志性事件,A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体现党和国家工作

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排除C项;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22.C【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2012年和1978年相比,各项经

济指标均大幅度提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即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故C项正确;产业的转型升级属于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抓住机遇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外部条件,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主动融入全球化是对外开放的内容,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

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图中的数据变化和文字补充信息的时间,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23.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17~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增长趋势,这反映出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C项正确;材料

未体现我国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国民生产总值,未反映社会生活,排除B项;材料没有第三产业比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4.C【详解】从使用到废除“粮票”,反映的是生产、生活资料从计划分配到市场

调配,实质上是管理体制的变化,所以C项正确;这一变化不是农工商等经济部门的结构调整,A项错误;从1955年到1993年“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为主,本质没有变化,B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不

是本质不符合题意。【点睛】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25.(1)资本主义萌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民办(商办)官办企业。洋务运动。(3)近代工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解体。(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有利于保护传统的民族品牌,保持企业发展的连续性。【详解】(1)现象:根据材料中出现的雇佣、每日工价等词汇可知,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形式:根据所学可知,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企业类型:

根据材料可知,瑞蚨祥是民间商人出资,因此其属于民办企业。而李鸿章和张曜创办的淄川铅矿、淄川煤矿属于政府出资,因此属于官办企业。运动:根据所学可知,李鸿章属于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3)变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出现,说明采用

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产生,也意味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而且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背景:根据材料内容要求保留瑞蚨祥和同仁堂的名字,结合材料时间1956年可知,当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意义:

保留瑞蚨祥、同仁堂的名字,有助于保护传统民族品牌,对企业而言,有助于其发展的连续性。26.示例一:正确数据:195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或支配地位。阐释论证:1953年至1957年,一五”计划实施

,国有经济不断壮大: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普遍走上了合作化道路,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发展迅猛,私营工商业主要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改制为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确立。错误数据:1997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

济的比重为零。阐释论证: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打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允许并鼓励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因

此,1997年的非公有制经济很有可能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24.2%(材料把这一数字错误地对应了公私合营经济)示例二:正确数据:1952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远超公有制经济。阐释论证:1952年,我国还处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期,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的

经济政策,即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合理发展。1950年至1952年,新中国实行土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造就了庞大的个体小农经济。与此同时,国家合理调整工商业,一

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错误数据:2005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零。阐释论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迅猛,特别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述,有力地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而2001年我国入世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非公有制经济很有可能占国民经济比重为61.0%(

材料把这一数字错误地对应了公私合营经济)。【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或支配地位的说法是正确的。结合“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

的完成等展开阐述,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有绝对优势;1997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零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因为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打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允许并鼓励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

存在和发展。特别是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因此,1997年的非公有制经济很有可能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24.2%。选择其他的信息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27.(1)特点:制度完备,职责明确;赈灾扶困,优抚贫弱;辖下房屋租金

低廉,面向大众。(2)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政府对社会控制放松,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中央集权加强,官员流动加快,解决官员住房的需要;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北宋店宅务,是国家行政机关之一,负责管理和维修国有房产,并向租住公房的人收取租金。”“设有‘监官四人、专副

四人、勾当官二人’;另有‘掠房钱亲事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又有‘修造指挥(维修工)’各五百人”可知制度完备,职责明确;根据材料“市中(失火)延燔官舍,其修盖讫移居者,免僦(租赁)居二十日。应僦官舍居赋直十五钱者,

每正(元旦)、至(冬至)、寒食,免三日之直”可分析出赈灾扶困,优抚贫弱;根据材料“京城店宅务辖下的公租房为26100间,当年的租金收入为134629贯,平均每间房屋的年租金5贯多一点,月租为400多文钱(大

致是市井平民收入的十分之一)。”可分析出辖下房屋租金低廉,面向大众。(2)主要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去分析。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政府对社会控制放松,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中央

集权加强,官员流动加快,解决官员住房的需要;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