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318.55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1cbf8d1597d46fd5f5955449630c5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宜宾市四中2023年春期高二第一学月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胡萝卜素提取过程中相关操作及原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胡萝卜块
粉碎——使胡萝卜素能够充分溶解B.胡萝卜块干燥——除去胡萝卜中的水分C.对萃取液蒸馏——提高萃取液中胡萝卜素浓度D.萃取时加冷凝装置——防止胡萝卜素挥发【答案】D【解析】【分析】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脂溶性有机溶剂,因此
常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萃取的温度和时间会影响萃取效果,因此应注意控制萃取的温度和时间;萃取的效果与原料颗粒的大小和含水量有关,一般来说原料颗粒越小.含水量越少,萃取效果越好.提取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鉴定。【详解】胡萝卜块粉碎-使胡萝卜素能够充分溶解,A正确;胡萝卜块干燥-除去胡萝卜中的水分,B正确;对萃取液蒸馏-提高萃取液中胡萝卜素浓度,C正确;胡萝卜素萃取装置中,安装在烧瓶口的回流冷凝装置是为了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D错误。【点睛】熟悉胡萝卜素的提取
方法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图是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石灰水浸泡→②漂洗→③压榨→④过滤→⑤静置→⑥再次过滤→橘皮油A.石灰水浸泡能破坏细胞、水解果胶,能提高出油率B.压榨液中需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C.过程
⑥的目的是除去压榨液中的固体物和残渣D.过程⑤之前要进行离心【答案】C【解析】【分析】橘皮精油无色透明,主要储存在橘皮部分,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又会产生原料焦糊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其提取过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
→橘皮精油。【详解】采用压榨法从橘皮中提取橘皮精油时,由于橘皮中含有果胶和果蜡,直接压榨容易滑脱,出油率较低,为了提高出油率,常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呈弱碱性,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A正确;为了使橘皮油与水容易分离,需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碳酸氢钠和5%的硫酸钠,并调节p
H至7~8,B正确;过程④的目的是除去压榨液中的固体物和残渣,过程⑥的目的是除去少量水分和蜡质等杂质,C错误;④过滤之后,需要离心,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油分离出来,此时橘皮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蜡,需在5~10℃下静置5~7天,D正确;故选C。【
点睛】由于鲜橘皮油中含有大量的果腊、果胶、水,若直接压榨,出油率会很低,故应先干燥去除水分,且用石灰水破坏细胞,水解果胶。压榨中要使油和水分离,应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调节pH到
7~8左右。该过程中两次过滤的目的不同,第一次过滤是用普通布袋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第二次则是用滤纸除去少量水分和蜡质等杂质。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可能既作为碳源又作为氮源,所有碳源都能提供能量B.接种前需对培养皿、接种环进
行灭菌处理,对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C.要从多种细菌分理出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有机物有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胨等【答案】B【解析】【分析】1、培养基按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2、微生物
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就在于防止杂菌污染,故实验室培养时需严格无菌操作,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用干热灭菌,接种环用灼烧灭菌,实验者的双手用酒精擦拭消毒处理。3、要分离某种微生物,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利用选
择培养基进行培养。【详解】A、同一种物质可能既作为碳源又作为氨源,如牛肉膏,但自养型微生物利用无机碳源不提供能量,A错误;B、培养皿,接种环等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消毒处理,B正确;C、要从多种细菌分理出某种细菌
,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一般是固体培养基,C错误;D、氨基酸、维生素等属于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D错误。故选B。4.2022年3·15晚会节目播出了土坑腌制“老坛酸菜”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
高度关注。某同学尝试自己制作酸菜,制作时向酸菜坛中加入了一些“陈酸菜水”,用质量百分比为5%的食盐水进行腌制,并在不同的腌制时间测定了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提供乳酸菌的B.酸菜“咸而酸
”的原因是食盐和乳酸所致C.制作酸菜时,乳酸菌繁殖会导致坛内长出一层菌膜D.不同的腌制时间,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2
、泡菜主要是靠乳酸菌的发酵生成大量乳酸,泡菜使用低浓度的盐水,或用少量食盐来腌渍各种鲜嫩的蔬菜,再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带酸味的腌制品。3、分析酸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在不同的腌制时间
,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相同。【详解】A、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所以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提供乳酸菌菌种,A正确;B、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所
以泡菜“咸而酸”的原因是食盐和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所致,B正确;C、泡菜坛里的菌膜通常是酵母菌繁殖导致的,不是乳酸菌繁殖导致,C错误;D、分析酸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因此在不同的腌制时间,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相同,D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
无菌操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的牛奶可用巴氏消毒法消毒B培养基、接种环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C.消毒仅能杀死物体表面的芽孢和孢子D.干热灭菌需将条件控制在121℃加热1~2h【答案】A【解析】【分析】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消毒灭菌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适用对象操
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详解】A、液态的牛奶不耐高温,可用巴氏消毒法消毒,可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A正确;B、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而接种环用灼烧灭菌,B错误;C、消毒能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
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C错误;D、干热灭菌要在160~170℃,当温度升到150℃左右时,保持此温度3~4h,D错误。故选A。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
盐酸酸化条件下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D.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提取剂是为了增加亚硝酸盐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分析】测定亚
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
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A正确;B、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正确;C
、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C错误;D、氯化镉、氯化钡溶于蒸馏水后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能增加亚硝酸盐的溶解度,有利于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提取,D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条蛇吃了一
条蜥蜴,可获得该蜥蜴同化能量的10%~20%B.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D.在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
行循环往返【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详解】A、一条蛇吃了一条蜥蜴,蜥蜴同化的能量有多少流入蛇的体内不能确定,因为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营养级之
间的同化量的比值,A错误;B、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所以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C、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的影响不一定是相反的,例如人类保护环境,没有改变演替的方向,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往返,这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D。8.果胶酶作用于一定的某种物质(底物),在温度和pH保持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生成物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A.该酶作用的底物是果胶,
生成产物是半乳糖B.曲线变得水平的原因是果胶酶的量不够C.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升到10,则酶的活性逐渐升高D.在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丧失【答案】D【解析】【分析】果胶酶并不是一种酶
,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甲基)酯酶等。果胶酯酶可以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详解】A、果胶酶是指分解植物主要成分—果胶质的酶类,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果胶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醛酸
,A错误;B、图中纵坐标是生成物的量,曲线变得水平的原因是底物被完全分解,B错误;C、果胶酶是蛋白质,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所以pH为1时,酶已经失去活性,因此反应液pH由1升到10,则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D
、在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果胶酶是蛋白质,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D正确。故选D。9.刚果红是一种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的染料,但不能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
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透明圈内的刚果红染料已被分解B.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菌落周围可形成模糊的透明圈C.菌落②中的菌株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D.图中培养基可
用牛肉膏、蛋白胨配制【答案】B【解析】【分析】从土壤中筛选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刚果红染液可以和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而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利用这一点,可以使用刚果
红染液鉴别纤维素分解菌。【详解】A、刚果红染液可以和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所以透明圈内的纤维素已被分解,A错误;B、刚果红也可以与淀粉形成红色复合物,而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含有淀粉,因此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菌落
周围可形成模糊的透明圈菌落,B正确;C、②所在的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不是最大,说明菌落②中的菌株降解纤维素能力不是最强,C错误;D、图中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不可用牛肉膏、蛋白胨配制,D错误。故选B。【点睛】10.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
)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该河流的AB段上,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被大量消耗B.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C.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恢复力
稳定性D.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答案】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据图分析:(1)图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藻类属于生产者
,能够利用无机盐离子;(2)污水排放进入河流,在该河的AB段,藻类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
氧的消耗量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详解】A、AB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需氧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A正确;B、藻类大量繁殖需要大量的无机盐离子,BC段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B正确;C、
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强,C正确;D、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D错误。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的11.2022年4月9日,湖北
宜昌市组织发起了一项中华鲟放流活动,有23万尾成人工养殖的中华鲟被投入长江,创造这一数据的历史之最。中华鲟是处在长江生态链顶端的濒危物种,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态价值。分析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不同深度的水
层中分布着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2)中华鲟为大型江海河游性鱼类。近年来,由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中华鲟种群数量持续减少,决定中华鲟种群数量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1年国家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有利于中华鲟数量的快速增长,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4)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形成是____
_________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中华鲟等肉食性鱼类在捕食时遵循“收割理论”,这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垂直(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
禁渔有利于为中华鲟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使中华鲟获得更多的能量;禁渔能避免中华鲟被捕捞,降低死亡率,减少能量流向人类或分解者。(4)①.共同进化②.就地保护③.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生物生存腾出空间【解析】【分析】生物
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小问1详解】长江不同深度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类的动植物,说明生物有垂直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
构。【小问2详解】由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中华鲟种群数量减少,由此可见中华鲟种群数量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小问3详解】“长江十年禁渔”政策降低水生动物被捕捞的机会,禁渔有利于为中华鲟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使中华鲟获得
更多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使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禁渔能避免中华鲟被捕捞,降低死亡率,减少能量流向人类或分解者,从而使中华鲟数量增长。【小问4详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保
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为被保护对象创造更适宜的生存环境。遵循“收割理论”,即捕食者往往捕的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生物生存腾出空间,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12
.正常人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后会出现发热症状,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病原体感染机体并引起机体发热至38.5℃时,使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最终使乙细胞产热增多,从而使机体体
温上升。另一条途径是通过神经调节直接作用于甲细胞,促进__________,产热增多。同时调节毛细血管,散热减少,体温上升。(2)图中甲、乙细胞接收的信息分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某药物X作为常见的退烧药,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致热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
起到退烧的效果。在人体退烧过程中,通过生理性调节增加散热的主要方式是毛细血管舒张和__________,因此,服用药物X后的建议是及时补充__________,以维持机体的水盐平衡。【答案】(1)促进糖原
分解,使其代谢增强(2)①神经递质②.甲状腺激素(3)①.汗液分泌增加(出汗)②.淡盐水(或水)【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激素a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分泌的
甲状腺激素。①表示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②和④都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③和⑤都表示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小问1详解】据题图可知,病原体感染机体并引起机体发热至38.5℃时,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增多。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甲状腺,使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最终使乙细胞代谢(或有氧呼吸、即图中的④⑤过程)增强,产热增多,从而使机.体体温上升;还有一条途径是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直接作用于甲细胞肝细胞,促
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即图中①过程),使其代谢(有氧呼吸,即图中的②③过程)增强,产热增多,导致机体体温上升。【小问2详解】题图中甲细胞接受的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乙细胞接收的信息分子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小问3详解】在人体退烧过程中,通过生
理性调节增加散热的方式是汗腺分泌增加和毛细血管舒张,服用药物X后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导致水分和盐分流失,需补充淡盐水以维持机体的水盐平衡。1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分别设置了每隔3h、6h、12h、24h更换培养液的实验
组和对照组(不更换培养液)5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细胞,酵母种群的增长曲线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每隔20h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
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这种检测方法称为______法。(2)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如果每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①~⑤曲
线中,曲线______(填序号)可以表示对照组;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不会保持“J”形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影响曲线⑤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______等。【答案】(1)抽
样检测(2)①.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②.增大稀释倍数(3)①.⑤②.空间有限③.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解析】【分析】1、“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
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形增长曲线。【小问1详解】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
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这种检测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小问2详解】为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以准确计数;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如果每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
措施是增大稀释倍数。【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曲线⑤中酵母菌数量最少,可用作本实验的对照组;由于本实验中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故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
下,曲线①不会保持“J”形增长;影响曲线⑤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14.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究其原因除了国人的饮食习惯、生长环境外,幕后推手其实是——幽门螺旋杆菌(Hp),它主要
寄生在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等处,可导致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某科研小组在胃病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制成菌液后进行培养和分离,其基本步骤为:配制培养基→灭菌→X→接种→培养→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幽门螺旋杆菌)的关键是__
_________。(2)步骤X为_____________,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要将培养皿____________。(3)为分离得到单菌落,接种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
__________,其中前者还可以对菌落进行计数。菌落是___________。(4)计数时若在每个平板上均涂布0.1ml处理后的菌液,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平均值为210个,由此估计得到菌液中细菌细胞数为2.1×107个/mL,则菌液稀释倍数为_________
__。(5)请写出可以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的健康生活方式___________(1点即可)。【答案】(1)防止杂菌污染(2)①.倒平板②.倒置(倒过来放置)(3)①.稀释涂布平板法②.平板划线法③.分
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4)104(5)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分开吃饭、分开使用餐具等)及生活物品(毛巾、杯子等);不与感染者有身体的密切接触;避免唾液传染;使用清洁水源等【解析】【分析】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的原
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其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
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代表稀释倍数)。【小问1详解】获得纯净的培养物,一定要避免杂菌污染,从而获得单细胞培养而来的纯净微生物。【小问2详解】步骤X是在灭菌之后,应是倒平板,然后接种。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皿倒置培养,防
止冷凝水回流造成污染。【小问3详解】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的一个菌落来自于一个活菌,可以据此进行计数。菌落是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
群体。【小问4详解】根据菌落的计算公式:菌落数=(C/V)×M,现在菌落数(细胞数)是2.1×107个/mL,C是210个,V是0.1ml,则M=10000,即104。【小问5详解】为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
染,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分开吃饭、分开使用餐具等)及生活物品(毛巾、杯子等);不与感染者有身体的密切接触;避免唾液传染;使用清洁水源等。【点睛】通过Hp情境,考查倒平板操作、纯化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的计数方法。15.多孔陶瓷因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性,
常作为酶和细胞固定化的载体。多孔陶瓷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多孔陶瓷颗粒高温处理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步骤②是酵母菌的活化,活化是为了___________,酵母菌活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2)经步骤②活化后的酵母细胞,加入陶瓷
颗粒后需要缓慢摇动30min,目的是__________。与很多其他载体相比,同体积的多孔陶瓷往往能固定更多的活化酵母菌,原因是__________。(3)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
答出两点)。若利用多孔陶瓷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为了确保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发酵过程中应该控制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答出三点)等。【答案】(1)①.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细胞②.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菌重新回到正常生
活状态③.取一定量酵母菌,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均匀成糊状,放置一小时使之活化(2)①.充分吸附酵母②.多孔陶瓷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性(3)①.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免去了细胞破碎、酶的提取和纯化过程;酶在细胞内的稳定性高,固定化细胞后酶的活性损失
少;固定化细胞可固定一系列酶催化一系列反应②.适宜的温度、适宜的酸碱度、无氧条件【解析】【分析】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2
、由于细胞体积较大,而酶分子很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小问1详解】高温处理是为了进行灭菌,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细胞需要冷却至常温;将酵母加入多孔陶瓷样品前,应该用蒸馏水对酵母细胞进行活
化处理,为了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菌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状态;取一定量酵母菌,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均匀成糊状,放置一小时使之活化。【小问2详解】加入陶瓷颗粒后需要缓慢摇动30min,目的是充分吸附酵母;多孔陶瓷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性。【小问3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
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