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鲁教版2019必修一第1_2章)(全解全析)(鲁教版2019).docx,共(14)页,6.81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12c671db39929541b2902a3e974e1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第1~2章(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6.难度系数:0.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共
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与地球相比,月球和火星都没有发现生命,主要是因为两天体()A.体积、质量太小,大气稀薄B.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C.气温日较差小,利于液态水形成D.距小行星带近,陨石袭扰多【答案】1.B2.A【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
可知,图中的天体有太阳、地球、月球等,构成的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地月系两个层次,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与地球相比,月球和火星体积、质量太小,无大气或大气稀薄,不利于生命形成,因此都没有发现生命存在,A符合题意;与地球相比,月球和火星距太阳远近差别不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也差别不
大,这不是两天体无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B错误;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C错误;月球与地球距小行星带远近相似,且受陨石袭扰程度不是不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
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
量D.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4.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_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A.耀斑;色球层B.黑子;光球层C.日珥;日冕层D.太阳风;日冕层【答案】3.A4.B【解析】3.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不是核裂
变反应,A错误,符合题意。太阳辐射能为地球提供能量,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比如大气环流、水循环等,B正确,不符合题意。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C正确,不符合题意。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
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4.画中的“乌鸦”其实是黑子,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黑子看起来比周围暗一些,就像乌鸦一样。耀斑和日珥主要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B正确,ACD错
误。故选B。近年来磁暴频频发生,2024年更是太阳活动的峰年,3月24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磁暴预警。完成下面小题。5.此次磁暴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①海南岛夜空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②黑龙江夜空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③火山喷发或地震出现概率大为提高④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
安全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6.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及带来的主要影响()A.2031年河流汛期延长B.2035年粮食全面歉收C.2031年树木年轮变宽D.2035年极端天气增多【答案】5.B6.D【解析】5.联系已学可知,极光现象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夜晚可见,
海南岛位于低纬热带地区,观察不到极光现象,①错误;黑龙江纬度较高,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②正确;“磁暴”只会影响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和磁场,并不会直接影响地球内部的火山喷发或地震,③错误;“磁暴”发生时,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物质会干扰电离层,从而干扰穿过其中的
卫星通信信号,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故选B。6.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11年,2024年是太阳活动的峰年,由此推断下一个太阳活动顶峰大约发生在2035年,AC错误;联系已学可知,太阳活动增强、太阳黑子数目增多会使
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增多,D正确;粮食产量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但存在区域差异和正负相关性,B错误。故选D。地质历史上的元古宙(距今25亿年—5.41亿年)时期,低等原核生物——蓝细菌大爆发。蓝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以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
细菌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图示意在安徽宿州发现的元古宙的叠层石。完成下面小题。7.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下列生物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鱼类-哺乳动物-恐龙B.原核生物-
三叶虫-鱼类-两栖动物C.原核生物-无脊椎动物-鸟类-恐龙D.原核生物-三叶虫-恐龙-两栖动物8.下列地质事件中,与叠层石的形成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A.三叶虫空前繁盛B.联合古陆解体C.被子植物出现D.重
要的成矿期9.科学家能通过研究叠层石或其他地层化石,来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是因为()A.不同演化阶段由于沉积环境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地层B.不同时代的地层一定不会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C.一个地方的地层自上而下按照时间排序越来越新D.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的生物化石【答案】7.B8
.D9.A【解析】7.冥古宙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迹象;太古宙时期,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生物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早古生代早期,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温暖的海水中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晚古
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随海洋面积缩小,一些鱼类进化成适应陆地生存的两栖类;晚期: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一些两栖类进化成更适应干燥环境的爬行动物。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
纪达到大繁盛。因此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8.结合上题分析,叠层石形成于元古宙(前寒武纪包括了冥古宙、元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之后依次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A错;联合古陆在中生代开始解体,B错;被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未,在
新生代最为繁盛,C错;前寒武纪是重要成矿区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D对。故选D。9.不同演化阶段由于沉积环境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地层,A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
化石,但由于海陆变迁,不同时代的地层可能会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B错;一个地方的地层自上而下按照时间排序越来越旧,C错;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D错。故选A。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
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部分错误,这些错误有()①地核内部结构划分②两个分界面的标注③岩石圈的范围④深度的数字标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下列有关
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B.软流层的上界即为莫霍面C.下地幔为熔融态,属于液态D.地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答案】10.C11.A【解析】10.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将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的位置标注颠倒,②符合题意;岩石圈的范围应该是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小明标注的岩石圈将软流层包括在内,③符合题意。地核内部结构划分和深度的数字标注均没有错误,①④与题意不符。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一般海拔越
高,陆壳越厚,A正确;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为岩石圈,B错误;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C错误;地核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D错误。故选A。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
年12月31日22时27分在甘肃白银市平川区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74度,东经105.00度。读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D是
地球外部圈层中唯一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13.岩石圈()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②位于软流层以上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④包括水圈的全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4.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C.人体紧急事件生理反应差异D.不同建筑
物抗震系数的差异【答案】12.C13.C14.A【解析】12.图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D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A错误;地球外部圈层中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水圈,C为水圈,B错误;图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岩石圈、E为地壳,共同
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C正确;F和G的交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D错误。故选C。13.根据所学知识,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①错误,②正确;岩石圈物质由坚硬的岩
石组成,③正确;岩石圈与水圈相互联系,但没有包括水圈的全部,④错误。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据所学知识,由于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当地震发生后,纵波传来感受到地震发生,到横波传来,破坏建
筑物之间的时间差,为最佳逃生时间,A正确;对于同一地点而言,同一个地震释放的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是一样的,不会形成“黄金12秒”,B错误;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不会影响地震波到达地表的时间差,C
D错误。故选A。驾驶氢气球环游地球是许多人向往的事情。动画片《飞屋环游记》讲述了退休气球销售员费迪逊与少年罗素乘坐“飞屋”前往南美洲“天堂瀑布”冒险的故事,剧中“飞屋”被成千上万个五颜六色的氢气球牵引飞越云层从北极出发,
上升到1万米高空后,带着二人遨游天际,飞向远方……读《飞屋环游记》剧照,完成下面小题。15.二人在升空过程中,“飞屋”温度变化趋势为()A.越来越冷B.越来越热C.先变热后变冷D.先变冷后变热16.若飞屋保持约一万米的高度从北极
上空飞往赤道上空,二人途中感受是()A.一直平稳B.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D.一直颠簸【答案】15.D16.B【解析】15.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剧中“飞屋”被成千上万个五颜六色的氢气球牵引飞越云层从北极出发,上升到1万米高空后,带着二人
遨游天际。北极地区纬度较高,对流层高度约为8-9km,1万米的高空已经由对流层进入到平流层。由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故二人在升空过程中,“飞屋”温度变化趋势为先冷后热,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结合所学知
识,由于对流层厚度在不同纬度有差异,高纬度对流层厚度约为8—9千米,低纬度约为17—18千米,若飞屋保持约一万米的高度从北极上空飞往赤道上空,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故二人途中感受是先平稳飞行,
后上下颠簸,B正确,ACD错误。故选B。草莓是一种酸甜多汁的水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水果,现在很流行采摘体验式旅游观光,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大棚栽种草莓,这样既可以种植销售也能方便游客观光。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郊区草莓
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7.草莓大棚的顶棚覆盖无色透明的膜,实现其作用的主要原理类似于()A.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减弱大棚内地面辐射散失C.减弱棚内大气逆辐射D.增强云层的反射18.在草莓垄上贴地铺设黑色塑料薄膜可以()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C.增加
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D.提高温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答案】17.B18.B【解析】1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莓大棚的顶棚覆盖的是无色透明的膜,实现其作用的主要原理类似于温室效应,即无色透明的膜阻挡地面辐射,减弱大棚内地面辐射散失,B正确。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云层反射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18.由所学知识可知,黑色薄膜会阻挡光照,减少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杂草滋生,减轻水分的蒸发,B正确,D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在阳光照射下,黑色底膜本身增温快,温度高,传给土壤热量少,可降低土壤温度,A错误。薄膜覆盖不能影响土
壤的肥力,C错误。故选B。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若图中曲线是北半球等压线,则()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B.甲地风向为西南风C.乙地风向为东南风D.图中示意高空等压线分布20.若图中曲线代表冷热不均时的等压面,则()
A.甲地受热多B.乙地气压较甲地低C.甲地气流上升D.乙地高空同一高度大气密度较甲地小【答案】19.B20.B【解析】19.读图可知,甲地的等压线较乙地密集,故甲地的风力大于乙地,A错误;由材料已知,是北半球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甲地与乙地的风向均为西南风,B正确,C错误;图中示意近地面等压
线分布,D错误;故选B。20.若图中曲线代表冷热不均时的等压面,读图可知,甲地等压面向上拱起,为高压,乙地向下弯曲,为低压,甲地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AC错误,B正确;乙地高空为高压,同一高度大气密度较甲地大,D错误;故选B。下图为某海滨地区热力环流及小船上的旗帜飘向示意图,完
成下面小题。21.图示现象发生时间和热力环流示意图标示正确的是()A.B.C.D.22.图中序号处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答案】21.B22.A【
解析】21.读图,小船上的旗帜飘向海洋,说明此时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此时为夜晚,CD错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陆
地吹向海洋,B正确,A错误。故选B。22.由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陆地受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②,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③,故②>③;高空①处气流下沉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流上升至④、④形成高压,故④>①;越靠近地面气压
越高,②③>①④。综上所述,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为②③④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为克服兰州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瓜农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如图),使
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根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23.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后()A.减少水的下渗量B.提高土壤温度C.增加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D.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24.归纳增铺砂砾层后影响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蒸发②降水③下渗④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A.①②③④B.①
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③④⑤【答案】23.D24.C【解析】23.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后,会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A错误。沙砾层透气性强,比热较小,白天吸收阳光,使土壤温度迅速增高;晚上保温作用差,使土层温度迅速减低,增大了土壤日温差,有
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B错误。砂砾层增铺在原有土地上,相当于一层覆膜,即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保护了土层,减少风沙等对土层的侵蚀,从而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C错误、D正确。故选D。24.归纳增铺砂砾层后影响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减少了①蒸发,增加了③下渗,减少了⑤地表径流,增加了⑥地下径
流,①③⑤⑥正确。增铺砂砾层对②降水和④水汽输送环节没有影响。故选C。下图为某海域及其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图中海域①②③④四处中,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6.甲乙丙丁四海域中,位于寒暖
流交汇处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25.D26.A【解析】2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②③④四处中,④海域纬度位置最低,表层海水温度最高,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A
正确;乙丙丁三海域都没有寒暖流交汇,BCD错误。所以选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图中海水运动的形式属于()A.风浪B.涌浪C.洋流D.潮汐28.关于海水运动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潮汐能是一种相对稳定、清洁、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B.巨大的波浪会对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
物造成严重的破坏C.寒流会使沿岸增温增湿D.洋流可以提高航行速度,缩短航行时间【答案】27.D28.B【解析】27.图中所示为钱塘江大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塘江大潮属于潮汐,D正确,ABC错误。故选D。28.巨大的波浪,比如风暴潮、海啸等,会对沿海的港口、码头等为兴水利、除
水害而修建的建筑物(即水工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B正确;潮汐能是海水周期性涨落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等影响,是一种相对稳定、清洁、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寒流使沿岸降温减湿,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洋流可以影响航行速度,顺着
洋流的方向航行才可以提高航行速度,缩短航行时间,所以A、C、D错误。故选B。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气候越湿热垂直分层越明显。下图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下列森林植被中,垂直分层最明显的是()A.
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亚寒带针叶林30.分布在最底层的植被具有()A.喜光特性B.喜阴特性C.喜水特性D.喜旱特性【答案】29.C30.B【解析】29.结合所学可知,热量条件越好,植被越丰富,垂直群落越复杂,相反,热量条件越差,群落垂直结构较为简单。结合选项可知,热带雨林纬度
最低,水热条件最好,因此群落的垂直结构最为复杂,垂直分层最明显,故选C。30.读图可知,分布在最底层的植被其高层植被遮挡,所获取的阳光较少,故为喜阴特性,不一定喜水和喜旱,故选B。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
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1)影响我国海南岛与漠河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分)(2)根据材料图,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年太阳总辐射量从向呈增大趋势(填方向)。高值中心在,低值中心在(填地形区),山东半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数值大约在之间。(每空
1分,共5分)(3)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其原因是。(2分)【答案】(1)纬度因素或太阳高度角(2分)(2)东西青藏高原四川盆地120~130(每空1分,共5分)(3)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晴天
多,日照时间长。(两条,每条1分,共2分)或从重庆角度分析: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从地形、天气角度答题)【解析】(1)影响我国海南岛与漠河地区
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或太阳高度角。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反之则少,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主要原因。(2)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以判断,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总体上分布不均
;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最高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的最低值出现在四川盆地地区;并且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增加的趋势;读图可知山东半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数值大约在120~130千卡/平方厘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120千卡/平方厘米。(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天气、昼长、下垫面性质等。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拉萨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重庆,主要是因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中的尘埃物质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拉
萨以晴朗天气为主,年日照时数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远高于拉萨,且盆地地形导致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所以导致重庆阴雨天、雾天较多,年日照时数较少;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
少。32.图1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2为地理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判断依据为。(每空1分,共3分)(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
C表示。(每空1分,共2分)(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F面是界面。(每空1分,共4分)(4)E层的上部存在一个层;一般认为其为的发源地;岩石圈是指层(填字母)和顶部(软流层以上)(每空1分,共4分)(5)若模式图(图2)表示
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代,当时动物大量盛行。(每空1分,共2分)【答案】(1)横纵纵波传播速度快(或者横波传播速度慢)(每空1分,共3分)(2)莫霍地壳(每空1分,共2分)(3)消失突然下降固体古登堡(每空1分,共4分)(4)软流岩
浆C上地幔(每空1分,共4分)(5)中生代爬行(每空1分,共2分)【解析】(1)地震波分为横波(速度慢)和纵波(速度快)。读图1,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A为横波,B为纵波。(2)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读图1可知,D处横波和纵波速
度增加,故D为莫霍界面,莫霍面以上的C层为地壳。(3)读图1可知,在2900千米处,地震波A横波完全消失,地震波B纵波速度减弱并继续向深处传播,故F为古登堡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由此可推出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固态。(4)读图
1,E层为地幔,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我们把软流层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称为岩石圈,包括了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5)读图2,根据地质年代表及对应的生物关系,大量裸子植物生长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即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形成于中生代,
是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33.读海陆风示意图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1)在左图A、B、C、D四处用箭头表示出热力环流的方向。(3分)(2)此时,B地的气温比A地,C处气压比D处。(每空1分,共2分
)(3)若右图为此时该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判断,①和②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理由是。(第一个空1分,第二个空2分,共3分)(4)若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从图中可判断,此时①地风向为。(1分)【答案】(1)(3分)(2)高低(每空1分
,共2分)(3)②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第一个空1分,第二个空2分,共3分)(4)西北(1分)【解析】(1)图示时间是夜晚,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陆地比海洋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
近地面气流从陆地吹向海洋,陆地高空形成低压,海洋高空形成高压,高空的水平气流从海洋上空吹向陆地。因此图示A、B、C、D四处形成了呈逆时针的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2)结合图示可知,B地位于海洋,此时为夜晚,海洋比同纬度大陆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因此B地的气温比A地高。B地气流上升,D
地气压升高;A地气流下沉,C地形成低压,因此C处气压比D处低。(3)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①地比②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小,②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4)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①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
等压线自西向东,在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最终导致风向向右偏转斜穿等压线形成西北风。如下图,虚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实线是实际风向。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的过程。下图是水循
环示意图。(1)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探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主要涉及哪些水循环环节(写图中序号)。(每空1分,共2分)(2)按照水循环分布空间分类,判断黄河参与的水循环所属类型。(1分)(3)说出人类那些活动可能影响水循环环节引发城市内涝,并提出城市内涝的应对措施。(活动2分,
措施2分,共4分)【答案】(1)③和④(每空1分,共2分)(2)海陆间循环(1分)(3)活动:硬化路面的增加;排水系统不完善措施: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增强排水能力;加强暴雨天气的预警
、预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活动两条2分,对应措施两条2分,共4分)【解析】(1)黄河之水天上来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即图中③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即图中的④环节。(2)黄河属于外流河,按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黄河参与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为海陆间循
环。(3)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规模增加,地表硬化面积加大,阻挡地面径流下渗,地表径流增多;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措施:内涝的原因很大程度和城市下渗少以及排水不畅有关,因此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铺设生态透水硬化材料,建设海绵城市;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
,增强排水能力可减少内涝发生。另一方,加强暴雨天气的预警、预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放洪涝标准,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减少内涝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