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真题汇编(物化生)PDF版含答案

PDF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6 页
  • 大小 2.704 MB
  • 2024-09-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真题汇编(物化生)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真题汇编(物化生)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真题汇编(物化生)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3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3.20 元
/ 5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真题汇编(物化生)PDF版含答案.pdf,共(56)页,2.70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115e15017231857ac684ef8f41b7d8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真题汇编物理+化学+生物目录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参考答案说明:本套资料是广东省2024年普

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卷的汇编,即广东省2024年高考真题汇编,共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试卷各一套,附有参考答案,可作为广东省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高三学生总复习时的参考资料。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木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

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将阻值为的电阻接在正弦式交流电源上。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

B.通过电阻电流的峰值为C.电阻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为D.电阻两端电压表达式为2.我国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其科学目标之一是探寻神秘的“119号”元素,科学家尝试使用核反应产生该元素。关于原子核Y和质量数A,下列选项正确

的是()A.Y为B.Y为C.Y为为D.Y为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时,处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A.0B.C.D.4.电磁俘能器可在汽车发动机振动时利用电磁感应发电实现能量回收,结构

如图甲所示。两对永磁铁可随发动机一起上下振动,每对永磁铁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磁场中,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竖直固定在减震装置上。某时刻磁场分布与线圈位置如图乙所示,永磁铁振动时磁场分界线不会离开线圈。

关于图乙中的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B.永磁铁相对线圈上升越高,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越大C.永磁铁相对线圈上升越快,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越小D.永磁铁相对线圈下降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5.如图所示,在细绳

的拉动下,半径为r的卷轴可绕其固定的中心点O在水平面内转动。卷轴上沿半径方向固定着长度为l的细管,管底在O点。细管内有一根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底端固定在管底,顶端连接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插销。当以速度v匀速拉动细绳时,插

销做匀速圆周运动。若v过大,插销会卡进固定的端盖。使卷轴转动停止。忽略摩擦力,弹簧在弹性限度内。要使卷轴转动不停止,v的最大值为()A.B.C.D.6.如图所示,红绿两束单色光,同时从空气中沿同一路径以角从MN面射入某长方体透明均匀介质。折射光束在NP面发生全反射。

反射光射向PQ面。若逐渐增大。两束光在NP面上的全反射现象会先后消失。已知在该介质中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绿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PQ面上,红光比绿光更靠近P点B.逐渐增大时,红光的全反射现象先消失C.逐渐增大时,入射光可能在MN面

发生全反射D.逐渐减小时,两束光在MN面折射的折射角逐渐增大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木块从弹簧正上方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以木块释放点为原点,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木块的位移为y。所受合外力为F,运动时间为t。忽略空气阻力,弹簧在弹性限

度内。关于木块从释放到第一次回到原点的过程中。其图像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污水中的污泥絮体经处理后带负电,可利用电泳技术对其

进行沉淀去污,基本原理如图所示。涂有绝缘层的金属圆盘和金属棒分别接电源正、负极、金属圆盘置于底部、金属棒插入污水中,形成如图所示的电场分布,其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M点和N点在同一电场线上,M点和P点在同一等势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B.N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大C.污泥絮体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对其做正功D.污泥絮体在N点的电势能比其在P点的大9.如图所示,探测器及其保护背罩通过弹性轻绳连接降落伞。在接近某行星表

面时以的速度竖直匀速下落。此时启动“背罩分离”,探测器与背罩断开连接,背罩与降落伞保持连接。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000kg,背罩质量为50kg,该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忽略大气对探测器和背罩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B.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C.“背罩分离”后瞬间,背罩的加速度大小为D.“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为30kW10.如图所示,光滑斜坡上,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个相同滑块,分别从、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滑。斜坡与水平面在O处平滑相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乙在水平面上追上甲时发生弹性碰撞。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在斜坡上运动时与乙相对静止B.碰撞后瞬间甲的速度等于碰撞前瞬间乙的速度C.乙的运动时间与无关D.甲最终停止位置与O处相距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1.下

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三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请完成实验操作和计算。(1)图甲是“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木板右端垫高的目的是_____。图乙是实验得到纸带的一部分,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

未画出。相邻计数点的间距已在图中给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在“长度的测量及其测量工具的选用”实验中,某同学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例柱体的长度,示数如图丙所示,图丁为局部放大图,读数为_____cm。(3)在“用双缝干涉

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调节过程中,在光具座上安装光源、遮光筒和光屏。遮光筒不可调节。打开并调节_____。使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把光屏照亮。取下光屏,装上单缝、双缝和测量头。调节测量头,并缓慢调节单缝的角度直到目镜中观察到_____。12.某科技小组模仿太阳能发电中的太阳光自动跟踪系统,制作光源跟

踪演示装置,实现太阳能电池板方向的调整,使电池板正对光源。图甲是光照方向检测电路。所用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3V)电压表(V1)和(V2)(量程均有3V和15V,内阻均可视为无穷大):滑动变阻器R:两个相同的光敏电阻和;开关S:手电筒:导线若干。图乙是实物图。图中电池板上垂直安

装有半透明隔板,隔板两侧装有光敏电阻,电池板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控制单元与检测电路的连接未画出。控制单元对光照方向检测电路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和判断。(1)电路连接。图乙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虚线框中滑动变阻器R、电源E、

开关S和电压表(V)间的实物图连线_____。(2)光敏电阻阻值与光照强度关系测试。①将图甲中R的滑片置于_____端。用手电筒的光斜照射到和,使表面的光照强度比表面的小。②闭合S,将R的滑片缓慢滑到某

一位置。(V)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V,U2的示数为1.17V。由此可知,表面光照强度较小的光敏电阻的阻值_____(填“较大”或“较小”)。③断开S。(3)光源跟踪测试。①将手电筒的光从电池板上方斜照射到和。②闭合S,并启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并比较两光敏

电阻的电压,控制电动机转动。此时两电压表的示数,图乙中的电动机带动电池板_____(填“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直至_____时停止转动,电池板正对手电筒发出的光13.差压阀可控制气体进行单向流动,广泛应用于减震系统。如图所示,A、B两个导热良好的气缸通过差压阀连接

,A内轻质活塞的上方与大气连通,B内气体体积不变。当A内气体压强减去B内气体压强大于时差压阀打开,A内气体缓慢进入B中;当该差值小于或等于时差压阀关闭。当环境温度时,A内气体体积,B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重力加速度大小取,A、B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忽略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差压阀与连接管内的气体体积不计。当环境温度降到时:(1)求B内气体压强;(2)求A内气体体积;(3)在活塞上缓慢倒入铁砂,若B内气体压强回到并保持不变,求已倒入铁砂的质量。14.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有效保护乘客的装置。(1)安全带能

通过感应车的加速度自动锁定,其原理的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刹车的过程中,敏感球由于惯性沿底座斜面上滑直到与车达到共同的加速度a,同时顶起敏感臂,使之处于水平状态,并卡住卷轴外齿轮,锁定安全带。此时敏感臂对敏感球的压力大小为,敏感球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敏感球受到的摩擦力。求斜面倾角的正切值。(2)如图乙所示,在安全气囊的性能测试中,可视为质点的头锤从离气囊表面高度为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正下方的气囊发生碰撞。以头锤到气囊表面为计时起点,气囊对头锤竖直方向作

用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近似用图丙所示的图像描述。已知头锤质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求:①碰撞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和方向;②碰撞结束后头锤上升的最大高度。15.如图甲所示。两块平行正对的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幅值为、

周期为的交变电压。金属板左侧存在一水平向右的恒定匀强电场,右侧分布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带电粒子在时刻从左侧电场某处由静止释放,在时刻从下板左端边缘位置水平向右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场内,在时刻第一次离开金属板间的电场、水平向右进入

磁场,并在时刻从下板右端边缘位置再次水平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场。已知金属板的板长是板间距离的倍,粒子质量为m。忽略粒子所受的重力和场的边缘效应。(1)判断带电粒子的电性并求其所带的电荷量q;(2)求金属板的板间距离D和带电粒子在时刻的速度大小v;(3)求从时刻开始到带电粒子最终

碰到上金属板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W。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Ca40Fe5

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下列与龙有关的历史文物中,主要材质为有机高分

子的是ABCD红山玉龙婆金铁芯铜龙云龙纹丝绸云龙纹瓷瓶2.“极地破冰”“太空养鱼”等彰显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龙2”号破冰船极地科考:破冰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B.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成功建

造:天然气液化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化学键C.嫦娥六号的运载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燃烧时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神舟十八号乘组带着水和斑马鱼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水的电子式为3.嘀嗒嘀嗒,时间都去哪儿了!计时器的发展史铭刻着化学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

作日晷圆盘的石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机械表中由钼钴镍铬等元素组成的发条,其材质属于合金C.基于石英晶体振荡特性计时的石英表,其中石英的成分为SiCD.目前“北京时间”授时以铯原子钟为基准,13555Cs的质子数为5

54.我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讲究“色香味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烹饪糖醋排骨用蔗糖炒出焦糖色,蔗糖属于二糖B.新鲜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独特油香,油脂属于芳香烃C.凉拌黄瓜加醋使其具有可口酸味,食醋中含有极性分子D.端午时节用棕叶将糯米包裹成形,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5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御油装置“海葵一号”将在珠江口盆地海域使用,其钢铁外壳镶嵌了锌块,以利用电化学原理延缓外壳的腐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外壳为负极B.镶嵌的锌块可永久使用C.该法为外加电流法D.锌发生反应:-2+Zn-2eZn

6.提纯2.0g苯甲酸粗品(含少量NaCl和泥沙)的过程如下。其中,操作X为A.加热蒸馏B.加水稀释C.冷却结晶D.萃取分液7.“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

学知识A水质检验员:用滴定法测水中-Cl含量-+A+CllgAgCB化学实验员:检验22NaO是否失效22222NaO+2HO4NaOH+OC化工工程师:进行顺丁橡胶硫化碳碳双键可打开与硫形成二硫键D考古研究员:通过14C测定化石年代60C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8.1810年,化学

家戴维首次确认“氯气”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B制备2Cl净化、干燥2ClCD收集2Cl验证2Cl的氧化性9.从我国南海的柳珊瑚中分离得到的柳珊瑚酸(下图),具有独特的环系结构。下列关于柳珊瑚

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能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反应C.其环系结构中3个五元环共平面D.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sp和3sp10.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6gHCC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A3

NB.-1431L1molLNHNO溶液中含+4NH的数目为ANC.1molCO和2H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A3ND.Na与2HO反应生成211.2LH,转移电子数目为AN11.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搅拌一段时间后,

滴加浓盐酸。不同反应阶段的预期现象及其相应推理均合理的是A.烧瓶壁会变冷,说明存在H0的反应B.试纸会变蓝,说明有3NH生成,产氨过程熵增C.滴加浓盐酸后,有白烟产生,说明有4NHCl升华D.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变大,说明体系压强增大12.一种可为运动员补充能量的物质

,其分子结构式如图。已知R、W、Z、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和Y同族,则A.沸点:33ZR<YR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WC.第一电离能:Z<X<WD.-3ZX和2-3WX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13.下列陈述I与陈述

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ⅡA酸性:33CFCOOH<CClCOOH电负性:F>ClB某冠醚与+Li能形成超分子,与+K则不能+Li与+K的离子半径不同C由氨制硝酸:323NHNONOHNO3NH和2NO均具有氧化性D苯酚与甲

醛反应,可合成酚醛树脂合成酚醛树脂的反应是加聚反应14.部分含Mg或Al或Fe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若a在沸水中可生成e,则a→f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在g→f→e→d转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物质颜色的

变化C.加热c的饱和溶液,一定会形成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红棕色分散系D.若b和d均能与同一物质反应生成c,则组成a的元素一定位于周期表p区15.对反应S(g)T(g)(I为中间产物),相同条件下:①加入催化剂,反应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②提高反应温度,c(S)/c(T)平平增大,c(S)/c()平平Ⅰ减小。基于以上事实,可能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无催化剂,------为有催化剂)为A.B.C.D.16.一种基于氯碱工艺的新型电解池(下图),

可用于湿法冶铁的研究。电解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22Cl-2eClB.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逐渐升高C.理论上每消耗231molFeO,阳极室溶液减少213gD.理论上每消耗231molFeO,阴极室物质最

多增加138g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含硫物质种类繁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1)实验室中,浓硫酸与铜丝反应,所产生的尾气可用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吸收。(2)工业

上,烟气中的2SO可在通空气条件下用石灰石的浆液吸收,生成石膏。该过程中,_______(填元素符号)被氧化。(3)工业锅炉需定期除水垢,其中的硫酸钙用纯碱溶液处理时,发生反应:2-2-4334CaSO(s)+CO(aq)CaCO(s)+S

O(aq)(Ⅰ)。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23NaCO溶液的浓度对反应(Ⅰ)的反应速率的影响。①用23NaCO固体配制溶液,以滴定法测定其浓度。i.该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ii.滴定数据及处理:23NaCO

溶液0VmL,消耗-11cmolL盐酸1VmL(滴定终点时,2-3CO转化为-3HCO),则23cNaCO=_______-1molL。②实验探究:取①中的23NaCO溶液,按下表配制总体积相同的系列溶液,分别加入1mg硫酸钙固体,反应1tmin后,过滤,取0VmL滤液,用-11c

molL盐酸参照①进行滴定。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忽略2-3CO水解的影响)。序号23VNaCO/mL2VHO/mLV()/mL滤液V()/mL消耗盐酸a100.000V12V/5b80.0x0V13V/10则x=_______,测得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abv:v=

_______。(4)兴趣小组继续探究反应(Ⅰ)平衡的建立,进行实验。①初步实验将1.00g硫酸钙(-1M=136gmol)加入-123100.0mL0.100molLNaCO溶液中,在25℃和搅拌条件下,利用pH计测得体系的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②分析讨论甲同学根据2

tmin后pH不改变,认为反应(Ⅰ)已达到平衡;乙同学认为证据不足,并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硫酸钙固体已完全消耗;假设2硫酸钙固体有剩余,但被碳酸钙沉淀包裹。③验证假设,乙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步骤现象ⅰ.将①实验中的反应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ⅱ.取少量分离出

的沉淀置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沉淀完全溶解ⅲ.继续向ⅱ的试管中滴加_______无白色沉淀生成④实验小结假设1成立,假设2不成立。①实验中反应(Ⅰ)平衡未建立。⑤优化方案、建立平衡写

出优化的实验方案,并给出反应(Ⅰ)平衡已建立的判断依据:_______。18.镓(Ga)在半导体、记忆合金等高精尖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从电解铝的副产品炭渣(含CNaAlF、、、和少量的GaFeKCa、、、等

元素)中提取镓及循环利用铝的工艺如下。工艺中,LAEM是一种新型阴离子交换膜,允许带负电荷的配离子从高浓度区扩散至低浓度区。用LAEM提取金属离子n+M的原理如图。已知:①aK(HFp)=3.2。②

36NaAlF(冰晶石)的spK为-104.010。③浸取液中,Ga(III)和Fe(III)以(m-3)-mMCl(m=0~4)微粒形式存在,2+Fe最多可与2个-Cl配位,其他金属离子与-Cl的配位可忽略。(1)“电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2)“浸取”中,由3+Ga形成-4GaC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还原”的目的:避免_______元素以_______(填化学式)微粒的形式通过LAEM,从而有利于Ga的

分离。(4)“LAEM提取”中,原料液的-Cl浓度越_______,越有利于Ga的提取;研究表明,原料液酸度过高,会降低Ga的提取率。因此,在不提高原料液酸度的前提下,可向I室中加入_______(填化学式),以进一步提高Ga的提取率。(5)“调pH”中,pH至少应大于_______,使溶液中

-cF>c(HF),有利于3-6AlF配离子及36NaAlF晶体的生成。若“结晶”后溶液中+-1cNa=0.10molL,则3-6AlF浓度为_______-1molL。(6)一种含Ga、Ni、Co元素的记忆合金的晶体结构可描述为Ga与Ni交替填充在Co构成的立方体体心,形

成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该合金的晶胞中,粒子个数最简比Co:Ga:Ni=_______,其立方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3nm。19.酸在多种反应中具有广泛应用,其性能通常与酸的强度密切相关。(1)酸催化下2NaNO与4NHCl混合溶液的反应(反应a),可用于石油开采中油路解堵。①基态N原子价

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②反应a:-+2422NO(aq)+NH(aq)N(g)+2HO(l)已知:则反应a的H=_______。③某小组研究了3种酸对反应a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滴加等物质

的量的少量酸,测得体系的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据图可知,在该过程中_______。A.催化剂酸性增强,可增大反应焓变B.催化剂酸性增强,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C.催化剂分子中含H越多,越有利于加速反应D.反应速率并不始终随着反应物浓度下降而减小(2)在非水溶剂中,将2CO转化为化合物ⅱ(

一种重要的电子化学品)的催化机理示意图如图,其中的催化剂有_______和_______。(3)在非水溶剂中研究弱酸的电离平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一定温度下,某研究组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种一元弱酸HX(X为A或B)在某非水溶剂中的aK。a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其钾盐为KIn,0a-2K(HIn)=3.610;其钾盐为KIn。b.向KIn溶液中加入HX,发生反应:--In+HXX+HIn。KIn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n(KIn),加入HX的物质的量为n(HX),平衡时,测得-cIn/c(HIn)平平随0n(HX)/n(KIn)的变化

曲线如图。已知:该溶剂本身不电离,钾盐在该溶剂中完全电离。①计算aK(HA)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在该溶剂中,aK(HB)_______aK(HA);aK(HB)_______aK(HIn)。(填“>”“<”或“=”)20.将3D

打印制备的固载铜离子陶瓷催化材料,用于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一体化技术,以实现化合物Ⅲ的绿色合成,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路)。(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名称为_______。(2)化合物Ⅱ中含

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化合物Ⅱ的某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4组峰,且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3)关于上述示意图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A.由化合物I到Ⅱ的转化中,有π键的断裂与形成B.由葡萄糖

到葡萄糖酸内酯的转化中,葡萄糖被还原C.葡萄糖易溶于水,是因为其分子中有多个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D.由化合物Ⅱ到Ⅲ的转化中,存在C、O原子杂化方式的改变,有手性碳原子形成(4)对化合物Ⅲ,分析预测其

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序号反应试剂、条件反应形成的新结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取代反应(5)在一定条件下,以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制备32HOCHCH。该反应中:①若反应物

之一为非极性分子,则另一反应物为_______(写结构简式)。②若反应物之一为V形结构分子,则另一反应物为_______(写结构简式)。(6)以2-溴丙烷为唯一有机原料,合成332CHCOOCHCH。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①最

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②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一个即可,注明反应条件)。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一、选择题1.“碳汇渔业”,又称“不投饵渔业”,是指充分发挥生物碳汇功能,通过

收获水产品直接或间接减少CO2的渔业生产活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践行“大食物观”的举措之一。下列生产活动属于“碳汇渔业”的是()A.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B.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C.控制无序捕捞,实施长江禁渔D.增加饵料投放,提高渔业产量2.2019年,我国科考队在

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采集到一种蓝细菌,其细胞内存在由两层膜组成的片层结构,此结构可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该结构中,下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最小的是()A.ATPB.NADP+C.NADHD.DNA3.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其叶片变黄后极具观赏价值。某同学用纸层析法探究银杏绿叶

和黄叶的色素差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选择新鲜程度不同的叶片混合研磨B.研磨时用水补充损失的提取液C.将两组滤纸条置于同一烧杯中层析D.用过的层析液直接倒入下水道4.关于技术进步与科学发现之间的促进关系,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促进细胞学说的提出B.差速离心法的应用促进对细胞器的认识C.光合作用的解析促进花期控制技术的成熟D.RNA聚合酶的发现促进PCR技术的发明5.研究发现,敲除某种兼性厌

氧酵母(WT)sqr基因后获得的突变株△sqr中,线粒体出现碎片化现象,且数量减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碎片化的线粒体无法正常进行有氧呼吸B.线粒体数量减少使△sqr的有氧呼吸减弱C.有氧条件下,WT比△sqr的生长速度快D.无

氧条件下,WT比△sqr产生更多的ATP6.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A.交感神经活动增加B.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C.新突触的建立增加D.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7.某患者甲

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经诊断,医生建议采用激素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B.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C.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恢复患者甲状

腺的分泌功能D.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可评估治疗效果8.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过程中松树释放的信息应是化学信息B.3种生物凭借该信息相

互联系形成食物链C.松树和寄生蜂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D.该信息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9.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某克氏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性染色体组成见图。Xg1和Xg2为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导致该患儿染色体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A.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性染色体不分

离B.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不分C.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性染色体不分离D.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不分离10.研究发现,短暂地抑制果蝇幼虫中PcG蛋白(具有组蛋白修饰功能)的合成,会启动原癌基因zfhl的表达,

导致肿瘤形成。驱动此肿瘤形成的原因属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D.表观遗传11.EDAR基因的一个碱基替换与东亚人有更多汗腺等典型体征有关。用M、m分别表示突变前后的EDAR基因,研究发现,m的频率从末次盛冰期后开始明显升高。下列

推测合理的是()A.m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m不存在于现代非洲和欧洲人群中C.m的频率升高是末次盛冰期后环境选择的结果D.MM、Mm和mm个体的汗腺密度依次下降12.Janzen-Connel假说(詹曾-康奈尔假说)认为,某些植物母株周围会积累对自身

有害的病原菌、昆虫等,从而抑制母株附近自身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该假说合理解释的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幼苗距离母株越远,其密度越大B.鸟巢兰种子远离母株萌发时,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C.中药材三七连续原地栽种,会暴发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D.我国

农业实践中采用的水旱轮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13.为探究人类活动对鸟类食性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者调查了某地的自然保护区、农田和城区3种生境中雀形目鸟类的物种数量(取样的方法和条件一致),结果见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群落类型

多样,鸟类物种丰富度高B.农田的鸟类比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种间竞争更小C.自然保护区鸟类比其他生境的鸟类有更宽的空间生态位D.人类活动产生的空白生态位有利于杂食性鸟类迁入14.雄性不育对遗传育种有重要价值。为获得以茎的颜色或叶片形状为标记的雄性不育番茄材料,研究者用基因型为AaCcFf的番茄

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部分结果见图。其中,控制紫茎(A)与绿茎(a)、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雄性可育(F)与雄性不育(f)为另一对相对性状,3对性状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育种实践中缺刻

叶可以作为雄性不育材料筛选的标记B.子代的雄性可育株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的比例约为1:1C.子代中紫茎雄性可育株与绿茎雄性不育株的比例约为3:1D.出现等量绿茎可育株与紫茎不育株是基因突变的结果15.现有一种天然多糖降解酶,其肽链由4段序列以Ce5-Ay3-Bi-CB方式连接而

成。研究者将各段序列以不同方式构建新肽链,并评价其催化活性,部分结果见表。关于各段序列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肽链纤维素类底物褐藻酸类底物W1W2S1S2Ce5-Ay3-Bi-CB+++++++++Ce5+++——Ay3-Bi-CB——+++++Ay3——+++++Bi————C

B————注:—表示无活性,+表示有活性,+越多表示活性越强。A.Ay3与Ce5催化功能不同,但可能存在相互影响B.Bi无催化活性,但可判断与Ay3的催化专一性有关C.该酶对褐藻酸类底物的催化活性与Ce

5无关D.无法判断该酶对纤维素类底物的催化活性是否与CB相关16.轻微触碰时,兴奋经触觉神经元传向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GABA.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不产生痛觉;患带

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l-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l-)表达量改变,引起Cl-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l-浓度升高,此时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l-经Cl-通道外流,产生强烈痛觉。针对该过程(如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在抑制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B.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l-经Cl-通道的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C.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兴奋性的D.患带状疱疹后Cl-转运蛋白增多,

导致轻触产生痛觉二、非选择题17.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的PD-1结合能抑制CTL的免疫活性,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疗法使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Ll和PD-1的结合,可恢

复CTL的活性,用于肿瘤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研究者以黑色素瘤模型小鼠为材料,开展该疗法与化疗的联合治疗研究。部分结果见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________疗法的治疗效果最佳,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2)黑色素瘤细胞能分泌吸引某

类细胞靠近的细胞因子CXCL1.为使CTL响应此信号,可在CTL中导入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后再将其回输小鼠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应定位于CTL的________(答位置)且基因导入后不影响

CTL___________的能力。(3)某兴趣小组基于现有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思路提出了两种药物设计方案。方案一:将化疗药物与PD-L1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方案二:将化疗药物与PD-1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你认为方案_______(填“一”或“二”)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

。18.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GF)是一种罕见的口腔遗传病,严重影响咀嚼、语音、美观及心理健康。2022年,我国科学家对某一典型的HGF家系(如图)进行了研究,发现ZNF862基因突变导致HGF发生。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HGF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假设该致

病基因的频率为p,根据最可能的遗传方式,Ⅳ2生育一个患病子代的概率为_______(列出算式即可)。(2)为探究ZNF862基因的功能,以正常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为材料设计实验,简要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为从个体水平验证ZNF862基因突变

导致HGF,可制备携带该突变的转基因小鼠,然后比较______的差异。(3)针对HGF这类遗传病,通过体细胞基因组编辑等技术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是否也可以通过对人类生殖细胞或胚胎进行基因组编辑来防治遗传病?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19.乙烯参与水稻幼苗根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为研

究其机理,我国科学家用乙烯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3天,观察到野生型(WT)幼苗根的伸长受到抑制,同时发现突变体m2,其根伸长不受乙烯影响;推测植物激素X参与乙烯抑制水稻幼苗根伸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其中K试剂抑制激素X的

合成,A试剂抑制激素X受体的功能,部分结果见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验证该推测进行了实验一,结果表明,乙烯抑制WT根伸长需要植物激素X,推测X可能是____。(2)为进一步探究X如何参与乙烯对根伸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了实验二、三和四。①实验二的目的是检测m2的突

变基因是否与______有关。②实验三中使用了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NAA,目的是利用NAA的生理效应,初步判断乙烯抑制根伸长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若要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检验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此有关,可检测_____的表达情况。③实验四中有3组空气处理组,其中设置★所示组的目的是__

_____。(3)分析上述结果,推测乙烯对水稻幼苗根伸长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影响________实现的。20.某湖泊曾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水面漂浮着大量浮游藻类。管理部门通过控源、清淤、换水以及引种沉水植物等

手段,成功实现了水体生态恢复。引种的3种多年生草本沉水植物(①金鱼藻、②黑藻、③苦草,答题时植物名称可用对应序号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及水质净化能力见图。回答下列问题:(1)湖水富营养化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低,湖底光照不足

。原有沉水植物因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_______的有机物,最终衰退和消亡。(2)生态恢复后,该湖泊形成了以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为优势的群落垂直结构,从湖底到水面依次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3)为了达到湖水净化的

目的,选择引种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的理由是_________,三者配合能实现综合治理效果。(4)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中只有黑藻具(C4光合作用途径(浓缩CO2形成高浓度(C4后,再分解成(CO2传递给C5)使其在CO2受限的水体中仍可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水生植物群落中竞争力较强

。根据图a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黑藻的碳浓缩优势,完成下列表格。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材料对照组:_______实验组:黑藻实验条件控制光照强度为_______μmol·m-2·s-1营养及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时间相同控制条件__

________测量指标__________(5)目前在湖边浅水区种植的沉水植物因强光抑制造成生长不良,此外,大量沉水植物叶片凋落,需及时打捞,增加维护成本。针对这两个实际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______。21.驹形杆菌可合成细菌纤维素(BC)并将其分泌到胞外组

装成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生物材料,BC膜应用广泛。研究者设计了酪氨酸酶(可催化酪氨酸形成黑色素)的光控表达载体,将其转入驹形杆菌后构建出一株能合成BC膜并可实现光控染色的工程菌株,为新型纺织原料的绿色制造及印染工艺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图一)。回

答下列问题:(1)研究者优化了培养基的_______(答两点)等营养条件,并控制环境条件,大规模培养工程菌株后可在气液界面处获得BC菌膜(菌体和BC膜的复合物)。(2)研究者利用T7噬菌体来源的RNA聚合酶(T7RNAP)及蓝光

光敏蛋白标签,构建了一种可被蓝光调控的基因表达载体(光控原理见图二a,载体的部分结构见图二b)。构建载体时,选用了通用型启动子PBAD(被工程菌RNA聚合酶识别)和特异型启动子PT7(仅被T7RNAP识别)。为实现蓝光控制染色,启动子①②及③依次为_

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3)光控表达载体携带大观霉素(抗生素)抗性基因。长时间培养时在培养液中加入大观霉素,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4)根据预设的

图案用蓝光照射已长出的BC菌膜并继续培养一段时间,随后将其转至染色池处理,发现只有经蓝光照射的区域被染成黑色,其原因是_____。(5)有企业希望生产其他颜色图案的BC膜。按照上述菌株的构建模式提出一个简单思路______。参考答案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则频率为故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电压的峰值为,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的峰值故B错误;C.电流的有

效值为所以电阻在1s内消耗的电能为故C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其电压表达式为故D正确。故选D。【答案】2.C【解析】【详解】根据核反应方程根据质子数守恒设Y的质子数为y,则有可得即Y为;根据质量数守恒,则有可得故选C。【答案

】3.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简谐波的波长为,所以周期为当t=1s时,x=1.5m处的质点运动半个周期到达波峰处,故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m。故选B。【答案】4.D【解析】【详解】A.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故A错误;B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

知永磁铁相对线圈上升越快,磁通量变化越快,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越大,故BC错误;D.永磁铁相对线圈下降时,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D正确。故选D。【答案】5.A【解析】【详解】有题意可知当插销刚卡紧固定端盖时弹簧的伸长量为,根据胡克定律

有插销与卷轴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对插销有弹力提供向心力对卷轴有联立解得故选A。【答案】6.B【解析】【详解】A.红光的频率比绿光的频率小,则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绿光的折射率,在面,入射角相同,根据折射定律可知绿光在面的折射角较小,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绿光比红光更靠近P

点,故A错误;B.根据全反射发生的条件可知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逐渐增大时,折射光线与面的交点左移过程中,在面的入射角先大于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所以红光的全反射现象先消失,故B正确;C.在面,光是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无论多大,在MN面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D.根据

折射定律可知逐渐减小时,两束光在MN面折射的折射角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B。【答案】7.B【解析】【详解】AB.在木块下落高度之前,木块所受合外力为木块的重力保持不变,即当木块接触弹簧后到合力为零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随着增大减小;当弹簧弹力大于木块的重力后到最低点过程中木

块所受合外力向上,随着增大增大;图像如图所示故B正确,A错误;CD.同理,在木块下落高度之前,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图像斜率逐渐增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到合力为零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块的速度继续增大,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

动,所以图像斜率继续增大,当弹簧弹力大于木块的重力后到最低点过程中木块所受合外力向上,木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所以图斜率减小,到达最低点后,木块向上运动,经以上分析可知,木块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增大的

减速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最高点,图像大致为故C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8.AC【解析】【详解】AC.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污泥絮体带负电,根据可知污泥絮体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电

势能大,污泥絮体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对其做正功,故AC正确;B.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知N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小,故B错误;D.M点和P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则污泥絮体在M点的电势能与在P点的电势能相等,结合AC选项分析可知污泥絮体在P点的电势能

比其在N点的大,故D错误。故选AC。【答案】9.AC【解析】【详解】A.在星球表面,根据可得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可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故A正确;B.在星球表面上空,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可得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和,可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所以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故B错误;C.“背罩分离”前,探测器及其保护背罩和降落伞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探测器受力分子,可知探测器与保护背罩之间的作

用力“背罩分离”后,背罩所受的合力大小为4000N,对背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故C正确;D.“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故D错误。故选AC。【答案】10.ABD【解析】【详解】A.两滑块在光滑斜坡上加速度相同,同时由静止开始下滑,则相对速度为0,故A正确;B.两滑

块滑到水平面后均做匀减速运动,由于两滑块质量相同,且发生弹性碰撞,可知碰后两滑块交换速度,即碰撞后瞬间甲的速度等于碰撞前瞬间乙的速度,故B正确;C.设斜面倾角为θ,乙下滑过程有在水平面运动一段时间t2后与甲相碰,碰后以

甲碰前速度做匀减速运动t3,乙运动的时间为由于t1与有关,则总时间与有关,故C错误;D.乙下滑过程有由于甲和乙发生弹性碰撞,交换速度,则可知甲最终停止位置与不发生碰撞时乙最终停止的位置相同;则如果不发生碰撞,乙在水平面运

动到停止有联立可得即发生碰撞后甲最终停止位置与O处相距。故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答案】11.(1)平衡摩擦力2.86(2)4.108(3)光源干涉条纹【解析】(1)木板右端抬高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小车的加速度大小(2)游标卡尺读数为4.1cm+4×0.02mm=4.108c

m(3)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调节过程中,在光具座上安装光源、遮光筒和光屏,遮光筒不可调节,打开并调节光源,使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把光屏照亮,取下光屏,装上、双缝和测量头,调节测量头,并缓慢调节单缝的角度直到目镜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答案】12.(1)见解析图(2)①b②1.6

0较大(3)②顺时针转过90°【解析】(1)电路连线如图(2)①将图甲中的R的滑片置于b端;②电压表量程为3V,最小刻度为0.1V,则读数为1.60V;由此可知表面光照强度较小的RG1两端电压较大,说明表面光照强度较小的阻值较大;(3)由于两电压表的示数,可知R

G1光照强度较大,则说明电动机带动电池板顺时针转动,直至转过90°时停止转动,电池板正对手电筒发出的光【答案】13.(1);(2);(3)【解析】【详解】(1、2)假设温度降低到时,差压阀没有打开,A、B两个气缸导热良好,B内气体做等容变化,初态,末态根据代入

数据可得A内气体做等压变化,压强保持不变,初态,末态根据代入数据可得由于假设成立,即(3)恰好稳定时,A内气体压强为B内气体压强此时差压阀恰好关闭,所以有代入数据联立解得【答案】14.(1);(2)①330N∙s,方向竖直向上;②02m【解析】【详解】(1)敏感球受

向下的重力mg和敏感臂向下的压力FN以及斜面的支持力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2)①由图像可知碰撞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方向竖直向上;②头锤落到气囊上时速度与气囊作用过程由动量定理(向上为正方向)解得v=2m/s则上升的最大高度【答案】15.(

1)正电;;(2);;(3)【解析】【详解】(1)根据带电粒子在右侧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结合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正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根据则粒子所带的电荷量(2)若金属板的板间距离为D,则板长粒子在板间运动时出电场时竖直速度为零,则竖直方向在磁场

中时其中的联立解得(3)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由(2)的计算可知金属板的板间距离则粒子在3t0时刻再次进入中间的偏转电场,在4t0时刻进入左侧的电场做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反向加速,在6t0时刻再次进入中间的偏转电场,6.

5t0时刻碰到上极板,因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在时间t0内电场力做功为零,在左侧电场中运动时,往返一次电场力做功也为零,可知整个过程中只有开始进入左侧电场时电场力做功和最后0.5t0时间内电场力做功,则广东省20

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C【解析】【详解】A.红山玉龙主要成分为SiO2和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B.婆金铁芯铜龙主要成分为Cu,属于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C.云龙纹丝绸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符合题意;D.云龙纹瓷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2.C【解析】【详解】A.破冰过程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A错误;B.天然气液化的过程是气态变为液态,是物理变化,无新的

化学键形成,B错误;C.燃烧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正确;D.水是共价化合物,每个H原子都与O原子共用一对电子,电子式为,D错误;本题选C。【答案】3.C【解析】【详解】A.制作日晷圆盘的石材主要

为大理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称为合金,机械表中由钼钴镍铬等元素组成的发条,其材质属于合金,B正确;C.基于石英晶体振荡特性计时的石英表,其中石英的成分为SiO2,C错误

;D.目前“北京时间”授时以铯原子钟为基准,13555Cs的质量数为135,质子数为55,D正确;故选C。【答案】4.B【解析】【详解】A.蔗糖属于二糖,1mol蔗糖水解可得到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故A正确;B.油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和甘

油形成的酯,不属于芳香烃,故B错误;C.食醋中含有CH3COOH、H2O等多种物质,CH3COOH、H2O均为极性分子,故C正确;D.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故D正确;故选B。【答案】5.D【解析】【分析】钢铁外壳

镶嵌了锌块,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即锌块为负极,钢铁为正极,形成原电池,Zn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Zn2eZn,从而保护钢铁,延缓其腐蚀。【详解】A.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钢铁外壳为正极,锌块为负极,故A错误;B.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Zn2eZn,镶

嵌的锌块会被逐渐消耗,需根据腐蚀情况进行维护和更换,不能永久使用,故B错误;C.由分析得,该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错误;D.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Zn-2eZn,故D正确;故选D。【答案】6.C

【解析】【详解】苯甲酸粗品(含少量NaCl和泥沙)加水加热进行溶解,得到浊液,趁热过滤,除去泥沙,滤液中含有少量NaCl,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可通过冷却结晶的方式进行除杂,得到苯甲酸晶体,过滤后对晶体进行洗涤,得到苯甲酸,因此,操作X为冷却结晶

,故C正确,故选C。【答案】7.D【解析】【详解】A.用滴定法测水中Cl-含量利用了Ag+和Cl-生成AgCl沉淀,通过测AgCl沉淀的量从而测定水中Cl-的含量,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A不符合题意;B.利用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的反应可以检验Na2O2是否失效,劳动

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B不符合题意;C.顺丁橡胶硫化就是聚异戊二烯中的碳碳双键打开与硫形成二硫键,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C不符合题意;D.通过14C测定化石年代是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通过半衰期计算化石年代,与同素异

形体无关,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D符合题意;本题选D。【答案】8.A【解析】【详解】A.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图中缺少加热装置,且分液漏斗内应盛装浓盐酸,不能达到预期目的,A符合

题意;B.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有HCl杂质,可以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除杂,再通过无水氯化钙干燥,可以达到净化、干燥Cl2的目的,B不符合题意;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达到预期目的,C不符合题意;D.H2可以

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氯气将氢气氧化,验证了氯气的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9.C【解析】【详解】A.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正确;B.该物质含有羧基,能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反应,故B正确;C.如图:,图中所示C为

sp3杂化,具有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即环系结构中3个五元环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D.该物质饱和的碳原子为sp3杂化,形成双键的碳原子为sp2杂化,故D正确;故选C。【答案】10.A【解析】【详解】A.26gC2H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一个C2H2分子中

含有3个键,故26gC2H2中含有键的数目为3NA,A正确;B.4NH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1L1mol⋅L-1NH4NO3溶液中含4NH的数目小于NA,B错误;C.CO和H2均由分子构成,1molC

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C错误;D.Na与H2O反应生成11.2LH2,由于未给出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求出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无法得出转移电子数目,D错误;故选A。【答案】11.B【

解析】【详解】A.烧瓶壁变冷说明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焓变大于0的吸热反应,故A错误;B.试纸会变蓝,说明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时有氨气生成,该反应是熵增的反应,故B正确;C.滴加浓盐酸后,有白烟产生是因

为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反应生成的氨气生成了氯化铵,与氯化铵的升华无关,故C错误;D.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生成氯化钡和一水合氨的反应是焓变大于0的吸热反应,烧瓶中温度降低、气体压强会减小会导致气球变小,后因为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导致气体压强增大,气球会

变大,滴入盐酸后,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反应生成的氨气生成了氯化铵,导致气体压强变小,则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小、后增大,加入盐酸后又变小,故D错误;故选B。【答案】12.D【解析】【分析】Y可形成5个共价键,Z可形成

3个共价键,Z和Y同族,Y原子序数比Z大,即Z为N元素,Y为P元素,W可形成4个共价键,原子序数比N小,即W为C元素,R可形成1个共价键,原子序数比C小,即R为H元素,X可形成2个共价键,原子序数在N和P之间,即X为O元素,综上:R为H

元素、W为C元素、Z为N元素、X为O元素、Y为P元素。【详解】A.由于NH3可形成分子间氢键,而PH3不能,因此沸点:NH3>YH3,故A错误;B.W为C元素、Z为N元素,由于非金属性:C<N,因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3<HNO3,故B错误;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

趋势,ⅡA族、ⅤA族原子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即第一电离能:C<O<N,故C错误;D.3NO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5123332,属于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23CO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223332,属于sp2杂化,为平

面三角形,故D正确;故选D。【答案】13.B【解析】【详解】A.电负性F>Cl,F的吸电子能力大于Cl,导致CF3COOH中O-H键的极性大于CCl3COOH中O-H键的极性,故酸性:CF3COOH>CCl3COOH,故陈述I不正确,A不符合题意;B.冠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与正离子,尤其是与碱金属离

子形成超分子,并且随环的大小不同而与不同的金属离子形成超分子,某冠醚与Li+能形成超分子,与K+则不能,则说明Li+与K+的离子半径不同,陈述I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B符合题意;C.由氨制硝酸过程中,NH3做还原剂,体现了3NH的还原性,故陈述Ⅱ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苯酚与甲醛反应,可合成酚醛树脂,该反应是缩聚反应,故陈述Ⅱ不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14.B【解析】【详解】A.若a在沸水中可生成e,此时a为Mg,e为Mg(OH)2,即f为镁盐,a→f的反应有多种,可能为22Mg2HClMgClH,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可能为22MgC

lMgCl点燃,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综上a→f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e能转化为d,此时e为白色沉淀2FeOH,d为红褐色沉淀3FeOH,说明在g→f→e→d转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物质颜色的变化,故B正确;C.由题意得,此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红棕色分散系为3FeOH胶

体,c应为铁盐,加热铁盐的饱和溶液,也有可能直接得到3FeOH沉淀,故C错误;D.假设b为Al2O3,即d为3AlOH,c为铝盐,Al2O3、3AlOH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铝盐,此时组成a的元素为Al,位于周期表p区;假设b为Fe2O3

,即d为3FeOH,c为铁盐,Fe2O3、3FeOH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铁盐,此时组成a的元素为Fe,位于周期表d区,故D错误;故选B。【答案】15.A【解析】【详解】提高反应温度,c(S)/c(T)平平增大,说明反应S(g)T(g)的平衡逆向移动,即该反应为放

热反应,c(S)/c()平平Ⅰ减小,说明S生成中间产物I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属于吸热反应,由此可排除C、D选项,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即反应的决速步骤的活化能下降,使得反应速率大幅加快,活化能

大的步骤为决速步骤,符合条件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A,故A正确,故选A。【答案】16.C【解析】【分析】右侧溶液为饱和食盐水,右侧电极产生气体,则右侧电极为阳极,Cl放电产生氯气,电极反应为:222eClCl;左侧电极为阴极,发

生还原反应,23OFe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Fe,电极反应为:232O6e3HO26FeFeOH;中间为阳离子交换膜,Na由阳极向阴极移动。【详解】A.由分析可知,阳极反应为:222eClCl

,A正确;B.由分析可知,阴极反应为:232O6e3HO26FeFeOH,消耗水产生OH,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逐渐升高,B正确;C.由分析可知,理论上每消耗231OmolFe,转移6mol电子,产生3mol2

Cl,同时有6molNa由阳极转移至阴极,则阳极室溶液减少371g623g351g,C错误;D.由分析可知,理论上每消耗231OmolFe,转移6mol电子,有6molNa由阳极转移至阴极,阴极室物质最多

增加623g138g,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答案】17.(1)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S(3)①BD110cVV②20.06:5(4)③ⅱ.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ⅲ.BaCl2溶液⑤将最少1.36g硫酸钙加入-123100.0m

L0.100molLNaCO溶液中,在25℃和搅拌条件下,利用pH计测得体系的pH,当pH不变时,加入Na2SO4固体,若pH值变大,说明反应Ⅰ平衡已建立【解析】【分析】探究反应2-2-4334CaSO(s)+C

O(aq)CaCO(s)+SO(aq)(Ⅰ)中23NaCO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HCl与Na2CO3的滴定反应,来测量Na2CO3浓度的变化量,从而计算平均反应速率;探究反应2-2-4334CaSO(s)+CO(

aq)CaCO(s)+SO(aq)平衡的建立,利用2-3CO水解呈碱性的性质,通过测定pH来判断2-3CO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反应是否平衡。【详解】(1)浓硫酸与铜丝反应方程式为:24422ΔCu2HSOCuSOSO2HO,所产生的尾气为SO2,可用NaOH溶液吸收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SO2生成石膏(主要成分CaSO4),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上升到+6价,失去电子,被氧化;(3)①用Na2CO3固体配制溶液,以滴定法测定其浓度,该过程用到下列仪器中的烧杯、酸式滴定管,故选BD;根据离子方程式2+33CO

HHCO可知,3111123300cV10cVcNaCO=mol/LV10V;②总体积应相同,x为20.0mL;a中消耗的盐酸体积为12V5,即11111123000cV×1002cV60cV100ΔnNa

COmolV5VV,同理可得,b中11111123000cV3cV50cV100ΔnNaCO80-×V10VV,由于ΔcΔnv==ΔtVΔt,总体积相同时,1111ab0060cV50cVv:

v=6:5VV:;(4)由结论假设1成立,假设2不成立,说明①实验中的沉淀均为CaCO3,要验证沉淀中无CaSO4,可酸溶后滴加BaCl2将①实验中的反应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后,取少量分离出的沉淀置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沉淀完全溶解,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

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均为CaCO3,无CaSO4;由方程式2-2-4334CaSO(s)+CO(aq)CaCO(s)+SO(aq)可知,假设正反应100%进行,243nCaSOnCO0.100mol/L0.1L0.01mol,质量为0.01mol×

136g/mol=1.36g,实验方案为:将最少1.36g硫酸钙加入-123100.0mL0.100molLNaCO溶液中,在25℃和搅拌条件下,利用pH计测得体系的pH,当pH不变时,加入Na2SO4固体,若pH值变大,说明反应

Ⅰ平衡已建立。【答案】18.(1)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2)Ga3++4Cl-=[GaCl4]-(3)铁[FeCl4]-(4)高NaCl(5)3.24.0×10-7(6)2:1:18

a3【解析】【分析】电解铝的副产品炭渣(含C、Na、Al、F和少量的Ga、Fe、K、Ca等元素)进行焙烧,金属转化为氧化物,焙烧后的固体加入盐酸浸取,浸取液加入铝片将Fe3+进行还原,得到原料液,原料液利用LAEM提取,[GaCl4]

-通过交换膜进入II室并转化为Ga3+,II室溶液进一步处理得到镓,I室溶液加入含F-的废液调pH并结晶得到NaAlF6晶体用于电解铝;【详解】(1)“电解”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冶炼铝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2“浸取”中,由Ga3+形成[GaCl4]-的离子方程式为Ga3++4Cl-=[GaCl4]-;(3)由已知,浸取液中,Ga(III)和Fe(III)以[MClm](m-3)-(m=0~4)微粒形式存在,LAE

M是一种新型阴离子交换膜,允许带负电荷的配离子从高浓度区扩散至低浓度区,为了避免铁元素以[FeCl4]-的微粒形式通过LAEM,故要加入铝片还原Fe3+,从而有利于Ga的分离;(4)“LAEM提取”中,原料液的Cl-浓度越高,更有

利于生成[GaCl4]-的反应正向移动,更有利于Ga的提取,在不提高原料液酸度的前提下,同时不引入新杂质,可向I室中加入NaCl,提高Cl-浓度,进一步提高Ga的提取率;(5)由pKa(HF)=3.2,Ka(HF)=cHcFcHF=10-3.2,为了

使溶液中c(F-)>c(HF),c(H+)=ccFHF×10-3.2<10-3.2mol/L,故pH至少应大于3.2,有利于[AlF6]3-配离子及Na3[AlF6]晶体的生成,若“结晶”后溶液中c(N

a+)=0.10mol⋅L-1,根据Na3[AlF6](冰晶石)的Ksp为4.0×10-10,[AlF6]3-浓度为1033K4.0100.1cspNa=4.0×10-7mol⋅L-1;(6)合金的晶体结构可描述为G

a与Ni交替填充在Co构成的立方体体心,形成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取Ga为晶胞顶点,晶胞面心也是Ga,Ni处于晶胞棱心和体心,Ga和Ni形成类似氯化钠晶胞的结构,晶胞中Ga和Ni形成的8个小正方体体心为Co,

故晶胞中Ga、Ni个数为4,Co个数为8,粒子个数最简比Co:Ga:Ni=2:1:1,晶胞棱长为两个最近的Ga之间(或最近的Ni之间)的距离,为2anm,故晶胞的体积为8a3nm。【答案】19.(1)①②1234H-H-H+H

③BD(2)AcOHKI(3)①214.010②>>【解析】【详解】(1)①N的原子序数为7,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基态N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②由已知可得:Ⅰ.2422NaNO(s)+

NHCl(s)=N(g)+NaCl(s)+2HO(l),1ΔH;Ⅱ.+-22NaNO(s)=Na(aq)+NO(aq),2ΔH;Ⅲ.-+44NHCl(s)=Cl(aq)+NH(aq),3ΔH;Ⅳ.+-NaCl(s)=Na(aq)+Cl(aq),4ΔH;由盖斯定律可知,

目标方程式-+2422NO(aq)+NH(aq)N(g)+2HO(l)可由方程式Ⅰ-Ⅱ-Ⅲ+Ⅳ得到,故反应1234H=H-H-H+H;③A.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A项错误;B.由图示可知,酸性:硫酸>磷酸>乙酸,催化剂酸性增强,反应速率提高,B

项正确;C.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H,一个磷酸分子中含有3个H,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H,但含H最少的硫酸催化时,最有利于加速反应,C项错误;D.由图示可知,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反应物浓度减小,但反应速率加快,反

应速率并不始终随着反应物浓度下降而减小,D项正确;故选BD。(2)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并未改变,由催化机理示意图可知,催化剂有AcOH和KI;(3)①由变化曲线图可知,当0n(HX)1.0n(KIn)

时,c(In)3.0n(HIn)平平,设初始00c(KIn)=cmol/L,则初始0c(HX)=cmol/L,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可列出三段式如下:00-0-0xIln+HXX(mol/L)cc00(

mo/L)xxxx(mol/L)+HInc-xc-xx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由c(In)3.0n(HIn)平平,即0cx3.0x,解得0x0.25c,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0--+00a

1--000.25c0.25cK(HA)c(X)c(HIn)c(X)c(HIn)c(H)K(HA)K=c(In)c(HX)c(In)c(HX)c(H)K(HIn)0.75c0.753.61c0解得21aK(HA)=4.010;②根

据图像可知,当0n(HB)1.0n(KIn)时,设此时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ymol/L,可列出三段式如下:00-0-0yIln+HXX(mol/L)cc00(mo/L)yyyy(mol/L)+HInc-yc-yy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此时c(

In)1.0n(HIn)平平<,即0c-y1.0y<,则0y0.5c>,则平衡常数a21K(HB)KKK(HIn)=>,则aaK(HB)K(HA)>;由于0y0.5c>,则a2K(HB)K1K(HIn)>,aaK(HB)K(HIn)>。【答案】20.(1)C8H8苯

乙烯(2)酮羰基(3)ACD(4)①H2,催化剂、加热加成反应②HBr,加热(5)①②CH3CH=CH2(6)①Δ33322+CHCOOHCHCOOCHCHHO浓硫酸②NaOHNaBr+水(或232

NaOHNaBr+HHO+CHC=CH醇)【解析】【分析】苯乙烯的碳碳双键先与水加成得到,上的羟基发生催化氧化得到Ⅱ,Ⅰ转化为Ⅱ的本质是苯乙烯被O2氧化为,Ⅱ转化为Ⅲ的本质是被葡萄糖还原为。【详解】(1)由I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8H

8;名称为:苯乙烯;(2)由Ⅱ的结构可知,其含氧官能团为:酮羰基;化合物Ⅱ的某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4组峰,且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即具有4种等效氢,含有醛基,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3)A.由化合物I到Ⅱ的转化中,I的碳碳双键先与水加成得到,上的羟基催化氧化得到Ⅱ,有π键的断

裂与形成,故A正确;B.葡萄糖为HOCH2-(CHOH)4CHO,被氧化为葡萄糖酸:HOCH2-(CHOH)4COOH,葡萄糖酸中的羧基和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内脂,由该过程可知,葡萄糖被氧化,故B错误;C.葡萄糖为HOCH2-(CHOH)4CHO,有多个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使得葡萄糖易溶于水,故C正确;D.化合物Ⅱ图中所示C为sp2杂化,转化为Ⅲ图中所示C为sp3杂化,C原子杂化方式改变,且该C为手性碳原子,O的杂化方式由sp2转化为sp3,故D正确;故选ACD;(4)①由Ⅲ的结构可知,Ⅲ中的苯环与H2加成可

得新结构,反应试剂、条件为:H2,催化剂、加热,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②Ⅲ可发生多种取代反应,如:Ⅲ与HBr在加热的条件下羟基被Br取代,反应试剂、条件为:HBr,加热,反应形成新结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5)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制备32HOCHCH,反应类型应为加

成反应,①若反应物之一为非极性分子,该物质应为H2,即该反应为与H2加成;若反应物之一为V形结构分子,该物质应为H2O,即该反应为CH3CH=CH2与H2O加成;(6)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与NaOH醇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CH3CH=CH

2,CH3CH=CH2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H3COOH,和CH3COOH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332CHCOOCHCH,具体合成路线为:。①最后一步为和CH3COOH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33

2CHCOOCHCH,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3322Δ+CHCOOHCHCOOCHCHHO浓硫酸;②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Br+水(或232NaOHNaBr+HHO+CHC=CH醇)广东省2024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A【解析】【分析】碳汇渔业定义:按照碳汇和碳源的定义以及海洋生物固碳的特点,碳汇渔业就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

,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碳汇渔业就是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直接或间接吸收并储存水体中的CO2,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而减缓水体酸度和气候变暖的渔业生产活动的泛称。【详解】A、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可获取水产品且不

需要投饵,属于“碳汇渔业”,A符合题意;BC、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控制无序捕捞,实施长江禁渔,均没有收获水产品,不属于“碳汇渔业”,BC不符合题意;D、增加饵料投放,不符合“不投饵渔业”,不属于“碳汇渔业”,D不

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2.D【解析】【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采集到的蓝细菌其细胞内存在由两层膜组成的片层结构,此结构可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可以将ADP和

Pi转化为ATP,NADP+和H+转化为NADPH,用于暗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可以生成NADH,而DNA存在于蓝细菌的拟核中,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3.C【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

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详解】A、本实验目的是用纸层析法探究银杏绿叶和黄叶的色素差别,选择新鲜程度不同的叶片分开研磨,A错误;B、色素溶于有机

溶剂,提取液为无水乙醇,光合色素不溶于水,B错误;C、由于滤纸条不会相互影响,层析液从成分相同,两组滤纸条可以置于同一个烧杯中层析,C正确;D、用过的层析液含有石油醚、丙酮和苯,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D错误。故选C。【答案】4.B【解析】【分析】差速离心法可以通过不同的离心速度将

细胞内大小、密度不同的细胞器分离开来,使得科学家能够单独对各种细胞器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对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像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详细研究,都得益于差速离心法的应用。【详解】A、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是在细

胞学说提出之后,细胞学说的提出主要基于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和研究,A错误;B、差速离心法可以通过不同的离心速度将细胞内大小、密度不同的细胞器分离开来,促进对细胞器的认识,B正确;C、光合作用的解析主要是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而花期控制技术更多地涉及到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的

知识,光合作用的解析与花期控制技术的成熟关系不大,C错误;D、PCR技术的发明并非直接由于RNA聚合酶的发现,PCR技术的关键在于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的应用,D错误。故选B。【答案】5.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

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

水,合成大量ATP。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一般在大多数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解】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

体,碎片化的线粒体无法正常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线粒体数量减少使△sqr的有氧呼吸减弱,B正确;C、与△sqr相比,WT正常线粒体数量更多,有氧条件下,WT能获得更多的能量,生长速度比△sqr快

,C正确;D、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无关,所以无氧条件下WT产生ATP的量与△sqr相同,D错误。故选D。【答案】6.A【解析】【分析】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

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关于学习和记忆更深层次的奥秘,仍然有待科学家进一步探索。【详解】A、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而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A符合题意;BCD、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

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7.C【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进行的。当机体感受到寒冷等刺激时,

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TRH;TRH运输到并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TSH;TSH随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也就是说,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详解】A、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负反馈作用减弱,则TRH和TSH高于正常水平,而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A正确;B、某患者甲状腺

激素分泌不足,TSH应该高于正常;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是缺碘,B正确;C、甲状腺激素治疗只能够提高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C错误;D、采用激素治疗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检测血液中TRH、TSH等相关激素水平是否恢复到正常

水平,从而评估治疗效果,D正确。故选C。【答案】8.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

等,就是化学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松树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植物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B、松叶蜂幼虫攻击松树不需要凭借该信息,B错误;C、寄生蜂将卵产

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从而减少松树受到攻击,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两者相互合作,彼此也能分开,属于原始合作关系,C正确;D、

通过该信息的调节使得松鼠、松叶蜂、寄生蜂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D正确。故选B。【答案】9.A【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

重复、倒位和易位。【详解】根据题图可知,父亲的基因型是XXg1Y,母亲的基因型是XXg2XXg2,患者的基因型是XXg1XXg2Y,故父亲产生的异常精子的基因型是XXg1Y,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没有分离,A正确。故选A。【答案】10.D【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

动过程中。【详解】由题意可知,短暂地抑制果蝇幼虫中PcG蛋白(具有组蛋白修饰功能)的合成,会启动原癌基因zfhl的表达,导致肿瘤形成,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因此驱动此肿瘤形成的原因属于表观遗传,ABC错误、D正确。故选D。【答案】11.C【解析】【分析】1、现代进化理论

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⑤协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DNA分

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对生物界的种族繁衍和进化来说,产生了新基因的生物有可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从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因此,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很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

丰富的原材料。【详解】A、根据题意,EDAR基因的一个碱基替换导致M突变为m,因此m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意,EDAR基因的一个碱基替换与东亚人有更多汗腺等典型体征有关,因此无法判断m是否存在于现代非洲和欧洲人群中,B不符合

题意;C、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根据题意,m的频率从末次盛冰期后开始明显升高,因此m的频率升高是末次盛冰期后环境选择的结果,C符合题意;D、根据题意,m的频率从末次盛冰期后开始明显升高,末次盛冰期后气温逐渐升高,m基因频率升高,M基因频率降低,因此推测MM、Mm和mm个体的汗腺密度依次

上升,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12.B【解析】【分析】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包括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和原始合作。【详解】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幼苗距离母株越远,其密度越大,说明幼苗距离母株越远,植物母株的抑制作用越弱,

A符合题意;B、鸟巢兰种子远离母株萌发时,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说明距离母株越远,植物母株的抑制作用越强,B不符合题意;C、中药材三七连续原地栽种,会暴发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说明距离越近,抑制作用越显著,C符合题意;D、我国农

业实践中采用的水旱轮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说明水旱轮作可以抑制病虫害,D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13.C【解析】【分析】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

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研究内容:①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4、原因

: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详解】A、由图可知,自然保护区的物种数量最大,其次是城区和农田,故说明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群落类型多样,鸟类物种丰富度高

,A正确;B、由于农田中鸟类的物种数量少于自然保护区,故农田的鸟类比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种间竞争更小,B正确;C、由图可知,自然保护区食虫性和植食性鸟类占绝大多数,说明自然保护区的杂食性鸟类比其他生境的杂食性鸟类有更小的空间生态位,C错误;D、农田和城市人类活动频繁,杂食性

鸟类占比明显大于自然保护区,故说明人类活动产生的空白生态位有利于杂食性鸟类迁入,D正确。故选C。【答案】14.C【解析】【分析】根据绿茎株中绝大多数雄性不育,紫茎株中绝大多数雄性可育,可推测控制绿茎(a)和雄性

不育(f)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控制紫茎(A)和雄性可育(F)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控制紫茎(A)与绿茎(a)、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控制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子代

中偶见绿茎可育株与紫茎不育株,且两者数量相等,可推测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详解】A、根据绿茎株中绝大多数雄性不育,紫茎株中绝大多数雄性可育,可推测绿茎(a)和雄性不育(f)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紫茎(A)和雄性可育(F)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由子代雄性不育株中,缺刻

叶:马铃薯叶≈3:1可知,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绿茎可以作为雄性不育材料筛选的标记,A错误;B、控制缺刻叶(C)、马铃薯叶(c)与控制雄性可育(F)、雄性不育(f)的两

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子代雄性可育株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的比例也约为3:1,B错误;C、由于基因A和基因F位于同一条染色体,基因a和基因f位于同一条染色体,子代中紫茎雄性可育株与绿茎雄性不育株的比例约为

3:1,C正确;D、出现等量绿茎可育株与紫茎不育株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结果,D错误。故选C。【答案】15.B【解析】【分析】酶的特性为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作用机理为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详解】A、由表可知,Ce5具有催化纤维素类底物的活性,Ay3具有

催化褐藻酸类底物的活性,Ay3与Ce5催化功能不同,Ay3-Bi-CB与Ce5-Ay3-Bi-CB相比,当缺少Ce5后,就不能催化纤维素类底物,当Ay3与Ce5同时存在时催化纤维素类底物的活性增强,所以Ay3与Ce5可能存在相互影响,A正确;B、由表可知,不论是否与Bi结合,Ay3均可以催化S1与

S2,说明Bi与Ay3的催化专一性无关,B错误;C、由表可知,Ay3-Bi-CB与Ce5-Ay3-Bi-CB相比,去除Ce5后,催化褐藻酸类底物的活性不变,说明该酶对褐藻酸类底物的催化活性与Ce5无关,C正确;D、需要检测Ce5-Ay3-Bi肽链的活性,才能判断该酶对

纤维素类底物的催化活性是否与CB相关,D正确。故选B。【答案】16.D【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

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会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抑制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在抑制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A正确;B、离子通道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故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l-经Cl-通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C、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此时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患带状疱疹后,Cl-经Cl-通道外流,相当于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此时GABA作用的效

果是兴奋性的,C正确;D、据图可知,Cl-转运蛋白会将Cl-运出痛觉神经元,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l-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l-)表达量改变,引起Cl-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l-浓度升高,说明运出细胞的Cl-减少,据此推测应是转运

蛋白减少所致,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答案】17.(1)联合该疗法既发挥了化疗药物的作用,也增加了活化的CTL数量(2)CXCL1受体(细胞膜)表面杀伤肿瘤细胞(3)一方案一的偶联物既可阻断PD-1与PD-L1结合,恢

复CTL的活性,又使化疗药物靶向肿瘤细胞【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详解】(1)由图a可知,联合疗法肿瘤体积最小,再根据

图b可知,采用联合疗法时活化的CTL的数目明显高于免疫检查点疗法和化疗等,原因是该疗法既发挥了化疗药物的作用,也增加了活化的CTL数量。(2)由于黑色素瘤细胞能分泌吸引某类细胞靠近的细胞因子CXCL1,故要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在CTL中导入细胞因子C

XCL1受体基因,使CTL表达出细胞因子CXCL1受体,达到治疗的效果。由于细胞因子是一类肽类化合物,故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应定位于CTL的细胞膜上,且基因导入后不影响CTL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3)某肿瘤细

胞表面的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的PD-1结合能抑制CTL的免疫活性,故应该将化疗药物与PD-L1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即方案一的偶联物既可阻断PD-1与PD-L1结合,恢复CTL的活性,又使化

疗药物靶向肿瘤细胞。【答案】18.(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p)/2(2)将正常细胞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敲除ZNF862基因,观察甲乙两组细胞表型从而探究该基因的功能转基因小鼠和正常小鼠牙龈(3)不可以,违反法律和伦理,且存在安全隐

患。【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1)由图可知,该病男女患者数量相当,且代代遗传,因此该病最可能的遗

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该病由基因A/a控制,则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p,正常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p,Ⅳ2的基因型为Aa,产生配子基因型为1/2A和1/2a,正常人中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p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p(

1-p),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p)2,Ⅳ2与AA生育患病子代的概率为p2,与Aa生育患病子代的概率为2p(1-p)×3/4,与aa生育患病子代的概率为(1-p)2×1/2,故Ⅳ2生育一个患病子代的概率为p2+2p(1-p)×

3/4+(1-p)2×1/2=(1+p)/2。(2)从细胞水平分析,培养该细胞,敲除ZNF862基因,观察细胞表型等变化,通过比较含有该基因时的细胞表型从而探究该基因的功能,设计思路为:将正常细胞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敲除ZNF862基因,观察甲乙两组细胞表型从而探究该基因的功能;从个体水平分

析,通过比较转基因小鼠和正常小鼠牙龈差异可得出该基因的功能。(3)一般不通过对人类生殖细胞或胚胎进行基因组编辑来防治遗传,该方式违反法律和伦理,且存在安全隐患。【答案】19.(1)生长素(2)①生长素合成

②生长素运输生长素载体蛋白基因③作为实验组检测A试剂和NAA是否影响根伸长;作为乙烯处理的对照组(3)生长素信号转导(或生长素受体功能)【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详解】(1)由实验一结果分析,加入K试剂不加NAA组与加入K试剂和NAA组对比可发现,同时

加入K试剂和NAA,乙烯可以抑制WT根伸长,由题干信息K试剂抑制激素X的合成,可推测NAA的作用效果和激素X类似,NAA是生长素类似物,所以推测激素X为生长素。(2)①实验二的因变量是激素X含量,所以实验二的目的是检测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生长素合成有关。②实验三野生型幼苗在

乙烯、NAA+乙烯作用下根伸长均受抑制,而突变体m2幼苗在乙烯、NAA+乙烯作用下根长均正常,由实验二结果可知,野生型和突变体m2生长素含量大致一样,则初步判断乙烯抑制根伸长与生长素运输有关。若要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检验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此有关,可检测生长素载体蛋白基因

的表达情况。③★所示组和其他空气处理组对比,可作为实验组检测A试剂和NAA是否影响根伸长;★所示组和同处理乙烯组对比,可作为乙烯处理的对照组。(3)分析上述结果,推测乙烯对水稻幼苗根伸长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受体功能实现的。【答案】20.(1)呼吸作用消

耗(2)③②①最大光合速率对应光强度依次升高(3)(金鱼藻)除藻率高,(黑藻)除氮率高,(苦草)除磷高(4)金鱼藻500二氧化碳浓度较低且相同氧气释放量(5)合理引入浮水植物,减弱沉水植物的光照强度;合理引入以沉水

植物凋落叶片为食物的生物【解析】【分析】图a分析,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大,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加快,光照强度超过一定范围,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减小。图b分析,金鱼藻、黑藻和苦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氮和磷、藻。【详解】(1)由于湖底光照不足,导致原有沉水植物因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

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生物量在减少,不足以维持生长,最终衰退和消亡。(2)据图分析,最大光合速率对应光强度依次升高,因此生态恢复后,该湖泊形成了以上述3种草本沉水植物为优势的群落垂直结构,从湖底到水面依次是③②①。

(3)据图b分析,金鱼藻除藻率高,黑藻除氮率高,苦草除磷率高,三者配合能高效的去除氮、磷和藻,能实现综合治理效果。(4)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黑藻的碳浓缩优势,自变量是植物种类,即黑藻、金鱼藻,因此对照组是金鱼藻。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黑藻在光照

强度为500μmol·m-2·s-1时光合速率最强,因此控制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为的是验证碳浓缩优势,因此控制条件为低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的快慢,因此检测指标是单位时间释放氧气的量。(5)目前的两个实际问题是湖边浅水

区种植的沉水植物因强光抑制造成生长不良,大量沉水植物叶片凋落,需及时打捞,增加维护成本,因此可以合理引入浮水植物,减弱沉水植物的光照强度;合理引入以沉水植物凋落叶片为食物的生物。【答案】21.(1)碳源、氮源(2)PT7、PBAD和

PBAD基因2和3正常表达无活性产物,被蓝光激活后再启动基因1表达(3)抑制杂菌;去除丢失质粒的菌株(4)该处细胞中T7RNAP激活,酪氨酸酶表达并合成黑色素(5)将酪氨酸酶替换成催化其他色素合成的酶(或将酪氨酸酶替换成不同颜色蛋白)【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

因的获取。(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

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1)培养基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研究者培养工程菌,需要优化培养基的碳源、氮源

等营养条件,并控制环境条件。(2)题图二a分析可知,蓝光照射下,T7RNAPN端-nMag与T7RNAPC端结合,导致无活性的T7RNAP变成有活性的T7RNAP,结合图一,蓝光处理后,RNA聚合酶(T7RNAP)识别

启动子①使基因1转录获得相应的mRNA,再以其为模板通过翻译过程获得酪氨酸酶,酪氨酸酶从而催化染色液中酪氨酸形成黑色素,可见基因2和3正常表达无活性产物,被蓝光激活后再启动基因1表达,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为实现蓝光控制染色,

启动子①②及③依次为PT7、PBAD和PBAD。(3)光控表达载体携带大观霉素(抗生素)抗性基因。长时间培养时在培养液中加入大观霉素,抗生素具有抑制杂菌;去除丢失质粒的菌株的作用。(4)由小问2分析可知,细胞中T7RNAP激活,酪氨酸酶表达

并合成黑色素,故用蓝光照射已长出的BC菌膜并继续培养一段时间,随后将其转至染色池处理,发现只有经蓝光照射的区域被染成黑色。(5)由小问2分析可知,题干信息的设计思路最终BC膜被染成黑色,希望生产其他颜色图案的BC膜,则需要将酪氨酸酶替换成催化其他

色素合成的酶(或将酪氨酸酶替换成不同颜色蛋白)。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