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要点专练19.docx,共(5)页,136.56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eeff1531d627a890a6e4dbb9cf2a70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要点专练19近代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98页押题角度1近代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1.[2024·株洲市高三一模]19世纪后期,华茶输出几乎占国际茶叶市场之半,但到1900年,印茶的输出额超过华茶。至清末民初,英属印度成为国际茶叶第一出口大国,英属锡兰上升
为第二位,中国则下降为第三位。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饮茶习俗的变化B.殖民地的生产专业化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中华文化影响力下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印度、英属锡兰都属于英国殖民地,从19世纪后期至清末民初,英国开发殖民地,推动殖民地工业化,制茶业也逐渐专业化,专业化
生产相对于手工生产,提升了产量,降低了价格,因此印度、英属锡兰在国际茶叶市场中的地位上升,中国茶叶的地位下降,B项正确;饮茶习俗的变化无法决定国际茶叶市场的变动,排除A项;中国、印度和英属锡兰处于世界市场之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不能解释中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
上地位下降的原因,排除C项;饮茶就是中华饮食文化,国际市场茶叶出口结构变动反映不出中华文化影响力下降,排除D项。故选B项。2.[2024·宜昌市高三一模]16世纪中期以来,收藏轻薄漂亮的中国瓷器成为欧洲王室和上层
贵族的一种风潮。法国国王亨利二世(1519~1559年)收集了很多中国瓷器。德意志地区的费迪南二世大公(1529~1595年)收藏中国瓷器达233件。法王路易十四兴建“中国宫”,到处都摆上了中国瓷器、绸帐。据此可知()A.东西方的商业贸易扩大B.欧洲民族
国家实力增强C.人文精神影响封建君主D.饮茶之风盛行亟需瓷器答案:A解析:据材料“收藏轻薄漂亮的中国瓷器成为欧洲王室和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收藏中国瓷器达233件”“到处都摆上了中国瓷器、绸帐”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新航路开辟后,世
界市场开始形成,引起商业革命,东西方商业贸易扩大,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东西方商业贸易扩大,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还有“上层贵族”,“封建君主”的说法以偏概全,且材料中的瓷器热不能体现“人文精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收藏”瓷器,D项是把瓷器当日常用品,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
除。故选A项。3.[2024·台州市高三二模]18世纪初,中国和欧洲开始了频繁的贸易往来,中国艺术渐渐在欧洲流行起来。在凡尔赛宫的室内布局中,仿效中国宫殿布局,家具对称摆放,中间有着权力者的位置,用严格的主次划分来区别等级的
高低。欧洲的王公贵族一直将中国瓷器视为珍宝,喜欢把瓷器作为室内的陈设和装饰品,同时这也是炫耀财富的手段。这反映了当时中华文化()A.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C.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D.成为欧洲反封建的武器答案:C解析:据材料“凡尔赛宫……仿效中国宫殿布局……用严
格的主次划分来区别等级的高低”“欧洲的王公贵族……把瓷器作为室内的陈设和装饰品……炫耀财富的手段”可知,18世纪初欧洲贵族对中国的宫殿、瓷器等非常喜爱,说明当时中华文化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C项正确;A项说法过分夸大,排除;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是以古
代中国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发明创造,排除B项;成为欧洲反封建武器的是火药,排除D项。故选C项。4.[2024·广东韶关二模]18世纪以来,西欧“潘趣酒文化”盛行。贵族喜欢参加潘趣酒会,用定制于中国、绘有十
三行等中国元素图案的巨型潘趣碗(下图),将调制好的酒分享给同伴并送上祝福。“潘趣酒文化”的盛行反映了()A.西欧殖民范围不断扩大B.明清对外贸易繁荣兴盛C.启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D.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杂糅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8世纪以来,西欧“潘趣酒文化”盛行,潘趣酒会使用的巨型碗名叫潘趣碗,潘趣碗带有中国元素,据此可知,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交流,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西欧的殖民扩张情况,材料仅涉及
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排除A项;题干涉及时间是18世纪以来,此时中国是清朝,不涉及明朝,材料主要不是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而是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启蒙思想对外传播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押题角度2近代战争与文化交流5.[202
4·本溪市高三一模]18世纪绝大部分时期,整个欧洲大陆均由大大小小的封建君主统治,专制、服从、效忠、等级等观念构成了现实的社会政治法则。到了19世纪初,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
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这反映出()A.拿破仑战争对政治文化的重构B.启蒙运动开始影响政治秩序C.维也纳体系顺应了历史的潮流D.民主共和观念得到欧洲认同答案:A解析:据材料“到了19世纪初,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
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A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并不是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崩溃后,英、俄、奥、普等建立的新均势体系,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并不等于欧洲认同民主共和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6.[2024·镇江市高三一模]从欧洲传入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
义是以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为核心的,这使得被压迫民族发动起义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从而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征服。由此可知,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A.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
.铲除了落后地区的封建势力C.阻碍了新兴国家的近代化D.塑造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答案:A解析:据本题材料“这使得被压迫民族发动起义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从而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征服”可知,这种作法不仅
有助于保持民族的独特性,也有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项正确;被压迫民族这种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的行为,不一定完全铲除落后地区的封建势力,排除B项;材料中的被压迫民族这种作法,只是在文化上保持传统,却没有排斥近代化
事物,所以这种作法不能阻碍新兴国家近代化,排除C项;仅仅是这样的作法无法塑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排除D项。故选A项。7.[2024·江门市高三一模]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法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和内乱之后,人民已经在战争中锻炼出了一种能够对抗敌人的凝聚力。这种凝
聚力驱使法国人发现本民族和欧洲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这表明当时法国的战争()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B.激发了极端的民族主义C.催生了欧洲统一的认同D.传播了英国革命的精神答案:A解析:启蒙运动提倡民主、自由、平等、法制,还包含了民族主
义主张,材料中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启蒙思想在法国传播和发展,A项正确;当时法国的民族意识并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排除B项;材料“法国人发现本民族和欧洲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法国人对欧洲统一的认同,排除C项;材料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直接关联
,排除D项。故选A项。8.[2024·江苏苏州二模]亨廷顿说:当非西方国家在追求以富强为标志的“现代化”时,它们竞相往西方寻求成功地秘诀;而在这些国家达到相当程度的“现代化”后,又纷纷转而声称是其本土文化——而不是从西方寻来的秘诀——促进了它们的成功。这说明(
)A.国家富强推动本土文化复兴B.西方国家应该拒绝文化输出C.侵略导致非西方国家的反抗D.文化寻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当非西方国家在追求以富强为标志的‘现代化’时,……而在这些国家达到相当程度的‘现代化’后,又纷纷转而声称是其本土文化——而不是从西方寻
来的秘诀”可知,作者旨在强调非西方国家通过学习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走上了国家富强的道路,之后宣称是由本土文化导致了国家的成功,这说明国家富强有利于促进本土文化的复兴,A项正确;材料未强调西方国家拒绝文化输出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西方殖民侵略与非西方国家反抗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文化寻根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9.[2024·威海市高三一模]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被谋以这样的政策来征服,就是它几乎仅仅是被法国
的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来指导”。然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种瓜得豆”的效应——在殖民者看来,“犯罪曲线”和欧洲教育的曲线同时上升。这表明()A.印支社会进步受到殖民政策阻碍B.资本主义制度与殖民地文化冲突加剧C.法国殖民统治方式呈现出多样性D.文化殖民客观上推动殖民地民族觉醒答案:D解析:据材
料可知,法国通过“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对印度支那进行殖民统治,但是却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据此可以判断,文化殖民客观上推动殖民地民族觉醒,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殖民政策促使民族觉醒,没有描述
阻碍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描述殖民国家与殖民地文化的冲突,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殖民政策促使民族觉醒,而非殖民统治方式多元化,排除C项。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