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5.358 MB
  • 2024-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5)页,5.358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e1c3769ad082de73957777cd74cae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5届高中毕业班化学检测2024.11高三化学本试卷共15题满分75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

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

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B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中有2+FeC

将浓硫酸和蔗糖混合搅拌,并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蔗糖变黑,品红试纸褪色浓硫酸有脱水性和氧化性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4NHA.AB.BC.CD.D2.下列关于水处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法可淡

化海水B.明矾在水中可以水解生成Al(OH)3胶体,起到杀菌消毒作用C.ClO2、O3均可代替Cl2作为自来水消毒剂D.Na2S做沉淀剂可处理含Cu2+、Hg2+的工业污水3.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若将某气体与SO2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生成白

色沉淀。该气体不可能...是A.CO2B.Cl2C.O2D.NH34.短周期元素G、M、W、X、Y、Z、Q的原子半径及其最高正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点:YM<YB.第

一电离能:X>W>GC.热稳定性:HQ>H2Z>HWD.酸性:HQO4>H2ZO4>H2YO35.X和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2,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的少6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

子半径:X<YB.X的单质与Y的单质晶体类型不相同C.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D.X与Y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为分子晶体6.化学与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使用的34SiN耐高温材料属于有机化合物B.用于“深地一号

”工程中的钻头材料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C.月壤中的“嫦娥石()()847CaYFePO”其成分属于无机盐D.“长征号”火箭采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液氢”属于绿色环保燃料7.光电活性共轭高分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聚合物太阳电池领域具备独特优点,是高分子

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一种梯形共轭光电高分子合成如下图:已知:(部分产物已省略)ⅰ.()2334,NaCOPdPPh→甲苯ⅱ.3POCl→ⅲ.()34PdPPh和3POCl均为催化剂,PS和PL的聚合度均为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J中碳原子有两

种杂化方式B.生成PS的反应为缩聚反应C.PS可以和NaOH或HCl溶液反应D.PPSL→过程中PL和产物小分子的系数比为1∶n8.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B.3SO的VSEPR模型:C.2CO分子的结构模型:D.乙烯中键与π键的数量比为4∶19.下列离子

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用过量的氨水吸收2SO:32243NHHOSONHHSO+−+=+B.用饱和食盐水制烧碱:2222Cl2HO2OHClH−−+++电解C.用4TiCl制22TiOHO

x:()4222TiCl2HOTilΔOHO4HCxx+++D.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粗硅:2SiO2CSi2CO++高温10.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基态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54s1B.乙醛的分子式:CH3CHOC.

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D.CO23−的空间结构模型二、多选题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可以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a中反应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A浓3HNO分解生成2NO淀粉-KI溶液变蓝BCu与浓24HSO生成2SO紫色石蕊

变红C浓NaOH与4NHCl溶液生成3NH酚酞溶液变红D2MnO和浓盐酸生成2Cl3AgNO溶液变浑浊A.AB.BC.CD.D12.氧化铈(2CeO)是应用广泛的稀土氧化物。一种用氟碳铈矿(3CeFCO,含BaO、2Si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2CeO的工艺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A.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4BaSO和2SiOB.步骤①、②中均有过滤操作C.该过程中,铈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两次D.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3232232Ce6HCOCeCO3CO3HO+−

+=++13.葫芦脲是一类大环化合物,在超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葫芦[7]脲的合成路线如下图。其中,试剂a和试剂b均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剂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B.E与试剂a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1C.试剂b为甲醛D.E→1molG时,有221molHO生成

14.分布系数δ在处理平衡浓度时,应用广泛。图为草酸的分布系数与pH的关系图其中,草酸Ka1=5.9×10-2,Ka2=6.4×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像中的两条竖线分别代表pKa1和pKa2,如果是碳酸的分布系数曲线

,则图像总体右移B.pH=5时,0.1mol/L的草酸溶液中,224CO−是优势存在形体C.由图像可知,草酸钠溶液的pH介于2.5~3之间D.忽略第二步水解,0.1mol/L的Na2C2O4中224CO−的水解率约为62%15.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和化工原料。反应()()()(

)()23222COg+2NHgCONHs+HOl→可用于尿素的制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分子为极性分子B.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H2O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D.尿素分子σ键和π键的数目

之比为7:1三、解答题16.钛(T)被称为“未来金属”,钛合金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1)工业上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3FeTiO)在高温下经氯化得到4TiCl,再制取金属钛的流程如图①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②基态Ti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③补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33_FOeTiO+_____+CC+FeCl+____高温④由合成器得到的粗产品是Mg、2MgCl、Ti的混合物,可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Ti。依据下表信息,加热的温度略高于C即可。4TiClMg2MgClTi熔

点/C-25.0648.87141667沸点/C136.4109014123287(2)超高硬度生物材料3TiAu合金是理想的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材料,其晶体有3α-TiAu、3β-TiAu两种结构,如下图所示。①3α-TiAu晶胞中,Ti原子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Ti原子有个。②3β-T

iAu的晶胞边长为509pm,每个晶胞面上有两个Ti原子。3β-TiAu晶体的密度是-3gcm(列出计算式)。(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N,-101pm=10cm)③与3β-TiAu晶体相比,3α-TiAu晶体有更长的Ti-Au键

键长。上述两种晶体中硬度较高的是(填“3α-TiAu”或“3β-TiAu”)。17.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I.制取氢气(1)甲醇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过程中有下列反应:CH3OH(g)CO(g)+2H2(g)△H=+91kJ·mol-1CO(g

)+H2O(g)CO2(g)+H2(g)△H=-4lkJ·mol-1写出以甲醇为原料制取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2)理论上,能提高H2平衡产率的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II.储存氢气硼氢化钠(NaBH4)是研究最广泛的储氢材

料之一;已知:i.B的电负性为2.0H的电负性为2.1ii.25℃下NaBH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5g,NaB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8g(3)向NaBH4水溶液中加入催化剂Ru/NGR后,能够迅速反应,生成偏硼酸钠(NaBO2)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研究浓度对催化剂Ru/

NGR活性的影响时,发现B点后(见下图)增加NaBH4的浓度,制氢速率反而下降,推断可能的原因是。(5)用惰性电极电解NaBO2溶液可制得NaBH4,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制备装置如图所示。①钛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②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KCN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碱性,虽有剧毒,却因其较强的配位能力被广泛使用,如用于从低品位的金矿砂(含单质金)中提取金。(1)基态N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CN−的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3)CN−中N为-3价,从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角度解释其原因:。(4)下图为KC

N的晶胞示意图。已知晶胞边长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N,该晶体的密度为3gcm−。(已知:71nm10cm−=)(5)浸金过程如下:i.将金矿砂溶于pH为10.5~11的KCN溶液,过滤,得含2Au(CN)−的滤液;ii.向滤

液中加入足量金属锌,得单质金。①已知Au与Cu同族,则Au属于区元素。②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i中,pH10.5会导致相同时间内Au的浸取率下降,原因是。19.氯化银的还原精炼技术是银回收精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多种方法还原精炼。(一

)、甲小组选择强还原剂:肼(N2H4)。在还原AgCl制取银的过程中有对环境无污染气体产生。(1)①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资料】工业上一般先向氯化银中加入氨水浆化,然后用N2H4还原,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②写出浆化过程中的离子反应式:。从N2H4发生的氧化反应(半反

应)的角度分析加入氨水的作用。(二)、乙小组换用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探究其过程和影响因素。【实验A】在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滤出白色沉淀,继续实验如下:【资料】①AgCl+Cl-AgCl2−②Fe3++4Cl

-FeCl4−(2)检验ⅱ中产物①取ⅱ中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填现象),说明溶液中含有Fe2+。②取ⅱ中少量灰黑色固体,洗涤后将固体等分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填试剂)溶解,再加入NaCl溶

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Ag。向另一份加入KI溶液,无明显现象。(3)检验ⅲ中产物。①取ⅲ中灰白色固体,洗涤。进行如下实验,确认灰白色固体中含AgCl:滤液加盐酸未产生沉淀,但加入硫酸后产

生了白色沉淀,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②取iii中上层溶液,加几滴KSCN溶液。取样时间与溶液颜色如下表。取样时间10分钟12小时24小时溶液颜色浅红色红色深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变红的原因,Fe3++SCN-Fe(SCN)3。(4)小组同学认为不能排除

O2直接氧化Ag继而生成AgCl,对此设计实验:。结果发现,该实验产生AgCl所需的时间更长。说明AgCl的产生主要与Fe3+有关。(5)实验A中的i~iii中,i中AgCl溶解,iii中又生成AgCl的原因是:。乙组实验反思: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时应控制铁粉、盐酸的浓度和浸

泡时间等因素20.黄酮类物质X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活性,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X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B→D的反应类型是。(4)E→F的反应同时生成HCl,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5)G转化为J需加

入23KCO。①J的结构简式是。②23KCO的主要作用是。(6)F和L生成X经历如下多步反应:已知:Ⅰ.Ⅱ.①M的结构简式是。②三步反应中,涉及生成手性碳原子的为第步(填“一”“二”或“三”)。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DD

ADCAB题号1112131415答案BCACBCCDCD1.C【详解】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钠离子,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故A错误;B.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时,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也会变为红色,则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

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浓硫酸和蔗糖混合搅拌,蔗糖脱水碳化,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可与碳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则蔗糖变黑,品红试纸褪色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氧化

性,故C正确;D.溶液中的铵根离子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生成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氨气,则试纸不变蓝不能说明溶液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故D错误;故选C。2.B【详解】A.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故A正确;B.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能聚沉水中的悬浮物,起到净水作用,但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C.ClO2、O3均具有强氧化性,可实现杀菌消毒,且消毒后的残余物对人、对环境相对友好,可代替

Cl2作为自来水消毒剂,故C正确;D.S2-可将Cu2+、Hg2+变为CuS、HgS沉淀而除去,实现工业废水的初步治理,故D正确;故选B。3.A【详解】A.CO2与二氧化硫以及氯化钡等均不反应,通入后无明显变化,A符合;B.在溶液中Cl2能把SO2氧化为硫酸根,进而

生成硫酸钡沉淀,B不符合;C.O2能把SO2与水生成的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进而生成硫酸钡沉淀,C不符合;D.NH3与SO2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铵,进而生成亚硫酸钡沉淀,D不符合;故选A。4.D【分析】结合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由图可知,元素G、M、W、X、Y、

Z、Q分别为Li、C、F、Na、Si、S、Cl,据此分析。【详解】A.由分析知,M为C,Y为Si,碳化硅和单质硅形成的晶体类型均是共价晶体,C-C键的键长小于Si-Si键,碳硅键键能大于硅硅键键能,熔点SiC>Si,故A错误;B.由分析知,X为Na元素,W为F元素,

G为Li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F>Li>Na,故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S,则热稳定性:HF>HCl>H2S,故C

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Si,则酸性:HClO4>H2SO4>H2SiO3,故D正确;故选:D。5.D【分析】假设X的质子数为a,Y的质子数为b,X和Y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22,则a

+b=22;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比Y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少6个,则a+6=b,联立解得a=8,b=14,因此X为氧元素,Y为硅元素。【详解】A.X为O元素,Y为Si元素,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原子半径C>O,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递增,原子半径Si>

C,所以原子半径Si>O,A正确;B.X为氧元素,O2、O3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Y为硅元素,单质硅是共价晶体,B正确;C.X为O元素,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所

以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O的元素有4种:Li、Be、B、C,C正确;D.X为氧元素,Y为硅元素,两者形成的二氧化硅为共价晶体,D错误;故答案为:D。6.A【详解】A.34SiN耐高温材料不含碳,属于无机物,A错误;B.

金刚石是熔沸点高、硬度大的共价晶体,B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嫦娥石的主要成分是磷酸盐,属于无机盐,C正确;D.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因此液氢属于绿色环保燃料,D正确;答案选A。7.D【详解】A.J中的饱和碳原子(-C11H23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其余碳原子

采用sp2杂化,故A正确;B.结和已知中i和iii,PS是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已知i可知,生成PS过程中有小分子生成,故为缩聚反应,故B正确;C.PS中含有酰胺键,在NaOH或HCl溶液中都能水解反应,故C正确;D.PPSL→过程中PL生成的小分子是H2

O,结合J的结构,PL和产物小分子的系数比为1∶(2n-1),故D错误。答案选D。8.C【详解】A.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A错误;B.3SO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233=32+,为sp2杂化,是平面三角形结构,B错误;C.

2CO分子中存在碳氧双键,结构模型:,C正确;D.乙烯结构式为:,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乙烯中键与π键的数量比为5∶1,D错误;故选C。9.A【详解】A.用过量的氨水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铵,离子方程式为23224322ONHHOSONSHHO+−++=+,故A错误;B.

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常用于工业上制烧碱,离子方程式为2222Cl2HO2OHClH−−+++电解,故B正确;C.TiCl4水解程度很大,能反应完全,其水解反应方程式为()4222TiCl2HOTilΔOHO4HCxx+++;故C正确;D.

石英砂的成分是SiO2,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2CSi2CO++高温,故D正确。答案选A。10.B【详解】A.铬的原子序数是24,基态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54s1,A正确;B.乙醛的分子式:C

2H4O,B错误;C.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空间填充模型:,C正确;D.CO2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1342323032++−=+=,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空间结构模型为:,D正确;故选B。11.BC【详解】A.浓3HNO有挥发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A不符合题意;B.Cu与浓24HS

O在加热条件下生成2SO,2SO遇水生成亚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B符合题意;C.浓NaOH与4NHCl溶液生成3NH,3NH遇水生成碱,酚酞溶液变红,C符合题意;D.2MnO和浓盐酸生成2Cl,但HCl有挥发生,也可以使3AgNO溶液变浑浊,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2

.AC【分析】由流程可知,氟碳铈矿在空气中焙烧主要将3CeFCO转化为2CeO和4CeF,3Ce+被氧化为4Ce+,然后再用稀硫酸浸取,4Ce+进入溶液中,2SiO不反应,BaO与硫酸反应生成4BaSO沉淀,过滤分

离、即滤渣A为2SiO、4BaSO,滤液中加还原剂将4Ce+还原3Ce+,再加入43NHHCO使3Ce+转化为()233CeCO,最后灼烧生成2CeO。【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由流程可知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4BaSO和2SiO,故A错误;B.步骤①是分离滤渣A和溶液,需要过滤,步

骤②是分离沉淀()233CeCO,需要过滤操作,故B正确;C.焙烧、滤液还原、灼烧时铈元素的化合价均变化,所以共三次,故C错误;D.步骤②加入碳酸氢铵使Ce3+转化为()233CeC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3232232Ce6HCOCeCO3CO3HO+−+=++,故D正确;故答案为AC。13.BC【分析】E与试剂a反应生成F,对比E与F的结构简式,试剂a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试剂a为OHCCHO;F与试剂b反应生成G,对比F与G的结

构简式,试剂b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试剂b为HCHO。【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试剂a为OHCCHO,分子中只含1种等效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组峰,A错误;B.E与试剂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OHCCHO→+

2H2O,即E与试剂a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1,B正确;C.根据分析,试剂b为HCHO,名称为甲醛,C正确;D.E→F的化学方程式:2+OHCCHO→+2H2O,F→G的化学方程式:7+14HCHO→+14H2O,则E→1molG时有28molH2O生成,D错误;答案选B

C。14.CD【详解】A.图像中的两条竖线分别代表pKa1和pKa2,如果是碳酸的分布系数曲线,由于碳酸的酸性比草酸酸性弱,电离产生的c(H+)更小,因此其pKa1和pKa2比草酸的大,故图像总体向右移,A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δ2表示H2C2O

4的分布分数,δ1表示24HCO−的分布分数,δ0表示224CO−的分布分数。pH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的负对数的值介于4<pK2<5,故当pH=5时,0.1mol/L的草酸溶液中,224CO−是优势存在形体,溶液中主要以224CO−形式存在,B正确;C.草酸钠是强碱弱酸

盐,其水解平衡常数Kh1=----+24242-2-+2424c(HCO)c(OH)c(HCO)c(OH)c(H)c(CO)c(CO)c(H)==-14w-5a2K1.010=K6.410=1.6×10-10,所以草酸钠溶液的pH介于9~10,

C错误;D.根据选项C计算可知草酸钠的水解平衡常数Kh1=1.6×10-10,Kh1=--2-2-2424242-2-2424c(HCO)c(OH)c(HCO)c(HCO)c(CO)c(CO)0.1==1.6×10-10,c(224C

O−)=4.0×10-6mol/L,则0.1mol/L的Na2C2O4中224CO−的水解率约为-64.010100%0.1=4.0×10-3%<62%,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D。15.CD【详解】

A.CO2分子是直线型分子,分子结构对称,是有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A错误;B.NH3分子的中心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5-321=4,有1对孤电子对,因此NH3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B错误;C.H2O分子的中心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2+6-212=4,有1对孤电子对,因此H

2O空间结构为V形,由于原子半径:O>H,则H2O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C正确;D.尿素分子中含有4个N-H键,2个C-N键,1个C=O双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单键都属于σ键,所以CO(NH2)2分子中的σ

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7:1,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D。16.(1)第四周期第ⅣB族[Ar]3d24s22FeTiO3+7Cl2+6C=高温6CO+2FeCl3+2TiCl41412(2)8()38A2483197ρ=N5.0910−+()β-

Ti3Au【分析】钛铁矿与氯气和碳单质在反应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氯化铁和氯化钛,氯化钛在合成器中与镁反应转化为Ti、MgCl2,根据混合物中Mg、Ti、MgCl2的熔沸点关系可知当加热的温度略高于1412℃时,Mg、MgCl2变为气体逸出,可以

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据此回答。【详解】(1)①钛为22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ⅣB族;②钛为22号元素,基态Ti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Ar]3d24s2;③反应器中的反应物有钛铁矿,氯气和碳单质,方程式为:2FeTiO3

+7Cl2+6C=高温6CO+2FeCl3+2TiCl4;④TiCl4在隔绝空气时加入Mg发生置换反应产生Ti、MgCl2,同时还有过量的金属Mg,根据混合物中Mg、Ti、MgCl2的熔沸点关系可知当加热的温度略高于1412℃时,Mg、MgCl2变为

气体逸出,而Ti没有熔化,因此可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2)①α-Ti3Au晶胞中,Ti原子位于面心,以右面面心Ti为例,Ti原子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Ti原子有8个;②在β-Ti3Au晶胞中,Au位于顶点和体心,均摊为2个,Ti位于面心,均摊为6个,晶胞的质量为A2483197N+(),晶

胞的体积为()31050910−,所以晶胞的密度为()38A2483197ρ=N5.0910−+();③与β-Ti3Au晶体相比,α-Ti3Au晶体有更长的Ti-Au键键长,键能更小,硬度更小。17.(1)CH3OH(g)+H2O(g)CO2(g)+3H2(g)ΔH=+91kJ

·mol−1-41kJ·mol−1=+50kJ·mol−1(2)将H2分离出来降低H2浓度或者减小压强(3)NaBH4+2H2ORu/NGRNaBO2+2H2↑(4)NaBH4浓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Ru/NGR活性

降低(5)6H2O+BO2−+8e-=BH4−+8OH-增大【详解】(1)已知①CH3OH(g)CO(g)+2H2(g)△H=+91kJ·mol-1;②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可得到甲醇为原料制取氢

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g)+H2O(g)CO2(g)+3H2(g)ΔH=+91kJ·mol−1-41kJ·mol−1=+50kJ·mol−1。(2)理论上,及时将H2分离出来降低H2浓度或者减小压强都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平

衡产率。(3)向NaBH4水溶液中加入催化剂Ru/NGR后,能够迅速反应,生成偏硼酸钠(NaBO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Ru/NGRNaBO2+2H2↑。(4)在研究浓度对催化剂Ru/NGR活性的影响时,发现B点后(见图1)增加NaBH4的浓度,制氢

速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NaBH4浓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Ru/NGR活性降低。(5)①用惰性电极电解NaBO2溶液可制得NaBH4,钛电极为阴极,BO2−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BH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电极方程式为:6H2O+BO2−+8e-=BH4−+8OH-;②阴极电极方程式为:

6H2O+BO2−+8e-=BH4−+8OH-,阴极区OH-浓度增大,pH增大。18.(1)2s22p3(2)[:CN:]-(3)N的电负性大,半径小,对共用电子对吸引力强,共用电子对偏向于N;(4)

233A2.610Na(5)ds--222O4Au8CN2HO4Au(CN)4OH−+++=+pH10.5时,溶液中的CN−浓度会减小,主要以HCN形式存在,导致Au的浸取率下降【详解】(1)基态N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CN−的所有

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CN:−。(3)CN−中N为-3价,C为+2价,N的电负性大,半径小,对共用电子对吸引力强,共用电子对偏向于N,所以为-3价;(4)由KCN的晶胞示意图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KC

N,则该晶体的密度为233213AAm4(391214)2.610V10NNaa−++===3gcm−;(5)①Au与Cu同族,则都属于ds区;②将金矿砂溶于pH为10.5~11的KCN溶液得含2Au(CN)−的滤液,该

过程为氧气的电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O4Au8CN2HO4Au(CN)4OH−+++=+;③pH10.5时,溶液中的CN−浓度会减小,主要以HCN形式存在,导致Au的浸取率下降。19.(1)4AgCl+N2H4=4Ag+N2+4HClAgCl+2N

H3=Ag(NH3)2++Cl-N2H4-4e-=N2+4H+加入氨水,NH3与H+结合产生NH4+,降低了H+的浓度,从而提高了N2H4的还原性,有利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2)产生蓝色沉淀硝酸(3)加盐酸时,

溶液中c(Cl-)较大,发生Ag(NH3)2++2Cl-+2H+=AgCl2−+2NH4+,故未产生沉淀;加硫酸时,溶液中c(Cl-)较小,发生Ag(NH3)2++Cl-+2H+=AgCl↓+2NH4+,故产生沉淀4Fe2++O2+4H+=4Fe3++2H2O

(4)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5)ii中Fe2+静置过程中生成的c(Fe3+)逐渐增大,Fe3+将Ag氧化为Ag+,同时Fe3++4Cl-FeCl4−正向移动,c(Cl-)逐渐减小,AgCl+Cl-AgCl2−逆向移动,AgCl沉淀析出【详

解】(1)①N2H4还原AgCl生成银,有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生成,该气体为氮气,AgCl得电子为氧化剂,则N2H4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Cl+N2H4=4Ag+N2+4HCl。②AgCl中加入氨水浆化,两者反应生成Ag(NH3)2+,离子方程式为Ag

Cl+2NH3=Ag(NH3)2++Cl-。N2H4-4e-=N2+4H+,加入氨水,NH3与H+结合生成铵根离子,降低了氢离子浓度,促使该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了N2H4的还原性。(2)①Fe2+能与K3[Fe(CN)6]反应生成F

e3[Fe(CN)6]2蓝色沉淀,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即可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②银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再检验银离子的存在即可,实验方法为加入硝酸将其溶解,再加入NaCl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证

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Ag。(3)①加盐酸时,溶液中c(Cl-)较大,发生反应Ag(NH3)2++2Cl-+2H+=AgCl2−+2NH4+,故未产生沉淀;加硫酸时,溶液中c(Cl-)较小,发生反应Ag(NH3

)2++Cl-+2H+=AgCl↓+2NH4+,故产生沉淀。②iii中上层溶液中含有Fe2+,随着时间推移,Fe2+被氧气氧化生成Fe3+,Fe3+与SCN-结合生成Fe(SCN)3使溶液呈深红色,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4)小

组同学认为不能排除O2直接氧化Ag继而生成AgCl,则可设计实验为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这样可以排除氧气的干扰,观察到该实验产生AgCl所需时间更长,说明AgCl的产生主要与Fe3+有关。(

5)实验A中的i~iii中,i中AgCl溶解,iii中又生成AgCl,原因为ii中Fe2+静置过程中生成的c(Fe3+)逐渐增大,Fe3+将Ag氧化为Ag+,同时因为铁离子浓度增大,化学平衡Fe3++4Cl-FeCl4−正向移动,c(Cl-)逐渐减小,A

gCl+Cl-AgCl2−逆向移动,AgCl沉淀析出。20.(1)羰基、羟基(2)+Br2⎯⎯⎯→催化剂+HBr(3)取代反应(4)32CHOCHCl(5)消耗反应生成的HBr,提高J的产率(6)二【分析】A和

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结合F的结构简式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B和(CH3)2SO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结合F的结构简式可以推知D为,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为,E和试剂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同时生成HCl,可以推知

a为32CHOCHCl,G和发生取代反应生成J为,J发生已知信息的反应得到K为,K和32CHOCH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L为,以此解答。【详解】(1)由X的结构简式可知,X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羰基、羟基。(2)由分析可知,A和Br2发生取

代反应生成B,化学方程式为:+Br2⎯⎯⎯→催化剂+HBr。(3)由分析可知,B和(CH3)2SO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4)由分析可知,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32CHOCHCl。(5)①由分析可知,J的结构简式是;②G和发生取代反应生成J为,同时有HBr生成,23KCO的主要

作用是消耗反应生成的HBr,提高J的产率。(6)F和L发生已知信息的反应得到M,由F和L的结构简式可知M为,M发生加成反应生成N为,M发生取代反应生成X,①M的结构简式是;②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M中没有手性碳原子,N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则三步反应中涉及生成

手性碳原子的为第二步。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