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doc,共(10)页,773.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d9b9d41e1716293d3f31cb06f10bb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本试卷有二道大题。考试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某校组织“寻找人类足迹”
的夏令营活动,第一站是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的遗址,据此可知他们第一站去到了A.安徽省B.云南省C.北京市D.浙江省2.目前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良渚遗址D.陶寺遗址3.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遗址②元谋
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4.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①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②掌握了人工取火③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④可以个人单独生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
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2A.小麦B.米饭C.小米D.玉米6.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A.火的使用B.原始农业的产生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7.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
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8.假如你是一名考古学家,你会用下列哪件出土文物向人们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A.B.C.D.9.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黄帝陵前,以“九鼎八簋”
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在古史传说中,他是哪一部落联盟的首领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10.“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3A.牧野之战B
.涿鹿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11.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他是传说时代的农神和药神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12.“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
孙”是因为A.他们都是黄皮肤B.他们都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13.根据禅让传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舜—尧—禹B.尧—禹—舜C.禹—舜—尧D.尧—舜—禹14.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
是()A.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B.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D.远古传说有夸张成分,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15.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A.B.C.D.16.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东周开始17.西周的都城是4A.二里头B.西安C.镐京D.洛阳18.下列有关我
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19.小明看电视《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
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B.商汤灭夏C.国人暴动D.牧野之战20.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国力21.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A.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夏、商、西
周时期22.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2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
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4.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很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25.下列叙述正确反映了
商朝甲骨文情况的是5①主要在安阳等地出土②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③今天的汉字是以它发展来的④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6.2011年,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观察下图,该国宝是A.B.C.D.27.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
28.下列农具中,体现春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是A.B.C.D.29.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3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中正确的有()6①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
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此过程中,各诸侯国通过实行变法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1.下列国家组合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A.齐、
燕B.齐、楚C.燕、楚D.楚、赵32.在下图所示战役中,有数十万降兵被活埋。据此判断该战役是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3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表现在()①王室衰微②诸侯争霸③民族融合④变革创新⑤思想勃兴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
③D.①②③④⑤34.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怨恨不满)。”这主要与他实行的哪项改革措施有关A.允许土地买卖B.确立县制C.改革户籍制度D.奖励军功35.公元前346年的新年,秦国一个老人的四个儿子回到家
中,老大说他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说他因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讲自己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老四说他因经商致富得到政府奖励。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这四个儿子中最可能在吹牛的是A.大儿子B.二儿子C.三儿子D.小儿子36.中国古代有一
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A.孔子B.庄子C.老子D.韩非子737.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38.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改革”“法治”39.蔡元
培称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有教无类”B.“以礼治国”C.“因材施教”D.“民贵君轻”40.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
家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道小题,共计40分。)41.再现史前人类活动。【寻找证物】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
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能为描述①提供
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8【进行解释】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
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骨耜”:;“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42.观察地
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图中A、B、C、D代表不同政权。其中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E处是东周的都城______
_____。赵韩魏是从________国分裂出来的。(2)9①都江堰位于地图中的字母___________处。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充分认识岷江水流、泥沙、
水文等规律之后,通过无坝式引水枢纽工程的自动调控,调动水流、引导泥沙,使自然规律为我所用,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该工程“惠施于当时,泽被于后世”,开创了科学治水的先例。②依据材料,概括都江堰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智慧”。③阅读地图,结合所
学,谈谈从都江堰的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初分封略表》主要封国受封对象分封目的晋姬姓贵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卫姬姓贵族鲁姬姓贵族燕姬姓贵族齐功臣10宋先代贵族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1)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
的信息给予说明。材料三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2)依据材料三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指出变化导致的后果。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社会秩
序受到猛烈冲击,士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
民自朴”⑤“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3)以上主张【请选择其中两家学派........主张写在对应横线上,只填写序号即可】属于儒家学派的是;属于道家学派的是;属于法家学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