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历史 课时规范练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46.248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历史 课时规范练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历史 课时规范练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历史 课时规范练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历史 课时规范练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共(8)页,246.2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d6a98d087911d2361b2b388c4f477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规范练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1.(2020山东二模)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年3月27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

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材料反映出当时()A.课程设置超越了时代的要求B.儒家思想已经丧失正统地位C.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D.共和政体备受大众质疑2.1912年8月,孙中山认为,“今专制业已推翻,破坏之局已终,建设之局伊始”,因此“挟党见,闹意气”是不合

时宜的,各党派应当筹谋共同建国。次月,孙中山担任全国铁路督办一职,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全权筹办全国铁路。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建设成为中心工作B.党见纷争导致政治局势动荡C.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D.孙中山对时局缺乏正确认识3.(2020山东济南二模)袁世

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这说明当时()A.帝制复辟具有一定的宪政色彩B.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

C.社会观念受革命影响渐次嬗变D.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4.下图为民国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国庆日之回顾》。漫画中的“内乱”“外患”分别指的是()A.二次革命、日本出兵山东占领青岛B.护国战争、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护法运动、签订“中日民

四条约”D.府院之争、欧洲列强扩大侵华5.(2020山东泰安模拟)民国初年,《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清政府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

教仁而起”。据此可知,民国初年()A.国民获得的民主自由权利有限B.国民评价辛亥革命未达成共识C.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逐步扩大D.“辛亥革命”一词未被广泛接受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并撤销两

国领事裁判权,主要缘由是()A.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B.北洋政府实现了独立自主C.德奥属于同盟国成员D.民国初年中国国力增强7.下表是中国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的发展状况.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时间工厂数(个)资本额(万元)工人数(万人)1912698

3308327192017595006256A.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B.新文化运动的大力推动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大量减少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8.(2020安徽淮北二模)1902—1920年外国在华投资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A.西方对华商品输出不断增加B.列强侵华方式开始发生

变化C.英国投资增长速度始终领先D.民族工业发展缺乏有利环境9.中国现代产业工人1913年约有一百万人,到1919年已增加到二三百万人。城市小工业和手工业工人、店员等约有一千多万人,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集中在矿山、铁路、轮船、邮电等几个企业部门。这一状况()

A.为民主革命的发展积蓄了力量B.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结果C.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D.动摇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根基10.(2020广东全真模拟)据下表可知,中华民国初年社会生态整体特征表现为()政治动荡裂

变的时局共和制度的渐进经济夹缝中长出幼苗民族工业的春天思想迷离彷徨的选择博大宽容的气象习俗抱残守缺的遗风移风易俗的时尚A.锁国与开放B.坎坷与进步C.危亡与机遇D.保守与激进11.(2020陕西咸阳模拟)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

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传统婚俗已经

彻底废除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12.(2020福建宁德模拟)右图是一幅1915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青年。这幅漫画反映了()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

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13.(2020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检测)有学者称:新文化运动不是政治变革的舆论前奏,而是政治变革之后的文化补课。该评论()A.否定了新文化运动的

政治影响B.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民主革命性质C.强调了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成就D.淡化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14.(2020广东肇庆二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文化传统

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去呢?”钱穆的这段话()A.否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意义B.认为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C.认为学习民主政治应当结合国情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15.(2020浙江金华模拟)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和影响下,东通都大邑到边远城市,各地拥护

新文化运动的刊物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版。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提倡科学等口号的提出,对当时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反映出()A.民主共和方案得到初步实现B.恋爱自由、婚姻自

主成为时尚C.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得到了根本改变D.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二、非选择题16.(2020浙江杭州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穆藕初(1876—1943),名湘玥,上海人,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和当时的许多有志青年一样,穆藕初受国家半殖民地被压迫被欺辱的国情

所激励,立志要苦学成才,以与列强一决高下……1914年获农学硕士,学成归国;次年,与胞兄穆湘瑶共建德大纱厂,自任经理。其间,还办植棉试验场,著《植棉浅说》。此后,又创办了上海厚生纱厂(1917年创办)、(河南)郑州豫丰纱厂。——摘编自程思《穆藕初与昆曲的不解之缘》

材料二1932年,穆藕初在慰问十九路军时曾对蔡廷锴军长说:作为中华之儿女,反抗侵略者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虽没有上战场与敌人真刀真枪的对抗,但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前线的抗战提供军需物资。……1938年,他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农产

品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管国民党统治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广。1939年8月,穆藕初向陕甘宁边区捐款53000元。同年,其领导的农产促进委员会在陕甘宁边区保安、神府庆阳县设纺织工厂3所。——摘编自晋珀等《穆藕初:衣被天下》、穆伟杰

等《穆藕初与董必武的交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穆藕初创办德大等纱厂的有利条件以及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基本情况。(2)据材料二,概括穆藕初对日本入侵中国的态度,并指出其为此所做的努力。17.下面的曲线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青年》中“共和”“民主”

的使用次数图比较图中的两条曲线,提取两项有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与解析课时规范练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C2.D据材料“1912年8月”“今专制业已推翻,破坏之局已终,建设之局伊始”可知孙中山

认为清朝统治被推翻就是革命成功,没有意识到共和之路的艰难,反映了其对时局缺乏正确认识,故选D项;中华民国建立后内忧外患,经济建设只是开始,并不能说成为中心工作,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当时可能存在党见纷争,但看不出政治局势动荡,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排除C项。3.C根据“使洪宪皇

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可知,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帝制也要打着“选举”和“共和”的旗号,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选C项;帝制复辟本质上是恢复君主专制,不具有宪政色彩,排除A项;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是新文化运

动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当时民众的思想受到民主观念影响,没有具体说明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排除D项。4.A从漫画中可看出,民国二年发生内乱,民国三年发生外患,根据时间换算,可知民国二年是1913年,民国三年是1914年,根据所学可知,二次

革命发生在1913年,日本出兵山东占领青岛发生在1914年,故选A项;护国战争和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均发生在1915年,与漫画时间不符,排除B项;护法运动发生在1917年,“中日民四条约”签订于1915年,与漫画时间不符,排除C项;府院之争发生在1917年,1914年欧洲列强

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5.D从题干中可看出民国初年对辛亥革命的称谓有“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一次革命”“二次革命”等,说明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未被广泛接受,故选D项;题干中未涉及国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排除A项;题干中强调的不是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而是对辛亥革命的称谓,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而是对其称谓的区别,排除C项。6.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德国和奥匈帝国则是敌对的同盟国集团的成员国,

因此中国对德奥在中国的租界及特权进行收回或撤销,故选C项。题干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虽然作为战胜国,但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排除A项;北洋政府没有实现独立自主,排除B项;民国初年中国国力仍然羸弱,排除D项。7.C1914—1918年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资本输出大量减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发展的春天,中国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发展,故选C项;甲午战争后政府就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而材料反映的是1912—1

920年之间的变化,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36年开展的,排除D项。8.D9.A据材料可知,中国现代产业工人1919年已增加到二三百万人,还有一千多万城市小工业和手工业工人、店员,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数量不断增多,为民主革命的发展积蓄了力

量,故选A项;1921年7月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C项;材料强调工人力量的发展,没有涉及动摇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根基问题,排除D项。10.B材料中第二列体现了坎坷,第三列体现了进步,故选B项;鸦片战争打破了“锁国”,与材料

中“中华民国初年”不符,排除A项;中华民国取代清政府是进步,危亡与材料中“彷徨”“遗风”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第三列是进步而不是激进,排除D项。11.D民国初年,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

效西方的新式婚礼,说明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排除A项;题干只提及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但不能由此得出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排除B项;材料谈及的只是中国一些城市开始实行新式婚礼,但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统婚俗依然存在,排除C项。12.C根

据题干时间1915年可知,这幅讽刺漫画说明了专制思想在中国依然势力强大,因此,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C项。材料中戴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暗指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不是清朝势力卷土重来,排除A项;1

915年袁世凯复辟的是帝制,不是立宪制度,排除B项;漫画反映的袁世凯复辟帝制束缚“民国青年”,不是强调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且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3.B材料中这位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之后的文化补课。这主要说明

新文化运动对民主革命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积极影响,揭示了其民主革命性质,故选B项,排除A、D两项;该评论不是在评判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成就,排除C项。14.C从题干中可看出,钱穆是在用反问的方式,质疑新文化运动时期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极端现象,实际上是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应注意结合

自己的国情,故选C项。15.D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新文化运动通过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提倡科学等口号,对当时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可得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故选D项;题干中强调的不是民主共和方案是否得到实现,排除A项;

题干中虽涉及婚姻自由的口号,但不代表其成为时尚,排除B项;男尊女卑的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排除C项。16.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抵制

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穆藕初具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和必备的知识。基本情况:纺织业成为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纺织业由长江下游向北向西发展。(2)态度:坚决抗日。努力:劳军;推广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帮助中国共产党边区经济生产。17.参考答案示例一信息:“共和”使用的

次数在1918年是最高值,此后呈降低趋势;“民主”的使用次数逐渐呈上升的趋势,从1922年以后直线上升。说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倒行逆施激起了人们对民主的向往。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共和政治受挫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理念得到迅速传播。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示例二信息:从1915年到1918年“共和”比“民主”的使用次数多;而在1919年以后“民主”比“共和”的使用次数增多。说明:由于政治上民主共和受挫,北洋军阀统

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混乱,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

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