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179.0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7)页,179.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c61415597026a6e6af7d63397e1e7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春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二年第1次阶段考试语文科试卷命题人:审题人:本试卷分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友情提醒: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做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下列小题。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

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

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

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

》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

”,也是说同样的道理。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

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

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

得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

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

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也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B.《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了文字不能完全地传达情感的道理。C.《琵琶行》所描写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

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D.欣赏者有低头闭目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

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都不需要尽量充分地表达情意的道理。B.文章在分别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的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顺勢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C.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话题,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

行性。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B.《关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荇菜

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C.《归园田居》写景的精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中。D.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

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将更有感染力。【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

子,对词语、关系、论证等进行认真比对,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也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错误,原文一段表述为“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并不是“有很大差距”,也

并非“文学创作者”不追求用文字很好的表情达意,是“文学”,曲解了原文;B项,“就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错误,原文第二段“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以偏概全;D项,“欣赏者有低头闭目

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错误,原文第四段讲,“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曲解了文意。C项,表述“《琵琶行》所

描写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在原文第三段,“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

平愉快的景象”都在阐述音乐的无言之美,意蕴无穷。可知C项正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

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原文第一段,由文学的语言文字固然不能也不必全部传达情绪意旨,谈到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第二段举例论证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第三段以音乐的例子论证无言之美,第四段论证无言之美的内涵,即所谓无言,

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五六两段总结了无言之美在艺术作品中的普遍性,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所以总体来看,全文的论证结构是并列式,而不是递进式。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目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

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尤其要注意注意整体把握文意,从原文意义出发,推断选项的正误。A项“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符合原文论点“艺术作品要有无言之美”。C项“《归园田居》写景的精

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中”信息在原文第二段。D项“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将更有感染力”信息在最后一段。B项“《关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荇菜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

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中“语言能够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深刻美”歪曲了《关雎》的含蓄美,也不符合文章观点。B项错误。故选B。【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定要牢牢把握文体特点,搞清楚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沥青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从整体文意出发,去解

答问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19年12月1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在中圆地球轨道上规划的24颗卫星已全部到位。此次发射标志

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自2017年11月5日首次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以来,北斗系统在两年时间里实现

18次30颗卫星发射连战连捷,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本次发射的双星,即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卫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MEO卫星的轨道高度在2万公里左右,轨道周期是12个小

时左右,和地球自转周期不同步。从地面上看,MEO卫星由西向东不断地运动覆盖全球。北斗要想提供全球导航服务,主要是依靠MEO卫星。从跟随到并肩到领跑,中国用20多年时间建成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运行、自主可控的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如今北斗正面向国际走出去,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为世界各国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中国解决方案。(摘编自章文《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光明日报》2019年12月27日)材料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了《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北斗三号计划于2020年向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短报文通信等服务。相较于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空间信号具备用户使用性能更优异、与其他系统互操作性更强以及

覆盖全球等特点。高精度一直是导航产业追求的核心目标。截至2019年底,北斗三号系统的核心星座部署完成,系统运行平稳,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在全球区域定位精度优于10米,亚太区域定位精度优于5米。功能上的优势意味着“更好用”,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

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军品方面,北斗三代军品大规模换装将是北斗导航行业的主要驱动力,民品方面,卫星导航系统与电信、电力、金融等领域的授时和其他关键基础设施中的导航定位息息相关。近期,受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所有相关领

域的国产化要求都被提上日程,国内相关领域的厂商也将在关键基础设施中全面推进国产化,这对于我国卫星事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前景。(摘编自覃秘《北斗三号将全面而建成,产业链爆发式增长期可期》,《新华网》2020年1月21日)材料三: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经过8年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后,于2017平11月5日成功发射首颗卫星。2019年12月16日,全面实现全球服

务,“北斗+”“+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再上新台阶。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传统应用领域业务的融合也不断深化。此外,国际标准进程也在快速推进。北斗

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基本完成验证,计划明年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摘编自吴月辉《信号在天边应用在身边》《人民日报》201

9年12月28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主力,北斗系统要想提供全球导航服务,主要依靠MEO卫星。B.北斗三号空间信号具备显著的特点,它与其他系统互操作性最强,用户使用性能更优异,并且覆盖全球。C.5C商用时代的

到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加速与一些新技术融合,并深化与相关传统应用领域业务融合。D.北斗系统在两年时间里通过多次发射把30颗卫星成功送到预定轨道,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历史上的新纪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斗三号系统的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后,系统运行平稳,相关测试评估

证明,北斗系统在全球某些区域的定位精度优于5米。B.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后来居上,仅用20多年时间就建成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独立运行、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民品方面,考虑到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基于国际关系的变化。相关领域的国内厂商将在关键基础设施中全面

推进国产化,D.随着第52、53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在地球轨道上规划的卫星全部到位,至此完成了其全球系统核心星座的部署。6.请结合材料,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实现全球服务有哪些重大意义。【答案】4.B5.D6.①提升了服务性能和用

户体验。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并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②扩大了市场空间。将为中国军用和民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并进一步扩大北斗系统在全球的市场空

间。③推动“北斗+”“+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再上新台阶。【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

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表述不准确,对比

不明,少了“相较于北斗二号”,且“最强”表述不当。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

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D项,曲解文意,“在地球轨道上”概括有误,少了限定词“中圆”,原文的正确表述是:至此,北斗三号在中圆地球轨道上规划的24颗卫星已全部到位。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

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

求:结合材料,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实现全球服务有哪些重大意义。材料一第一自然段有:“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

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可概括出:提升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从材料二最后一自然段:功能上的优势意味着“更好用”,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军品方面,北斗三代军品大规模换装将是北斗导航行业的主要驱动

力,民品方面,卫星导航系统与电信、电力、金融等领域的授时和其他关键基础设施中的导航定位息息相关,这些语句可从市场的空间拓展角度归纳。从材料三:2019年12月16日,全面实现全球服务,“北斗+”“+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应用再上新台阶。“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传统应用领域业务的融合也不断深化”等语句可概括出:进一步纵深发展以及与多个领域的合作与融合等要点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

,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南山姜练

建安夕阳西下,秋风凉,树叶落。汀江边邱集镇外的北山脚,是莲塘村。乌黑的瓦屋顶上,飘出了几缕袅袅炊烟。招娣躲在灶间,将一把芦箕添入灶膛,火光熊熊,噼啪微响,米饭清香弥漫。村里青壮,大多到城里打工了。一些山田荒芜了,小树摇曳,茅草疯长。后龙山外,是芦苇滩。招娣听到了隐约

的怪鸟叫声。怪鸟成群结队的,大如匏勺,身躯洁白,尾巴、颈脖子漆黑,头上有红斑。叫什么?她说不上来。儿女外出,没事的,上午还通了电话。老头子庆祥一大早扛着锄头到黑风谷去了。秋谷登场后,他闲不住,转山去了。月亮升起来了,遍地清辉。老头子怎么还没有回家呢?“

嘎啊……嘎啊……”“呸,呸!”招娣吐口水,“霹雳蹊跷。”吱嘎,大门开了,庆样回到屋家,拉灯,满脸堆笑:“老婆子,米饭煮好了?”“咧着个嘴,捡到金元宝啦?”“饿了,食夜,食夜。”“啥喜事啊?你看你。真个日头从西边出来啦。”本来,庆祥通常是要喝两口家酿米酒的,葱花炒鸡蛋。这次,他只是一个

劲地催促开饭。饭菜端上桌,豆腐、青菜、地瓜、芋头。看来真是饿坏了,庆祥大口大口吧唧吧唧。“咦,锄头嘞?”“哦,忘啦。忘山上啦。”“老糊涂啰。圩上老张家铁匠铺,没啥生意的,都快要关门喽。你可买不到这样好的锄头。”“你烦不烦?丢不了的。”饭后,庆样掏出香烟,点燃,淡

蓝色的烟雾在灯光下飘散。“啥喜事啊,看你笑的。”“没有,就不让笑啦?”“总有的。还不晓得你。”“去,收拾谷箩担,两双。”找出谷箩担,庆样又不走了,他在客厅看电视。当地电视台播放一部自制的微电影《追牛》,讲述的是红军为老百姓夺回被土

匪抢走的耕牛的故事。牌友阿根来了。庆祥说,困了,不想玩。阿根笑笑,喝杯茶,走了。江边的荣发又来了,邀同钓鱼。庆祥说不想去。荣发捡起饭桌上的一根香烟,夹在耳朵上,也走了。关大门,还看电视。招娣不时地瞄一眼庆祥。这个老

头,今晡,像是成精了啊。庆祥手持遥控器,不停地转台,似笑非笑,就是不多说话。山村寂静,时闻犬吠。夜深了。庆祥站起了,从橱子里翻出一把配背带的手电筒,试了试,挎在肩上:“挑箩担,走。”庆祥夫妇踏着月色,在山间小路疾走。庆

祥在前,招娣在后。一路上,气氛紧张。庆祥老是怀疑前面有人,慌忙躲在暗处。一次,他们发现了几个行夜路的邻村人。庆祥拖着招娣,伏在田坎下,屏声敛息,等他们走远了才蹑手蹑足溜了出来。圆月西移。他们来到了黑风谷。月影里,沙壤土上,半米多高的植物繁密茂盛。揿亮手电月。亮光下,一大片生姜弥望,披针形

的叶片蓬蓬勃勃,淡黄色花朵美如稻穗。招娣看清了,这是南山姜。这可是好东西,谁家生孩子了,用黄酒、鸡蛋加南山姜煮吃,药性足,味道正,大补。庆样夫妇当夜挑了三个来回,接连折腾了十多个大半夜。悄悄地,他们把南山姜装上麻袋分批销往外地,卖了个好价钱。三

年后,他们建起了一排砖瓦房。其中一间,常年大门紧闭。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有人探了个明白:空荡荡的房间,正中,贴了一张大大的剪纸:红色五角星。老式香案上,供奉着三大海碗的南山姜。多年以后,邱集镇成了远近

闻名的南山姜种植基地。许多外出者回乡了,山村又热闹了起来。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寒冬,大雪封山,一支衣衫单薄、饥困交加的红军小队伍途经当年店铺林立的邱集镇。他们鸡犬不惊,秋毫无犯,用现钱平价购买了少量米粮后,咬着自带的生姜,紧急向黑风谷方向撤退

。午时,谷口传出了密集的枪炮声,持续半日之久。后来,他们全部牺牲,被就地掩埋。南山姜,是这支队伍的御寒宝物,藏在衣袋里,然后长在这里。(摘编自《福建日报》)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圩上老张家铁匠铺,没啥生意

,都快要关门啰”,从侧面表现出农村空壳化严重的现状。B.小说对庆祥这一人物的塑造主要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也采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C.小说以“南山姜”串联起庆祥夫妇、红军小队伍两条叙事线索,一明一暗,颇具艺术匠心。D.小说语言雅

俗结合,既有散文化语言的叙写,又有地方方言的表达,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8.小说叙事悬念迭起,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妙处。9.“对比”是这篇小说凸显主题的重要笔法,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7.B8.①推进情节发展,使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如“庆祥夫妇为什么夜深了偷偷溜上山,且鬼鬼

祟祟?”是因为发现了大片的南山姜,而“大片的南山姜哪来的?”文末释疑,是当年牺牲的红军战士留下来的。②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谜底的揭示,解释了庆祥“为什么要供奉一张红色五角星剪纸”,以及他从自私到感恩的转变原因,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彰

显了红军的高贵品格,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耐人寻味。如“多年以后邱集镇为什么成了远近闻名的南山姜种植基地?”9.①庆祥夫妇与红军战士的对比。通过庆祥夫妇的“精明”“自私”反衬红军战士的“自律”“爱民”,凸显讴歌红军的主题。②庆祥自身变

化的对比。庆祥由自私到感恩,再到发展南山姜种植,造福村民。这种变化正是受到红军高贵品质的影响。③乡村前后境况的对比。之前乡村空壳化、萧条,之后青壮年返乡,热闹、富足,深层原因仍是红军战士的恩泽,巧妙反映主题。【解析】【7题详解】本题

考查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选项涉及手法、结构、内容、主旨、语言等多方面,要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字斟句酌细致推敲,以便发现问题。常见问题有:无中生有、过度解读、遗漏信息、强加因果、时态错误等等。B项,“小说对庆祥这一人物的塑造主要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也采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错。心

理描写只有一处“庆祥老是怀疑前面有人”,比较而言神态描写会更多些:“满脸堆笑”“咧着个嘴”“看来真是饿坏了,庆祥大口大口吧唧吧唧”“似笑非笑,就是不多说话”“屏声敛息”等等,所以选项中“心理”应该改为“神情”;“也采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也不突出,说法

牵强。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结构思路以及其效果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为“小说叙事悬念迭起,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妙处”,题中包含了两问,必须审读出来。小说中设置悬念的作用:(1)使情节环环相扣(2)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3)激发读者阅读兴

趣(4)突出了文章主旨、人物形象(5)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解答此类题一般先概括再结合文本例析。首先概括:答案中①“推进情节发展,使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②“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耐

人寻味”属于概括的内容。其次分析:概括后面“如‘庆祥夫妇为什么夜深了偷偷溜上山,且鬼鬼祟祟?’是因为发现了大片的南山姜,而‘大片的南山姜哪来的?’文末释疑,是当年牺牲的红军战士留下来的”“谜底的揭示,

解释了庆祥‘为什么要供奉一张红色五角星剪纸’,以及他从自私到感恩的转变原因,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彰显了红军的高贵品格,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如‘多年以后邱集镇为什么成了远近闻名的南山姜种植基地?’”等属于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最后,还要注意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思维角度来:答案中①是从情节发展而言,答案②

从形象塑造、主旨情感等内容方面作答,答案③属于效果作用方面。考生要答好此类题应该积累一些常用术语,另外便是掌握一些典型题型的答题思路或者模板,并学会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理性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

对比手法的赏析能力。题干“‘对比’是这篇小说凸显主题的重要笔法,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从题干中能够解读出的信息有关键词“对比”“主题”“简要分析”,作答时体现出这些关键地方即可。首先要熟悉对比手法及作用。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事物、

现象和过程中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多个方面安排在一起,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的一种写作手法。对比的作用: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多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以便读者分清好坏、区别优劣、体会变化、辨别是非、感受善恶、发现美丑、看

清大小等等。运用这种手法,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突出,感受更强烈,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注意答案中首先要找出文中用到对比的地方,然后明确对于中心思想或主题作用,不要只出现这些文字概念,还要有具体内容,即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一定

要结合文本分析,对比的效果词“鲜明”“突出”“反衬”等术语也要出现。答案中首先要明确对比的表现,即文中的对比有哪些:①中庆祥夫妇与红军战士的对比。②庆祥自身变化的对比。③乡村前后境况的对比。然后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并归纳出人物性格或中心思

想:(1)通过庆祥夫妇的“精明”“自私”反衬红军战士的“自律”“爱民”,凸显讴歌红军无私奉献的主题。(2)庆祥由自私到感恩,再到发展南山姜种植,造福村民。这种变化正是受到红军高贵品质的影响。(3)之前乡村空壳化、萧条,之后青壮年返乡,热闹、富足,深层原因仍是红军战士的恩

泽,巧妙反映军民鱼水情乐于奉献和勇于牺牲等主题。【点睛】环境(景物)题小说中的环境既指自然环境又指社会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于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展现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有如下方面:(1)背景。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包括社

会背景)。(2)形象。暗示或交代人物心情、身份、处境、命运。(3)情节。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发展或人物出场做铺垫。(4)主题。帮助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5)气氛。基调。渲染或烘托某种气氛。定下全文的基调(悲伤、愉悦、明快、暗淡、平和)。(6)照

应。如果开头与结尾都有景物描写,思考是否照应开头(结尾)。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

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

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敞十事。元昊反,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三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于是羌汉之民,

相踵归业。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语人曰:“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帝再赐手诏..,仲淹皇恐

,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着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

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元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句,正确的一项是A.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B.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C.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

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D.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经”是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先秦古籍。B.手诏一般指帝王亲手所写的

诏书,多不经别人草拟及颁宜等程序而直接下达受诏人。C.朋党原指同类人相互勾结,后为因政见不同相互倾轧、排斥异己的宗派集团统称。D.文正是古代文臣最尊荣的谥号,只有兼具文武略之功的人才能获得,如范仲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A.范仲淹通晓儒学,倡导时事评论。他博通儒家经典,执经讲学不知倦怠;谈论国家大事奋不顾身,开创当时大夫的新风尚。B.范仲淹讽喻皇帝,心忧受灾百姓。江、淮、京东发生蝗旱,他婉劝皇上救灾,终使皇上感动;他前往赈灾,并上奏救敝十事。C.范仲淹主张改

革,深受皇上倚重。他认为改革要雷厉风行,彻底革除积弊,曾上疏朝廷十事;皇上全部采纳,以诏书颁行天下。D.范仲淹抚恤边民,诸羌为宋效力。他做边官,犒赏羌族各部,签订条约,使羌族受命;又奏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使汉羌百姓回归。13.把文中划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2)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答案】10.B11.D12.C13.(1)(范仲淹)曾经把自己的俸禄让出来,供养天下游学的读书人,以至儿子们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安然

自若,不以为意。(2)但是他的改革措施没有能够逐步推行,改革涉及面太大,谈论此事的人都认为无法实行。【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

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昼夜不息”中,“昼夜”是“不息”的状语,承前省略主语“范仲淹”,故前面停顿,排除A;“至以糜粥继之”,“至”,以至于,表示上述情况

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往往用于句首,排除D;“人不能堪”,“人”是本句的主语,排除C。本句译为:年幼时就有志向节操,师从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得厉害,用冷水浇脸;食物不够,以至用稀粥充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觉得艰苦。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

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D项,“只有兼具文武略之功的人才能获得,如范仲淹”说法错误。“只有兼

具文韬武略之功的人才能获得”错,得此谥号的是政绩突出受人敬仰的文臣。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

符合之处。C项,“他认为改革要雷厉风行,彻底革除积弊”说法错误。范仲淹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

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推”,推让,此处指让出;“食”,给……吃,供奉;“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第二句得分点:“更张”,重新张设,比喻变更或改革;“规摹”

,规模;“行”,实行。【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

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范仲淹,字希文。年幼时就有志向节操,师从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得厉害,用冷水浇脸;食物不够,以至用稀粥充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

,范仲淹却不觉得艰苦。考取进士,做广德军司理参军。因晏珠举荐,担任秘阁校理。范仲淹通晓《六经》,精通《易》学,求学的人大多向他求教,他手捧经典答疑解难,不知疲倦。他曾经把自己的俸禄让出来,供养四方游学的读书人,以至儿子们要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安然处

之。他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往往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就是从范仲淹倡导开始的。范仲淹被召回朝廷担任右司谏。这年发生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求派遣官员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就问皇上说:“宫廷里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

皇上显出哀伤的样子,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灾民。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百姓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逐条陈述救治政弊的十事。元昊反叛时,范仲淹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第

二年正月,上奏请求修筑承平、水平等要塞,逐渐招回流亡百姓、羌族和汉族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当初,元昊叛乱时,暗中诱使归附宋朝的羌人帮助自己。范仲淹到任后就奏请巡视边境,他以皇诏命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给

他们订立条约,羌族各部都接受了诏命,自此开始为宋朝效力。范仲淹作将领,对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真诚接纳,信任不疑,因此西夏军队也不敢轻易侵犯他的辖区。皇上当时正决心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的大事,范仲淹对人说:“皇上对我信用至极,不过做事情总有先后,

长期积累的弊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皇上再次赐给亲笔诏书,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皇上正信任范仲淹,全部采纳他的意见,凡应该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去。当初,范仲淹因触犯吕夷简,被放逐多年,士大夫各持一方见解,互相指对方

是朋党。等到吕夷简被罢官,朝廷召回范仲淹,依靠他来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减那些依靠权幸而被滥授官职的人,考核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的策略。但是他的改革措施没有能够逐渐推行,改革涉及面太大,谈论此事的人都认为无法实行。等到按察

使出巡,许多问题被检举弹劾,人人都对(范仲淹的改革)不满。恰逢范仲淹病情严重,请求调任颖州,还没到任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四岁。朝廷加赠他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起初,范仲淹生病时,仁宗皇帝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悼很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

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

檄:指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杯送绣衣行客”,“一杯”何其简慢,看似淡语,然而却是至情的无间,流露出君子之交,一

杯薄酒足矣之意。B.“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直抒胸臆,点出诗人叹息、痛楚的根源是中年疾病缠身以及和挚友的离别。C.“正梅花万里雪深”,“梅花”是他们,又是传递消息的暗示。“万里雪深”是写彼此的间隔,也是彼此的处境,所以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D.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

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是说整首词中既有虎啸龙吟般激烈悲壮之情,又有涓涓细流般和缓之感。15.辛弃疾词善于运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答案】14.B15.①“蜀道登天”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暗含此行之艰难:表

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开头写得极其沉郁,奠定了全词的基调。②“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期待好友李正之能像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让东北方面的敌人闻风丧胆,同时寄托了作者不忘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③“西南更草相如檄”运用司马相如写《喻巴蜀檄》的典故,既

是希望友人像司马相如那样,体察民情,安抚百姓,治理后方;又透露出对朝廷不出师东北却让友人前往巴蜀的愤恨。④“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中“儿女泪”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末二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之意。这里是说:与其有作儿女哭泣

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以此过渡到下阕,一扫上阕愁闷的情绪。“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委婉深厚有致地表达了北方游子面对南方美景时夹杂于胸中的酸楚的思乡之情。【解析】【14题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

析。B项,“根源是中年疾病缠身以及和挚友的离别”错误,“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点出是时稼轩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时候,却被闲置在江西上饶,所以“多病”并不是实指身体的疾病,是指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有才

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不“病”。所以他最大的痛楚是报国无门。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和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词的内容,然后结合诗词中的表现手法,理解和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感。本题中已经明确了抒情的手法,即“运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

来抒情达意”,所以只需在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诗词内容,便能准确归纳出诗人的情感。“蜀道登天”一句,化用李白《蜀道难》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诗中是点出入蜀的艰难,作者借用李白诗句,其实是暗含朋友此行之艰难,

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更希望他早日归来。李正之此行虽是王命,何尝又不是小人的挟嫌排挤,有如远谪?所以他这阕词写的极其沉郁,开头已定下了全词的基调。“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了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出师表》是三国时期汉丞

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好友李正之能像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忠心报国,让东北方面的敌人闻风丧胆,同时寄托了作者不忘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西南更草

相如檄”运用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的典故,《谕巴蜀檄》是一篇政府文告。缘自使臣唐蒙出使西南夜郎、僰中时,曾征发巴蜀吏卒扰民,引起当地百姓大惊恐,于是武帝派司马相如前往责唐蒙,并代表朝廷谕告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帝之意,以安定之。作者用“

更草相如檄”一句,“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把南宋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所以辛弃疾引用这个典故既是希望友人像司马相如那样,体察民情,安抚百姓,治理后方;又透露出对朝廷不出师东北却让友人前往巴蜀的愤恨。

“儿女泪”是化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诗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意思是: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这句起到过渡作用,消散了上阕愁闷的情绪。“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理应要爱惜、珍重、

保护它。特别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内心便饱含思乡的酸楚之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

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

句子的空缺部分。(1)《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____________”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来

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皆若空游无所依(2).似与游者相乐(3).南阳诸葛庐(4).西蜀子云亭(5).自非亭午夜分(6).不见曦月【解析】【详解】本

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依”“庐”“曦”,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正如当年AI技术风靡一时,人人都在谈论AI的价值一样,()。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不仅能够提供至少十倍于

4G的峰值速率,还将在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械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三大典型应用场景下衍生出丰富的新功能。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标准,5G时代用户体验速率将达到Gbps量级,峰值速率为20Gbps。也就是说,一部8GB的HD电影,3G网络下载需要70分

钟,4G网络需要7分钟,5G网络只需6秒便可。这种的“速度与激情”,吊足了人们的胃口。除峰值速率外,5G更追求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从三大应用场景来看,5G的互联特性将展现得。以大规模机械通信场景为例,

5G可以实现大量终端设备的髙密度连接,通过降低网络能耗满足智慧安防、楼宇监测的要求,由此,智慧城市的设想似乎也不再是。作为前沿核心科技,5G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

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5G时代的较量因而愈发令人期待。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5G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5G时代的各种便利B.5G今天又起波澜,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开

始为人们所憧憬C.5G今天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5G时代的各种便利D.今天5G又起波澜,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大功告成令人瞩目酣畅淋漓海市蜃楼B.大功告成令人神往淋漓尽致空中楼阁

C.一蹴而就令人瞩目淋漓尽致空中楼阁D.一蹴而就令人神往酣畅淋漓海市蜃楼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

距离。B.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C.虽然5G商用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

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D.虽然5G商用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答案】17.A18.B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语境是从时间写起,所以把今天放前面与上文形成鲜明

对照,排除BC;前语境的主语是人人,所以要填的句子也要应该以“人们”为主体对象衔接会更好,据此排除D。句式对应前文,“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引出下文。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

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①大功告成: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根据语境重在比较、强调大功效,所以选择“大功告成”。②令人神往:

使人非常向往。神往,心神向往。(主观感受,与5G让人“憧憬”对应)令人瞩目:使人注视。强调客观行为,不如令人神往更强调突出人们的情感,而且照应下文的“吊足了人们胃口”,所以选择“令人神往”。③淋漓尽致: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

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强调人的舒服的主观感觉,句中说5g特性展现的情况应该搭配“淋漓尽致”。④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

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最后一空强调人类不再是空想,正好照应“空中楼阁”。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

,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①语序错误或逻辑错误,主语不同,“虽然”应提前;②语序错误或逻辑错误,根据前文语境中的“提前”“抢先”,强调是时间性

,“才能”应提句子前面;③事理逻辑错误,“拉开”的是自己与“其它参赛者之间”的距离,而非“与其它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否则,只能横着“拉”。故选C。【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

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

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熬夜伤肝”观点持有者常常认为肝脏在夜间具有代谢人体毒素的作用。

事实上,人体的肝脏在每天______,所以关于肝脏存在“上下班”时间这个问题,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论证,“熬夜伤肝”的说法并不完全严谨。但是,_____。特别是在长期熬夜时,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内包括肾上腺素在

内的,其激素的分泌量上升,这可能导致血管内外的压强差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心血管的收缩以及脑血管的破裂。不仅如此,熬夜还会造成细胞代谢异常甚至引起细胞突变。由此可见,熬夜对人体的伤害并不是直接作用于肝部的,而是对_____的影响更多。【答案】(1).①二十四小时内都在进行代谢活动(2

).②熬夜对人体确实是存在伤害的(3).③激素分泌和细胞代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如文段中的第①

处空缺,结合下文“所以关于肝脏存在‘上下班’时间这个问题,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论证,‘熬夜伤肝’的说法并不完全严谨”以及上文“‘熬夜伤肝’观点持有者常常认为肝脏在夜间具有代谢人体毒素的作用。事实上,人体的肝

脏在每天”的表述,可知,肝脏的工作时间应是每时每刻,故此处可填写“二十四小时内都在进行代谢活动”;结合上文“‘熬夜伤肝’的说法并不完全严谨”,以及“但是”表示转折,所以第②空可填写“熬夜对人体确实是存在伤害的”;结合上文“特别是

在长期熬夜时,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内包括肾上腺素在内的,其激素的分泌量上升,这可能导致血管内外的压强差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心血管的收缩以及脑血管的破裂。不仅如此,熬夜还会造成细胞代谢异常甚至引起细胞突变”可知,熬夜对人体的伤害主要在

于激素的分泌量上升和细胞的代谢异常,故第③空可填写“激素分泌和细胞代谢”。21.下面是我校老师绘制的一张思维导图,描绘了“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

00个字。【答案】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通过关键词产生连接,促进理解与创新,形成整体认知;它通过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促进意义学习,建立对书本的知识架构;它通过颜色、图像、线条有效地刺激大脑,加深读者的记忆和理解。【解析】【详解】本题

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答思维导图类试题,要分清导图各分支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内在顺序,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同时注意字数要求。题中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分为整体认知、建立知识架构和有效刺激大脑三个分

支,思路清晰可以依次表述;但在表述每一个分支的形成时要注意结合导图中箭头、括号等标示的顺序先由细枝再到主干即可。【点睛】。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未知生,焉知死?——孔子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③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④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⑤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⑥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关于“生命”,人们总是有很多的思索。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

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题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绵延黄河水,华夏五千年,遥望这五千年的传奇岁月,

华夏大地注定成为人类社会星光璀璨的一笔。恢宏磅礴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硕果;惟妙惟肖的脸谱艺术、扣人心弦的民间神话,是中国人民富有才情的结晶。在前人为我们积淀下来的悠久文化底蕴下,华

夏儿女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辽阔的神州大地,涌现出一批批心系华夏、不负韶华的“吾辈英才”。孔繁森、焦裕禄、沈浩同志为民造福的官员形象永远是每个时代的楷模,钱学森、屠呦呦、林鸣等人的“大国工匠”风貌更为华

夏涂抹希望。我们不会忘却阿里巴巴创始人着眼信息革命的浪潮,促进电商发展的智慧与勇气,我们不会忘却任正非领航的华为公司在“5G”商用上的领跑之实力。百年屈辱已被改写,而改写者们勇于开拓、勇于奉献的精神正浸染着

当下的每一寸土地。歌曲中唱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应该有战国时期的孟轲大声疾呼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更应拿出“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态度,用知

识文化提升自身的素质内涵,用社会实践充盈自身的道德品质,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该是每个华夏儿女掷地有声的壮志豪言,青春因装点祖国大好河山而绚烂,人生因谱写时代华章而精彩!我们为

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习近平总书记的真切话语感召着我们:“青年一代,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纵使当下仍有不足,人民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但努力的方向却始终向上的。开垦更为广袤的良田,兴修更高品质的工程,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研发产品

,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每一个富有才华的华夏儿女以踏踏实实地勤勉工作书写不平凡的人生。青年朋友们:人生短暂,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才能不负韶华。我们应全力以赴,追随前人的足迹,留下自已的前进开拓进取的足印。至迟暮,便也

可以呐喊出那句响亮的话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

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

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孔子、陶渊明、秋瑾、诺贝尔、泰戈尔等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构成。这几则名言反映的共性话题就是“生命”。①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对生的内涵都不清楚,哪里需要去了解死后的事情的,也就是要注重活在当下,让生命有意义;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奋发有为。④芸芸众生,孰不

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这句话表现了对生命的挚爱和对群体的热爱,要有奉献的精神。⑤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生命的可贵。⑥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这句话提倡的是奉献精神。立意角度:1.①⑤组合,生

命宝贵,仅有一次,且行且珍惜。2.④⑥组合,要有奉献精神,要创造利于社会的最大的价值。3.②③组合,人生短暂,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要有忧患意识,奋发有为。结构层次:这篇范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选取的名句是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

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句组合的立意就是:人生短暂,光阴宝贵;青少年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奋发有为,同时要有正确的忧患意识,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无悔青春,不负韶华。文章以陶渊

明的名句作为题记,很好地诠释了标题的内蕴:珍惜光阴,奋发有为。主体部分,用简洁洗练的语言,概述了“珍惜光阴,不负韶华”的典型人物及事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些人物分为两大类:以孔繁森、焦裕禄、沈浩同志为代表的为民造福的官员;以钱学森、屠呦呦、林鸣等人为代表的“

大国工匠”,更写了国内创业者的领军人物:马云和任正非。接着很自然地过渡到青年身上: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应该有战国时期的孟轲大声疾呼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更应拿出“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态度,用知识文化提升自身的素质内涵,用社会实践充盈自

身的道德品质,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行文中还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真切话语来点染,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文章最后发出号召:人生短暂,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才能不负韶华。再次点题,升华了文章的主旨。素材积累:1.“五车经史须

勤究,休使光阴暗地过。”(绩溪《胡氏家训》)2.责任并不是一个甜美的、轻盈的词汇,而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正是一代又一代中流砥柱最美的英姿。——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我希望你们能够摒弃短期的功利性目标,选择与国家、民族和人类

命运紧密结合的事业,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清华大学校长邱勇3.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新青年》4.蛟龙号”总设计师、

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

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承担责任,振兴国家”。【点睛】名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大致分为这样几步:一、逐一解读名言的内涵外延。所谓内涵,是名言本身所说的意思,所包含的哲理。解读是为作文立意做准备,因此

不能停留于内涵的准确把握,还要初步联系社会生活,即弄清名言适应的对象或范围,为后期的立意和选择打下基础。二、寻找名言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解读,不同名言之间最容易关系的句子可以先进行“组合”。理论上说,任何两两组合都是可以的,只要能找到其关联。多数考生可能以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两句来构思立意。如果

以某两句为主,把相关的第三句加进去,立意的高度会更与众不同。三、综合两三句提出中心论点。仅仅将有关的两三句找出来,找到其关联的点,还不能“立意”。要综合其内涵与外延,针对个人或社会,提出一个基本的看法,即站在这几个名人的肩膀上去审视人生或社会。从逻辑上,两三则

名言之间有“主次共建、相辅相成、正反对照、互为补充、条件因果、相互转化”等重构关系。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