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B卷)

PDF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426.737 KB
  • 2024-09-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B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B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B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B卷).pdf,共(26)页,426.73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aa4d926bf0916aa4847b82b5d3f97f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0年齐舜高级中学高一第二学期开学测试(B)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

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商代牛骨的出土能够证明商代有了牛,不能完全证明商代有了牛耕,故A项错误。《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故《诗经》的记载不能

反映商代的社会状况,B项错误。孔子及其学生冉耕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时期,故冉耕的名字不能反映商代的社会状况,C项错误。甲骨文属于商代的象形文字,故甲骨文中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的文字反映了商代牛耕的出现,D项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A.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B.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C.开始刀耕火种D.出现了曲辕犁【答案】B【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在生产工具上,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是西汉时期出现,刀耕火种

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曲辕犁则是唐代的发明,只有铁农具和牛耕是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3.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2-A.B.C.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指的是能够控制耕地深浅的曲辕犁,由此可知,C正确;耧车是播种工具,翻车和筒车是灌溉工具,故ABD错误。4.两千多年来,它引水灌溉,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龙首渠【答案】A【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都江堰的修建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A项;郑国渠、白渠和龙首渠都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故BCD错误。5.据史书记载: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可以说明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B.万历年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细密分工D.封建政府鼓励发展民营手工业【答案】

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佣直二铢而赢”可得出,当时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此时此地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对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官营手工业的地位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手工业领域的雇佣关系,没有体现分工,故C项错

误;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不会鼓励民营手工业,且-3-材料也没有涉及政府的政策,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标志是雇

佣关系的出现。判断时要注意材料中有没有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或者劳动者受雇佣,按工取酬的信息。6.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ɡū)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此农具的发明A.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B.推动了水田农业的

发展C.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D.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根据题干信息“水以轮济……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可知,这指的是筒车。它可以采用

水力引水入田,故本题选B。农业基本模式为小农经济,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农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A、C说法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题干没有涉及其他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故不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农业·灌溉工具7

.“至唐(中期),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A.说明均田制被破坏是偶然的B.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C.全面分析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D.说明唐朝没有实行过均田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文

可知言论作者认为:唐中期均田制成为空文的原因是“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即人口众多,政府掌握的闲田不足。此言论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故B项为正确选项。A、C、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8.中国瓷器制造工艺

历史悠久,技术高超,种类丰富。清代在制瓷工艺上的创新是A.青瓷B.白瓷C.青花瓷-4-D.粉彩瓷【答案】D【解析】【详解】东汉时期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青花瓷唐朝就出现了,元代最负盛名;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故排除ABC,选

D。9.在我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宋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市坊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从西周到唐朝,城市的格局,一直是市与坊分开的,

市内不住人,坊内不设店肆。市的周围有围墙,并且有开市和闭市的时间限制,市的设立和变迁都有政府来控制。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宋朝的的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答案为D。从以上分析可知秦朝、汉朝、隋朝的商业活动被限制在市坊中,排除ABC。10

.在《国家宝藏》栏目里,湖南省博物馆特别推介了唐代长沙窑,下图为海上丝绸之路出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它反映出唐代A.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兴起B.阿拉伯文字在中国的普及C.长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D.长沙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答案】A-5-【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海上丝绸之路出

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可得知内陆城市长沙窑文物的瓷器大量出口,外向型经济兴起,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表达过于绝对,排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在广州和泉州,排除C项;材料无法充分体现长沙经济繁荣与发达,排除D项。11.唐宋以来,通过“海上丝绸之

路”外销的重要商品,除丝织品外,还有A.玉米B.蕃薯C.烟草D.瓷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以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除丝织品外,还有瓷器,因此又被成为“瓷路”,故D正确;玉米、蕃薯、烟草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故ABC不符合材料。12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清朝鼓励朝贡贸易C.清朝禁绝一切民间贸易D.清朝海军装备落后【答案】

A【解析】【详解】材料“曾厉行海禁……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A;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不符合题意,排除B。由材料“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可见清政府是严格而非绝对禁止一切

民间贸易,排除C;材料无关清政府的装备问题,排除D。13.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6-C.鼓励贸易D.闭关锁国【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表明清朝仍然继承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除了广州之外,任何地方和民间都禁绝对外贸易,故答案为D。重农抑商是抑制商业发展,而本题主旨是中外贸易,A错误。工商皆本是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政

策,与材料相矛盾,B错误。材料是除广州外限定对外贸易,鼓励贸易明显错误,排除C。【点睛】闭关锁国正面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

自卫作用。负面影响: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14.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两座纪念碑,近处的一座纪念了酋长拉普这位土著英雄,远处的一座则纪念了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麦哲伦。他的船队

主要贡献是A.南行最远到达好望角B.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C.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D.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答案】C-7-【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中,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的贡献是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故C项正确。迪

亚士船队最远到达好望角,故A项错误。哥伦布船队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故B项错误。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故D项正确。15.《马可·波罗游记》对日本的描写:“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

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这一描写A.真实可信、影响巨大B.真实可信、但影响有限C.毫无根据、亦无影响D.脱离现实、但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的说法明显脱离实际,可信度较低,故排除A

、B项;但《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引起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题意中的描写激发了当时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情,故排除C项,故选D项。1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知识新视野》中写道:“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走出闭塞,

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材料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B.新航路开辟C.黑奴贸易D.宗教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

区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的信息,结合所学,15世纪开始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得地日益密切,连成一个整体,答案为B。资产阶级革命是每个国家在自己的国家内进行的,与题干内容不符,A错误

。黑奴贸易是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影响,是殖民掠夺的一个表现,不符合题意,C错误。宗教改革只是在欧洲部分国家内开展,不符合题意,D错误。-8-【点睛】新航路的开辟。从15、16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旧大陆和新大陆开始联系在一起,

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人类历史真正进入了“全球史”的时代。17.下图所示植物的最初产地是A.欧洲B.美洲C.非洲D.亚洲【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培育出了可

可、烟草、玉米、马铃薯等重要农作物,新航路开辟后才传到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8.1500年之后,大西洋突然成为最大、最多样化的贸易网络中心。欧、非、美三大洲以大西洋为中心形成了三角贸易,它给非洲带来的消极影响是A.丧失大量精壮劳动力B.推动社会近代

化进程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D.唤醒民众反殖民斗争【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使大量黑人被当作奴隶卖到美洲,故A项正确。推动美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故B项错误。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三角贸易

没有唤醒民众反殖民斗争,故D项错误。19.斯塔夫利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归根到底,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其原因与20世纪时英法两国让位于美国和苏联的原因正相同”。这些原因不包括A.资源优势

的丧失B.技术优势的丧失C.体制优势的丧失D.战争的消耗-9-【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时,荷兰、英国同为资本主义国家,故荷兰此时不存在体制优势丧失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20世纪时英法让位给美国、苏联时,资源优势、

技术优势丧失,二战给英国带来极大的破坏,这些和当年荷兰让位于英法是相同的因素,故ABD不符合题意。20.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

本原因是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运费也在不断的降低,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是在16世纪,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原

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1.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当时英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

人口达到230万。促使城市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是A.海外殖民扩张B.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C.工业革命D.人口出生率显著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从“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851年英国刚完成工

业革命,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工人,所以大部分英国人在城市中生活,答案为C。海外殖民扩张需要人前往去征服,占领后还需要去管理,与人口流入城市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B是城市人口增多的因素,但是如果城市不能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就没有优越的条件,故B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

生率问题,排除D。-10-22.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可知,英国这个时候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答案选B。法国、德国和美国跟随其后。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23.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A.化学工业B.电力工业C.机器制造业D.纺织业【答案】C【解析】【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机器,所以机器制

造业比较发达,故C项正确;A和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产业,排除;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就有的企业,排除。2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

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11-次战争逐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甲午战后列强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

错误;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B项错误;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C项错误。25.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的运动。这场运动是A.洋务运动B.太

平天国运动C.五四运动D.义和团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于1851年,是旨在推翻清王朝的运动,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五四运动是1919年,核心是爱国主义。C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

D错误。26.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这表明他主张A.学习西方自然科学B.仿效西方政治制度C.兴办近代军事工业D.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

自强”体现的是李鸿章认识到求富的重要性,为此兴办了民用企业,D选项符合题意;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洋务运动尚未上升到制度层面的学习,B选项排除;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体现的是自强,C选项排除。27.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

告中沮丧地写道:“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材料反映洋务运动A.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B.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C.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

展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答案】D-12-【解析】【详解】材料“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的信息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法的轮船公司,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D正确;洋务运动没有促使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解放,A错

误;此时的自然经济并不是完全解体,B错误;材料中并不是说明洋务运动对于近代教育的推动作用,C错误。28.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之一种”。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A.清政府晚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可知,当时中国正在进行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故D正确;清政府晚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北洋军阀政府时期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C错误。29.1912—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经历了快速发展。其“发展”的客观原因是A.传统小农经济衰败、解体B.实业救

国浪潮方兴未艾C.清朝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D.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客观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故D项正确

。传统小农经济衰败和解体、实业救国浪潮方兴未艾和清朝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属于内部原因,故ABD项排除。30.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

、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其主要原因是-13-A.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B.国民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C.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1927—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材料中现

象正是这一原因导致,故B项正确。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不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A错误;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C错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甲午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31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短暂春天,主要得益于()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科技水平迅速提高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知识分子大力宣传【答案】C【解析】【详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

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答案为C。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是1898年,与材料不符,A错误。BD均不是短暂春天的原因,排除。【点睛】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

战争的中心在欧洲,战火波及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30多个国家参战,所以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也叫“短暂的春天”。32.如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

厂的两枚火花。中国火柴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顽强成长。你从该图认识到支撑中国火柴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是-14-A.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B.奋斗不止的逐利精神C.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D.坚忍不拔的

斗争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从图片中的“光亚”“振兴国货,挽回利权”“足踏环球,口吞宇宙”以及五色旗等信息可以看出支撑中国火柴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是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故A正确;逐利精神、敬业精神、斗争精神都不符合图片主旨,故BCD错误。33.“一战”期间,影响中国面粉由入超变为

出超的外部因素是A.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B.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C.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列强忙于

战争无暇顾及中国,减少了对中国资本及商品输出,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面粉出口增加,故D项符合题意;民国倡导国货及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群众抵制洋货运动均为内部因素,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4.194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欧洲复兴法,决定在1948年至1952年拨款

170亿美元帮助欧洲渡过战后难关。这一措施A.马歇尔计划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关贸总协定-15-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提出马歇尔计划,故A项正确。“北约”是一个

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访访集团,故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是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推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是1957年成立的经济组织,故D项错误。3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

化为半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获取能力。做好本题,关键抓住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时

期美苏争霸的高潮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制约着全球化的进展。所以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影响36.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

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16-【答案】A【解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

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美苏冷战。37.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A.多极化趋势加强B.

民族纠纷严重C.恐怖主义猖獗D.地区冲突加剧【答案】A【解析】【详解】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目前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但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明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为A。BCD是世界在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3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A.“冷战”开始B.“热战”出现C.两极格局结束D.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故C正确,排除ABD三项。39.年画

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如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入社》年画,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它主要反映了-17-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人民公社体制的迅速发展【答

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可知,这反映的是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景,故C项正确;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是在新中国土改后,故A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BD错误。40.上世纪五十

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重又返回家乡务农。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A.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B.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C.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较大波动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现象严

重【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材料提到,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材料无法体现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故A项排除;计划经济与个人前途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故B项错误;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

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大跃进和国民经济困难的史实,故C项正确;“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和经济困难,不是失业问题,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过程41.下表是我

国在“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推知,当时-18-中国部门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文化教育其他投资比例58.2%19.2%7.6%7.2%7.8%A.优先发展工业B.优先发展文化教育C.优先发展农业D.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答案】

A【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工业比重占了58.2%,结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内容可知,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希望要快速的实现工业化,故A项正确;文化教育、农业、交通所占的比重较小,不是优先发展的对象,故排除BCD。42.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6年的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

重示意图。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

据绝对主导地位,私有制经济所占比例比较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起来,故C项正确;A项是1952年底,排除;B项是1958年,排除;D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点睛】“1956年”是关键时间信息。43.路遥小说《平

凡世界》描述了石乞节公社双水村生产队队长孙少安为改变家乡农业落后面貌,实行包产到户。以此为核心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答案】C【解析】【详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首

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答案为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损伤农民生产积极性,A错误。BD都是建国初期的政策,不是改革开放时期政策,排除。44.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

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D【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在1984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D项所有内容的时间恰好与材料的时间限定对应一致,故

选D。4个经济特区在1980年就已设立,与材料“1984年”的时间设定不一致,排除A;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是在1992年,与材料“1984年”的时间限定不一致,排除B;浦东开放是在1990年,与材料“1992年”的时间限-20-定不一致,排除C。45.如图是安徽凤阳县1978—1981

年粮食产量变化图。促使该县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完善了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B.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表数据可知,安徽凤阳县1978—1981年粮食产量逐年提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促使该县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故D正确;1980年刚刚开放经济特区,此时谈不上完善,且和图表数据关系不大,故A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在1992年,故B错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是在1993年,故C错误。46.在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的社论中提出:“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决定从明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上来。这是我们党在进行新长征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文中空白处应填充的内容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经济建设和文化革命方面C.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1978年12月25日的时间可以判断出社论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故选C。A项是在1953年到1956年;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在1976年结束;D项错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1992年提出。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

重要的会议,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2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同时,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议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的热潮。47.2013年中国市场利润最高的行业依次是房地产、眼镜、化妆品、婴幼儿

用品等,社会上相当多的游资涌入这些行业,表面上资金的流向是自发的,但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这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自1992年中共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标。而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指的就是市场。故应选D。48.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特”在于实行特殊的()A.外交政策B.文化政策C.民族政策D.经济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的特殊经济区,所以“特”

是实行一种特殊的经济政策,答案为D。ABC不符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4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

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如何?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其原因?材料二在中国民族工业中,轻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

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例如棉纺织业,当时创建纱厂的资本家中,有很多就是军阀官僚和地主,只有少数才是真正由工业资本不断积累起来的。-22-——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民

族工业的特点。列举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两例代表。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五计划中工业建设的重心集中在哪些部门?这些成就的取得对中国的工业化有什么意义?【答案】(1)地位:广受欢迎、赞誉(或:欧洲上层社会竞相购藏)。原因: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发达(或:工艺

水平高,制作精良,享誉世界)。(2)特点:部门以轻工业为主;分布集中于沿海通商口岸;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依赖性。民族工业举例如: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保兴面粉厂、大生纱厂等。(写出两例即可)(3)部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钢铁生产(任答其中一点即可)意义:改变了

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可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子啊国际上广受赞誉。原因是中国古代手工

业技术发达,手工业产品制造精良。(2)根据材料二中“轻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可知,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根据“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可知,民族工业地理分布不平衡,主要集

中在沿海通商口岸。根据“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可知,民族工业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依赖性。近代民族工-23-业的代表有: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大生纱厂等。(3)根据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大型轧钢厂等可知,一五计划中工业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一五计划的实行使中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为社

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及原因;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特点及代表企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的

成就及影响。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00—1800年的确是一个空前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它越来越多地影响世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早期近代几乎把世界各个民族都纳入彼此经常的、紧密的、持久的联系之

中,跨文化交流延伸到东半球、西半球和大洋洲之外,包括了全世界。1500—1800年,经过新航路的开辟,无论奢侈品还是大宗商品的运输成本和风险都大大降低了,这些航路上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可以传播给更广泛地区

的商人,各地复杂的货币制度,通过可以互相兑换的黄金、白银、铜币、汇票,也促进了全球贸易。——摘编自施诚《全球史中的“早期近代”》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它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

点一: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跨文化交流;观点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全球文明的交往;观点三: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观点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全球文明的交往论述: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社会和各文明间的孤立和分散状态,亚非欧各洲间开始了联系与交往。不仅

促使各地区间的文化形成了空前的大交流,欧洲生产方式、美洲的物种和亚洲的商品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发展;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大发展,亚非欧美各洲的贸易联系加强,开启了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观点三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论述:早期近代化是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发

展过程,亚非欧美各洲的联系与交往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各民族都纳入频繁的联系之中,亚非欧美各洲形成了全球贸易体系,加速了各地区的交往;促进了世界经济和文化密切联系的全球史的形成,亚非欧美各洲不再是孤立的历史而是整体联系的历史。-24-【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旨可

知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文化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三个角度可以概括出三个观点,即观点一: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跨文化交流;观点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全球文明的交往;观点三: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早期近代化”的发展。在论述过程中

以史观为指导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此处以观点二、观点三为例论述。观点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全球文明的交往。论述过程中史实方面可以从亚非欧联系、物种交流、全球贸易等角度展开。论述: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社会和各文明间的孤立和分散状态,亚非

欧各洲间开始了联系与交往。不仅促使各地区间的文化形成了空前的大交流,欧洲生产方式、美洲的物种和亚洲的商品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发展;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大发展,亚非欧美各洲的贸易联系加强,开启了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观点三: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论述过程可以从贸易

体系、文化联系等角度展开。论述:早期近代化是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发展过程,亚非欧美各洲的联系与交往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各民族都纳入频繁的联系之中,亚非欧美各洲形成了全球贸易体系,加速了各地区的交往;促进了世界经济和文化密切联系的全球史的形成,亚非欧美各洲不再是孤立的历史而

是整体联系的历史。51.材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货。正如《

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融之,或加刑诛。抉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

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对唐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1)措施: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发展科举,选贤任能;休养生息,发展生产。(2)影响:肃清吏治、发展生产,有利于政治清明,政局稳定;打击门阀士族,促进了“平民政治”的发展;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政权的基础。这些措施都为唐玄宗前期的清明政治奠定了基础。-

25-【解析】【详解】(1)材料“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可知,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整顿吏治,严惩贪赃枉法官吏;“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可推出发展科举

制,选拔贤能人仕;“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可知休养生息,发展社会生产。(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时期整顿吏治,严惩贪赃枉法官吏,发展科举制,选拔贤能人

仕有利于进一步打击贵族政治,促进“平民政治”的发展;以严厉的手段整顿吏治,严惩贪赃枉法官吏的措施有利于政治清明,为后世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可知促进了唐代社会经

济的发展,为唐玄宗前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6-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