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题必刷28 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必刷(原卷版).doc,共(12)页,2.52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a2390919bb214ac3ef10e5d4279116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小题必刷28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必刷(通用版)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
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的状态。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2.化学实验结果一般可以用图像表示。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图甲可表示镁条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向H2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后,溶液的导电性随BaCl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C.图丙表示光照
下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光照后溶液中Cl2的浓度增大D.图丁表示70℃时不同碱性条件下H2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溶液的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3.—定条件下,合成乙烯的反应为6H2(g)+2CO2(g)CH2(g)+4H2O(g)
。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B.生成乙烯的速率:(N)一定大于(M)C.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的值将增大D.当温度高于250℃,升高温度,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降低4.已
知:A(g)+3B(g)2C(g)△H<0,有甲乙两个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向甲中加入1molA和3molB,5min时达到平衡,放出热量为Q1kJ;相同条件下,向乙中加入2molC,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2kJ。已知Q2=3Q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达平
衡时,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B.乙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g)A(g)+3B(g):△H=+4/3Q2kJ/molC.乙中达到平衡后,再加入0.25molA、0.75molB、1
.5molC,与原平衡互为等效平衡,平衡不移动D.乙中平衡时C的转化率为50%5.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
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1D.平衡时,乙
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6.如图所示为接触法制硫酸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其中关键步骤是SO2的催化氧化:2SO2+O225VO2SO3△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增大反应容器内压强一定有利于提高生
产效益B.反应放热,为提高SO2转化率,应尽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反应C.工业生产要求高效,为加快反应速率,应使用催化剂并尽可能提高体系温度D.沸腾炉流出的气体必须经过净化,并补充适量空气,再进入接触室7.甲、
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B.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C.平衡时甲中N
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相同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8.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
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C.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D.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
或液态9.两个完全相同的恒容容器A和B,已知A装有SO2和O2各1g,B中装有SO2和O2各2g,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设A中SO2的转化率为a%,B中SO2的转化率为b%,则A、B两个容器中SO2的转化率的关系是A.a%>b%B.a%=b%4C.a%<b%D.无法确定10.甲硫
醇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化工试剂,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吸收能量B.过程④中,形成了O—H键和C—S键C.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11.将4mo
l2H和2molCO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334Hg2COgCHOCH+()()2gHOg+ΔH,其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正确的是A.ΔH0<B.12pp<C.X点和Y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XKY<D.在2p和316
℃时,若将6mol2H和2molCO通入容器中,则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小于50%12.三级溴丁烷在乙醇中溶剂解的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5A.三级溴丁烷在乙醇中溶剂解的总反应速率由反应
III决定B.三级溴丁烷在乙醇中溶剂解的总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若三级氯丁烷在乙醇中发生相似的溶剂解,则反应I的焓变△H1将增大D.适当升温,三级溴丁烷在乙醇中溶剂解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
增大程度13.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为CO2(g)+3H2(g)CH3OH(g)+H2O(g)ΔH<0。500℃时,在体积为100mL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CO2、0.3molH2,测得CO2浓度与CH3O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曲线X可以表示CH3OH(g)或H2O(g)的浓度变化B.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75%C.从反应开始到10min时,H2的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D.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14.在一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aA(g)+bB(g)cC(g)。反应过程中,物质A和C的物质的量随某物理量(x)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A.若x为温度,则xn对应的平衡常数:123K<K<KB.若x为恒压条件下加入物质B的物质的量,则化
学反应速率:123v<v<vC.若x为压强,则a+b<cD.对于任何物理量x,1x和3x处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和转化率均相同15.(多选题)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在体积一定的
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且p1<p2B.反应速率:v逆(状态A)<v逆(状态B)C.在C点时,CO的转化率为75%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CH3
OH,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不同16.(多选题)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图Ⅰ表示某放热反应在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232SOO2SO+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2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C.图Ⅲ表示某
明矾溶液中加入2Ba(OH)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2B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20mL.Ba(OH)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电导率可表示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电导率越大导电性越强,图Ⅳ可表示向盐酸和醋酸混合溶液中
滴入氨水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关系717.(多选题)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2Z(g)ΔH<0,在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起始时温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编号容器类
型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molXYZI恒温恒容2101.2II绝热恒容002nA.反应2X(g)+Y(g)2Z(g)达到平衡时该容器I的K值一定小于容器II的K值B.容器I中X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Z的转化
率之和小于1C.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n<1.2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1.0molX(g)、0.40molY(g)和1.40molZ(g),则此时v正<v逆18.(多选题)已知反应: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在一定压强下,按w=223
n(Cl)n(CH=CHCH)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φ)与温度(T)、w的关系,图乙表示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w2>1B.图乙中,A线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C.温度为T1、w=2时
,Cl2的平衡转化率为50%D.若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增大19.(多选题)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如图,我国学者发现T°C时,甲醇(CH3OH)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如
下(该反应为可逆反应):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和反应Ⅱ相比,反应Ⅱ更容易发生B.反应I为CH3OH(g)=CO(g)+2H2(g)∆H<0C.通过控制催化剂的用量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和反应进行的程度D.CH3OH(g)与H2O(g)在高温条件下更容易反应20.(多选题)丙烷氧
化脱氢制备丙烯的主要反应为()()()()3823622CHgOg2CHg2HOg0H++。在催化剂作用下,38CH氧化脱氢除生成36CH外,还生成CO、2CO等物质。实验测得38CH的转化率和36CH的产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
下图所示。已知:363638CHCH100%CH=的物质的量的选择性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8CH的转化率和36CH的产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分别是b、aB.温度升高催化剂的活性增大,38CH的转化率增大C.
575C时36CH的选择性为66%D.选择相对较低的温度能够提高36CH的选择性91.(2020·海南高考真题)NO与CO是燃油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常温常压下它们之间的反应:CO(g)+NO(
g)=CO2(g)+12N2(g)ΔH=-374.3kJ·mol-1K=2.5×1060,反应速率较小。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K很大,NO与CO在排入大气之前就已反应完全B.增大压强,平衡将向右移动,K>2.5×1060C.升高温度,既增大反应速率又增大
KD.选用适宜催化剂可达到尾气排放标准2.(2020·天津高考真题)已知()2+26CoHO呈粉红色,24CoCl−呈蓝色,2-4ZnCl为无色。现将C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
以下平衡:()2+2--2426CoHO+4ClCoCl+6HOΔH,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2+26CoHO和2-4CoCl中σ键数之比为3:2B.由实验①可
推知△H<0C.实验②是由于c(H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D.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2-2-44ZnCl>CoCl3.(2020·江苏高考真题)反应42SiCl(g)+2H(g)Si(s)+4HCl(g)高温可用于纯硅的制备。下列有
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H>0、S<0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4242c(HCl)KcSiClcH=C.高温下反应每生成1molSi需消耗2222.4LHD.用E表示键能,该反应ΔH=4E(Si-Cl)+2E(H-H)-4E(H-Cl)104.(2020·浙江高考真题)
15mL0.1molLKI−溶液与131mL0.1molLFeCl−溶液发生反应:3222Fe(aq)2I(aq)2Fe(aq)I(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B.经苯2
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C.加入4FeSO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2+23+2cFeK=cFecI−5.(2020·浙江高考真题)在一定
温度下,某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a为逆反应活化能,E为正反应活化能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Ea’-EaC.所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或等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D.温度升高,逆反
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加快幅度,使平衡逆移6.(2019·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H2(g)+CO(g),碳的质量
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molN2和3mol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mol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
热量为Q2,Q2不等于Q17.(2018·浙江高考真题)已知:2SO2(g)+O2(g)=2SO3(g)△H=-197.8kJ•mol—1。起始反应物为SO2和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
不变)。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K压强/(105Pa)1.015.0710.125.350.71167399.299.699.799.899.972397.598.999
.299.599.677393.596.997.898.699.0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2的转化率增大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相等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D.工业生产通
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相当高8.(2018·浙江高考真题)已知X(g)+3Y(g)2W(g)+M(g)△H=-akJ·mol-1(a>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与1molY(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
后,放出热量为akJ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9.多选题(2020·江苏高考
真题)CH4与CO2重整生成H2和CO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1422CH(g)CO(g)2H(g)2CO(g)247.1kJmolH−+=+=1222H(g)CO(g)HO(g)CO(g)41.2kJmol
H−+=+=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42CH:CO1:1nn=条件下,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B.曲线B表示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
变化12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和曲线B相重叠D.恒压、800K、n(CH4):n(CO2)=1:1条件下,反应至CH4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续反应,CH4转化率能达到Y点的值10.(多选题)(2019·江
苏高考真题)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B.图中X点所示条
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380℃下,c起始(O2)=5.0×10−4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