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共(14)页,198.01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9527ee65de2b13ee265bf6816482a5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初二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考试时间:4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
怀。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1954年。因此①②③④正确,⑤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材料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使中国成为独立
自主的国家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C.使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D.使人民社会政治地位发生根本变化【答案】D2【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政权”说明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社会政治地位发生根本变化,D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新中国成立使得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A排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但不是彻底胜利,B排除;
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使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C排除。故选D。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
干“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C符合题意;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排除;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B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
家,D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相关的时间与意义。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
是()A.朱德B.彭德怀C.林彪D.毛泽东【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抗击美国侵略军;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
B。5.2018年1月,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它始建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1953年-1957年,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3发展重工
业,在此期间,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A正确;1958年,党和政府轻率地发动大跃进运动,B排除;1966年—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C排除;改革开放时期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排除。故选A。6.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
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D.第八次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A。7.2
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合作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
据题干关键词“公私合营”,结合所学可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故A符合题意;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合作化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8.“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
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民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4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答案】A【解析
】【分析】【详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思想界存在的两个凡是的观点,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终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所以答案是A。9.全面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成就斐然,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不包括A.武汉钢铁基地的建成B.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的建成C.大庆油田的建成D.胜利油田的建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的是1956年到1966年。武汉钢铁基地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建成投产,
属于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1953年底,鞍钢“三大工程”提前建成,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大庆油田的建成时间是1963年,属于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胜利油田的建成时间是1961年,属于全面社
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所以ACD项都是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B项不属于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间范围,然后根据时间段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10.面对经济困难,1960
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提出的方针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巩固、充实、提高、调整C.提高、调整、巩固、充实D.充实、巩固、提高、调整【答案】A【解析】5【详解】1960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提出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
知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A。11.《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
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
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因此“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2.20世纪80年
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
行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13.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①实行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6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
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
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因此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共同之处,都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排除选项①,土地改革之后还是土地私有制;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1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
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件事件分别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改革开放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可知,此内容指的是毛泽东带领人民摆脱压迫,建立新中国,使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
革开放重大决策,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富强,故D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与题干无关,A项把两件事颠倒了,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5.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的
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答案】C7【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项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A项不符合题意;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B项不符合题意;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16.带领群众与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
考面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黄继光B.王进喜C.焦裕禄D.雷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努力改变兰考面貌”和“党的好干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例如焦裕禄在
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期,带领群众与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最后病逝在兰考,被称为“党的好干部”,C项符合题意;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英雄人物,A项不符合题意;王进喜虽然是探索时期的人物,但他是著名石油工人,被称为“铁人”,B项不符合题意
;雷锋是探索时期的人物,但是他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17.1985年,我国城市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多种所有制经济B.国有企业改革C.政企分开D.增强企业活力【答案】D【解析】【详解】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
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都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关,但不是中心环节,排除。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
增强企业活力。18.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会议是8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六大C.中共十七大D.中共十八大【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19.“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A
.厦门B.汕头C.深圳D.珠海【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在短短几年内由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成为经济特区
的代表和改革开放的“窗口”,C符合题干描述,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选C。20.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B.经
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C.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D.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答案】C【解析】【详解】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
港口城市,1985年,我国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因此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故C正确,ABD排除。
故选C。21.以下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时间顺序是①邓小平理论9②“三个代表”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9月,
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
指导思想,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选项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下列选项能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的创新精神的是①一五计划②赎买政策③经济特区的设立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一五计划仿照的是苏联,①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三大改造过程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实行了赎买政策,这是一大创举,②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④符合题意。故选择A。23.200
1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A.举办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1
0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C项符合题意;举办经济特区的时间是1980年,A项不符合题意;开发上海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B项不符合题干的时间,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时间是2017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4.中共十九大确定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
思想()A.毛泽东理论B.三个代表C.科学发展观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符合题意,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定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确定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
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应的会议名称。25.下面是我党不同时期提出的工作路线方针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以阶级斗争为纲”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对应的是1953—1957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对应的是1950—1953年我
国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对应的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故B正确,ACD排
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1126.材料解析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二“农民申请入社”、“公私合营”。材料三1978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1)我国是如何改变这一落后现象的?取得了哪些成果?(任意一例)有什
么重大意义?(2)材料二提到的关键词反映了什么事件?其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3)请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的模范人物?(4)材料三中“社会变革”指什么?这场变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答
案】(1)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
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人
民服务的楷模”雷锋(4)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
机都不能造。”,可见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工业极其落后的现象。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成果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
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一五计划的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
义工业化迈进。12(2)依据材料二“农民申请入社”、“公私合营”,可见反映了三大改造。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申请入社”反映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公私合营”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的方式。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不少模范人物,如著名石油工人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铁人
;科学家邓稼先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期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被誉为党的好干部;雷锋同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4)依据材料三“1978年,在世界的东
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社会变革”指改革开放。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标志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或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5)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党的领导、路线方针、工作重心等方面谈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如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本国国情出发;经济建设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等。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图一发生在1950年的“分地”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彻底废除了什么制度?该事件完成的意义?(至少两点)(2)观察图二,“入社”的“社”指什么?(3)中国开展全面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是在何时?观察图三,在1958年中国农村开展了一项什么
运动?(4)是什么做法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5)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答案】(1)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剥削的地主阶级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成
为土地13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农业生产合作社(3)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人民公社化(4)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制定农业政策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等【解析】【详解】(1)图一发生在1950年的“分地”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在
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或封建剥削的地主阶级土地制度。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翻身获得解放,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恢复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也巩固了新中国的人民政权。(2)观察图二,“入社”的
“社”是指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方面设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3)1
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标志我国开展全面的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观察图三“人民公社大食堂”,结合所学知识,在1958年,中国农村开展了人
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农村的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大办公共食堂,吃“大锅饭”,结果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4)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分田到户,在坚持土地
公有制的前提下,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政策方面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以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这些政策
既有正确的决策,但是也出现过失误,如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结果是导致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制定农业政策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等。28.综合探究题中共十九大吹响
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1)说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14(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指的是?(4)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至少两点)【答案】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4)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勇于实践,改革创新;要依据国情,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解析】【详解】(1)“中国
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
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4)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前景展望、实现途径等方面谈谈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如从前景展望来看,“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它必将实现;从实现途径来看,要坚
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勇于实践,改革创新;要依据国情,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