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2张.pptx,共(22)页,5.31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b62ee1c58c704033a0c1436b28bea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目录目录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目录目录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
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形象鉴赏、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3目录目录突破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一般指对诗歌作
品的主旨分析、背景分析、价值意义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4目录目录“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路导引】1.抓住诗题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诗题中都有一个
“送”字,这两首诗表现的是什么思想情感?答:2.抓住关键词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送”字表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由“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5目录目录3.抓住题材类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请对其思想内容作简要分析。答: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乐景、哀景和乐情、哀情可以是正衬也可以是反衬)“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的这两首绝句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何?答: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对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这种
生活的向往。前者是乐景衬乐情,后者是乐景衬哀情。6目录目录“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整合答案】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的描写,倾诉了诗
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7目录目录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8目录目录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边关思乡9目录目录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
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备选训练
答案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本诗尾联,苏辙“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10目录目录突破二评价观点态度11目录目录作者的观点态
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
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12目录目录“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诗歌表达了什么观点态度?请试作简析。【思路导引】1.体悟要深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诗歌结尾两句是即景说理,谈出了游山的体会。作者的体会是什么?它还
有着怎样的深刻内涵?答:作者的体会是,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还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
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13目录目录2.分析归纳要细致全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诗中的名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刘禹锡原意是借“沉舟”“病树”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不过,他同时用“千帆过”“万木春”来表达他对
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诚然,“沉舟”“病树”是常有的事。沉船事件发生后,千帆仍然浩浩荡荡;这里的树木枯败了,那边的树林还十分茂盛。作者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
变化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或者说社会总是不断往前发展的。14目录目录3.评价要准确“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包含着怎样的哲理?答:【整合答案】以池塘为喻
,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
,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古人悲秋者为多,然而刘禹锡的这首《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积极的待人处世态度
。15目录目录(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山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题目: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答:正因
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16目录目录【即练即悟】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①杜甫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
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②吾兼吏隐③名。【注】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②肯信
:肯否相信。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先贤传》)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请结合尾联含义简要分析。答:尾联意为浣花溪畔的菊花一直
在笑我劳碌无功,她肯否相信我在幕府为吏、回草堂为隐而兼有其名呢?尾联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境。他在幕府的秋风中怀想浣花溪畔的草堂,寄人篱下而碌碌无为,想回到草堂又迫于生活的压力,对当前处境非常无奈和矛盾
。17目录目录2.阅读下面这三首宋诗,完成题目。纵笔三首①苏轼其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其二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其三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
酒定膰②吾。【注】①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②膰:古代宗庙
祭祀用的熟肉。这里“膰”当动词“馈”,进食于人。只鸡斗酒: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18目录目录组诗充分体现了诗人“超旷闲逸”的心境,请结合内容分析。答:①第一首以一笑否定小
儿误喜自己容颜未老,以风趣面对衰老,体现超旷闲逸;②第二首将身世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平蕴藏在父老相迎的热闹与独立数过人的寂寞中,不显沉痛,体现超旷闲逸;③第三首直写诗人久困中喝酒思肉,期待邻人送上酒菜,以真率写与邻人的深厚感情,不以久困为意,体现超旷闲逸
。19目录目录备选训练答案此诗描写早春游湖的所见所闻,湖光山色,明媚动人,歌曲横笛,相映成趣。诗人对此无穷之景,吟唱不尽。于是开怀畅饮,进入醉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风景的无限留恋之情。体现了诗人自由洒脱的个性,纵情山水,乐享浮生的人生追求。2.阅读下面这首宋
诗,完成问题。湖上即事陈起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目录目录•钱塘逢康元龙①•明•谢肇淛•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题:请
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试题解析】答题时应先联系全诗并结合注释和其他相关北京信息,分析诗句所蕴含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然后再做简要评析。【参考答案】诗人要与诗友
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目录目录•李太白杂言(节选)•【宋】徐积•乃知公是真英物,
万叠秋山清耸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戴乌纱,著宫锦①,不是高歌即酣饮②。•饮时独对月明中,醉来还抱清风寝。•【注】①《唐才子传》记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
人。”②高歌酣饮: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诗人以诗论诗,“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6分)①李白和杜甫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2分)②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明显不同,杜甫如志在
千里的老骥,李白如横空高飞的霜鹘;(2分)③老骥难以追上霜鹘,可见李白诗才远胜杜甫。(2分)目录目录•感遇四首(其二)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来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本诗中菊花这
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请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简述三者内涵上的不同。(6分)•.1《感遇四首》中,李白借菊花表达了对具有高沽的品格(或超拔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志士(或自己)的哀叹(或者
说对菊花空有兰花一样的清雅但却无人赏识的同情)。2“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3“采菊”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是他和大自然彼此间的惬意和怡然。(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