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共(21)页,41.92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48482f5608841a55b3387a6730a2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在《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答案】①.剑阁峥嵘而崔嵬②.齐彭殇为妄作③.王羲之④.物有本末⑤.事有终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
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2)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
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峥嵘”“崔嵬”“殇”“羲”“末”。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会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文化自觉,这就是自知之明。①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②并有意识地发扬它和继承它③但真正传统好的东西不会完全走掉的④让大家意识和理解到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应该保留的优
秀传统A.④②①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2)小松在学完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后,他针对当下新媒体时代信息真假难辨的现实,以表格形式梳理了“辨析虚假信息”的方法,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分析维度特点新闻标题
虚夸,标新立异,耸人听闻_________信息不明,如“据说”“据透露”内容与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逻辑不清新闻效果紧跟社会热点,博人眼球发布平台多为自媒体发布或转发【答案】(1)C(2)①.新闻来源②.缺乏科
学验证结果③.缺乏必要的材料支撑【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这几句说的都是关于“传统”的话题,首先是“传统”没有消失,才能从中“提炼”,然后大家能够有意识地去“保留”,最后是“发扬”和“继承”。由此按照逻辑关系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
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信息不明,如‘据说’‘据透露’”可知是从新闻来源的角度梳理的。第二空和第三空是从“内容与表述”角度梳理的,除了看逻辑是否清晰,还可以看是否有
必要的材料支撑,是否有科学验证结果等。可以填:缺乏科学验证结果、缺乏必要的材料支撑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成见沃尔特·李普曼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
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②然而,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表明,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
处理。实际上,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而是对它进行改编。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③在哥廷根曾召开过
一次心理学会议,其间有一批据说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接受了一次饶有趣味的实验。主办方预先安排了一场“事件”:突然,会议厅大门被人撞开,一个小丑冲了进来,一个持枪黑人在后面狂追。他们在大厅中央停下厮打。整个事件持续了不到20秒钟,“演员们”离开大厅。会议主席要求在座各位当即写出一
篇报告。交上来的40篇报告中,关于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20%-40%,有12篇达40%-50%,13篇高达50%以上。而且,有24篇纯粹是杜撰了10%的细节描述,有10篇的杜撰率高于10%,低于10%的只有6篇。这样,40名老练的旁观者针对刚刚发生在眼前的这一事
件写出了一篇很负责任的报道,却使大多数人了解到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④要想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不加以分类概括,这会使人筋疲力尽,而且,面对五花八门的事务也没有这种可能性。现代生活匆匆忙忙,五光十色,一些实实在在的差距使人们有
了隔阂,既无时间也无机会进行密切交流,我们用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画面。为了某种彻底单纯的生活方式而抛弃一切成见,可能会导致人类生活索然无味。⑤最让人难以捉摸是创造并维护成见库的那些因素。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
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且,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他是个煽动家,啊,煽动家就是这种人物,所以他就是这种人物。他是个知识分子;他是个富翁;他是个外国人。——这与以下说法就大不相同:他是个耶鲁人,但却是个平庸之
辈。——我们对于他(她)的其他情况又有多少了解呢?问题出在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假如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则,那么,人为了进行观察而接受预见的习性,就只会导致错误而不会带来简捷。⑥这些规则最终要取决于构成我们生活哲学的各种样板。如果我们的哲学
认为,这个世界应当按照我们的某种法则去运行,那我们就很可能会喋喋不休地根据我们的法则,描绘世界。但若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他的智力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那么,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
过是些成见,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有删改)3.依据第③段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表明,这使得大多数人了解到了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B.整个事件是预先安排好的,而且整个过程表现得生动逼真。C.人们对事实的认识是失实
的,是进行了改编、加工和创造。D.这些报道有多半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具有确凿证据。4.第⑤段中,作者试图通过画线句的隐含前提“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可能导致错误的“成见”。5.以下作者最不可能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一项是()A.研究表明某个种族
的所有成员在一个外国游客眼中应该有着差异。B.若一位画家“未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方式描绘各种对象”,我们就不快。C.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杜绝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D.心理学表明,人们习惯于根据所熟悉的某种艺术手法为观察对象造型。6.本文说理
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7.有人认为《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林黛玉的行为和心理体现出了本文作者所说的“成见”,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
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答案】3.C4.耶鲁人一定是出类拔萃的5.A6.本文围绕“成见”说理,层层推进。先指出人们对于公共事件的成见客观存在,成见由别人的报道和自我想象拼合而成;接着进
一步指出事件目击者的成见在于他对事实的带有创造性的改编、加工,而这种加工取决于其地位和观察习惯,并用心理学实验加以证明;同时承认成见存在的某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要正视成见带来的危害,并运用理性控制和矫正成见。7.成见是指先入之见、预见。是头脑中原先就有的看法,使人在亲身经历前就
对事物、事件进行想象或分类概括。它能带来便捷也会导致错误。林黛玉在进贾府前就已经听闻贾府的种种,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中预先的成见让她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先规划,决定进入贾府后谨言慎行。【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
“这使得大多数人了解到了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只是这一次试验的结果,并不是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B.“整个事件是预先安排好的,而且整个过程表现得生动逼真”只是对此次实验中人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不是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C.正确。根据实验数据,说明40名老练的旁观者针对刚刚发生在眼前的这一事件写出
的报道,都进行了改编、加工和创造,关于主要事实、细节描述等都是有失实之处的。所以其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D.“这些报道有多半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具有确凿证据”表述错误。与文中“关于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20%-40%,有12篇达
40%-50%,13篇高达50%以上”的表述相互矛盾,并不是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第⑤段中,根据前文“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
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且,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可知,我们的先入之见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比如说“他是个耶鲁人”,多数人的先入之见就会想像“耶鲁人一定是出类拔
萃的”,所以,画线句的隐含前提“耶鲁人一定是出类拔萃的”。【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先分析作者主要观点,作者主要说成见由别人的报道和自我想象拼合而成,接着进一步指出事件目击者的成见在于他对事实的带有创造性的改编、
加工,我们的先入之见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A.“某个种族的所有成员在一个外国游客眼中应该有着差异”,这没有用我们的先入之见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所以,作者最不可能用此
来证明自己的观点。B.我们不快,是因为画家“未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方式描绘各种对象”,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了想象,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所以,作者可能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C.“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这告诉我们,在没有亲身
经历之前,不要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凭空臆测,不要妄图根据我们自己的法则去描绘世界。所以,作者可能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D.“们习惯于根据所熟悉的某种艺术手法为观察对象造型”说明人们很可能会根据我们自己的法则,去描绘世界。而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了想象,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所
以,作者可能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本文围绕“成见”说理,层层推进。根据第一段“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可知,这是指出人
们对于公共事件的成见客观存在,成见由别人的报道和自我想象拼合而成;接着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事件目击者的成见在于他对事实的带有创造性的改编、加工,并指出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并用心理学实验加以证明;的的第四段,根据“为了某种彻底单纯的生
活方式而抛弃一切成见,可能会导致人类生活索然无味”可以看出,文章承认成见存在的某种合理性。最后两段,在承认成见存在的某种合理性的基础上,指出我们要正视成见带来的危害,并指出“但若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这
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他的智力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那么,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过是些成见,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强调要运用理性控制和矫正成见。【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文章内容能力。首先表达自己的观点“认同”。然后分层回答理由。首先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成见”的含义。根据“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且,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
感知过程”“要想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不加以分类概括,这会使人筋疲力尽”可以概括出“成见”是指先入之见、预见。“成见”是头脑中原先就有的看法,使人在亲身经历前就对事物、事件进行想象或分类概括。根据“为了某种彻底单纯的生活方式而抛弃
一切成见,可能会导致人类生活索然无味”和“人为了进行观察而接受预见的习性,就只会导致错误而不会带来简捷”可知,“成见”能带来便捷也会导致错误。接着分析林黛玉的行为,根据“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
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可知,黛玉在进贾府前就已经听闻贾府的种种,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就是黛玉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已经对贾府进行了想象,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她的整个感知过程,预先的成见让她能够对自己的行为
进行预先规划,决定进入贾府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才会谨言慎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陌生的至亲欧阳娟①头一次听人谈论母亲,是在她离开我们之后。②在一次家族聚会上,有个老妇人见我一声不吭,靠过来
说:“你跟你娘一样,要强。”这话让我有些意外。说我要强,我认。可母亲,活了六十年就养了六十年的病,多说两句话都嫌累,怎么能跟要强扯上关系?老妇人的话只是随口一说....吧。③我跟母亲是截然相反的。每每想到母亲孱弱而空度的一生,我便有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母亲刚一出生就被
判定为先天性不足,带着一身病痛。体力活儿一重,她心脏就受不了,常常砍着柴、割着稻子就在地上躺下来,一动不动闭着眼,喘上老半天。一个人,什么想做的事都做不了,什么想说的话都不敢说,生命有何意义?母亲去世时,我刚刚二十九岁,自信膨胀在健康饱满的身体里,便常以一个强者的
姿的态怜悯着母亲的羸弱和无能,暗自庆幸自己与母亲的不同。④她离开时,我没掉一滴眼泪。往后的两三年时间,我确乎不甚伤心。一个冬日的上午,在一场长长的懒觉后,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你是珍梅的女儿吗?我是她的朋友。她的身体还好吗?我想跟她说说话。”冬阳洒在窗帘上,透着泛黄的温暖,
我的眼泪唰地一下涌了出来。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一个老人隔着数十年的光阴,辗转打听另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只为跟她说说话而已?⑤不久之后的冬至,另一位老人的故事仿佛为这通电话做了一个注释。那年她和母亲都只有十多岁
吧,就在这山路上,她俩正搭乘一辆拖拉机。母亲率先爬进了车斗,这位老人刚刚跨进半条腿去,不知为何,师傅却突然把拖拉机发动了起来,她一只脚在里一只脚在外,骑马样地横跨在车斗挡板上。母亲死死地拖住她的脚。五六十年前的山路,到处都是深坑、厚泥,拖拉机颠得跳起来,蹿天入海似的。母亲被甩得前俯后仰,噼里噗噜撞
在车斗上,额头流出鲜血。⑥母亲的手,我是看过的。那是一双鸡脚爪一样干瘦的手,皮下青筋暴起,一两肉都没有。紧窄的袖口从手腕处往上捋,能一直捋到肩头上,手臂和手腕一般粗细。这样的一双手,我不知它要怎样在一次次的摔撞中拖住一个悬吊在车斗上剧烈下坠的身体。“这一世,
我真是幸亏有你娘,到死都不会忘记她的好。”老人的感叹又让我想起不久前的那通电话,想起电话那头那位未曾谋面的老者。垂暮之年,她为何想起要与母亲通话?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这样令她不能忘怀的时刻?⑦又是一年清明,一个背着柴火的老爷爷叫住我说:“你是珍梅
的女儿吧?我一看就晓得你是她女儿。”血脉相连,难免有些相像之处吧。老爷爷说:“你娘后生时吃得苦,公社里开工,她从来不落后,春插、双抢,别人栽一排禾她也栽一排禾。她身体不好,做多了体力活儿就流鼻血,这山下的田地里,块块都流过她的鼻血。”我顺着老爷爷的目光看了看山下。四月,田地绿葱葱的,一望无际,
铺展于天地间。怔愕之间,我想起聚会上那位老妇人的随口一说....,按年龄来算,她也是跟母亲一起开过工的。或许她跟这位老爷爷一样,亲见过母亲某些要强的时刻。⑧有人终生惦念着她,让人不能不为她感到庆幸,母亲活得饱满而丰富。我
一时难以自抑,拍了几张山上的照片,附上全家福,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吃饭时打开手机一看,里面有一条评论:“这是你妈妈?叫珍梅吧?她是我的学生。”这是一位在写作上与我多有交流的老前辈,她后来对我说:“难怪看着你总有
一种熟悉感,你妈妈是我当年最得意的学生。那时闹运动,她是班长,常站到讲台上去喊话,阻止同学胡闹。”看过那时的历史资料,我当然知道这些喊话的风险,连多说两句话都嫌累的母亲,竟敢在这件事上喊起来,她当然并非无知才无畏。⑨在阔别十年的光阴里,我总能在某处遇见一些貌似陌生
,实则与一己之生命密切相关的人。当他们看向我,眼里何止是我一人?在我身上,一定有跟母亲如出一辙的东西;在我平淡的面容上,叠印着母亲的脸。他们一点点帮我拼凑起一个不一样的母亲,一点点填补着我心上那块被凭空割去的极其
重要的内容,让我与母亲的命运一次次短兵相接。母亲恬淡的面容背后,究竟埋藏着多少故事?她宽容温顺的性情,历经过多少血泪锻造?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母亲,跟我的母亲判若两人。那是一个勇敢、智慧、丰盈的生命,与我认为的羸弱无能,空度一生毫无关系
。聚会上那位老妇人的随口一说....,其实早已洞察了事实。在山路上,在时光里,在那些故事的繁复纹理中,六十年的岁月拉到眼前,我终于与母亲深情拥抱。⑩六十年前,村口的野蔷薇迎风怒放,乌桕树招展着心形的绿叶,蓼子花火辣辣的,母亲背着书包去上学。扎着两只羊角辫子,这位姑娘正蹦蹦跳跳跑进刚打开的人
生里。8.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④段的作用。9.文中第②⑦⑨段三次出现“随口一说”,分析这样构思的作用。10.文章最后一段的描写颇具特色,联系全文加以赏析。11.学校将在文学社公众号“理解·成长”栏目刊发本文章,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为本栏目写一段1
50字左右的推荐语。【答案】8.第④段紧承第③段说到“我”对母亲的疏离感;陌生电话那头老人的想念,勾起了“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悲痛;自然引出后文多位老者对于母亲的回忆,为“我”揭示一个不一样的母亲做了铺垫。9.第②段中“我”完全不认同老人的
话,认为老妇人的“随口一说”言不由衷,是对自己的敷衍,母亲的一生跟“要强”无关;第⑦段“我”想起老妇人的话,是因为从老人口中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母亲,震惊感慨于母亲的要强;第⑨段“我”感悟到“我”和母亲有着如出一辙的东西,随口一
说的是深刻的事实。这样构思,用相同的表述传达作者对母亲的认知和情感的变化,逐次深入和丰富,令人印象深刻。10.作者选取“蔷薇”“绿叶”“蓼子花”等生动而富有鲜明色彩的景物,选用特别具有生机的动词“怒放”“招展”,又
用“火辣辣”等形容词,景色整体上显得充满生命的活力。与年轻时的母亲充满朝气的形象相吻合,表达了作者心目中的母亲已不是那个病恹恹的形象,而是要强的、正直的、生动的生命。表现了对母亲的深切认同和欣赏。11.编辑,您好:向您推荐《陌生的至亲》。作品描述了作
者在母亲离世后,追溯母亲经历,对母亲由陌生转为深刻理解的过程。多位老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向作者展现了母亲要强、正直勇敢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作者领悟到自己的个性正是出自母亲,母女生命紧密相连。母亲是生命中的至亲。理解母亲的过程也是作者生命成长的过程。【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的作用
的能力。第④段前一半,作者对母亲的态度是“她离开时,我没掉一滴眼泪。往后的两三年时间,我确乎不甚伤心”,这与前面第③段“我”对母亲的看法“我跟母亲是截然相反的。每每想到母亲孱弱而空度的一生,我便有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
“母亲去世时,我刚刚二十九岁,自信膨胀在健康饱满的身体里,便常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怜悯着母亲的羸弱和无能,暗自庆幸自己与母亲的不同”一脉相承,由此可知:第④段紧承第③段说到“我”对母亲的疏离感。而在该段后一半内容中,“我”
因为接到的陌生老人的一个电话,而回想起去世已久的母亲,终于为丧母之痛感到难过,并“我的眼泪唰地一下涌了出来”,由此可知:陌生电话那头老人的想念,勾起了“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悲痛。第④段中,陌生老人的电话让“我”开始思索:“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一个老人隔着数十年的光阴,辗转打听另一
个人的联系方式,只为跟她说说话而已?”这说明这个电话让“我”对母亲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而在后文中,作者则分别通过“另一位老人的故事”“一个背着柴火的老爷爷”和“一位在写作上与我多有交流的老前辈”等人,展现母亲与“我”之前印象不一样的形象。由此可知:自然引出后文多位老者对
于母亲的回忆,为“我”揭示一个不一样的母亲做了铺垫。【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作用,分析语言特点的能力。根据第②段原文“可母亲,活了六十年就养了六十年的病,多说两句话都嫌累,怎么能跟要强扯上关系?”,可知第一次“随口一
说”时,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要表达出自己的质疑和不置可否。说明“我”完全不认同老人的话,认为老妇人的“随口一说”言不由衷,是对自己的敷衍,母亲的一生跟“要强”无关。根据第⑦段原文“怔愕之间,我想起聚会上那位老妇人的随口一说,按年龄来算,她也是跟母亲一起开过工的。或许她跟这位老爷爷
一样,亲见过母亲某些要强的时刻”可知,老爷爷的这次谈话,让“我”在怔愕中开始对自己上一次质疑老妇人产生反思,并开始认同母亲的要强。由此可知:第⑦段“我”想起老妇人的话,是因为从老人口中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母亲,震惊感慨于母亲的要强。根据第⑨段原文“那是一个勇敢、智慧、丰盈的生命,与我认为的羸弱无能
,空度一生毫无关系。聚会上那位老妇人的随口一说,其实早已洞察了事实”可知,此时“我”对于“随口一说”中对母亲的评价已经是充分的认同且深信不疑了。而作者在这里再次用“随口一说”,是为了说明“随口一说”的东西就是真实。由此可知:第⑨段“
我”感悟到“我”和母亲有着如出一辙的东西,随口一说的是深刻的事实。三处“随口一说”,虽然都是一样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不同的含义和情感。在这一变化中,“我”对母亲的认同感和敬佩也与日俱增。这样构思,用相同的表述传达作者对母亲的
认知和情感的变化,逐次深入和丰富,令人印象深刻。【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在文章最后一段静物描写中,作者选用了“野蔷薇”“乌桕树”“蓼子花”这些虽普通却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作为描写对象。而对这些景物的状态,则用
动词“怒放”“招展”和形容词“火辣辣”来形容。不管是景物还是对其描写,都非常生动且鲜明,展现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而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是为了引的出和衬托后文母亲“扎着两只羊角辫子,这位姑娘正蹦蹦跳跳跑进刚打开的人生里”,展现年轻时
候同样充满朝气和生命力的母亲的形象。通过这一描写,作者在此时对母亲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已经变成“那是一个勇敢、智慧、丰盈的生命,与我认为的羸弱无能,空度一生毫无关系”。所以,作者这样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心目中的母亲已不是那
个病恹恹的形象,而是要强的、正直的、生动的生命,表现了对母亲的深切认同和欣赏。【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本题要求写推荐语,要符合推荐专栏的主题。根据主题“理解”可知,栏目中的文章应该是介绍理解,展现人与人相互理解、
尊重,从分歧走向认同的经历。而本文中作者一开始对母亲的看法是“她离开时,我没掉一滴眼泪。往后的两三年时间,我确乎不甚伤心”“我跟母亲是截然相反的。每每想到母亲孱弱而空度的一生,我便有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母亲去世时,我刚
刚二十九岁,自信膨胀在健康饱满的身体里,便常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怜悯着母亲的羸弱和无能,暗自庆幸自己与母亲的不同”。到后面经过多段经历,才最终理解了母亲,认识到母亲是一个要强、勇敢的人。所以,推荐语中就可适当简介作者逐渐深入理解母亲的过程,以展
现“理解”主题。“成长”在这里不仅指身体的成长,也指心灵的成长;不仅可指某一个个体的成长,也可以指其他人或某个群体的成长。若将文章推荐到此栏目,则可侧重介绍“我”在不断深入认识母亲的过程中同样在成长有关的内容。比如“我”在重新认识母亲的过程中,对母亲的感
情也越来越浓烈,这体现了“我”在情感上的成长。此外,“我”在不断认清母亲其实是一个要强、正直勇敢的人后,“我”也认识到拥有同一血脉的自己也应该像母亲一样正直勇敢。这里体现的也是“我”的成长。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短歌行赠王郎①司直王郎酒酣..
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樟②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注】①王郎曾为司直,今不得志,欲西上成都谒当事,求一职。王郎别公
往成都,公于其临行时,作此以劝之。②豫樟:豫、樟。两种高大的乔木名。12.以下古诗选集中,最有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首是()A.《古诗源》B.《古诗菁华》C.《随园诗选》D.《近体诗集》13.对诗歌用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酒酣”:这里借助“酒
酣”,写出了王郎意气奋发,拔剑起舞,唱出慷慨悲歌。B.“趿珠履”:古有穿珠履见赵使,此处告诫王郎不要为了“趿珠履”而奔走权贵之门。C.“仲宣楼”:语出王粲《登楼赋》所登之楼为“仲宣楼”,以此点明送别之时,之地。D.“青
眼”:晋阮籍待贤者以青眼,借此希望王郎能够遇到知己来施展自己的奇才。14.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情感。【答案】12.B13.A14.诗人送别王郎,寄寓深沉。诗中写王郎拔剑起舞,斫地悲歌的不得志之意,诗人用“我能拔尔”对他表示了劝慰之情;又用夸张的笔墨写王郎奇才,认为他一定能“得诸侯”“趿珠履
”,表现了对友人的赞赏、肯定和鼓励;送别之处春色盎然,反衬出离别的愁绪;最后在对友人的厚望中,又表现自己年老体衰壮志未酬的悲哀之情。【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A.《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
诗歌选集。本首诗的作者是杜甫,属于唐代诗人。故《古诗源》不可能收录该诗。C.《随园诗选》是选编的袁枚的诗歌,不可能出现杜甫的诗歌,故《随园诗选》不可能收录该诗。D.《近体诗集》所选的应是近体诗,而本诗属于歌行体,属于古风范畴,故《近体诗集》不可能收录该诗。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生对诗歌中典故的理解能力。A.“这里借助‘酒酣’,写出了王郎意气奋发”分析错误。从诗中“歌莫哀”可知,此处王郎的情绪是悲愤的,并非意气奋发。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上半首(前五句)表达劝慰王
郎之意。王郎在江陵不得志,趁着酒兴正浓,拔剑起舞,斫地悲歌,所以杜甫劝他不要悲哀。当时王郎正要西行入蜀,去投奔地方长官,杜甫久居四川,表示可以替王郎推荐,所以说“我能拔尔”,把你这个俊伟不凡的奇才从压抑中推举出来。下面
二句承上,用奇特的比喻赞誉王郎。诗中说豫、章的枝叶在大风中摇动时,可以动摇太阳,极力形容树高。又说鲸鱼在海浪中纵游时可以使沧茫大海翻腾起来,极力形容鱼大。两句极写王郎的杰出才能,说他能够担当大事,有所作为,因此不必拔剑斫地,徘徊起舞,可以把剑放下来,休息一下。下半首
(后五句)抒写送行之情。诗人说以王郎的奇才,此去西川,一定会得到蜀中大官的赏识,却不知要去投奔哪一位地方长官。送别时已是春末,杜甫用钦佩的眼光望着王郎,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川能够施展才能。最后一句由人及己,喟然长叹道:王郎啊王郎
,你正当年富力强,大可一展宏图,我却已衰老无用了!含有劝勉王郎及时努力之意,又表现自己年老体衰壮志未酬的悲哀之情。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材料一:①董其昌,字玄宰,籍松之上海。公十三出就试,见赏于郡侯洪溪衷公,才名籍甚。规
摹古帖楷书,已得纵观项子京家藏晋唐真迹,自此不向碑版上盘桓,直悟入用笔用墨三昧,且旁通绘事矣。客以笺扇求者,其父见辄擘碎之,使专精本业。自此试辄冠军。食饩有太学范尔孚者,捐资助公游北雍。戊子秋闱,公名在第三,已丑名在第二,选读中秘书。馆师田中台殁公匍匐数千里舆其榇送还闽中。②凡
六年,起湖广提学副使。甫.试毕,乞致仕。家食二十余年。中原士大夫气节理学,分门立帜,公不喜附丽为名高;亦绝不露纤毫抵牾..之迹。即户外以干旄至,以问奇至,欣然应之;而书画诗文,则渐老渐熟,几有“古人不见我”之恨。③癸酉,上特拜公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既陛见,班行中额手相
庆,曰:“此先朝凤麟,出而瑞世,安可当吾辈而失之!”于是肩摩踵接,幸沾公色笑为快,而祈请词翰者,亦无虚日。余寄声公曰:“公向国王城舍中,以笔墨说法,今可洗足收钵矣!况趋朝陪祭,颠倒衣裳,其匍匐更有百倍于此者耶?”公报曰:“人之念祖,谁不如我?我将藉.手以徼地下光。子视我岂恋恋一官
者?”乃思请辞。时上御下严,乞骸骨者,不讶其有所避而去,则疑其有所托而逃;独公一再乞,一再留,凡六疏,温旨仍赐驰驿,听公还。盖公以礼自处,而上亦以进退大臣之礼处公。予迎之舟次,公笑曰:“今而后,始知我与子,两相期无愧心;两相见无愧色
矣。”④公北归时八十有一,精采健旺,须眉飒飒,有神仙霞举意。对客谈笑,竟日..忘疲,不知其老之将至。丙子仲冬九日,忽痰作,不三日而逝。——节选自明代陈继儒《陈眉公先生全集》(有删改)材料二:崇祯四年起故官
,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节选自《明史·董其昌传》15.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1)甫.试毕()(2)竟日..忘疲()16.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亦绝不露纤毫抵牾..之迹()A.抵触B
.抵挡C.遮蔽D.抵消(2)我将藉.手以徼地下光()A.抚慰B.借助C.稍有所得D.帮助17.把第①段画波纹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客以笺扇求者,其父见辄擘碎之,使专精本业。自此试辄冠军。18.给第①段画线句加上三处句读,请用“/”标识出这三处合适的位置。馆师田
中台殁公匍匐数千里舆其榇送还闽中19.材料一第③段和材料二都记载了董其昌“上疏乞休”,分析两文写法的不同。20.材料二董其昌谥号“文敏”,联系材料一推断其得此谥号的原因。【答案】15.①.刚、才、始②.整日、一整天16.①A②B17.有一些人想用信件和扇面来求取董其昌的字画,董其昌
的父亲看到就用手撕碎了这些信件和扇面,想让他专心精进自己的本业。从那以后,董其昌只要考试就一定得第一名。18.馆师田中台殁/公匍匐数千里/舆其榇/送还闽中19.乙文是史书,简洁明了,记载董其昌上疏乞休的事实,没有褒贬。甲文是行状,具体
详细,记载了董其昌在京中受到追捧,我作为朋友的规劝,董其昌反复上疏和最终得以致仕的经过,塑造了董其昌淡泊功名的人物形象,也用京中人的追捧和皇帝的再三挽留,侧面刻画了董其昌名重天下的特征。20.“文敏”的意思是博学
聪敏、敏而有德。甲文中董其昌年少受学,博览名家字帖,书画造诣精深,思想和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董其昌千里送馆师灵柩回乡的厚道仗义、为京中人追捧和皇帝的重视却多次请辞归乡的淡泊名利。【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
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①甫:刚、才、始。句意:刚考试完毕。②竟日:整日、一整天。句意:整天不知疲倦。【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①抵牾:抵触。句意:也绝不显露丝毫抵触的迹象。故选A。②藉:借助。
句意:我是想借助我的才华求得荣耀祖先。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点词:“客以笺扇求者”,定于后置句;“辄”,就;“擘碎”,撕碎;“专精”,专心精进;“冠军”,第一名。【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学馆中老师田中台去世,董公奔走数千里
,用车护送灵柩回老家闽中安葬。“馆师田中台殁”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后面断开;“公匍匐数千里”,主谓结构,“数千里”为补充说明距离长短的,后面断开;“舆其榇”动宾结构,省略主语“公”,后面断开;“送还闽中”,动补结构,省略主语“公”,单独成句。【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文体特征的
能力。乙文,“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简洁明了地记载董其昌上疏乞休的事实,没有褒贬。因为乙文选自《明史·董其昌传》,是史书,所以叙事简洁明了。甲文第三段,“此先朝凤麟,出而瑞世,安可当吾辈而失之!”“余寄声公曰:“公向国王城舍中……”“子视我岂恋恋
一官者”“独公一再乞,一再留,凡六疏,温旨仍赐驰驿,听公还”,详细记载了董其昌在京中受到追捧,我作为朋友的规劝,董其昌反复上疏和最终得以致仕的经过,塑造了董其昌淡泊功名的人物形象,也用京中人的追捧和皇帝的再三挽留,侧面刻画了董其昌名重天下的特征。甲文是行状,是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
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故叙事具体详细。【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谥号“文敏”的意思是博学聪敏、敏而有德。结合“才名籍甚”“纵观项子京家藏晋唐真迹”“试辄冠军”“中原士大夫气节
理学,分门立帜,公不喜附丽为名高”“书画诗文,则渐老渐熟,几有‘古人不见我’之恨”可知,原因有“董其昌年少受学,博览名家字帖,书画造诣精深,思想和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结合“馆师田中台殁,公匍匐数千里,舆其榇
,送还闽中”“肩摩踵接,幸沾公色笑为快,而祈请词翰者,亦无虚日”“公一再乞,一再留,凡六疏,温旨仍赐驰驿,听公还”可知,原因有“董其昌千里送馆师灵柩回乡的厚道仗义、为京中人追捧和皇帝的重视却多次请辞归乡的淡泊名利”。参考译文:材料一:董其昌,字玄宰,是上海松江府人。董公十三就外出参加考试,被郡
侯洪溪衷公赏识,才华与名望卓著。谋划摹写古字帖和楷书,不久得以纵观项子京家藏的晋代唐代的真迹,自此不再在其它碑帖间流连,直接领悟到入笔、用笔、用墨诀要,而且在绘画上触类旁通。有一些人想用信件和扇面来求取董其昌的字画,董其昌的父亲看到就用手撕碎了这些信件和扇面,想让他专心精进自己的本业。从
那以后,董其昌只要考试就一定得第一名。有一个太学的廪生范尔孚,捐资帮助董公到国子监游学。戊子科举考试,董公考得第三名,第二年殿试高中第二名,被选任为学馆中秘书。学馆中老师田中台去世,董公奔走数千里,用车护送灵柩回老家闽中安葬。
大概六年后,被外任为湖广副使,刚考试完毕,就请求退休回家。居家二十多年。中原是士大夫重视理学的气节观,都各自立了门户,董公不喜欢依附崇高的名节,但也绝不显露丝毫抵触的迹象。门外列着仪仗队来的,或者单纯求
学问来的,都欣然应对。他的书画诗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成熟,他几乎有“古人不见我如此优秀”的遗憾。天启五年,被授予南京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事。见罢皇帝,朝臣中有人额手相庆,说:“此人是以前朝代龙凤一样的人物,出在盛世,怎么可以在我们面前而失之交臂呢!”于是肩碰肩,脚碰脚地一个
接一个到跟前,以有幸瞻得董公的颜笑为快。请求诗词墨宝的人,也是没有一天不来的。我给董公传语说:“您之前在京城中,凭借书画就很有名望了,如今可以休息一下了!况且赶着到朝廷陪祭,都匆忙而乱了顺序,其奔波的程度比作书画更甚百倍吧。”董公回
复说:“人们感念祖先,谁不比我要强烈?我是想借助我的才华荣耀祖先。你觉得我岂是贪恋官位的人?”于是想着要辞官。当时皇严格管理百官,请求回家的,不是责怪他们逃避职责而想要离开,就是怀疑他们有了新的依托要离开;只有董公一再乞求回乡,皇上一再挽留,共上疏六次,才温和恳切的诏谕赐给驿车,听凭董公还乡。因
为董公以礼自持,故皇上也按照召见和辞退大臣之礼对待董公。我在船旁迎接董公,董公笑着说:“从今往后就会知道,我与您相思无惭愧之心,相见无惭愧之色了。”董公北归时已经八十一岁了,身体健康,精力旺盛,须眉飘洒,有神仙高昂的意态。对着客任谈笑风生,整天不知疲倦,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丙子年十一月九日,忽
然患痰症,不到三天就病逝了。材料二:崇祯四年,起用为原官,掌管詹事府事务。过了三年,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旨给他加太子太保衔准予退休。又过了二年就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福王在位时,赠谥号为“文敏”。阅
读下文,完成小题。山水训郭熙①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①,岂仁人高蹈远
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②《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
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②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钩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
榭而明快,得渔钩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缈。——节选自
宋·郭熙《林泉高致》【注】①出处,出仕与退隐;节义,节操与忠义。②“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黄绮,隐者。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哉B.乎C.耶D.也2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只因太平盛世,忠君
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B.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就必须放弃为臣为子者出仕与节操与忠义。C.只有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D.只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
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就必须放弃为臣为子者出仕与节操与忠义。23.分析“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中“本意”的内涵。24.第①段与第②段画波纹线处的语言特点同中有异,结合内容进行分析。【答案】21.D2
2.A23.首先,山水画应该以大自然山水为对象;其次,山水画可以满足身居庙堂的士大夫对山水的慕恋,可以成为人的精神安顿之地,在远离山水的俗世中解决渴望自然山水而不得的矛盾,所以才看重山水画。24.两段的共同性是多用整句,语意肯定,强调山水画的意趣所在。不同在于,第①段长短错落,整散结合,
句式更富于变化,体现了作者说理的情感起伏,强调山水画多畅心畅神快人意,同时多用“哉”等写出了郭熙对于“山水”的自然而自在之生活状态的向往。而第②段文字是山水训的具体内容,句式更为整饬,强调此为画家们创作时可以据以为典范的基本法则,行文中理性大于情绪的变化。
【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哉”表示感叹的语气;“乎”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耶”文言助词,相当于“吗”“呢”;“也”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此处需要表判断语气的虚词,且表肯定语气的判断词,用“也”合适。句意:都是无可奈何而远行
避世的。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句意:只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直以”,引申为只不过是因为;不是“只有”的意思,排除
C。根据注释内容“出处,出仕与退隐;节义,节操与忠义”分析,“出处、节义斯系”应该是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出处”不仅仅指“出仕”,还有退隐。“出仕与节操与忠义”翻译不全,排除BD。故选A。【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
,混漾夺目”分析,不出厅堂,便可纵览泉壑之美,使猿猴和飞鸟的啼鸣声,依稀如在耳畔,山光水色,荡漾耀眼。山水画应该以大自然山水为对象。结合“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分析,田园乡村可以
涵养心性,是他们的久居之地;林泉山石可以傲然长啸,让他们怡然自得;打鱼砍柴的隐居生活,令他们舒畅;猿啼鹅鸣,使他们亲近。大自然山水可以带给人们精神的享受。结合“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分析,尘世的牵挂束缚,人总会厌倦;烟霞胜景、神仙圣迹,则是人常盼望却
始终不得见之物。山水画可以满足士大夫对山水的慕恋,可以给人带来精神愉悦,解决人们常盼望却始终不得见的矛盾,所以才看重山水画。【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分析两部分内容,抓住“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谓之
高远”“谓之深远”“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缈”等分析,两处都多用整句,表意肯定。第一处强调山水带给人的美好感受。第二处强调“山的三远”。两处都强调山水画的意趣。第一处,前面多为四字短句,后面为五
字六字语句,语句整散结合,句式富有变化,体现作者表达的起伏。“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便可纵览泉壑之美,使猿猴和飞鸟的啼鸣声,依稀如在耳畔,山光水色,荡漾耀眼。强调山水画给人带来的舒畅之感。“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这难
道不令人畅快,实在深得我心吗。用“快人意”“实获我心”等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自然美景及自在感受的喜爱和向往。第二处,为“山有三远”的具体内容,前面用两个分号连接三个分句,后面分别说“高远”“深远”“平远”的“色”“势”“
意”等,句式更为整饬。“三远”所论涉及由于观者空间位置的变化所带来的视觉效果的变化,强调此为画家们创作时可以作为基本法则,更富有理性。参考译文:君子之所以钟情于山水,原因何在?田园乡村可以涵养心性,是他们的久居之地;林泉山石可
以傲然长啸,让他们怡然自得;打鱼砍柴的隐居生活,令他们舒畅;猿啼鹅鸣,使他们亲近。尘世的牵挂束缚,人总会厌倦;烟霞胜景、神仙圣迹,则是人常盼望却始终不得见之物。只因在这太平盛世里,人们忠君、孝亲之心都很强
烈,如果要洁身自好,则事关出世入世、忠孝节义,难道说仁者想要远离世事、出尘脱俗,就一定要做跟许由一样高洁,与商山四皓同样贤德的隐士吗?其实,《白驹》、“紫芝”之类的诗歌中所吟咏的贤者,都是无可奈何而远行避世、隐居山林的。既然这样,那么归隐林泉的心愿、与烟霞结成伴侣,只能存在于梦中,而不能亲眼所
见、亲耳听到了。倘若有妙手一双,将上述情景纷纷展现出来,我们不出厅堂,便可纵览泉壑之美,使猿猴和飞鸟的啼鸣声,依稀如在耳畔,山光水色,荡漾耀眼,这难道不令人畅快,实在深得我心吗?这就是世人重视山水画创作的本意。(画山水)不以此为索旨,而轻率地对待它,难道不是
使山水画原应具备的情致变得杂乱,把山间清风当作浑浊之波吗?山把水当成自己的血脉,把草木当成自己的毛发,把烟云当成自己的神采,所以,山有了水就鲜活起来,有了草木就显得繁盛,有了烟云就更为秀媚。水把山当成自己的脸面,把山亭水榭当成自己的眉目,用打
渔垂钓来彰显自己的精神。所以水有了山更显妩媚,有了亭榭更显明快,有了渔钓之人才更空旷落寞,这是山水画应有的布局构思。画山有“三远说”:从山下仰望山顶,叫作高远;从山前望山后,叫作深远;从近山望远山,叫作
平远。高远的色调清晰明了,深远的色调深重晦暗,平远的景色有明有暗。高远的气势高耸突兀,深远体现出重峦叠嶂的意境,平远意境则恬淡而缥缈。三.写作25.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答案】例
文:因为坚信,所以坚持愚公之所以被我们推崇,更多的是因为他那份坚信与坚持。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坚持做某件事,并不是因为做了就会有效果,而是他们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同样,我们选择出发,并不只是为了到达,而是
因为坚信自己的方向,坚信自己的坚持,所以我们一直在路上。哪个播种者不渴望收获?哪个付出者不期待有得?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世事难料,如果我们因为担心不能收获、不能有所得,就不去播种,不肯付出,那我们就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羡鱼者会不会退而
结网取决于什么呢?应该取决于它是否坚信结网可以捕得到鱼。伟人弄潮,如不坚信,如何能笃定前行?又怎么坚持跋涉?新中国的缔造者们,为了改变旧中国的风貌,为了救民于水火,一批批革命烈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是什么让他们在没有到看结果时,仍能豪不犹豫地坚持前行,
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呢?就是因为他们坚信他们所选择的信仰是正确的,他们坚信他们所做的是正确的。那些奋战在敌后的同志们,如果不是坚信黎明一定会到来,他们如何能熬得住那漫长而又恐怖的暗夜呢?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如果我们没有坚定
的信念,如何能跨越沟坎又怎能坚持前进呢?做事最好的状态是不去计较结果,不在意努力的回报,只要坚信坚持的力量就好,这样我们就会少一些顾虑,多一些前进的动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坚信不等于偏执。宋国那个守株待兔之人,只因一次偶然,就选择了坚信,以为天上会再次掉下馅饼,结果“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他这其实不是坚信,而是偏执。因而我们所坚信的,一定是经过思考甄别的,一定是基于我们知识素养的。我们所坚信的,一定是顺应朝代潮流、利国利民利他利己的。同理,坚持也不等于固执。只知昼夜不息,勤勤恳恳,却从不用心用脑,只会傻傻地坚持,这是固执。坚持,应该是在方向不变,努力
不懈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从而更好地前行。只要不违初心,并行动不止,就是最好的坚持。人生如行路,总会遇选择,坚信自己的方向,坚持走下去,就是最好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中有人
认为“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一件事是对的,外在的回报就感觉没有那么重要,那么,相应的内心价值判断在他看来应该更重要。他认为一件事是否是“对”的,比它是否“有用”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决定
做他认为对的事情,外在的回报就是次要的了,即使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会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满意,但只求心安,只要问心无愧就好,如愚公移山,明知可能收效甚微,但依然执着的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勇敢精神让人敬佩。这个观点在某种条件下也是偏激的,“不是
……而是……”的二选一太绝对,因为我们人生时光有限,如果做事都不求“有用”,浪费那么多精力太可惜,因此,我们做事还是要追求效果的,不管是眼前的效果,还是长远的效果,我们都是要衡量的。因此对这句话要辩证看待,全面思考。写作指导:文章开头简短引入论点,如“人生
苦短,做事追求效果更重要”;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做事不求“有效”的弊端;接着论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同时也应该追求效果;最后阐述做事追求效果的好处;结尾回扣主题“人生苦短,做事追求效果更重要”,使文章结构严谨。文章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
实有力地说理。立意:1.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最重要。2.是否应该坚持做一件事,既要看它是否正确,也要看这种坚持是否有效。3.人生苦短,做事追求效果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