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教材新高考人教版)板块一 信息类阅读 学案1 理解推断信息——整体把握,找准比“狠”.docx,共(25)页,1.57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43e132868a1e87df6cd6be2cb6f2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前备知识——非连续性文本文体特征一、高考选文特点年份卷别文本形式学科核心概念选文特点2022新高考Ⅰ卷非连续性文本(领导人讲话+论文)哲学/文学传统文化创新①从材料组合看,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形式。②从材料题材看,主要有两类: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③从材料的体式
看,论述类材料,多以学术论文为主,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思辨性,总有一个核心概念。新高考Ⅱ卷非连续性文本(三则论文)翻译学典籍外译2021新高考Ⅰ卷非连续性文本(两则论文)美学诗画异质新高考Ⅱ卷连续性文本(论文)互联网网络行为2020新高考Ⅰ卷非连续性文本
(两则论文)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新高考Ⅱ卷连续性文本(科普文)生物学物种共存二、非连续性文本特征(一)非连续性文本基本概念和特点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阅读的材料是多维度的,是相对独
立的。文本材料大多是由文字、图表、数据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顺序不固定。此类文本的考查点与当今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特色相吻合,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检索、加工能力,
即有效输入、准确输出的能力。从文体上来说,非连续性文本主要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具有以下特点:(1)选材专业化、热点化。论述类重在选取专业学科前沿学术成果,实用类重在选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2)源头多样化
。材料来源有报纸、网络媒体、学术著作等。(3)文本碎片化。没有完整的文本,都是截取片段。(4)材料多样化。有纯文字类、图文类、综合类等。(二)非连续性文本所涉及的文体及其特点1.非连续性文本·论述类文本分类概念特点政论文
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学术论文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
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成果。①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②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文艺评论是运用文艺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的一种文体。也可归为学术论文。①主要针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等方面展开议论、评价。②观点鲜明,经常旁征博引,引用与文学作品有关的各种材料论证观点。③对读者
不太了解的作品,评论前还要对其有关方面作一定的交代。时评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①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②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书评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其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
文章。①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②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几部分。③采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以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的特色等。2.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分类概念特点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
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①真实性。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②准确性。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主观评论很少。③新鲜性。一般是以前没有过的,讲究从新角度说话。④及时性。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
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传记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①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里较突出的人物。②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
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③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或领导
汇报的一种文书。①写实性。报告在占有大量现实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②针对性。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的。③逻辑性。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
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科普文大致分为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①科学性。科普文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述科学知识,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教育,在内容上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律,且要有科
学依据。②文学性。科普文把科学知识形象化,用文学的手段加以表现,用文学的形式讲述科学的道理,是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③通俗性。科普文为了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深入浅出地讲述科学道理。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
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①针对性。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进行提问,因此它的针对性十分明确。②专题性。是说对要访谈的问题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
一个点上,不求大求全。专访的问题多半是行报道的文章。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③典型性。是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的专访。学案1理解推断信息——整体把握,找准
比“狠”复习任务1.在快速准确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整体的前提下,能够准确、全面地筛选、整合信息,并能够依据信息予以合理推断。2.掌握信息类阅读客观题(文本阅读第1、2题)的阅读与方法要点。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考查角度命题特点2020—2022年新高考Ⅰ卷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理解分析信息内容新高考Ⅰ、Ⅱ卷第1、2题均为信息类阅读选择题,有同有异。相同之处:①设项顺序均与原材料段落顺序大体一致;②仅仅是信息转述或整合的选项较少,选项的综合性强。相异之处:①第1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选项内容多
是对材料核心概念、重要句子及段落内容的转述,其中有不少跨段落的转述。整体难度不大。②第2题主要考查依据文本信息推断的能力。设题难度稍大。选项既有基于文本内的推断,也有须利用文本外材料进行的理解和推断。2020—2021年新高考Ⅱ卷2022年新高考Ⅱ卷1.下列对材料内容
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2020—2022年新高考Ⅰ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根据信息内容合理推断2020—2021年新高考Ⅱ卷2022年新高考Ⅱ卷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知识图要活动
一体验真题,整体把握新高考信息类阅读文字量大,多达1800字;题目多,五道题;分值高,达19分。尤为突出的是,它多选非连续性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无论是阅读还是答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越是这样,越能发现做题前的整体阅读多么重要,尤其非连续性文本更是如此,表现
在:(1)非连续性文本形式上是“断”,内容上有“联”,阅读时需要把这个“联”找出来,从而居高临下,更好地掌握多则文本的异和同。(2)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有涉及多则文本间异同比较的内容,如果不能整体阅读和把握,恐怕
答题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在答题过程中,多数选项并没有明确注明“材料一”“材料二”之类的字眼,如果有了整体阅读和把握后,就会快速而准确地锁定区间,确定范围。总之,有了整体阅读和把握,理解更精准,判断
更快捷。(2022·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
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强调民族
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
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
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
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
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
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
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
,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
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
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
、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整体把握分“总—分—总”三步进行:第一步:整体浏览,把握中心话题(尤其要
关注材料的出处)。快速浏览文本,看看由几则材料组成,组成材料的文体各是什么,然后把握几则材料的共同话题。第二步:分别把握每则材料的大意和思路。对于每则材料,宜边读边画,主要是圈画出材料的中心句、起始句、结论句、过渡
句、转折句等,进而概括出材料大意,理清材料思路。这里要注意两点:(1)关注出处及标题,揣测材料大意。非连续性文本多是断续性的,不像连续性文本那样有标题,且放在篇首,它的出处与标题放在材料的后面。关注其标题,可以把握材料话题以及内容;关注其出处,可以推测文本立场甚至
态度。(2)提取关键语句,把握材料要点。要善于抓住每则材料的显性的关键语句。有的材料每段的首句或尾句,往往起到总领或总结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就能很好地把握材料的信息要点。(见文中画线部分)第三步:整体思考,看看几则材料是怎样围绕中心话题展开
的,各自的角度与侧重点是什么,各则材料间的关联是什么。完成上述三步后,最好再画出结构导图。(约10分钟)在把握中心话题、每则材料大意及其阐释角度的基础上,填写下面的结构导图。(材料中心也可在文中画出)答案①中国文化的传统与创新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强调民族性,要在对其他国家的学
术研究成果比较、对照等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或要推动中华文明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要解决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食洋不化的病症,首先要从古代诗歌传统尤其是古典诗论中找回传统、吸收优点,其次要吸收外来因素(约10分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
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答案D解析“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于文无据。材料二最后一段论述了中国古典诗论与西方文论的优缺点
,但并没有对二者的生命力进行比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答案B解析“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说法绝对化。材料二
第2段指出,“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并未否定借鉴西方诗歌的意义。相反,材料二第3段说“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
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
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答案C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一的观点,然后分析选项。根据材料一第1段“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
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及第2段“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等语句
可知,材料一的观点是中华文明既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又要培养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的民族性。A项强调向古人学习,不能支撑材料一的观点。B项体现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不能支撑材料一的观点。C项鲁迅的这句话意在强调,既要坚守传统,也要紧跟世界潮流,可以支撑
材料一的观点。D项季羡林的这句话是说东西方文化的强弱更替现象,不能支撑材料一的观点。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②它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解析本题与2021年的新高考
Ⅰ卷第5题类似,新高考的设题越来越突出“以具体情境为载体”的特点,这是一个社会生活情境,要求考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对文中信息进行筛选与理解。解答此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属性特点是什么;其二是为什么它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
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也就是在国际社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句出自《论语》的儒家经典,根据材料一,“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其经典属性;“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这是传统经典在国际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推陈出新的挖掘与阐发下,
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具有“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价值,“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这是经典与时俱进的当代性特点;被激活了生命力的古老经典,“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更
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些是古老经典对当今世界的意义。本题考查“解释分析”,本质仍是“信息提取”,考生要以“这一个”特例,在文本中找到普适性的理论支持。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
料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③寻求
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④发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解析题干中“中国古典诗论”是材料二的中心话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材料一的核心观点,题干将材料一、二整合设问,
须兼顾两则材料,围绕题干中的“如何推动”思考回答。根据材料一第1段可提炼要点①,根据第2段可提炼要点②;根据材料二第3段可提炼要点③,根据第4段可提炼要点④。答案有四点。一是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此
信息点包含对象“中国古典诗论”,做法“挖掘与阐发”,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引用原文回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也可以,但对象宽泛,不够切题;如果将做法写为“要传承(继承)”等不可以,因为没有扣住题目中的“创新”“创造”。二是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此信息点同样包含对
象与做法,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引用原文回答“吸收外来的营养”或加以变通,回答为“吸收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要进行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等也可以。三是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此信
息点关键词为“当下需求”,要答出发挥古典诗论对今天、对新诗的借鉴意义、参考价值等,如“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弘扬其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
入现代”等都可以。四是发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此信息点关键词为“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要突出使中国古典诗论走出国门,扩大学术影响力等,如“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
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中国古典诗论有其突出的优点,可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把中国实践总结好,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都是合理的。活动二掌握信息类选择题的阅读与方法要点(一)阅读——整体性阅读与把握不少考生答信息类阅读选
择题凭借局部的比对来判断选项的正误,这固然不错,可是,从选项内容的高度综合特点来看,特别需要加强对材料的整体性阅读。如果没有真正读懂文章的意思,明确其观点是什么,思路怎样,拿什么论据来证明什么样的观点,只是简单比对,既耗时又难保正确。而如果真正读
懂了文章,有些题目不需要比对,也能迅速判断选项的正误。因此,在平时的备考与训练中,要强化自己的整体阅读意识,避免过于纠结个别字句,陷在局部当中不能自拔。要养成梳理文章脉络,给文章列大纲的阅读习惯。因为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要关照材料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形成较强的关联意识。(
如何阅读与把握详见本学案“活动一”)(二)方法——找准比“狠”,识破陷阱1.针对第1题,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等主要陷阱运用理解性比对,其核心是找准、比“狠”,分为三步:第一步:阅读选项,切分层次,标出关键。实用类阅读选择题文字大都很多,
表述很长,应先把选项切分出若干小层次(一般以逗号为一个单位),再将各小层次的主干词或重要的修饰语、限制词标出。第二步: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语,回到原文,找到、找准并找全对应区域,进行精细阅读。第三步:两相比
对,确定正误。比对要从词语与句子两个角度展开,要识破命题者所用的主要设误陷阱——曲解文意。所谓曲解文意,就是选项在对原文内容的转述中未能准确、全面地理解。(1)比对词语。看在词语的理解上有无曲解文意,即看选项与原文在词语(概念)的内涵、范围、程度、时态等方面有无
曲解(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时态等)。(2)比对句子。看选项与原文在句间关系理解方面有无曲解(并列变主要、条件绝对、因果失当等)。请用理解性比对法判断选项正误并说明理由。(1)选项:兴寄论在生活中的作用是破“过娱论”,反对放纵声色之
欲、追求奢华,反对娱乐作用。原文:兴寄论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往往是破“过娱论”。唐朝初年,励精图治的唐太宗提出“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认为“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所谓“释实求华,以人从欲”,就是放纵声色之欲,追求奢
华,也就是“过娱”。审美不能没有娱乐作用,但过娱,就不是在欣赏美而是在享受丑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对娱乐作用”曲解文意,“
反对过娱”并非反对娱乐作用。(2)选项:“后真相”时代,媒体应当克服自身的认知局限,转变媒体的职能,即由原来的告知者转变为公众话题的引导者。原文:作为专业媒体,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信息需要。
同时,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公众参与真相建构过程,承认媒体作为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的认知局限,将媒体职能由单一的告知者向公众话题的引导者转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偷换概
念。原文说媒体原先的职能是“单一的告知者”,选项却变为“原来的告知者”。(3)选项:中国传统美学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原文:中国传统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原点建构起来的。诸如“情景”“意象”“意境”“物色”等美学范畴,又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神与物
游”“感物动心”和“借彼物理,抒我心胸”等美学思想,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由此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一种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诸如……,又如……”,并非都是如此。(4)选项:诗词中“隔”与“不隔”的分别在王国维之前并未有人阐明,因此《人间词话》才成为最精到的文学批评著作。原文: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关于
文学批评的著作,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即王国维,字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比如他所说的诗词中“隔”与“不隔”的分别是前人所未道破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强加因果。《人间词话》最为精到和“隔”与“不隔”的分别在王国维之前并未有人阐明之间并无因果关系。2.针对第2题,用好比对法,识破“于文无据”等三种陷阱第2题是一种依据信息内容进
行推断的题,答题时尤其要立足文本,用好比对法,识破这类题“于文无据”“逻辑失当”“说法绝对”三种主要陷阱。(1)看推断前提是否有据,识破“于文无据”等陷阱看选项的前提时思考:①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
整体的,而选项则相反。②前提是否混淆语气,注意前提中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前提中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的。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比对选项中的前提与原文信息是否一致
。③前提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请比对下列选项与原文,识破“于文无据”陷阱。①选项:《舞千年》的突破不仅体现在题材选取上,更体现在“剧中有舞,舞中追剧”的融合表现形式上和拍摄手法上。原文:《舞千年》为了有所突破,融合了综艺、舞蹈、影视三个领域,不仅展现舞蹈艺术
,还以影视剧的形式辅助叙事,“剧中有舞,舞中追剧”的表现方式颇具新意。为了与节目内容紧密结合,应用了大量科技手段。通过三维、AR、水下拍摄技术等,节目实现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完美结合。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题材选取上”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为“《舞千年》为了有所突破,融合了综艺、舞蹈、影视三个领
域,不仅展现舞蹈艺术,还以影视剧的形式辅助叙事,‘剧中有舞,舞中追剧’的表现方式颇具新意”,没有涉及“题材选取”。②选项:儒家之“仁”最基本的表现是“生生”,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才要求“发育万物”。原文:“生生”在儒
家看来,是“仁”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最普泛的表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文没有“最主要”“其次”之分。(2)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识破“逻辑失当”陷阱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联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思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首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其次,比对每一分句的含意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特别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有
强加、倒置等现象。关系类型意义解说关注关键词设误方式因果关系原因产生结果“因为……所以”“因此”等因果颠倒、强加因果、遗漏多因条件关系事件发生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只要……就……”“只有……才”等把充分条件换成必要条件,或者相反假设关系两者之间是假
想的情况“如果……就……”等把假设当事实或把事实当假设并列关系句与句之间是横向存在的“同时”“既……又……”等把并列关系变成其他关系选择关系按照目的进行选择“不是……就是……”等把选择关系变成并列关系承接关系
事件发生有先后的顺序“然后”“于是”等把选择关系变成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先肯定,然后部分否定“但是”“可是”等把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其他关系请比对下列选项与原文,看看推断逻辑失当在哪里。①选项:荀子认为“乐”上可通往“天下之道”,
下可抵入人心,所以“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需要。原文:荀子把“乐”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根本追求,理解为人类与宇宙、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此乃“乐”之发生与存在的形上依据。从“乐”产生的本原上
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这不仅仅在于“乐”具有人类情感之属性,更主要在于“乐”蕴涵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故荀子之“乐”有上下贯通之义:其上可以通往“天下之道”;其下可以抵入人心,推动人性之“化性起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果颠倒。原文是说“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需要,所以它上可通往“天下之道”,下可抵入人心。②选项:
只要创作者具有足够的“诚意”,就可以创作出具有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的作品。原文:散文应当具备或者包含的三个要素就是真诚、自由、妖娆。散文之所以能够绵延许久,至今还有人喜欢、继续接力的原因,就在于发自写
作者“本体”和“内在”的那种具有强大辐射力与“能量”的“诚意”。这个“诚意”是写作者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就是写作者自身“修为”与胸襟、视野和识见的体现,也才构成了散文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诚意”只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条件之一,还有“自由”“妖娆”等条件。而选项中“只要……就……”把充分条件变成了必要条件。③选项:
如果天坛的建筑不是严格以道路为中轴对称建设,就很难呈现令人折服的庄严和肃穆,也会失去美感。原文:试想,你沿着北京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中轴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
反射对称(镜像对称)的例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就……”推断错误,原文充分条件甲推出乙,
不能判定非甲就非乙。(3)看推断结论是否合理,避免说过头话、绝对化推断结论是根据文中已有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以此推彼、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未来、以整体推局部以及因果互推等。这个结论要避免绝对化。如在选项中使用“都”
“无论”“任何”“一定”“必将”“独有”等绝对化的词语,一要看它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匹配的信息,二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常理及人的认识规律。请比对下列选项与原文,识破“绝对化”陷阱。①选项:只要作家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就
会充盈着文学语言的独特味道和神奇魅力。原文: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活的灵魂。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文学语言的独特味道和神奇魅力便可能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只要作家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就……”说法绝对,原文“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
待自己的作品,文学语言的独特味道和神奇魅力便可能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中只是说“可能”。②选项:因为“文无定法”,所以散文创作可以兴之所至,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实现自由创作。原文:文学写作的本
身,应当是自然的、“开放式”甚至“无限开放”的。谁也没有规定散文应当怎么写,即使有这方面的理论,但“文无定法”之说始终为历代写作者所默认和推崇……自由是指散文写作应当是宽泛的、自在的。可以倚马可待,洋洋万言,也可以斗折蛇行,小家碧玉;可以由此及彼,信马由缰,也可以自
定范围,框定跑马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任何”一词过于绝对。散文创作自由度固然大,但最终还是要受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对点练案一、(202
0·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
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
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
的科学知识。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
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
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
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
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
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
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
。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
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
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
色“外套”。B.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
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答案D解析由原文倒数第二段“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可知,D项前半句话属实,但原文中并没有后半句的
相关信息。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
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
个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答案C解析“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搜索信息可知,原文并未出现“疾病”这一概念,唯一与“疾病”有关的信息是“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但此句及前后文均无“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
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相关论述。“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不是“全新”,原文并没有说明,因此,总体上看C项表述有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
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
于同一种微生物。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答案A解析B项“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来自原文,“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是对这句话的解释,表述无误;“同理”一词后面的内容为命题者的推
断,但与上句并不存在类比关系,“出生”和“死亡”属于发生在不同时间有不同规律的事项,不能作同理推断,且与原文“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的内容不相符,因此B项不正确。C项前半句来自原文第四段“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
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而后半句“应该”后面的内容是命题者的推理结论,原文“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虽未表明微生物种类一定不同,但也存在不同的可能性,且“相同的生存规律”与是否为“同一种
微生物”无关,故本推理不成立,因此C项不正确。D项前半句的表述来自第四段最后一句,作者这里的写作意图是要告诉读者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进而得出“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结论,但人类与微生物在往来、互动的过程中,是否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
,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这是无法确定的,需要分具体情况而定,文中并未对此展开分析,因此D项推断不准确。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B
.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
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内容分析概括可知,“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为第三段中心句;“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为第四段中心句。两段统一考量,中心论
点应当是“所有生命都与许多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并持久往来、互动”。A项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强调微生物的主体地位,认为在生命演化过程中动物远不如微生物重要,此观点与本文内容没有太大关联,且不相符。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与中心论点表述近似,且“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与第四段“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的表述也类似,因此B项正确。C项学者们开展思维实验的结论说明了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的生物非常重要,但这与第三、四段的中心论点无关。D项生物学家勒内·杜博表
述的核心思想是某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并希望微生物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同样与第三、四段的中心论点无关。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答案①作者借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与奥逊·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②强调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突出了文本主题;③作者引用两句观点对立的名言,旨在用轻松诙谐的方
式表达观点、总结全文,让读者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解析要想知道画横线句子的作用,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奥逊·威尔斯”这个名字和他所说的“孤独”相关内容在第三段中出现过,作者以此句作为批评的靶子,引出“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观点,两个意思相反的句
子在此遥相呼应。其次,由原文“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可知,这里的“我”指代所有人类,而纵览全文可知,这里的“包罗万象”喻指包含丰富的微生物,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的就是本文反
复强调的核心观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后是分析作用。一是作者这样说(引用)的目的,二是结构作用,文末句有总结上文的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迄今为止,我
们可以将美学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大美学,一种是西方小美学,二者既各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又可以互补、兼容,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从本质上来看,传统的中国美学是最接近美学本质的,追求中和、天人合一,而不是追求系统的概念化、知识化;它是一种诗学,有审美特质,不
像西方近现代美学那样追求科学化、概念化,带有一种目的性。所以,中国传统美学是大美学,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就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中和,意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在儒家经典《中庸》中,“中和”既是人性修养的道德标准,又是在其提出至善、
至诚观点后所形成的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形态。《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的“至诚”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达到所谓的人伦之和、天地之和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因此,只有善与美相统一,才能让至诚、至美、至善审美化,并渗透到中和之道中。中庸之道的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我们在审美过
程中要适中、和谐。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只有实现“中”与“和”的统一,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实现中和之美。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
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中和之美,很少有剑拔弩张的表达狂怒、狂喜情感的作品,而是以“怨而不怒”的方式来批判现实,在抒写个人内心情感的时候,总是温婉曲折、含蓄深沉地寻找适度的表现方式,这正
是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平和、宽容,充满“中和”思想的大美之学。因而在优秀诗歌、戏曲等的创作和形成过程中,“中和”的美学思想在文学审美和艺术表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
面面,不仅在文学审美上创造出了平淡朴素、恬静安逸、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传统文化艺术的表达呈现出含蓄委婉、冲和的特点,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岱年在《中国哲学
大纲》中指出:“中庸是真善美的统一,道德与知识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高明与平凡的统一。价值取向是重人而不轻天,重群体而不轻视个人,重本而不轻视末,重利益也重视义,重视人文也重视科技,重视和谐而不取消斗争。”因此,在治国之道上应该实现和政之美,做到不偏不倚、协调适
中、刚柔相济,以避免矛盾冲突,稳定社会秩序,达到“至和”“至美”的境界;在为人处世上,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善良的本性,宽容待人,和谐相处,以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要追求和谐统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相互依存,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摘编自张龄予《“中和”的大
美之学》)材料二: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美育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沦为工业社会的奴隶和工具,
思想被物欲支配,变得干枯、乏味、平庸、空虚,这也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文化失范、各种社会问题孳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而来的大众文化正在以猛烈的势头消解神圣,躲避崇高。温柔甜蜜的爱情小说、神奇曲折、刀光剑影的
武侠剧、低吟浅唱的流行歌曲,光彩炫目的广告形象以及虚拟的网络空间等,一切看似丰富多彩但却在不断消解人们对审美的认识,降低人们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学校的美育建设也困难重重,首先,对美育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知识传授,注重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同时,陈旧的教育观、人才观深入人心,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美育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完全让步给智育,学生只能在接连不断的测验、考试中浴血奋战,致使学生身体素质不理想,心理素质堪忧,知识在增长,道德塑造却在滑坡,阻碍了学生
的全面发展。因此,审美素质的降低是当代美育现代性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说明了美育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或者说当今的美育自身存在不足。就其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说,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消费社会或者大众
文化泛滥的社会所必然遇到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现代美育隔断了与传统美育的联系,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所致。因此,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仍是一项未竟的事业。(摘编自祝亚楠、卢政《论古代“中和论”美育观与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具有诗性的审美特质,最接近美学的本质,是达到了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的大美学。B.中国传统美学追求中和、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与追求概念化、科学化的西方现代美学具有本质上的区别。C.中国传统
美学的审美形态表现为中和之道,主张在文学作品中含蓄深沉、有节制地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D.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是中和,它对我们治理国家、为人处世以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答案D解析A项“是达到了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的大美学”错,与原文不符合。材料一说的是“‘中和’美学思想就是
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B项强加因果,“本质上的区别”,于文无据。C项以偏概全,中和之道只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天下极至真诚的人充分发挥他的本性,才能帮助
化育万物,实现善与美的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B.中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一种“怨而不怒”的方式来批判现实,很少激烈地表达情感和抒发内心过度的悲伤。C.物质欲望的膨胀、生活压力的剧增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的泛滥,给人们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趣味带来不良影响。D.应试教育只注重
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而且忽视学校的美育建设,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答案A解析“只有天下极至真诚的人”错,说法绝对,曲解文意。根据“意即我们在审美过程中要适中、和谐。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只有实现‘中’与‘和’的统一,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实现中和之美”而非“只有天下极至真诚的人”。8.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中“中和”美学思想的一项是()A.《关雎》全篇虽写青年对淑女的追求,感情热烈真诚,但这种感情却表现得内敛节制,用语也相对朴素自然。B.《赵氏孤儿》是古典悲剧之一,该剧以赵氏孤儿亲捉屠岸贾,复仇成
功为结局,符合了人们对大团圆理想的追求。C.王羲之的书法到晚年尤其美妙,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的评价那样“思处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D.《上邪》先从正面表明心意,再从反面设誓,连用五
件不可能的事情斩钉截铁地表明了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忠诚。答案D解析文中说“中和,意即中正和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做和。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
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上邪》情感炽烈奔放,“斩钉截铁地表明了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忠诚”非“中和”之美。9.材料一的题目为“‘中和’的大美之学”,作者为什么把“中和”称为“大美之学”?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解。答: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中和”是善与美的统一。②“中和”是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③“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不仅贯穿于中国
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而且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解析①根据“中和,意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至诚’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善良
的本性,才能达到所谓的人伦之和、天地之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可知,“中和”是善与美的统一;②根据“只有善与美相统一,才能让至诚、至美、至善审美化,并渗透到中和之道中。中庸之道的最高层次是天人合
一”可知,“中和”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③根据“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不仅在文学审美上创造出了平淡朴素、恬静安逸、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
,使传统文化艺术的表达呈现出含蓄委婉、冲和的特点,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知,“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不仅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而且对当今社会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10.如何利用“中和”美学思想解决美育现代化建设遇到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至仁至善的“中和”
美学思想,可以缓解当代人的精神压力,重塑社会道德,使人们拥有诗意的生活方式。②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中和”美学思想,有助于加强修养,提高审美趣味,塑造完善的审美人格。③“中和”美学强调既重视人文也重视科技,当代学校美育也应对美育有足够的重视。不仅要合理设置美育学科,还应将现代美育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
中,创造“大美育”的教育氛围。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理解“中和”美学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二是美育现代化建设遇到了哪些问题。只有找出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二第2、3段,分别找出来,再用“中
和”美学思想中相应内容加以解决。“中和”美学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根据材料一“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本文
倒数第2题相关内容可知,“中和”是善与美的统一,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中和”美学思想解决美育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要把“中和”美学思想作为指导,服务于美育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