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共(8)页,1.284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3cd3cfbb79296a513d1ffb271a294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江南十校”高二年级联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资料表明,早期中国聚落遗址外围一般有壕沟,里面的房舍排列整齐,古城遗
址则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西汉时期音乐理论著作《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根据以上材料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A.儒家核心,源远流长B.追求秩序,和谐稳
定C.祖先崇拜,以人为本D.整体思维,天人合一2.《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中记载:“晚唐以来商业中心的兴起至两宋而大盛,更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它们大
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下列关于“商业镇”的说法合理的是()A.集行政、军事、经济功能于一体B.与中国古代镇的功能一脉相承C.“商业镇”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繁荣D.宋代商业打破时空限制的结果3.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图”。其中与
四个疫病流行节点相对应的中医药成就是()A.华佗所创制的“麻沸散”和“五禽戏”B.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问世C.葛洪《肘后备急方》发现青蒿作用D.西医传入后对中医造成很大冲击4.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此表解读合理的
是()年代宝钞白银谷物和绢布1402~1424(明成祖)82.5116.51424~1425(明仁宗)66.7033.31425~1435(明宣宗)22.52.575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064.835.21450~1456(明代宗)090101457~1464(明英宗天顺年
间)093.96.11464~1487(明宪宗)01000A.明朝后期物价恶性膨胀B.专制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削弱C.老百姓生活的日益贫困D.宝钞崩溃是白银货币化主要原因5.下图是中国第一艘木质蒸汽机明轮船,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制造。这艘船的
主轴、锅炉和汽缸配件等铁料从国外进口,其余部分都由中国自己制造,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建成,长约18米,排水量约为25吨,试航速度为8—14千米每小时。据此可知,“黄鹄号”的成功建造()A.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B.
引发了民族企业建造轮船的热潮C.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D.利用了西方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6.甲午战后,为筹措对日赔偿,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的盛宣怀认为“不可全借洋债”,而必须“借用本国民债”。为此,他上呈《自强大计折》,并附“请设银行片”,向光绪帝奏请开设银
行,并很快获得批准。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功创办,并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等多地设立分行。由此可知()A.外国经济侵略受到了有效遏制B.主要为洋务企业提供贷款和汇兑服务C.新型商
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得到成功实践7.1902年《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掀起了近代中国的军国民体育思潮。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显著。19
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育人为目的的身体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以上材料表明()A.体育教育承载着时代的要求B.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C.实业救国思想影响社会风尚D
.近代形式的体育运动出现8.下表是:2010——201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及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一览表,结合表格内容及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A.中国网络购物领先于世界B.电子商务成为主要贸易手段C.数字经济成为新增长点D
.网络支付成为普遍交易方式9.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冬奥会考察时强调:“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中国有24个节气,因此开幕式时间定在2022年2月4日晚20:04分,中国队24分出场。此外会徽“冬梦”“飞跃”,吉祥物“冰墩墩”“雪融融”等也都体现着中国元素,让“中国式浪漫”浸润在冬
奥会的全过程。“中国式浪漫”()A.加速了中国体育运动国际化进程B.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热爱C.凸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10.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各地除了创造本土文化外还受外来文化的影
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以下关于世界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A.早期世界文化都具有相似性B.印第安文化受欧亚大陆文化影响C.文化的发展呈现同质化趋势D.拜占庭文化融汇了欧亚非的文化的的11.地处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在公
元前3100年左右就初步实现了统一,此后虽时有分合,但古代埃及文明绵延约3000年。以下古埃及壁画真实还原了古埃及的生活场景。据此可知()A.古埃及用金币交换商品B.古埃及书写楔形文字C古埃及土地归村社公有D.古埃及利用杠杆汲水12.1492年哥
伦布把从美洲带回的可可豆作为礼物献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此后巧克力的饮用方法及制造工艺也相继传入欧洲,后经欧洲人的开发利用,它由饮料又发展成一种代表欧洲饮食文化特色的食品。由此可推断巧克力()A.原料在欧洲广泛种植B.消费对象是社会上层C.制造的工艺不断提高D.彻底改变欧
洲人饮食13.下图是1200~1900年英国人口和实际工资变化趋势示意图,对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工人的实际工资不断增长B.黑死病导致英国工资下降C.人口增长推动工资的上升D.工业革命促进人口的增长14.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
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得到改善⋯⋯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由此可看出欧洲()A.始终处于国际贸易中心地位B.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C.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D.
贸易地位的改善源于工业革命15.世界贸易组织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标志着世界贸易体系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该组织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强化了原关贸总协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政策审议、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及保障条款,使它们更加制度化
和法律化,并完善了它们的程序过程。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C.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D.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16.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制度。其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福
利型制度模式,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保障项目全面;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制度模式,医疗资金来源既有企业和个人缴费,也有政府补贴;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制度模式,主要由企业和个人负担,政府仅起到监管作用。这反映了()A
.国力决定医疗卫生制度模式B.国家福利型制度对人民最有利C.医疗卫生制度呈现出多元化D.市场主导型制度是最优的模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材料一:《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尚书》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材料二:隋唐时期,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
的热潮,政治上建设“律令制国家”,文化上以唐朝为荣,史称“唐风文化”时代。日本自主加入东亚文化圈,形成唐朝、新罗、日本为主要成员的东亚世界文化格局。以唐朝为中心,中国、日本、朝鲜、越南乃至从蒙古草原到西藏高原中间地带
的西北走廊地区,构成一个完整、独立、自律的“东亚世界”。在东亚世界中,各国的历史是在同中国的紧密联系中展开的,此文化圈内的各种文化皆源于中国,或者受中国的影响而成长。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
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简要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东亚文化格局形成的原因
和意义(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后,“发现论”“无主地论”“无主领土论”和“优先权论”等成为西班牙
、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占取殖民地的国际法理论工具。“发现论”完全否定土著的事实占有,以攫取殖民地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无主地论”也无视土著的事实占有,以攫取尚未被“有效占有”的土地;当欧洲殖民帝国面临殖民地日益复杂的情况而无法忽视土著的
事实占有后,由“无主地论”衍生出来的“无主领土论”开始承认土著的事实占有,却否定土著法律上的占有,以剥夺土著的财产权;“优先权论”部分承认土著事实上和法律上对土地的占有,但欧洲殖民帝国将自身作为土著土地的唯一受让人。——摘编自万立
《近代早期的国际法理论与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财产化》(《世界历史》2023年第1期)材料二: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
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人,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人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人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
,1985-199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59%——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上述理论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目标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解析其原因。19.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时间铁路修建概况,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即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但经营了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1881年清政府洋务派主持修建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路的序幕。1903年中东铁路正式运营,这是列强通过修
建铁路攫取中国资源的标志。1909年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并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1911年截止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清政府时期共修建铁路9100公里,但其中只有1800公里属于清政府拨款自建、赎回或商办。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统一路政”,将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
路收归国有,用于抵借外债,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高潮。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主要是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1945年抗战结束前夕,国民党政府实际管辖的铁路里程只有14
00多公里,就是说除东北、台湾省铁路全部丧失外,又在抗战期间丢掉95%。1949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21810公里,铁路机车以蒸汽机车为主。1952年成渝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
路。1975年对宝成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完成,中国铁路首次实现电气化。2017年两列复兴号动车组率先从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宣告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一个新时代。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2021年截至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高达15万公
里,全国高铁汇总里程数也突破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摘编自苗秋林《中国铁路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01)从表格中提炼中国铁路发展史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史论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