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B卷-2020-2021学年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靶向卷(原卷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696.120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八下 B卷-2020-2021学年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靶向卷(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八下 B卷-2020-2021学年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靶向卷(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八下 B卷-2020-2021学年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靶向卷(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八下 B卷-2020-2021学年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靶向卷(原卷版).doc,共(10)页,696.12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7dc2ac6a2660eb717ee9a87387aa89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0-2021学年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B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学校:班级:姓名: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

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B.西藏和平解放C.抗日战争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2.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重大的历史事件

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B.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结束了百年

耻辱,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3.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凑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英勇奋斗28年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据统计,1952年约有三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新区土改,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270%,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左右。这说明新区土改()A.

确立了土地公有制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D.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5.“1949年10月1日,只是中国名义上的成立,1953年7月27日,以中国胜利的停战协定的签订,才真正的昭示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材料旨在强调抗美援朝战争()A.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B.使新中国的国防力量得以增强C.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6.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在建国初期,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①黄继光②杨根思③邱少云④李宗仁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7.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一份震惊中外的报告,这样评价主要是因为报告中“改革”A.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础B.保障了解放战争胜利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D.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8.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三

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A.同仇敌忾、国际主义B.崇尚法治、健全民主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9.下表为建国后不同时期沿海与内地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情况表。据此可知(由于全国统计购置的机关

车辆、船舶、飞机等不分地区投资,未划到地区内,因此沿海与内地投资比重之和小于100%))A.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B.内地经济发展速度超过沿海C.内地与沿海经济实现平衡D.重工业全部实现向内地转移10.下面两幅图片可

以用来印证()3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B.社主义法治建设C.新生政权的巩固D.伟大的历史转折11.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史实结论A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C1990年纳米

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亚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D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结束了英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A.AB.BC.CD.D12.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第一届政协

会议制定《共同纲领》B.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急于求成,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3.如表中包头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包头市工业发展情况表年份工业总产值工业企

业数国营企业数1952年2275万元26家20家1957年18200万元208家60家A.一五计划的执行B.国营企业数量增加C.政企分开的推行D.职工生产热情高涨414.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

会通过决议:党内根本不存在所谓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确凿的事实证明,硬加给刘少奇同志的所谓“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完全是林彪、江青等人的诬陷。八届十二中全会对刘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结论和组织处理,

是完全错误的。该决议A.标志着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D.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5.下图为1988-2008年我国关税的变化情况。这表明,我国A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B.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C.改革开放不断深入D.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长16.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B.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D.开

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7.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版一所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般恰当的一项是①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②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③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④实行改革开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

8.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A.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一国两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享经济三个代表C.电子货币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5D.中国梦四

个全面两个一百年19.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20.下

表是首钢1978年至1991年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出现表中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首钢改革与发展成就年份1978年1991年倍数销售收入14.51亿元91.4亿元6.3倍实现利税4.35亿元29.26亿元6.72倍实现利润2.99亿元23.6亿元7.9倍A.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设立的推动B.

企业分配制度改革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1.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梦”时提到,实现什么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建立新中国C.赶走日本侵略D.实现现代化22.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陈云同志

的题词,20世纪我国思想界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是针对()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D.“两个凡是”的问题23.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

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6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24.下面是李小花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现固B.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

要会议C.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就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制度、文化自信,其中前三个自信是以文化自信为支撑的。那么文化自信又源自于A.我国有五千年的文

明史B.2017年我国在北京举办过“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C.我国文明的发祥地在黄河长江D.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26.(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

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

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7——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

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

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3分

)(2)据材料二,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3)据材料三,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是如何从两个方面去消灭地主阶级的?(3分)(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3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1

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

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那一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制定的目的是什么?这一规划完成的意义是什么?(4分)(2)1953-1957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工业方面的成就有哪些?(2分)8(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

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1954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大会形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4)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什么?失误的原因是什么?(2分)(5)材料三反映的现象给

中国造成什么危害?这场动乱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28.(10分)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富强的梦。材料一:(1)如上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时

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分)材料二: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1992年邓

小平南方谈话(2)材料二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共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1分)材料三:中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经历过非凡斗争,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培育出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民族兄弟姐妹是唇齿相

依的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强民族凝聚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3)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1分)材料四:9(4)如上图反映的是祖国统一过程中的哪一地区的回归?该地区的回归得益于哪

一伟大构想?请分析该地区回归的主要原因。(2分)材料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

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复兴之路》解说词(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2分)材料六: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摘编自京

歌《中国梦》节选(6)材料六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2分)29.(10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4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风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如图)材料二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

化城市。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199

2年在深圳的讲话10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中共十九大报告(1)根据材料一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深圳变成现代

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邓小平发表这段谈话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3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